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牧原、温氏一季度财报解读:猪肉价格低迷,养殖业陷入困境
新希望等三大上市猪企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业绩公布:行业进入非典型猪周期阶段
近日,我国三大上市猪企——牧原股份(000876.SZ)、新希望(000876.SZ)和温氏股份(300498.SZ)公布了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的重要财务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三大猪企营收总和达720.22亿元,去年同期为780.75亿元,减少60.53亿元;今年一季度,三家猪企亏损总额55.49亿元,去年一季度三家猪企共亏损56.33亿元。2023年,三大猪企营收总和达3424.66亿元,其中牧原股份和新希望营收超过千亿,温氏股份同比增幅最大,增幅为7.4%。与上年相比,2023年,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均由盈转亏。从扣非净利润看,三大猪企去年共亏损约1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新希望年报指出,传统的猪周期规律已经失效,当前的行业正处于非典型的猪周期阶段。过去四轮猪周期的经验表明,一轮完整的猪周期约为4年,其中包括上行阶段(15-18个月)、高位震荡阶段(16-20个月)和下行周期(15-18个月)。然而,由于2020年由重大生猪疫病导致的行业大幅减产和高猪价,以及产业规模化升级和集中度的提升,这一规律不再适用。
在2020年底至今的三年多时间里,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一直保持在4000万头以上。长期的产能过剩导致猪价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虽然2021年底至2022年初的冬季重大生猪疫病影响了行业,叠加行业内出现的“二次育肥”现象,使得猪价在2022年下半年明显反弹,但到2022年底又再次回落,并在2023年全年都在15元/kg的低位上下波动,行业整体上承受了较大的亏损压力。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团队分析认为,目前行业正处于非典型的猪周期阶段。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行业可能需要调整产能和结构,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需要关注行业发展动态,采取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措施,确保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