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参考消息》援引彭博社2023年12月24日的报道,美国单方面宣布扩大了对北极和白令海大片区域的大陆架的主权要求。此次提出主权要求的大陆架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主要位于北极和白令海。尽管美方声称此次扩大对北极大陆架的主权要求不会引发与俄罗斯方面的领土争端,但其单方面的决定却遭到了俄方的强烈反对。
俄罗斯国家杜马远东和北极发展委员会主席哈里托诺夫对此回应称这一决定是“不可接受”的,可能导致紧张局势加剧。他认为,美国此举是在试图争夺北极地区的丰富资源,尤其是尚未被完全开发的冰盖下的宝藏。
近年来,气候变化正在改变整个北极地区的面貌,令曾经长年冰封的航道能够通行的时间越来越长,也使得被掩盖在冰层之下的资源暴露在人们眼前。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些资源对于各国而言均是亟待开发的“宝藏”。
美国此次提出的主权要求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一部分位于阿拉斯加以北向北冰洋延伸的区域,约52.04万平方公里,包括一处与加拿大对大陆架主权主张重叠的区域。另有约17.6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位于阿拉斯加和俄罗斯之间的白令海。
然而,各国所主张主权的大陆架范围时常出现重合,进而引发大陆架主权之争。据悉,在美国此次宣布扩大的大陆架范围中,有约52.04万平方公里位于阿拉斯加以北向北冰洋延伸的区域,其中就包括一处与加拿大对大陆架主权主张重叠的区域。另有约17.6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位于阿拉斯加和俄罗斯之间的白令海,美国国务院称这一区域在美俄两国海洋边界的美国一侧,不会引发与俄罗斯的领土争端。但美国未来将需要与加拿大在其主权主张重叠的地区划定海洋边界。
此外,美国还在寻求电动汽车电池和可再生能源项目所需的关键矿产,拜登政府已将此列为美国国家安全的关键问题。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8年发布的北极油气评估数据,北极圈以北25个区域待发现的石油(包括凝析液)储量约为186亿吨(1340亿桶油当量),约占世界待发现常规石油资源的15%;天然气约为47万亿立方米(423亿吨油当量),约占世界待发现常规天然气资源的30%。此外,北极还拥有丰富的金属及非金属矿产。
尽管美国宣称此次扩大对北极大陆架主权要求“是地理问题而非资源问题”,但外界普遍认为,北极冰盖下尚未被完全开发的资源宝藏是其扩大主权要求的关键目标之一。
针对美国此次单方面宣布的对北极和白令海大陆架的主权要求,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中方一贯主张,北极事务应由北极国家和域内国家共同协商处理。我们希望有关大国在涉及地区国家利益问题上充分尊重地区国家意见,尊重现有国际规则,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维护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
俄罗斯、加拿大、挪威和丹麦等国近年来均曾提出对北极地区大陆架的主权要求,并向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相关材料。然而,各国所主张主权的大陆架范围时常出现重合,进而引发大陆架主权之争。
此外,北极地区的军事化趋势也在加剧。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在北极地区的活动明显增加。2022年10月,美国发布新版《北极地区国家战略》,强调在北极地区日益激烈的战略竞争,呼吁盟国之间深化合作,加强北极地区军事存在。同年底,美国与瑞典、芬兰、丹麦签署防务协议,三国宣布向美国开放多处军事设施。此外,美国还与挪威和冰岛签署过类似的防务协议。
专家分析认为,美国与北欧地区的防务伙伴关系网络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未来将在包括北极在内的多个地区就整合军事力量进行更多协作。与此同时,俄罗斯作为传统的北极国家,早在2014年便组建北方舰队联合战略司令部,2021年又升级为独立军事行政单位,同时定期在高纬度地区举行军演,并且重新开放了苏联解体后北极地区被废弃的部分基地和机场。2022年7月,在长达55页的新版《俄罗斯联邦海洋学说》中,有22页提到了北极。其中,俄罗斯将美国和北约在北极的活动确定为“主要安全威胁”。
面对北约在北极地区的“包围”,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叶夫梅诺夫于2023年12月表示,随着北极周边其他国家与俄合作的中断、芬兰“入约”及瑞典申请“入约”,加之传统上导致北极紧张局势升级的资源及航道竞争等因素持续存在,在北极地区,俄罗斯所面临的威胁正在增加。
丹麦日前接过北欧防务合作组织(NORDEFCO)主席国一职,丹麦方面表示,由于军事活动的增加,北极地区的安全环境预计将变得更加不稳定。丹麦方面援引《北约2022战略概念》指出,俄罗斯具备“破坏盟军增援和北大西洋航行自由”的能力,并称丹麦的目标是“在北大西洋和北极地区面临新的特殊挑战时仍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保持在较低水平”。
总之,美国单方面宣布扩大对北极和白令海大陆架的主权要求,引发了俄罗斯等国家的强烈反对。各方围绕北极地区的资源和领土争端,以及日益加剧的军事化趋势,将持续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