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痴老教授:让书香改变山区孩子命运

近日,一位年过古稀的退休教授刘瑞琦以其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广泛关注。这位71岁的老者,家中藏书丰富,多年来致力于向各地中小学、文化站等机构捐赠图书,并在乡村建立图书馆,向读者免费开放。此外,刘瑞琦还义务教授乡村儿童英语,将阅读与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

刘瑞琦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他深知自学的重要性,凭借勤奋和毅力,从乡村走到了陕西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西藏农牧学院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一干就是32年。在此期间,他坚持阅读和收藏书籍,个人藏书达45000余册。

退休后,刘瑞琦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中。他参与捐赠书籍、建设乡村图书馆,以及义务教授英语。今年6月,刘瑞琦入选“陕西好人榜”,他的善举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刘瑞琦表示:“我走到哪里,就把书捐到哪里、把英语教到哪里、把书院建到哪里。”他希望用书籍为山村的孩子们创造一个热爱读书的文化氛围,改变他们的命运。

刘瑞琦的藏书量之大,令人惊叹。他在成都的家中,书籍遍布各个角落,随手即可取阅。他还拥有两个书库,藏书保守估计达45000册。他将自己的藏书比喻为“床上的伙伴”,彰显了对书籍的热爱。

2020年,刘瑞琦的妻子去世后,他开始了旅居生活。他选择气候适宜的乡村居住,不仅房租低廉,还能将书香文化带给村民们。他像“候鸟”一样迁徙,在各地共建和自建书院,为村民们提供免费的阅读空间。

刘瑞琦在家乡西安市鄠邑区孝义坊村捐建了“孝义书院”,并在成都市和昆明市安宁温泉等地建立了“同福书院”和“温泉书院”。他将2500余册书籍带到这些地方,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刘瑞琦表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书籍流动起来,活跃山区青少年的文化生活。他坚信,阅读能够改变孩子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在与记者的对话中,刘瑞琦分享了自己的公益初衷:“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我深知,知识改变命运,书籍就是知识的载体。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受益。”

刘瑞琦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用爱心和行动改变他人的命运。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道理,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