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大鼓、錾刻、景泰蓝:河北三河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京畿地区,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三河,因泃河、洳河、鲍邱河三条河流穿境而过而得名。在这片土地上,不同时期的文化遗产交织在一起,见证了三河市的变迁和独特风情。生活在这里的三河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文化,如大鼓会、古籍修复、錾刻、吹歌、十不闲、木版水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三河市已发现并整理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百多个,其中包括六个省级、二十两个市级和三十五个县级项目。
为了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得到传承和发扬,三河手艺人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例如,京东大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崔继昌,凭借对京东大鼓艺术的热爱,自学成才,并在舞台上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他不仅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曲目,还将京东大鼓带入中央民族大学讲堂,甚至走出国门,在美国林肯艺术中心、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和匈牙利钻石宫殿等地演出。疫情期间,尽管无法外出,他仍然坚持每天创作至少一段京东大鼓,从未间断。
同样,錾刻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钱洪涛,也深感传承的责任重大。他表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錾刻艺人,至少需要十年八年的时间来磨练技艺。然而,他也承认,目前愿意投身于这一行业的年轻人并不多,这使得錾刻技艺面临传承危机。为了培养更多的接班人,钱洪涛正在考虑开设培训班,并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
另一方面,景泰蓝工艺在三河的传承也遭遇了不少困难。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景泰蓝曾在三河一度繁荣,但随后市场供应过剩,许多厂家因此倒闭。如今,只有珑珐琅景泰蓝工厂仍在坚守这一传统工艺。该工厂的主人张金香希望借助博物馆的力量,推广和传播景泰蓝文化,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
总的来说,三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传承和创新的挑战。然而,在这些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眼中,他们深知这份传承的意义和价值,并将继续努力,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