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糖尿病认知不足,报告揭示预防挑战

11月14日,正值联合国糖尿病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健康传播研究团队发布了《中国大众糖尿病认知调查报告》。报告揭示了我国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尤其在糖尿病危害的认识、高危因素的识别以及治疗手段的理解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带来了挑战。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我国20至79岁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6%,患者总数高达1.41亿。自1990年以来,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患病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均呈现上升趋势,糖尿病已成为与肾病并列的第五大死亡原因。

该报告通过对全国2600名受访者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回收有效样本2568份,有效样本率达到98.77%。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在性别、户籍、年龄和地域等方面进行了科学配比,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报告指出,我国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亟待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不足;二是在识别糖尿病高危因素时存在盲区;三是对糖尿病治疗手段的理解较为片面。

例如,虽然公众普遍知道血糖升高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之一,但对于长期高血糖可能引发的严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等,认知率较低。调查发现,仅43.0%的受访者知晓糖尿病与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在糖尿病患者中,可能有超过一半的人尚未意识到自己已经患病。

中国医科大学滕卫平团队的研究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只有43.3%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而有56.7%的患者对自身病情一无所知。这一数据显示,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加强早期筛查和干预,对于降低糖尿病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