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晔谈情感公共领域:算法改变真相逻辑
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止到今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10亿9967万人,这意味着短视频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几乎无人能够抵抗其影响力。在这个浪潮下,今年的IDF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特别单元“于我之上”展映了十部时长在十分钟内、以“我”为视角的微纪录片,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微纪录片由普通人拍摄,最初发布在小红书平台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陆晔特别欣赏这种新颖的表达方式,她认为当代年轻人不需要用一个整体的“我”来应对复杂的世界,而是把“我”分解成小块,将不同的“我”放入不同的世界中进行交互和交流。这与她近年来提倡的“情感和审美的生产”理念相吻合。在分享观影体验的同时,澎湃新闻·思想市场与陆晔教授探讨了情感公共领域、媒介和人的关系、算法等问题。我们将她的思考整理为文,以飨读者。
陆晔教授表示,这次“于我之上”展映的短片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大的特点是几乎都是个人化的叙事。传统的纪录片以及摄影中一直都有私人的影像记录,但从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众多人在社交媒体上用影像的方式,以“我”的第一视角讲述故事。尽管这种讲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它并不妨碍我们认识到人类是讲故事的天性。在社交媒体出现之前,人类文明就已经通过讲故事来传承,无论是岩画、口头传说还是印刷书籍,都是以“我”为中心的叙述方式。
在媒体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新闻和纪录片领域,客观视角成为了一种较为通行的标准。人们认为不能只讲自己的故事,而应该为某个群体代言,展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放大事实性信息的社会意义。然而,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通过社交媒体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但也有很多事实性信息,这些信息经过验证后依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在互联网时代,情感作为一种公共性维系和发展的驱动力变得越来越重要。情感不仅是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体验,更是公共参与和社会团结的重要纽带。通过情感连接,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形成虚拟团结和现实中的社会团结。情感在公共议题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它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公众事务的讨论中来。
然而,情感在互联网时代的表现形式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在过去,情感通常被视为个人化、主观化的,而在互联网时代,情感的表达变得更加直接和强烈。情感不仅存在于个人的内心世界,还体现在公共参与和社会交往中。因此,情感已经不再局限于个人范畴,而成为一种多层次的社会现象。
针对情感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我们应当理性对待。一方面,情感的力量为公共参与和社会团结提供了强大支持;另一方面,情感的泛滥可能导致虚假信息和网络暴力的滋生。因此,如何在保持情感自由表达的同时,防止情感的滥用和扭曲,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