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企业IPO遇冷:撤回申请数量创十年新高,监管政策影响显著”

在过去的2022年,我国A股IPO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方面,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全面注册制的实施使得市场包容度显著提高,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的关注;另一方面,受到市场环境和宏观经济等因素的影响,IPO项目的审核变得越来越严格,导致一些企业面临较大的压力。在这波调整中,2023年成为了IPO市场的一个关键时期。

首先,我们来看看2023年前两个月的情况。2023年2月,我国资本市场发生了重大改革发展,迎来了全面注册制,这意味着我国的资本市场正朝着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方向迈进。在这个背景下,市场包容度得到了明显提升,许多优质企业有了更多机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IPO项目的审核也开始变得严格起来,撤回申请的数量也随之增加。据澎湃新闻报道,2023年共有258家企业IPO撤否,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2013年的水平,反映出当前IPO市场的紧张氛围。

其次,在市场震荡的影响下,许多原本有望成功上市的企业纷纷撤回申请。其中,不仅包括一些知名的明星大众消费企业,还有一些具有潜力的医药企业。据统计,2023年,A股共有38家医药企业终止IPO,这一数字远高于2022年的21家。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医药领域的反腐风暴加剧所致。

此外,除了医药企业之外,其他行业的IPO项目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2023年9月28日,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马茶业”)在经过长达两年的等待后,终于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然而,火车上知名老字号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州扒鸡”)却在2023年9月25日突然撤回了IPO申请。此外,安徽老乡鸡餐饮股份有限公司、老娘舅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娘舅”)也相继撤回了IPO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的IPO项目中,撤回申请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上述提到的医药领域和一些企业自身的经营问题外,还有许多企业因为引发了舆论关注而被迫撤回申请。业内人士预计,2024年,A股市场新股将会继续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常态发行。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监管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优化和完善相关制度规则,以引导和规范证券发行市场的秩序。例如,沪深交易所发布了证券发行承销违规行为监管(试行)指引,明确了各环节的典型违规情形及处罚标准,以期改善市场的生态环境。同时,证监会也对券商进行了最新的机构监管通报,强调要密切关注“一查就撤”、“带病闯关”等问题,并修订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强化了对检查后的撤回申请、检查中的违规行为以及拒绝阻碍检查等行为的制度约束。

总的来说,尽管当前的IPO市场面临着诸多挑战,但监管层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以期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未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相信会有更多的优质企业能够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