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给巴尔与上海的绿色稻米之旅

在坦桑尼亚东海岸港口启程的一艘渡轮上,印度洋的清爽海风驱散了赤道的炎热。船上的人们默默无言,穿着红色格纹布的马赛人,头戴鲜艳的头巾的妇女,以及一群精壮的男子将头部伸出船舷,远处的甲板上有几个白人在眺望。大约两小时后,人群涌向码头海关,抵达了桑给巴尔。驶向桑给巴尔的渡轮上,这个作为坦桑尼亚的半自治区,由两个较大的珊瑚岛温古贾岛和奔巴岛以及邻近的20多个小岛组成的地区,曾是东非的门户和印度洋贸易的中转站。温古贾岛上窄巷石楼、尖塔木门,充满了非洲、阿拉伯、印度、欧洲文化的交融,移民、商人、征服者和奴隶贸易受害者的记忆在此交汇。

靠近香料农场,优素福热情地向游客打招呼,他已经在岛上生活了20多年,对于每一种气味的了解就如同是与生俱来的记忆。优素福告诉游客,他们的”钻石”就是那些散发香气的植物。他详细地解释了这些香料的历史、种植地点、生长习性、制作方法,甚至能说出一些知名香水中的具体香料成分。

优素福的家乡位于桑给巴尔的奔巴岛,那是一个被称为”绿色岛屿”的地方。在那里,丘陵起伏,郁郁葱葱,遍布各种香料树。优素福的祖父经历了1964年的桑给巴尔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殖民统治,建立了桑给巴尔民主共和国。在政府的推动下,优素福的祖父在中部丘陵地带开始了丁香和香料的种植。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丁香的产量和价格都在下降。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桑给巴尔总统姆维尼指示国营贸易公司扩大业务,进口大米和糖。此外,桑给巴尔政府正在奔巴岛的港口建设现代化的码头,以便来自肯尼亚的货物可以直接在岛上卸货,而不是通过坦桑尼亚大陆的达累斯萨勒姆港口进行转运。

尽管桑给巴尔已经实现了超过100%的粮食自给自足,但与大陆的情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桑给巴尔的温古贾岛港口,曾经是东非的门户,也是印度洋贸易的重要中转站。然而,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基础设施滞后,使得桑给巴尔的经济严重依赖出口经济作物,而食品则需要从大陆和国外进口。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桑给巴尔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扩大国营贸易公司的业务范围,进口大米和糖,以及在奔巴岛的港口建设现代化的码头,以便直接从肯尼亚进口货物。然而,这些措施并不能立刻解决问题,桑给巴尔的人民还需要继续努力,寻找适合本地区的解决方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