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起源之谜揭开:地球大碰撞理论得到实证,大型低速体成解码关键》

在一项关于月球起源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副研究员邓洪平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袁迁揭示了地球内部深处巨大异常体的来源。他们指出,地球在诞生之初曾遭受过大撞击,这可能导致月球的形成。

此次研究的重点在于地球内部的巨大异常体,即地幔深处的异质体。这些异常体被认为是导致月球形成的大碰撞事件的遗迹。大撞击假说是解释月球起源的主流学说,该假说认为,45亿年前,一颗名为Theia的火星大小的原行星与初生的地球发生了一次巨大的撞击,产生了大量的能量。这次撞击不仅重塑了地球,还可能在地幔中留下了痕迹。

然而,科学家在对阿波罗月球样品进行高精度同位素分析时发现,地球表面的物质和月球的成分高度相似。这与大撞击假说中的情景似乎有所出入,因为按照这一假说,月球成分应该由Theia主导,与地球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

为了揭示月球形成的真正原因,邓洪平开始了新的研究。他和他的同事们开发了一种新的无格点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捕捉微弱湍流带来的物质混合。然而,他们在模拟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即Theia的物质总是倾向于“漂浮”在地球上半层,无法大量向地球深部地幔沉降。同时,由于撞击过程中地球上半层剧烈升温,形成了熔融的岩浆洋。这使得地球地幔呈现出分层结构,上层为岩浆洋,下层则基本保留了地球的物质成分。

在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地球物理学家交流后,研究团队得出了一个大胆的结论:45亿年前的地球地幔分层结构可能在现今地幔中仍留有痕迹,同时,分层演化的地幔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地表物质和月球成分的相似性。

这一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有助于解决困扰学界多年的谜题——月球从何而来。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的形成过程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阿波罗月球样品的高精度同位素分析,科学家们发现地球地表物质和月球的成分高度相似。然而,在大撞击模拟中,月球成分由“天外来客”Theia主导,理应与地球成分有一定差异。这一矛盾的根源是碰撞中两个星体不能充分混合。

邓洪平提到的“大撞击”假说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主流学说。这次研究不仅揭示了月球形成的可能性,还为理解地球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邓洪平和袁迁的合作如同一道完美的闭环,将天文学和地球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随着研究的深入,邓洪平和袁迁的团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模拟过程中,地球地幔底层形成了两个巨大的异常区域,这两个区域的地震波穿过它们时,波速明显降低。这些异常区域被称为大型低速体。虽然大多数地球科学家认为这两个区域可能由于相对富含铁而具有更高的密度,但目前仍然不清楚是什么过程形成了这两个异常区。

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个问题,袁迁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教授李明明展开了合作。他们从地球动力学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这两个异常区域可能是由大撞击后留下的Theia物质的残余。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这一猜想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

在一次研讨会上,袁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然而,对于这个猜想的质疑也随之而来。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找到Theia存在的证据,那么这个猜想就没有足够的说服力。面对这一质疑,袁迁决定从地球动力学角度入手,证明这个猜想的可行性。

在这一过程中,袁迁发现了一篇关于地球内部深处巨大异常体的研究报告。这篇报告的作者正是邓洪平。在仔细研读这篇报告后,袁迁发现了其中的关键信息。他意识到,邓洪平的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可以将Theia的存在与地球动力学异常联系起来。

有了这个发现,袁迁和邓洪平的合作如鱼得水。他们开始从不同角度探讨大撞击后进入地球深部的Theia物质。在深入分析之前的大碰撞模拟、开展更高精度的新模拟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与大型低速体质量相当的Theia物质会进入到地球深部地幔。这个发现为他们解开了一个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

在后续的研究中,邓洪平和袁迁团队的成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他们的研究不仅揭示了月球形成的可能性,还为理解地球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他们的合作成为了地球科学领域的一个典范,展示了跨学科研究的力量。

然而,科研的道路上总是充满了挑战和困难。尽管邓洪平和袁迁的团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但他们知道,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他们去探索。他们将继续努力,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