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即将出台,助力支付市场规范化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详细阐述了该条例的意义及其对我国支付行业的影响。他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经济生活的深入渗透,我国支付行业已经走过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正处于成熟期,但仍将保持增长。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支付机构的合规意识需要加强、行业发展格局有待优化、机构服务能力存在短板以及监管能力建设需持续加强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制定《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规范行业发展,促进其健康有序地运行。

在谈到《条例》的出台背景时,张青松表示,制定《条例》是为了与近年的监管实践相一致,将近年来促进发展、强化监管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升格为行政法规。在立法过程中,特别重视吸收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方向保持一致,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增强发展信心。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条例》后,各类支付机构纷纷表示支持并愿意遵守相关规定。

接着,张青松详细解读了《条例》的主要内容。首先,他强调《条例》的出台将以公平监管保障行业公平竞争。通过坚持持牌经营原则和强化全链条全周期监管,有利于维护行业的良性发展秩序,防止业务异化、资金挪用和数据泄漏等风险。此外,《条例》明确了支付机构的小额、便民服务宗旨,这将有助于提高支付普惠、民生和适老化等服务水平。

其次,张青松介绍了《条例》在推进高水平开放方面的作用。《条例》给予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国民待遇,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境内、跨境资金循环效率,提升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支付服务水平。这将为我国支付行业引入更多的外资,提高支付服务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拓宽国内支付市场的竞争格局。

在回答关于《条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时,张青松表示,《条例》施行日为2024年5月1日,准备时间较为充足,有利于支付机构熟悉和消化相关法律规定,做好贯彻落实工作。他还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密切监测《条例》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监管措施,确保《条例》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最后,张青松对《条例》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表示,《条例》作为国家立法,为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将有助于营造稳定、透明、规范和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进而促进支付服务市场的长期规范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详细阐述了《条例》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和未来发展方向。他坚信,《条例》将对我国支付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助力行业实现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