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生态试点成效显著:美丽河湖更接近现实

生态环境部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赠近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透露,该部门已在长江流域开展了水生态考核试点,旨在引导地方加强水生态保护。下一步将继续改进监测评估方法,优化考核技术,以确保考核结果准确地反映各地的生态保护修复成果。

黄小赠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在已有的长江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研究全国性的流域水生态监测评估方法,并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以支持我国美丽中国建设的成效考核评价体系。

据悉,自去年6月以来,生态环境部已经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确定了50个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社会关注度的水体的考核基数,计划在2025年进行首次考核。

根据评分细则,考核指标体系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核心,包括水生境保护、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保障等14项具体可操作的指标。这一体系的实施使得公众可以直观地看到美丽的河湖景象,感受到了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果。

过去一年多来,生态环境部以及相关部门和地方共同探索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完成了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和重点湖泊水库的331个点位的全面监测调查;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观测等技术手段,分析和判断水生态状况和变化趋势,并及时反馈给地方,推动整改;派出技术力量深入一线调研帮扶,找出问题根源,并指导地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保护修复。

黄小赠强调,评分细则的发布和实施已经看到了明显的效果,长江流域的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提高了1.1个百分点,新增了34种土著鱼类,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数量也增加了3种。此外,刀鲚已经重新出现在长江中游江段和洞庭湖区,长江江豚的数量也增加了23.4%。这些美景频现的现象充分说明了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成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