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文:2024年寒假校外培训治理再升级,严查违规行为!》

教育部发布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的通知

为了进一步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效,严防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强化非学科类培训监管,切实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教育部官方网站于1月4日发布了一份关于做好2024年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各地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监督执法,严查违规培训,以确保寒假期间校外培训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通知指出,当前正处于实现中央部署的“双减”工作三年目标任务的关键阶段。自2021年以来,“双减”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实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地区仍存在无证无照经营、违规培训等问题。为此,教育部要求各地充分认识做好寒假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的作用,制定专门的治理方案,明确治理任务,细化措施分工,确保各项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

通知强调,各地要加强监督执法,健全校外培训执法体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地开展执法。通过“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等形式,对违规培训多发的商务楼宇、居民小区等重点场所进行排查,严防、严查隐匿在酒店、咖啡厅、居民楼等场所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此外,各地还需强化对重点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严厉打击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游学研学”“冬令营”等名义进行变相违规培训的行为。

通知要求各地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寒假前要督促指导培训机构至少开展1次安全自查自纠;确保日常营业期间每2小时开展不少于1次的防火等安全巡查;对培训机构至少开展1次安全专项检查,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构应立即停业整改。同时,各地需常态化开展“爆雷”“冒烟”监测,坚决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加大监督举报方式宣传力度,用好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队伍,及时处理反馈各类问题线索。

针对寒假期间艺考培训的特点,通知要求各地强化艺考培训监管,重点关注机构开展集中住宿培训的情况,着重维护招生考试秩序,严查艺术类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等违法违规行为。此外,各地还需确保“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推动机构全部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管理,强化预付费监管,指导机构全面使用合同示范文本,将收费标准等信息向社会公开,引导家长合理消费。

寒假是各类培训机构开展集中住宿艺考培训期,教育部要求各地针对这一特点,进一步加强对艺考培训机构的管理。在此背景下,各地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学校、社区探索开展托管服务,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假期氛围。

通知强调,各地要将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与其他重点工作相结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校外培训市场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同时,各地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总之,教育部发布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的通知,旨在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确保寒假期间校外培训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各地需按照通知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校外培训市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