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重拳出击!上药第一生化等多家药企被约谈,千余种药品价格大幅下调
近日,我国市场监管部门对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药第一生化)进行了严厉处罚,指控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不公平高价销售。国家医保局依据查实的事实和相关工作安排,对上药第一生化进行了约谈,要求其纠正不合理高价,消除不良影响。
经过约谈,上药第一生化承诺将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挂网价格从270元/支降至123元/支,并保证稳定供应。然而,在今年上半年,有关机构发现了上药第一生化涉嫌与其他三家医药企业合谋虚增原料药成本,并将涉案药品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挂网价格虚抬至2303元/支以上,导致年销售额达到40余亿元,获取了巨额不当利益。
接到问题线索后,国家医保局立即介入,并于今年6月对上药第一生化进行了第二次约谈,督促其履行价格整改承诺。经过两次约谈,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挂网价格进一步降低至123元/支,累计降幅超过95.8%。据估算,仅此一项措施,就能每年为患者节省超过38亿元的用药费用。同时,上药第一生化还主动开展了自查自纠,降低了17个药品的挂网价格,平均降幅达到25.5%。
国家医保局一直支持和鼓励医药企业通过研发创新、开展一致性评价等方式,为公众提供高质量、有效率、可负担的医药产品。同时,也倡导企业公平合法经营和定价,实事求是地反映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和企业利润,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虚增成本费用和“带金销售”行为。
为了加强药品价格的规范化管理,国家医保局采取了多种措施,如监测预警、函询约谈、信用评价、信息披露等。这些措施旨在确保药品价格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维护患者的权益。
近年来,我国医药市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一些企业利用市场支配地位,采取不正当手段提高药品价格,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用药权益和社会公平。因此,国家医保局将持续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监管,保护患者的权益,推动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国家医保局还将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医药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在未来,国家医保局将继续关注药品市场的动态,及时掌握药品价格的变化,确保药品价格信息的公开透明。同时,也将加强对药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打击药品领域的违法行为,维护医药市场的秩序。
总之,此次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发展医药事业的同时,要注重药品价格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权益。国家医保局将继续发挥监管作用,推动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