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规则后的人工胚胎伦理探讨

在《细胞》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当前关于脑类器官、神经嵌合体或胚胎模型是否应获得人类道德保护的担忧还为时尚早。科学家们认为现有的科学技术并不支持这些担忧,而且在未来需要出现重大技术创新才可能引发此类问题。尽管有人可能会担忧极端的人类与非人类神经嵌合形式,但动物身上的人格问题无需过分忧虑。

该评论文章的作者,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和波士顿科学博物馆(Museum of Science)的生物伦理学家Insoo Hyun提出了一个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们的自我认识是否会受到影响?Hyun认为,我们需要警惕类似思维转变,以防止对我们的自我概念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一问题,Hyun对“生物个体”和“人”的概念进行了区分。她强调,胚胎原始条纹的形成和随后的生物个体化并非人类独有,其他脊椎动物在发育早期也经历过这个过程。然而,胚胎个体化的伦理关注似乎源于对人格伦理重要性的假设,即人类胚胎将成为婴儿,因此胚胎个体化具有伦理意义。

Hyun进一步阐述了生物个体的人格潜力的两个关键因素:生物学意义上的潜力和外部环境意义上的潜力。她认为,用于研究而非辅助生殖目的的胚胎要成为“人”,不仅需要在基因和形态上强大,还必须被选择、被植入女性的子宫,直至分娩。同样,类器官要成为具有感知能力的个体,还需要在活体动物模型中进行移植,并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查。

总之,Hyun认为,我们应该关注的是非人生物体将会发生什么,它们是否以及何时可能具备感知能力,而不是过度担忧人格问题。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如细胞培养系统中的胚胎建模、体外重建大脑等器官的初步形成方式,以及基于干细胞的嵌合动物研究宿主大脑中人源化区域的生长。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