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商务合作区:2025年基本建成,2030年全面建成
上海市政府副市长华源在最近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该方案旨在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务合作区,以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需求。华源强调,该方案已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公开发布,并将立即着手推进实施。
据悉,《总体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将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成为集商务办公、展览展示、会议交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务合作区,成为国内外企业拓展市场、促进交流的重要平台。为实现这一目标,华源提出了以下三点工作计划:
一、强化规划和设计工作
华源表示,《总体方案》首先明确了国际商务合作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牵头组织专家团队,结合现有基础条件和未来发展规划,编制出详尽的商务合作区概念规划和设计方案。这些方案将充分展示开放包容、人文亲和、东方雅韵的设计理念,确保高水平、高品质的规划建设。
二、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为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商务合作区,华源强调需要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这不仅包括简化审批程序,缩短项目落地周期,还要积极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此外,针对国际商务合作区的特点,上海还将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如电子签证、线上审批等,以满足企业和外籍人员的多元化需求。
三、加强建设管理,提升区域品质
华源指出,《总体方案》提出要在区域内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和新材料,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低碳发展。为此,上海将在空间布局上采取大空间、强复合、有弹性的策略,充分利用地面和地下空间,发挥第五立面作用,提高单位空间利用能效。公共交通方面,将优先考虑电动智能穿梭巴士,形成智能公交和步行相结合的区内交通体系。此外,还将前瞻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商务活动和生活服务体验。
华源表示,实施《总体方案》的时间表已经明确,全市上下必须共同努力,保质保量地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他还特别提到,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打破信息壁垒,确保各项工作无缝衔接。同时,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和支持商务合作区的建设,共同见证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繁荣与发展。
总之,《总体方案》的出台标志着上海正式步入了打造国际商务合作区的新征程。华源副市长及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纷纷表示,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为我国对外贸易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