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异情:古典与现代之辨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刘小枫教授在世界古典学大会上发表了一场主题为“古今异情抑或古今为一:古典与现代之辨”的主题演讲。刘教授在我国从事古典学教学和研究已有超过二十年,此次发言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本次演讲中,刘教授首先指出,古典学研究古代文明,就像现代学术研究现代社会一样。然而,现代学术的研究方式已经成为了一种理所当然,这也意味着在研究古代时也应该采用现代的研究方法。然而,当我们把古典学定义为与“现代学术”相对的“古典学”, 我们就不得不去思考古代和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

刘教授引用了一些古代哲学家的观点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韩非认为古代所谓的贤明君主之所以实行清心寡欲的政策,并不是因为他们崇尚仁义,而是因为古代人口稀少,资源丰富。此外,韩非还对古代圣贤的心理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古代圣贤在实施统治时感到非常困难,所以他们实行仁义只是出于无奈和懈怠。

然而,韩非的观点并非完全正确。相比之下,他的老师荀子持论更为中立:“具有与时俱进的分辨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为政应该符合作为恒道的‘善恶之分’”。荀子强调,对于文明的领导者来说,必须果断地运用基于恒道的礼乐刑政来应对古今的变化。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有两种对待古典学的观点,一种是“古今异情”,另一种是“古今为一”。这两种观点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立场,前者主张根据时代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态度,后者则认为应该保持一种恒定的原则。

然而,无论是哪种观点,都无法忽视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刘教授在演讲中指出,科技进步带来的影响使得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需要有一种能够适应时代变化的能力。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