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再升级!国家医保局力挺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就诊”
2024年1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健委”)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的最新进展,并回答了媒体记者的问题。会上,澎湃新闻网(以下简称“澎湃新闻”)记者就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与医保政策的关联进行了提问。
县域医共体建设旨在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县域医共体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负担。
那么,县域医共体建设如何体现医保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呢?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在发布会上表示,医保部门在健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引导患者在基层就近就医。
一、织密基层服务网络
医保部门按照基层医疗机构、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兼顾的原则合理确定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范围。在申请定点医疗机构的条件上,向基层医疗机构进一步倾斜,积极通过乡村一体化管理等方式实现村卫生室医保结算。这一举措有助于扩大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范围,方便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支持基层医疗服务利用
在门诊方面,已建立职工医保普遍门诊统筹,将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并对基层医疗机构给予适当的报销比例倾斜。居民医保门诊统筹主要依托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设有居民医保高血压、糖尿病“两病”专项保障,主要用于支付二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发生的“两病”药品费用。此外,各地在年度新增医保基金总额预算时,会重点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为平台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在住院方面,对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实行差别化的医保支付政策,医疗机构的级别越低,报销比例越高、起付线越低。2022年政策范围内职工和居民医保平均住院报销比例基层医疗机构比二三级医院分别高出10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这一政策安排可以有效降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成本,从而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三、支付方式改革过程中,激励基层提供合理的医疗服务
在支付方式改革过程中,医保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鼓励基层提供合理的医疗服务,充分调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积极性。各地在年度新增医保基金总额预算时,会重点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为平台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按病组(DRG)或按病种分值(DIP)支付方式改革中,推进常见病、多发病“同城同价”,充分调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积极性。
黄心宇表示,下一步,结合当前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医保制度功能,国家医保局考虑以推动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诊疗为突破口,支持参保人优先利用基层医疗服务。同时,将持续关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医保政策,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总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医保政策的有机结合,将有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未来,国家卫健委将继续加强与医保部门的协作,共同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