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性别与社会变迁中的称谓革命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潘若天发表关于“女性是否适宜称‘先生’”的探讨文章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潘若天在其领域内发布了一篇引人关注的文章——《女性何以不宜称“先生”?——性别视域下“先生”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变迁》。该文旨在从概念史和性别视角出发,梳理“先生”概念在传统与现代两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及其内在逻辑,并对“先生”概念在英中翻译实践中的复杂关联进行分析。
潘若天教授以“先生”作为现代中国称谓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为例,详细阐述了这一称谓在日常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然而,关于“先生”一词的确切含义,长期以来存在较大争议。一方面,公众普遍将其视为男性的专属称谓,认为这是一种不言自明的常识;另一方面,在某些正式场合,“先生”也被用来称呼杰出的女性。这种现象引发了社会热议,认为这反映出性别不平等的现象。
潘若天教授进一步分析了传统“先生”概念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两种含义:一种是男女皆可用,另一种是仅男性可用。他认为,在明清之际,“先生”一词“男女皆可用”的含义在社会上占据主流地位。然而,近代以来,由于“先生”概念的自身演变趋势和西学东渐的时代大变局,这两种含义的冲突逐渐加剧。一方面,西方“mister”的翻译和传播给“先生”概念带来了全新的内涵,性别因素也完整地融入了“先生”概念的体系中;另一方面,国民政府为了实现性别平等和政治平等的目标,赋予了“先生”概念“民间普通称呼”的政治地位,使其成为“男女皆可用”的称谓。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先生”一词的含义发生了显著变化,成为对党外人士、无党派人士或海外华侨群体的通用称呼。与此同时,原本作为“mister”的对译词,“先生”的概念在港澳台地区仍然流行。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先生”一词的含义逐渐扩张,它逐步取代了“同志”“师傅”等其他男性称谓的地位,成为了对男性公民的首要称呼。
潘若天教授强调,尽管当前社会对“先生”一词的讨论仍在继续,但这种争议与讨论反映出的问题是自清末以来“先生”概念在演变过程中一直存在的价值危机。他进一步指出,现代社会对“先生”一词的使用已经与其在传统意义上的含义相去甚远,前者更多地体现了对男性公民的尊重,而后者则更多受到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