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郧西发现3.5亿年前泥盆纪珊瑚化石,揭示秦岭曾是大堡礁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在近期的一次地质调查中,在我国湖北省郧西县的西北部地区发现了丰富的泥盆纪珊瑚化石。这一发现为证实秦岭山脉曾经发生过海陆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实证。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的古生物化石研究中心主任赵璧表示,这些珊瑚化石主要分布在泥盆纪中晚期的粉晶、细晶灰岩海相地层中,包括超过十种不同的珊瑚类型。据了解,本次发现的泥盆纪珊瑚化石主要是复体珊瑚类型,分布区域广阔,覆盖面积超过300平方千米,显示出了大面积古海洋生物礁建造的特点。

赵璧进一步解释道,“在3.5亿年前的远古时期,郧西县西北部的山区实际上是一片名为‘远古的大堡礁’的大型海洋生态系统。”他强调,珊瑚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海洋生物之一,同时也是最著名的海洋造礁生物,泥盆纪则是地球历史上重要的珊瑚造礁期。因此,这次在郧西发现的大量珊瑚化石不仅表明秦岭在形成山脉之前曾经被大片的海水淹没,同时也说明这个地方曾经是古珊瑚在浅海大规模造礁的重要区域。

此次发现珊瑚化石的位置位于郧西大梁,也被称为湖北大梁,这是秦岭的重要组成部分,横跨我国湖北、陕西两省之间,全长60千米,成为两省地理、气候的分界线。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