考古中国”重大发现:揭秘秦汉时期祭祀制度、贵族墓葬及南岭地区古城遗址

陕西省宝鸡市的下站遗址近日被考古学家们发掘出大量祭祀遗迹,总数超过1400个,这使得这个遗址成为了我国东周至秦汉时期祭祀制度演变的重要窗口。下站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地处秦岭北麓渭河南岸的台塬之上,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

通过对下站遗址的考古发掘,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各类祭祀坑99座,坑的形式各异,包括长条形、长方形和洞室等。其中,春秋中期祭祀坑主要为南北向的长条形,坑内主要埋藏牛牲。春秋晚期,以东西向的长方形坑为主,除了动物牺牲坑外,还首次出现了车马坑,坑内埋藏实用车和车马器,这一变化标志着我国古代祭祀制度的演进。

秦统一至汉代时期,车马坑的形制有所缩小,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实用车开始向模型车转化,并在车舆内放置玉人、玉璜和玉琮,这种玉器组合一直延续至西汉时期。在新出现的洞室祭祀坑内,考古学家们发现了模型车马,这与文献记载相符,进一步证实了下站遗址为秦宣公四年(公元前672年)所设密畤的事实。

陕西省西咸新区北城村的独立墓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这座墓园包含十六国至隋唐时期墓葬301座,目前已发掘出285座。墓葬规划有序,排列整齐,墓道均为东向。十六国墓葬位于墓地东北部,共38座,呈四列分布,墓葬形制均为长斜坡墓道洞室墓,墓道均有二或三级台阶。出土陶人物俑、陶骑马俑、陶牛车、陶九盘连枝灯、陶灶等器物,其中,M452墓室内发现土雕仿木建筑造型,为十六国墓葬中所罕见。

此外,北城村墓地围沟内的墓葬群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信息。经过发掘,共发现了16国至隋唐时期墓葬301座,目前已发掘出285座。墓葬规划有序,排列整齐,墓道均为东向。其中,北魏至西魏时期墓葬共101座,位于十六国墓的南侧及西侧,等距离布置五列,墓葬形制基本为长斜坡墓道单室洞室墓,仅有1座为砖室洞室墓。北周及隋唐时期的墓葬共146座,分布于墓地西侧和东北部,墓葬形制有斜坡墓道洞室墓和竖穴墓道洞室墓两种,出土随葬品较少,包括陶壶、陶盏、铜钱、铜带钩等。

在北方的辽宁省辽阳市,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两座辽代早期的贵族墓葬。这两座墓葬位于辽阳灯塔市柳河子镇孟家店村,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墓葬中的随葬品丰富多样,包括金银器、铜器、瓷器、玻璃器等,反映了当时贵族的生活习俗和社会风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发布的四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考古发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也为我国的考古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启示。今后,国家文物局将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框架下,持续推进历史各时期城市考古、建筑考古、陵墓考古、手工业考古等专题性研究,推动加快成果转化,协调加强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多学科合作,多纬度、多层次研究阐释考古遗存的价值内涵,发挥以史育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