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新探:多模态MRI辅助诊断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和广州医科大学脑科医院的科研人员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方法,通过结合行为数据和多模态MRI技术,成功提高了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准确率至83%。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生物精神病学》上。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尤其青少年发病率较高。这种病症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躁狂和抑郁两个阶段。该病的遗传因素较高,若患者的一级亲属(如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有此类症状,其患病风险会增加10倍。近年来,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一直依赖临床医生的经验,然而这种方法的准确率较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采用了多模态MRI技术和行为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他们构建了三个统计模型,分别为临床诊断模型、基于MRI的模型和综合模型。这些模型通过对各种变量(如家庭病史、行为表现和大脑结构)的分析,评估其在诊断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方面的准确性。结果显示,临床诊断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达到75%,而基于MRI的模型预测精度仅为65%。这意味着,在仅依靠临床指标进行诊断时,有25%的患者可能会被漏诊或误诊。
尽管多模态MRI技术在诊断精神疾病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训练过程耗时且成本高昂,短期内难以实现广泛应用。研究人员认为,在50年内,利用磁共振技术训练一个高准确率的医学大模型来诊断精神疾病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虽然多模态MRI技术在未来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在当前阶段,它更多地作为一种辅助工具,用于协助临床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