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西街遗址重大发现:商周时期古城实证”
南京,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便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关于南京建城的起源,一直以来存在诸多争议。近期,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西街遗址的考古工作中,发现了一座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长干古城,从而将南京的建城史追溯到商周时期,将南京建城史向前推进了600多年。
长干古城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大报恩寺遗址西侧,地处古长干腹地,周围环绕着秦淮河、长江等江河,岗阜众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具有强烈的军事防御特征。根据唐代史书《建康实录》的记载,“长干是里巷名,江东谓山陇之间曰干。”可以看出,长干古城所在的地区在古代就已经形成了密集的居民点。而诗人李白的诗句“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长干地区的繁荣景象。
为了探寻南京建城的真正起源,南京市考古研究院自2017年开始对南京西街遗址进行了配合城市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经过近6年的努力,考古人员在这片区域内发现了大量与筑城有关的遗迹,包括环壕、墙基与门道、水井、猪祭祀坑等。这些遗迹的存在,无疑为揭示南京建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更多的证据指向了南京最早的城池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首先,环壕外围的水井始建于晚商时期,这一发现证明了早在商朝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水井进行生产生活。其次,遗址出土的带有三角划纹、梯格纹等纹饰的陶器具有明显的商代特色,进一步证实了该遗址的年代背景。此外,猪骨、木炭等多件出土遗物经碳-14测年计算,时间范围均落在晚商早周时期,这也为南京建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次发现的晚商水井,不仅揭示了南京地区在商朝时期已经开始使用水井进行生产生活的历史事实,也为研究南京地区的水利设施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同时,遗址出土的带有商代特色的陶器,表明了商朝时期南京地区的文化交流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为南京地区的文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南京西街遗址的考古发掘过程中,还出土了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遗物,如猪祭祀坑等。这些遗物的出现,暗示了商周时期南京地区的人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宗教信仰。结合文献记载和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推测,这些祭祀坑可能是当时用于祭祀神灵的重要场所。
此外,通过对南京西街遗址的考古发掘,我们还了解到南京地区在商周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遗址内发现的环壕、墙基与门道、水井等遗迹,为我们还原了当时城市的面貌,为研究南京建城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综上所述,南京西街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不仅揭示了南京最早的城池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还为研究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未来,南京西街遗址将继续以考古遗址公园的形式进行展示和利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南京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发扬南京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