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挑战:专家呼吁实现分类评价、分类管理
新京报讯(记者 苏季)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改平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关于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提案。他指出,虽然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仍面临诸如盲目追求招生数量、专业布局过大、质量提升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张改平认为,由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是在特定教育市场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投资办学是其最本质的特点。大多数民办高校主要依赖学费来维持运营,学费占总收入的85%以上。为了生存和发展,许多民办高校努力争取更多的招生指标和扩大招生规模,导致其在内涵发展方面往往顾此失彼。
此外,由于公办综合性院校更容易获得国家政策支持和社会认可,许多民办高校盲目模仿公办综合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过于宽泛,热衷于开设成本较低的人文社科类专业,造成了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不仅影响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还浪费了教育资源。同时,民办高校在师资力量、学科专业基础和生源质量等方面存在不足,限制了其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方面的创新成果。
针对这些问题,张改平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应出台《民办高校发展规划纲要》,对全国民办高校进行合理布局,并对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进行层次分类,如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和技术技能型,以鼓励和引导重点发展应用技术型和技术技能型。其次,应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为事业单位法人,营利性民办高校为企业法人,确保民办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最后,应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实施民办高校分类评价,避免单一的评价指标影响民办高校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