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古冰川人工造雪:助力冰川保护与科普
在我国四川省黑水县,9月4日出现了罕见的30.6℃高温,这一情况在当地并不常见。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冰川融化问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采取了一种创新措施。他们将一台枪式造雪机带到海拔4860米的达古冰川进行测试。
当日,达古冰川管理局的十余名工作人员协助研究团队将设备拆散后搬运至山顶,并在工程师的帮助下重新组装。设备组装完成后,研究人员对达古冰川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培训。此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人工干预,增加冰川物质,从而减缓冰川的融化速度。
这种枪式造雪机适用于高山和大风环境,能耗低,成本较低。尽管目前的气温较高,但达古冰川仍是最佳的实验场地。由于该地区电力、水力和基础设施完善,通达性良好,因此非常适合进行此类实验。
研究团队还利用冰雷达对达古冰川的厚度进行了测量,虽然尚未公布具体数据,但从直观观察来看,冰川的消融速度确实有所加快。为了保护达古冰川,阿坝州组织部启动了“黑水县冰川保护人才港建设项目”,旨在提高冰川保护水平,并探索多种保护方法。
达古冰川加速融化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为了减缓冰川融化速度,研究团队曾在达古冰川进行过一次“盖被子”试验。他们在试验场上覆盖了土工织物,通过增大冰川表面的反照率和阻隔太阳辐射,成功降低了冰川的消融量。
总之,通过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研究团队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冰川融化的速度。这对于保护我国宝贵的冰川资源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