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质量与时长:如何让夜晚更美好

睡眠质量关乎身心健康,但许多人对其认知不足。世界睡眠日之际,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于逢春分享了他的专业见解。

于医生认为,评判睡眠质量并非仅凭睡眠时长,而是要看主观体验。理想的睡眠应具备以下特点:能在30分钟内入眠,半夜醒来后10分钟内能再次入睡,夜间醒来的次数不超过2次,睡眠过程中没有呼吸暂停等异常情况,醒来后白天精力充沛,睡眠中没有异常动作和行为。

虽然每个人的睡眠需求不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长会相应减少。例如,婴儿期为16-18小时,儿童期为9-11小时,青少年期为8-10小时,成年人为7-9小时,而高龄老人则可能只有6小时的睡眠时间。此外,深度睡眠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于医生强调,人们不应将自己的睡眠时长与别人进行比较,而应将其与自己的最佳状态相比较。除了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即使睡眠时间充足,但如果夜间睡眠质量不佳,仍会对第二天的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熬夜可能导致“睡眠拖延症”,进而影响人体的昼夜节律和器官功能。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于医生建议人们尝试逐步调整睡眠时间,改变睡前行为,并在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以恢复正常的睡眠-清醒昼夜节律。

于医生还提醒大家,睡前应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因为蓝光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他推荐选择纸质书籍、定时播放有声读物等方式来帮助入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