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辞旧迎新,过去的一年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回顾盘点的高光时刻和一份份沉甸甸的收获。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对过去一年的成就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同时也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的一年。2023年,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可以用繁荣昌盛来形容,无论是爆款电影、热播电视剧,还是破圈传播的文艺舞台精品,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在电影领域,2023年我国电影票房再创佳绩。截止到目前,全国电影票房累计突破530亿元,购票观众达到12.55亿人次,电影总放映场次达1.27亿场。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度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均为国产影片,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电影产业的强大实力。
其次,在电视剧领域,2023年我国电视剧市场同样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多部热门剧集引发了观众热议,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显示出强大的观众号召力。
此外,在文艺舞台方面,2023年各类舞台表演作品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无论是话剧、歌剧还是舞蹈,都展现出了我国文艺事业的多元化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每一位投身其中的创造奋斗者都是了不起的。《文化十分》年终特别节目《2023艺见榜》将带您重返现场,回望中国电影、电视剧及文艺舞台乘风破浪的一年。
2023年,中国电影票房再创佳绩。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梦幻的光影世界,体味2023年中国电影的无穷魅力和动人瞬间!
一部部彰显中国气象、传递中国美学、塑造中国精神的电影登上大银幕。电影《满江红》导演张艺谋表示:“我相信很多很多中国人从小听岳母刺字,这就是我们的文化,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时候,很让我感动,是我儿时的一个梦想。”当张艺谋大声地把中国文字如此隆重地仪式般地吟诵出来的时候,他很感动,他为我们的文字自豪。全世界没有一部电影结尾是一段文字,而文字就可以产生高潮,它里面的核心内涵是家国情怀。
电影《长安三万里》导演邹靖也表示:“诗在、书在,长安就在,理想就在。你一直追求的精神,所做的选择和留下的痕迹会塑造成你的精神,如果这种精神在,理想就会长存。”活化历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许多创作者的共同追求。
电影类型多样化,艺术表达多元化。在2023年,电影类型融合不断加深,艺术创作迎来新的风潮,“科幻+灾难”“奇幻+史诗”“喜剧+悬疑”等多重类型元素叠加的影片获得市场青睐。猫眼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张彤指出:“可能单一的这些喜剧也好或者说犯罪片也好,已经没有办法满足现在观众的审美了。现在观众可能更愿意看到类型融合,有很多的元素在同一个片子里面。”
“反转”让故事更精彩,类型片再上新台阶。根据猫眼研究院数据统计,“反转”成为2023年观影评价最高词频,《满江红》《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坚如磐石》《河边的错误》等带有“悬疑”元素的影片备受观众追捧,全年上映悬疑影片超40部,占比达8.3%,共有8部悬疑影片票房破亿,剧本工业再升级、人物塑造多面化成了当下中国电影创作的一大亮点。
此外,中小成本影片聚焦现实,充满烟火气。2023年国产中小成本电影,表现出积极的创作活力与多元化表达的探索精神。从《白塔之光》《宇宙探索编辑部》到《永安镇故事集》《河边的错误》,这些影片大多采用一种纪录式的叙事手段,去呈现和表达一种虚构的故事世界和人物情感关系,这些出现在今年的中小成本影片,不同于传统戏剧性结构与表达方式的创作,为观众带来了具有差异性的丰富感受,为国产电影多元化表达提供了新路径。
在2023年,我国电影产业在日益完善健全的市场体系和人才梯队建设的基础上,催生了一批又一批新人新作持续涌现,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和广阔前景。我们期待,2024,中国电影更精彩!
展望2024年,《第二十条》《飞驰人生2》《热辣滚烫》《红毯先生》《熊出没·逆转时空》等影片即将上映,中国电影日益完备的工业化制作体系,走向成熟的电影创作人才梯队,愈发多元的类型题材挖掘,都让新一年的中国电影备受期待。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星表示:“我们期待2024年中国电影更欣欣向荣,而且更丰富,甚至说利益上的票房的增长,但最主要的是艺术创造性,所以多样的导演们,我希望新的导演越来越厉害,他们的艺术根基,还有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才是中国电影最重要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