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从北大博士到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建设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新华社天津2月28日电(记者邵香云、白佳丽、王宁)王浩,这个名字对于许多生活在天津市宝坻区的人来说,已经成为了这个地区发展的象征。自2012年他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这里担任区长助理以来,他就一直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见证了一座“新城”——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的崛起,也见证了京津双城间的产业协同之路。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是北京与天津携手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点合作平台,也是中关村在京外的首个重资产投资项目。然而,它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仅开发模式的探讨就引发了多次争论,但最终通过政企联动、跨区域协作的协作精神,以及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势,各方达成了共识。如今,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一期4.1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二期5.2平方公里已经开建,累计注册各类市场主体1526家,其中2023年新增502家;累计完成实体签约项目150家,其中39个产业用地型项目,总投资额约176亿元,预计全部达产后年税收11亿元。

王浩说,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相互支持。他解释道,天时即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地利是宝坻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人和则是政企联动、跨区域协作的协作精神。在未来的发展中,他将继续以这座“新城”为荣,为它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了更好地推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的建设和产业发展,王浩还积极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等多方合作,共同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吸引了大量优秀企业和项目入驻。此外,他还积极推动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的产业升级和发展。

在王浩的带领下,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正逐渐成为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这里的企业和团队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这里也为周边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人才储备,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面对未来,王浩信心满满。他表示,将继续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为己任,发挥自身专长和经验,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他也希望更多的优秀人才能够加入到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中来,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发展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