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生物回应献血浆事件:采浆量关键,将加大扩充力度
关于我国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的报道如下:
近年来,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据悉,我国自2001年5月起不再批准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并对行业实行GMP认证制度,这使得我国血液制品企业数量保持稳定。然而,由于血液制品行业的特殊性,单采血浆站只能由血液制品企业设立,实行“一对一”的供浆关系,这使得上游的单采血浆站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了血液制品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各大企业都在为提高采浆量而努力。年采千吨为头部企业“门槛”,这也是行业竞争的关键所在。如天坛生物、山东泰邦、上海莱士、华兰生物等头部企业在2022年的采浆量均超过1000吨。然而,我国的单采血浆站数量却只有约300家,与实际血浆需求量存在较大差距。据中检院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共签发血液制品6605批次,同比增长12%,其中国产占比仅为35.84%。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行业内的企业并未停止脚步。例如,博雅生物积极申请新设浆站,以满足其采浆量需求。该公司在2020年获批新设屯昌浆站,单采血浆站增至13个,2020年度采浆量约为378吨,同比增长1.61%。此外,该公司计划拿下位于广东的丹霞生物,后者拥有25个单采血浆站,采浆峰值预估在500吨以上,这将有助于提升博雅生物的整体采浆量。
然而,行业内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海尔集团在去年底斥资125亿元收购了上海莱士20%的股份,并获得了26.58%的表决权。此次交易的完成,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海尔集团的血液产业链布局,也对行业内的竞争格局产生了影响。
总的来说,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既面临着诸多挑战,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采浆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将是行业内企业和监管部门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