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骨骼健康,共筑坚实骨骼防线

在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的支持下,一场名为“全生命周期骨骼健康科普传播活动”的研讨会于10月29日成功举行。活动中,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就如何促进全生命周期骨骼健康提出了专业建议,并呼吁公众重视骨骼健康。

夏维波教授指出,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疾病。根据2018年全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19.2%,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更是高达32.0%。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估计约为9000万,其中女性患者约为7000万。尽管如此,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和诊断率却分别仅为7.4%和6.4%,甚至在出现脆性骨折后,治疗率也仅有30%。夏维波教授强调,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人群都应关注骨骼健康,注重钙的摄入,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和脆性骨折。

尹香君副主任在报告中提到,我国低骨量人群数量庞大,他们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群体。低骨量是指T-值在-2.5至-1.0之间,标志着骨量开始减少。尹香君强调,骨质疏松症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腰背或全身疼痛。她建议,从青少年时期开始预防骨质疏松症,以获得最佳骨峰值,并保持骨量。对于40岁以后的人群,应尽早进行骨密度测量。她同时提倡在社区开展骨密度筛查,并将骨密度检测纳入40岁以上人群的常规体检。

何丽研究员指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骨骼健康对峰值骨量积累至关重要。她强调,儿童青少年时期的骨骼健康不仅影响身高发育,还关系到整体体态和运动能力。为此,她建议,4-14岁儿童每日钙摄入量应保持在600-1000毫克,并鼓励每天至少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以促进骨骼健康发展。

薛庆云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我国民众的骨骼和关节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炎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薛庆云教授强调,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往往同时发生,且相互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他提倡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摄入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以及适量运动,以维护骨骼与关节健康。

薛庆云教授还建议,膝关节可在非负重情况下进行屈伸活动、平衡运动,如太极、广播体操、八段锦等,并在运动中量力而行,防止跌倒和受伤,以科学管理骨与关节健康。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