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大校友撑起北京教育半边天

首都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以来,其毕业生在北京基础教育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众多校友,包括幼儿园园长、中小学校管理者、学科带头人等,以他们的卓越贡献,共同推动了首都基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回忆起在母校学习的日子,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校长郝臣感慨万分:“他们如一面镜子,让我观照未来的自己,以此自勉,要努力成为他们那样的老师。”郝臣表示,如果让他重新选择,他仍然会选择教育事业。

同样坚定信念的还有北京汇文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郭杰。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教育一线躬耕三十余年,我对当初的选择始终不悔。”

首都师范大学为北京的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的新鲜血液。据统计,该校自1954年建校以来,共培养了20余万名毕业生,其中许多人成为了专家学者或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更多的人则在北京基础教育的第一线默默耕耘。

在北京市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中,首都师大毕业生的比例非常高。中小学校长中,有50%是首都师大的校友;中小学教师中,有55%毕业于首都师大;特级教师中,占比超过50%;公办幼儿园教师中,高达94%来自首都师大。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合作共同体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首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该共同体由首都师范大学与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房山区等区教委合作,共同支持发展了一批基础教育学校。

2023年6月,首师大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正式成立。一年时间里,集团形成了多项重要成果,包括《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集团化办学调研报告》等,并紧抓协同发展核心,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的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集团化办学是国家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郭杰以北京汇文中学教育集团为例,强调优质校要承担提升区域内整体教学水平的责任。

此外,北京汇文中学还成立了以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洪朝生命名的创新人才培养学院“洪朝生学院”,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牵手,通过集团化办学的方式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北京市各区也在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与经验。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