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名学生拟跨省转学,多为本地高校学生向外地院校转学
近日,我国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拟跨省转学情况公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次公示涉及8名高校大学生拟跨省转学的情况,其中1人为转入,7人为转出,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高校。引人关注的是,清华大学1人拟转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转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北京市教委对各高校报送的学生跨省转学材料进行了初审、复核,将这8名学生拟转学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自1月2日起至8日结束,为5个工作日。在此期间,如对拟转学学生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提出。
这份拟跨省转学信息公示中,大多是北京本地学校的学生向其他省份转学,且有从清华大学转入双非院校者。整体上,转出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声誉好于转入学校的实力和声誉,这被网友称为“逆向转学”。这一现象引发了对当前高校学生转学制度的思考和讨论。
按照2017年12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转学工作的意见》,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本专科学生因患病或者有特殊困难、特别需要,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或者不适应本校学习要求的,可以申请转学。研究生除上述条件外因为导师工作调动或健康原因不能继续指导,可以转学。申请转学的本专科学生高考分数应达到拟转入学校相关专业在生源地相应年份的高考录取分数;申请转入学校不高于转出学校的层次、学科专业水平;申请转学的研究生需通过拟转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的专业考核或学业水平评估。此外,转学工作要服务首都功能,严格审查转学条件,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转学:1.入学未满一学期或者毕业前一年的;2.高考成绩低于拟转入学校相关专业在同一生源地相应年份录取成绩的;3.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4.以定向就业招生录取的;5.研究生拟转入学校、专业的录取控制标准高于其所在学校、专业的;6.无正当转学理由的。
对于拟跨省转学的学生,他们的申请经过严格的审核和选拔。公示期间,公众可以通过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此次公示的目的是为了让公众更加了解高校学生跨省转学的具体情况,同时也希望公众能够理性看待这一现象。
此次公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人对此表示担忧。他们认为,高校学生跨省转学可能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氛围。同时,他们担心这种现象会加剧高校之间的竞争,导致一些学校陷入恶性循环。
然而,也有人认为,高校学生跨省转学有其积极的一面。首先,这种转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接触不同地区的教育和文化环境。其次,这种转学方式也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促进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最后,这种转学方式可以为那些面临特殊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求学梦想。
总之,高校学生跨省转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虽然它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只要我们科学地进行管理和调控,就可以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希望通过这次公示,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跨省转学的相关规定和管理措施,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公平、公正、有利于个人成长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