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

民政部发布的《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这一数据意味着我国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根据联合国标准,当一个国家的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2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4%时,该国的社会就可以被认为进入了“中度老龄化”阶段。此前,多个权威机构预测,我国将在2025年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然而,当前的数据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实际上比预期更为迅速。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濒老”人群规模巨大,1962年至1968年是自1949年以来我国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期,这段时间内共有1.9亿人出生;二是近年来,我国的生育率持续下降,导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迅速上升。

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具有独特性,例如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等特点。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应对老龄化问题时缺乏可借鉴的经验。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人均国民收入相对较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因素都为老龄化问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老龄化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生活福祉。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退休人员数量增加,这将促使医疗保健、养老金等公共支出的快速增长,这对我国的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老年消费市场和老龄产业的发展也将创造新的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政府需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汇集社会资源,共同打造老年友好型社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