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联体助力全县协同育人,共筑孩子健康成长未来

近日,我国教育部联合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科学技术部等多个部门共同发布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旨在解决当前中小学生面临的“小眼镜”“小胖墩”、脊柱侧弯、心理健康等问题,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协同合作,共同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环境。

《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将有50%的县(市、区)建立起“教联体”,并力争在2027年前实现所有县(市、区)全面建立“教联体”。此举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协同育人机制,破解当前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教联体”作为一种以学校为中心、区域为主体、资源为纽带的协同育人平台,将为青少年提供更加全面、多元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方案》详细阐述了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资源单位在各协同育人机制中的职责和任务。政府部门需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指导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整合社会资源;教育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家校社沟通协作;学校要完善家校沟通联系制度,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家长要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社区需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公共服务范畴;社会资源单位要提供场所和条件,支持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具体来说,政府部门将加强对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领导,教育部门将与相关部门和社会资源单位协同联动,学校需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社区要利用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社会资源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支持。

《方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教育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相信在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青少年教育工作将不断取得新成果。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