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征夫提案: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助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近日,在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朱征夫提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他认为,虽然这一制度在我国房地产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负面影响也在逐年显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
朱征夫表示,商品房预售制度最早源于我国香港。在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明确了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实施方案。然而,这一制度实施近30年来,负面效应逐渐显现。
首先,商品房预售买卖双方的风险严重不对等。房地产企业在交付房屋前收取全部预售款,将建设风险和融资压力提前转嫁给购房者。其次,预售资金监管不严,存在被房地产企业套取的风险。这不仅助长了高杠杆、高风险的开发模式,还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此外,预售制度的存在还可能增加政府的管理成本,从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在朱征夫看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后,购房者可以避免承担过多的风险,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普通购房者的刚性和改善性需求。此外,这将促使房地产市场向高质量、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减少烂尾项目和违约交付等问题,降低政府的监管压力。
总之,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有助于优化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环境,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