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收官之际,科技成长股崛起,公募基金QDII业绩分化明显
在二月的最后几天里,全球资本市场在Sora概念的提振下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这一概念的出现为科技成长股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使得公募基金泛科技题材产品的近一个月的净值普遍达到了年内新高。与此同时,尽管QDII基金的表现也不俗,但其平均收益率水平和中位数等方面仍与前者存在一定的差距。
据Wind统计,截止到2023年2月28日,公募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中,只有不到50只基金的月内净值为负,这一比例在所有相关产品总数中不足2%。相比之下,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在8.1437%,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7.7618%,这两个数据均优于今年1月的情况,并且大多数基金的净值已经创出了年内新高。
尽管QDII基金在本月表现抢眼,但其平均水平仍然有所差距。根据Wind的数据,截至2023年2月27日,所有QDII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在6.64%(不含债券基金)。虽然QDII基金的表现不俗,但是相较于公募基金的表现,其平均收益率仍然有所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A股市场在AI领域的投资热情高涨,但是业界对于A股的AI投资或炒作的容忍度较低。相反,对于境外市场的泛AI主题,投资者则表现得更为谨慎。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境外AI技术的迭代速度较快,但是某些可能会受到冲击或者被取代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径并不被资本市场所看好。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国的公募基金正在加快“出海”进程。他们不仅在更广域范围内配置优质资产,而且还积极申请QDII牌照或设立境外子公司,以提升境外投资能力。中国证监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包括安信基金、诺德基金、睿远基金在内的多家基金公司都已经递交了申请材料,希望获得QDII业务资格。
近年来,我国公募基金行业新发行的QDII基金数量逐年增加。根据Wind的数据,2022年全年,我国新发行了29只QDII基金,而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了61只。这表明,我国的公募基金正朝着更加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迈进,他们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出色,而且在境外市场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总的来说,在全球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的公募基金正在加速扩张,他们在国内市场的优异表现以及境外市场的巨大潜力都预示着他们将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