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月球狙击手遭遇太阳能难题,能否达成100米精准着陆引关注

日本月球着陆器SLIM成功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展示高精度着陆技术

自1959年美国阿波罗11号成功实现人类首次登月以来,月球探索已成为世界各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目标。近年来,我国嫦娥、美国阿特米斯、印度 Chandrayaan-2 等探测器相继实现了月球软着陆,使得月球探测逐渐成为了全球热门的科学研究领域。作为继美国、苏联、中国、印度之后的第五个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的国家,日本月球着陆器 SLIM(Smart Lander for Investigating Moon,智能月球探测器)的成功软着陆无疑引起了广泛关注。

SLIM任务是日本首次尝试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的探测器,其使命在于开展月球表面为期两周的科学工作,通过搭载的光谱仪等设备对月球表面环境进行详细研究,揭示月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为此,SLIM携带了两辆小型月球车LEV-1和LEV-2,设计用于自行收集数据并拍照。此外,SLIM还配备了先进的导航和测速系统,以确保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实现高精度着陆。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和准备,日本SLIM探测器终于在2023的开头成功实现了月球表面软着陆。这次着陆标志着日本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展示了该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高精度着陆技术。然而,尽管SLIM在着陆过程中表现出色,但其在月球表面遇到的电源问题却令人担忧。

据悉,SLIM的太阳能电池板未能如计划般在月球表面发电,导致探测器主要依靠机载电池供电。这使得探测器的工作时间受到限制,可能导致其永久“沉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正对SLIM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检测和修复,并密切关注未来几周太阳角度的变化,以便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开始发电。然而,即使如此,SLIM的电源问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SLIM目前面临诸多挑战,但科研人员仍对其在月球表面的表现充满信心。据了解,SLIM的设计目的是在任务期间在月球表面开展为期两周的科学工作,计划利用其机载光谱仪研究周围环境。这些仪器数据有望揭示该地区的组成,进而揭示月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此外,SLIM任务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实现高精度着陆,为未来登陆其他行星奠定了基础。相较于传统月球着陆精度,SLIM任务能够在人类想要着陆的地方实现着陆,而不仅仅是容易着陆的地方。这为实现未来登陆其他行星的可能性提供了可能。

除了科学任务之外,SLIM探测器还肩负着验证未来月球探测器所需精确着陆技术的使命。为此,SLIM采用了独特的“两步着陆法”,即首先用一条腿撞击月球表面,然后向前倾斜并用四条前腿稳定。这种着陆方式不仅提高了着陆精度,而且可以避免在着陆过程中对探测器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此外,SLIM探测器还具有很高的自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行动路径。这意味着SLIM可以在月球表面自主移动,而无需依赖地球上的指令。这对于未来火星等深空探测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飞往更遥远星球的过程中,探测器需要具备较强的自主性才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总之,日本月球着陆器SLIM的成功软着陆再次证明了该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实力,同时也揭示了未来在月球表面执行任务面临的挑战。科研人员正努力克服这些问题,以期在未来的月球探索任务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