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河西走廊:古DNA揭示两千年的遗传史》

新研究表明,河西走廊人群在过去两千年的遗传史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团队与厦门大学王传超团队合作,通过对河西走廊中部的黑水国汉代墓地和河西走廊西端敦煌佛爷庙湾曹魏——唐代墓地的古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历史事件对该地区人群产生了重大影响。

河西走廊是连接中国北方和西方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然而,尽管河西走廊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人群历史的研究却一直处于空白状态。为了填补这一空白,研究人员利用古基因组技术,分析了河西走廊中部的黑水国汉代墓地和河西走廊西端敦煌佛爷庙湾曹魏——唐代墓地的古基因组数据,并对现有的河西走廊及其周边人群的古基因组和现代人的全基因组SNP芯片数据进行了群体遗传学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自汉代以来,黄河中下游的大规模移民参与了河西走廊的建设。汉朝在设置郡县的同时,向朔方、陇西、河湟、河西走廊和西域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屯田。这些移民大多来自于黄河中下游的郡县,如弘农郡、河内郡、琅琊郡、昌邑国、河南郡及大河郡等。这些移民的到来使得河西走廊的遗传成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影响了当地人群的基因组成。

此外,在敦煌佛爷庙湾墓地曹魏时期和唐代的个体中,研究人员发现了欧亚大陆东西部的混血个体。其中,一个个体在曹魏时期的古基因组数据分析中发现,其欧亚西部祖先成分达到了30%;而在唐代的个体中,这个比例提高到了50%。这两个个体的发现证实了河西走廊曾经有过欧亚西部人群的存在,并且他们在当地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同时,这两个个体的发现也提示我们,河西走廊的历史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挖掘和研究。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两个混血个体的样本中,欧亚西部成分对目标人群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贡献比例不同。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是由于欧亚西部女性的贡献较大,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

总之,通过对河西走廊人群遗传历史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河西走廊的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丰富和复杂。历史事件对河西走廊人群的影响,使得该地区的人群基因组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也为我们理解和研究河西走廊的历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