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双马跨界加码,进军多肽原料药赛道

继继双成药业跨界进军半导体行业后,医药领域又迎来一场跨界收购大戏。10月22日,四川双马宣布,计划以15.96亿元收购多肽原料药企业深圳健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92.1745%的股权,正式进军多肽领域。消息公布后,四川双马股价应声涨停,股价一度触及涨停板,收盘价为18.40元/股。

四川双马,原名为一家建材企业,自1999年在深交所上市以来,业务逐渐向私募股权投资领域转变。2016年,IDG资本相关合伙人通过出资实体收购四川双马50.93%的股份,成为公司实控人,从此四川双马开始专注于私募股权投资。在业务结构调整中,四川双马逐步减少传统建材业务,将私募股权投资作为核心业务。今年上半年,其建材业务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占营收比重分别为54.17%和45.83%,较去年同期,建材业务占比下滑,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占比增长81.08%。四川双马旗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西藏锦合,管理基金规模近280亿元,投资领域涵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无人驾驶、清洁能源等多个新兴行业。

2017年以来,随着转型步伐的加快,四川双马的净利润显著提升。2017年至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亿元、6.76亿元、7.29亿元、8.89亿元、9.89亿元、8.25亿元、9.86亿元。然而,今年上半年,四川双马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4.08%和75.06%。面对业绩下滑,四川双马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此次跨界收购多肽原料药企业深圳健元正是看中了这一医药热点领域。

此次收购,四川双马计划以自有资金及不超过9.58亿元的银行并购贷款支付,收购深圳健元92.1745%的股权,溢价率达到184.5%。其中,四川双马将以自有资金支付不低于6.38亿元。四川双马表示,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良好,财务状况稳定,此次收购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深圳健元成立于2009年,主要从事多肽类原料药研发生产、多肽定制研发生产(CDMO)以及美容肽研发生产业务。公司化学合成多肽总产能达数吨级规模,位居行业前列。从收入占比来看,多肽类原料药业务为主,产品包括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利拉鲁肽、地加瑞克和缩宫素等20多个品种。CDMO业务涵盖项目制的受托研发、受托生产以及定制肽的销售,主要客户为创新药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受益于GLP-1靶点多肽类药物在全球市场的快速增长,深圳健元近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收入分布于中国、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2023年,深圳健元营收达3.2亿元,净利润1.41亿元;今年上半年,营收达2.16亿元,净利润6232.88万元。

四川双马认为,深圳健元商业前景广阔,具有较强的行业竞争力,此次收购将有利于增强公司资产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此次并购,四川双马有望实现现有业务的突破,进一步释放其商业潜力,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当前,多肽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多肽创新药物获批上市,对优质多肽原料药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共同药业三季度营收回升,净利润却剧降

10月23日,共同药业公布了其2024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3.6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6.22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162.16%,相较于上一年的2278.45万元有显著减少。具体到第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32亿元,同比增长12.24%;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达到了904.36万元,同比大幅下滑270.23%。

共同药业主要专注于甾体药物原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了甾体药物生产所需的起始物料、中间体和原料药。从最新财报来看,尽管第三季度业绩有所回升,但整体上公司仍面临着一定的经营压力。

在研发和生产方面,共同药业将继续保持其核心竞争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公司将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加强成本控制,以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业绩的稳定增长。

四环生物实际控制人陆克平违规被江苏监管局责令改正

近日,四环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陆克平因涉嫌内幕交易罪,已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根据公告,陆克平系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2020年9月30日,陆克平因涉嫌内幕交易被采取取保候审的刑事强制措施。然而,陆克平未能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向江苏阳光披露其被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以及刑事处罚情况。这一行为导致江苏阳光未能按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3年10月9日对该案件作出刑事判决,案件编号为(2023)苏12刑初10号。鉴于上述情况,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依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决定对陆克平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此次事件提醒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面临重大事件时,应当严格遵守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公司信息的及时、准确披露,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我武生物Q3业绩攀升,创新药收入亮眼

10月23日,我武生物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九个月,公司营业收入达到7.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比增长0.78%。在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4.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增长1.22%。

我武生物表示,今年1-9月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销售的增长。特别是公司主打产品“粉尘螨滴剂”的销售收入达到7.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22%。此外,“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的销售收入也有显著提升,达到2057.05万元,同比增长87.53%。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公司对北方市场的推广力度加大。

我武生物是一家专注于过敏性疾病诊断和治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生物制药企业。公司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发,并逐步拓展到干细胞、天然药物(包括抗耐药抗生素)等领域的研发工作。

在财务报告发布的同时,我武生物也向投资者传达了公司在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战略规划。公司将继续专注于核心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推广,同时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以实现可持续的业绩增长。

双十一攻略:洗面奶挑选秘籍大公开

随着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提前来临,女性消费者们的购物清单中纷纷加入了洗面奶这一护肤必备品。挑选一款合适的洗面奶是日常护肤的关键,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清洁面部,去除多余的油脂、污垢及化妆品残留,还能为后续的护肤步骤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面对市场上众多洗面奶产品,如何精准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成为了许多护肤爱好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中心医疗美容中心的主治医师张新婷,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专业建议,帮助消费者们轻松做出明智的选择。张医师指出,洗面奶主要由表面活性剂、保湿成分以及功能性成分构成。表面活性剂是清洁的主要成分,其中氨基酸类温和不刺激,而皂基类虽然清洁力强,但需注意其潜在的刺激性。保湿成分如甘油、透明质酸和天然油脂,能够帮助肌肤保持水润。而功能性成分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来选择,例如美白成分(如维生素C、熊果苷)、舒缓成分(如马齿苋提取物、芦荟)等。

不同肤质的人在选择洗面奶时也应有不同的侧重。对于干性肌肤,应选择富含甘油、透明质酸或天然油脂(如橄榄油、乳木果油)的洗面奶,避免使用皂基等强碱性配方,以免加剧干燥。油性肌肤则适合控油力强、能深入清洁毛孔的洗面奶,例如含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或水杨酸的产品,但要注意不要过度剥夺皮肤的自然油脂。混合性肌肤的人可以选择平衡清洁与保湿的洗面奶,或者尝试分区护理的方法。对于敏感性肌肤,应选择无酒精、无香料、专为敏感肌设计的低刺激产品,如含有氨基酸基底、植物提取物的温和洗面奶,避免含有硫酸盐等刺激性成分。而对于痘痘肌肤,应选择含有抗菌、消炎成分(如水杨酸、苦参提取物)的洗面奶,但要注意控制浓度,以免过度刺激。

张新婷医师还提醒消费者们,应重视洗面奶的pH值,以保护肌肤的天然屏障。健康皮肤的pH值约为5.5,呈弱酸性。选择pH值接近皮肤自然pH值的洗面奶,可以避免破坏皮肤屏障,减少刺激。通常,弱酸性洗面奶更适合大多数肤质。

总之,选择洗面奶时应综合考虑肤质特性、pH值匹配以及成分分析,以找到最适合自己肤质的产品。

霜降养生:秋末调养,防寒润肺攻略

近日,霜降节气来临,标志着天气转冷,寒霜初降。此时,养生尤为重要,既要注重调养身体,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魏帼就霜降养生提供了专业建议。

霜降时节,气温逐渐下降,自然界呈现出一派萧瑟景象。魏帼医师指出,深秋时节,人们易因景而生悲,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她建议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调节情绪。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魏帼医师表示,人们在深秋时节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以顺应秋天的养收之道。

此外,魏帼医师提醒,霜降时节应早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气收敛的特点,同时注意脚部和胃部的保暖。气温下降,风力较大,容易导致气温骤降,因此不再适宜“秋冻”,要及时增减衣物,注意防寒保暖。

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气温变化可能导致原有疾病加重或指标波动。魏帼医师建议,高血压患者应早晚测量血压,糖尿病患者除了测空腹血糖,还要关注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要注意保暖防寒,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在饮食方面,魏帼医师指出,霜降时节宜食用柔润食物,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等,以滋养脾胃、润肺滋阴。黑芝麻粥和糖橘饼都是不错的选择。黑芝麻粥具有补益肝肾、滋养五脏的功效;糖橘饼则能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总之,霜降时节,人们应顺应自然界变化,调整生活方式,注重养生保健,以度过一个健康的深秋。

诺泰生物第三季业绩爆发,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4倍

10月22日深夜,诺泰生物公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前三季度实现了显著的增长。具体来看,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了12.52亿元,同比增长了76.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0亿元,同比增长了281.9%。在第三季度,诺泰生物的营业总收入为4.21亿元,同比增长了36.31%;归母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增长了146.86%。

诺泰生物在报告中指出,营收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自主选择产品及定制类产品的收入同比均有所提升,特别是自主选择产品的增幅更为显著。在第三季度,多肽原料药等产品的收入同比增长尤为明显。公司归母净利润的大幅增长,除了营业收入增长之外,还与毛利率的同比增长密切相关。

据悉,诺泰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多肽药物及小分子化药的自主研发与定制研发生产相结合的生物制药企业。公司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持续创新和高效运作,为其业绩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义翘神州三季度业绩下滑,净利润同比下降近五成

10月22日,我国生物技术企业义翘神州公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3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931.53万元,同比下降51.6%。其中,常规业务收入达到4亿元,同比增长12.32%;而非常规业务收入为4477.74万元,同比下降59.76%。在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59亿元,同比下降13.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37.47万元,同比下降59.2%。常规业务收入为1.36亿元,同比增长9.63%;非常规业务收入为1725.52万元,同比下降67.45%。

针对净利润的下降,义翘神州表示,主要原因是非常规业务收入下降、现金管理收益波动、苏州子公司及生物工程中心(C4B)正处于业务拓展阶段,尚未形成收入规模,暂时无法覆盖运营成本。

报告期内,尽管常规业务保持了稳定增长,但非常规业务收入的下降对公司整体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应对这一挑战,义翘神州将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市场,以期在未来实现业绩的稳步提升。同时,公司也将继续关注业务拓展,确保苏州子公司及生物工程中心(C4B)尽快步入正轨,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生国健三季度业绩大增,研发投入聚焦自免领域

10月22日,三生国健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显著,营业收入达到9.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33亿元,同比增长42.18%。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43亿元,同比增长35.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49.71%。三生国健指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自今年年初以来,公司产品销量提升带动了营业收入的增长,同时公司通过优化研发资金使用效率,更加专注于自身免疫领域的研究,整体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本报告期内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等关键指标均同比大幅提升。

三生国健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大在研发领域的投入,特别是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的研究,以推动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研发效率,公司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更大的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多优质的生物医药产品。

陇神戎发三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研发转型考验持续

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陇神戎发于10月22日公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的经营状况。在2024年1至9月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8.06亿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降幅为0.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76.72万元,同比下降了47.11%。

在第三季度,陇神戎发的经营表现有所好转,营业总收入为2.55亿元,同比增长了15.64%。然而,归母净利润仅为331.4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7.35%。

陇神戎发的前身是原兰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旗下的甘肃戎发制药厂。2016年9月,公司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业务领域包括医药产品、医疗产品和保健卫生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及中成药、保健食品、原料药、少量医药中间体和化学药品的生产与销售。

公司业绩的波动反映了市场环境和经营策略的调整所带来的挑战。未来,陇神戎发将继续致力于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和提升自身地位。

戴维医疗三季度业绩下滑近五成

近日,戴维医疗披露了2024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21%;归母净利润为6330.79万元,同比下降48.44%。具体到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37亿元,同比微降3.21%;归母净利润为1678.17万元,同比下降45.90%。

对于净利润的下滑,戴维医疗指出,主要原因是销售额、权益性投资收益、政府补助以及汇兑收益的减少。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净利润的下降。

在分析业绩下滑的具体原因时,公司强调,市场环境的变迁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对公司的销售业绩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投资收益的下降也反映了公司在权益性投资方面的谨慎态度。

面对业绩压力,戴维医疗表示,将继续加强市场拓展,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运营效率,以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同时,公司还将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参与相关产业政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未来,戴维医疗将继续秉承“创新驱动、质量第一”的理念,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正海生物前三季业绩下滑,第三季度逆势增长

10月22日,正海生物公布了其2024年三季度的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9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25亿元,同比下降15.69%;基本每股收益为0.69元,同比下降15.85%。具体来看,第三季度公司营收达到9332.42万元,同比下降4.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02.36万元,同比增长1.38%。

正海生物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再生医学领域的探索,并于2017年5月16日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生物再生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凭借在行业内的专业积累,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对于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正海生物在报告中指出,受行业环境及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整体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值得欣喜的是,第三季度业绩呈现回暖态势,净利润同比增长1.38%,展现出公司在市场调整中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

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正海生物将继续深耕再生医学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

国药一致前三季度业绩:营收微降,零售板块亏损缩窄

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对外发布了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达到564.6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6亿元,同比下降10.43%,对应的基本每股收益也同比下降10.75%。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86.80亿元,同比增长2.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2亿元,同比下降10.39%。

对于今年前九个月的成绩,国药一致表示,尽管整体营业收入略有下滑,但分销板块表现良好,实现了营业收入408.36亿元,同比增长3.20%,净利润为7.81亿元,同比下降0.91%。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应收账款回款延迟带来的资金成本增加。

然而,零售板块(即“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有限公司”)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实现营业收入163.97亿元,同比下降7.47%;净利润为-0.39亿元,同比下降110.36%。主要原因是受到门诊统筹等行业政策变化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

尽管如此,国药一致对零售板块的未来持乐观态度。随着公司经营策略的调整以及经营团队的共同努力,零售板块的亏损状况已有所改善。第三季度零售板块的净利润亏损面已有所缩小,达到-2467.93万元,环比第二季度增加了6729.39万元,增长率高达73.17%。

未来,国药一致将继续优化经营结构,提升运营效率,以期实现更稳健的发展。

海特生物三季报:营收微增 净利润亏损加剧

10月22日,我国知名生物科技企业海特生物对外发布了2024年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到4.51亿元,同比增长2.87%。尽管如此,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974.36万元,同比下滑幅度达到50.32%。

具体到第三季度,海特生物营业收入为1.66亿元,同比增长9.47%,显示出一定的发展势头。然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697.80万元,同比下滑10.88%,仍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

分析报告,海特生物在市场竞争中,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保持主营业务稳步增长的同时,公司也注重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以应对市场竞争。

尽管目前盈利状况出现下滑,但海特生物对未来发展仍持乐观态度。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以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

此外,针对本次净利润下滑的情况,海特生物表示,将继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以实现公司整体业绩的提升。在政策、市场及自身努力的共同作用下,公司有望在未来实现稳健发展。

莱美药业前三季业绩承压,单季降幅超六成

根据最新公告,10月22日,我国知名制药企业莱美药业发布了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这三个月内营业收入为6.0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降幅达到6.07%。在净利润方面,莱美药业录得归属于母公司的净亏损为2641.67万元。就每股收益而言,公司以-0.03元的成绩收盘。

值得欣慰的是,莱美药业在第三季度业绩上有所回暖。当季实现营业总收入2.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29%。尽管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774.49万元,但这一数字较前一季度有所改善。

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莱美药业表示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以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莱美药业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

迈克生物转让子公司股权,拓展内蒙古市场

迈克生物近日公布了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48亿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7.92%。尽管营业收入有所减少,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81亿元,同比增长4.72%,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迈克生物宣布一项股权交易计划。公司计划以2394.01万元的初始交易价格,将其控股子公司内蒙古迈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迈克”)60%的股权转让给成都银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经理梅仕殿。

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迈克生物将不再持有内蒙古迈克股权,并将内蒙古迈克从合并报表中剔除。公司计划在内蒙古设立办事处,通过该办事处管理并拓展区域内的经销商网络,以持续覆盖和扩大内蒙古市场的业务范围。此举不会对迈克生物主体业务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成都银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的经销与服务,是迈克生物的重要合作经销商之一。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医疗器械领域的业务合作与协同发展。

迈克生物表示,未来将继续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市场拓展,不断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山河药辅三季报:营收微增,净利润降幅超两成

10月22日,我国知名医药企业山河药辅公布了2024年三季报。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到6.44亿元,同比增长0.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2亿元,同比下降0.89%。具体到第三季度,山河药辅实现营业总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3.7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689.28万元,同比下降23.6%。

在三季度营业收入方面,山河药辅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公司净利润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在第三季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对此,山河药辅在公告中并未做出具体解释,但市场普遍认为,这可能受到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

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山河药辅表示,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公司还将在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优化,努力提高经营效益。

未来,山河药辅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努力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在新的征程中,公司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拓展产品线,提升市场占有率,为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广生堂股权变动,应对连续三年亏损挑战

10月21日,广生堂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公司控股股东福建奥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华集团)计划转让不超过800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5.02%。这一举措旨在引入对广生堂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的投资者。尽管转让后奥华集团仍保持控股股东地位,但此举旨在优化公司股东结构。

自2021年以来,广生堂持续亏损,亏损额逐年攀升。截至目前,奥华集团持有广生堂约3506.87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2.02%。与其一致行动人奥华集团及李国平合计持有7313.13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45.92%。此次公告中,奥华集团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出售不超过800万股股份,保持其持有股份占比不低于17%,继续担任公司控股股东。该股份转让协议尚未正式签订,但广生堂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即通过引进长期看好公司发展的投资者,进一步优化公司股东结构。

在10月22日收盘时,广生堂股价报收于33.11元/股,上涨0.55%。值得一提的是,广生堂大股东此前已有多次减持行为。特别是2019年,公司实控人之一叶理青及其关联方奥泰投资发布减持计划,拟减持不超过700万股,最终减持约258万股。同年9月,实控人暨董事长李国平亦宣布减持股份,拟在半年内减持不超过81.08万股。此外,李国平的弟弟、公司董事李国栋和股东叶理青及其一致行动人福建平潭奥泰科技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也分别发布减持计划。

广生堂连续三年亏损,2021年至2023年亏损额分别为3488.66万元、1.27亿元和3.49亿元,亏损额逐年扩大。今年上半年,公司亏损3603.78万元。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研发费用的大幅增加、团队建设以及总部大楼交付等因素。尽管公司致力于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但在2023年11月,公司首款获批上市的创新药产品——抗新冠病毒口服小分子3CL蛋白酶抑制剂阿泰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商品名为泰中定)——的上市并未带来预期的业绩提振。

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投入了1.33亿元的研发开支,但由于创新药研发的大额投入及泰中定上市销售时间较短、投资收益等原因,公司依然出现亏损。在2024年半年报中,广生堂并未披露泰中定销售业绩。同时,受集采政策影响,公司仿制药业务也面临利润下滑的挑战。抗乙肝病毒药物和肝脏保护药物曾是公司主要营收来源,但受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2023年公司抗乙肝病毒药物营收同比下降21.54%,毛利率也从2021年的51.06%降至2023年的42.07%。

人福医药涉嫌违规被立案调查,财务问题引发监管关注

近日,人福医药及其实际控制人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代科技”)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发出的《立案告知书》。根据该告知书,人福医药及其控股股东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正式立案调查。

与此同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以下简称“湖北证监局”)也对当代科技、人福医药、公司董事及高管艾路明等人出具了警示函,指出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多项违规行为。

具体来看,人福医药存在以下违规事实:未能及时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能及时审议及披露关联交易、未能及时披露子公司股权信息以及前期财务报告中存在会计差错等问题。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湖北证监局还指出,公司董事王学海、李杰、邓霞飞、吴亚君、李前伦等人在履行勤勉尽责义务方面存在不足,对公司违规事实负有主要责任。而公司控股股东当代集团及实际控制人艾路明的相关行为,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此次立案调查,人福医药表示,公司已经核查了控股股东在2018年至2022年3月期间的资金占用情况。经自查,当代科技曾通过合作单位向人福医药借款、代垫税费占用公司资金。然而,截至2022年4月15日,当代科技已全部归还本金及占用期间利息。

湖北证监局对当代科技2018年的资金占用情况进行核查,原因是公司在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后将房地产业务转让给当代科技,但由于部分资产未及时办理过户手续,导致公司作为名义持有人于2018年2月为当代科技垫付了税费1761.81万元。直至2018年10月,当代科技相关方才向公司补足税款。

截至目前,当代科技已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侵害公司利益的情形。人福医药表示,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均正常进行。在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东阿阿胶高层变动,程杰接任董事长

近日,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多则公告,宣布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部分成员因工作调整而辞职。据悉,辞职人员包括董事长白晓松、董事邓蓉,以及多位监事、总裁和副总裁。

公告显示,白晓松先生申请辞去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职务,并一并辞去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邓蓉女士则申请辞去董事会董事职务,同时亦将不再担任战略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以及审计委员会的委员职务。辞职后,白晓松先生和邓蓉女士将不再在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但他们将继续在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担任重要职务。

此外,监事会主席陶然女士、监事唐娜女士、商恩志先生,以及总裁程杰先生、副总裁任辉先生和王延涛先生也宣布辞职。陶然女士、唐娜女士和商恩志先生将继续在股东单位工作。程杰先生将继续担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以及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的委员。任辉先生将前往公司关联单位任职,而王延涛先生将加入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离职人员目前均未持有公司股份。在此次人事变动之后,公司迅速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会议上选举程杰先生担任公司新一届董事会董事长,并聘任孙金妮女士为公司总裁,任期与董事会任期保持一致。

程杰先生,1979年3月出生,拥有沈阳药科大学理学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他在医药行业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曾历任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产品总监、OTC销售市场部总监、营销中心副总经理等职务。目前,程杰先生担任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和董事长。

孙金妮女士,1983年9月出生,持有中国农业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她曾在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运营信息部经理、战略管理部经理、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和总经理等职务。现任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和总裁。

此次人事调整旨在为东阿阿胶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公司未来的发展。

中国中药私有化失败,股价暴跌创11年新低

中国中药私有化计划搁浅,股价重挫,市场担忧加剧

近日,备受关注的医药企业中国中药的私有化计划遭遇挫折。10月18日,该公司宣布,由于境外直接投资批准等先决条件未得到满足,其私有化建议于当日失效,计划文件将不会寄发,且股份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将不会撤销。

这一消息发布后,中国中药股价迅速下跌,10月21日开盘后暴跌35.08%,股价一度跌至11年来的新低2.12港元/股。尽管22日股价略有回升,截至午间收盘,股价仍处于2.56港元/股,较私有化前的水平大幅缩水。

中国中药自1993年4月7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来,主要从事中药、医药产品的制造和销售,重点发展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及中药饮片等领域。近年来,公司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分别为19.33亿元、7.65亿元、12.85亿元、2.11亿元。

此次私有化计划搁浅,市场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是股价持续低迷和融资困难。2019年至2023年,中国中药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5.15%,其股价波动范围主要在3港元至5港元之间。

医药行业分析师张翠霞指出,中国中药股价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其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管理未得到市场认可。在二级市场中,投资者除了关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还会考虑主营业务、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率、毛利率、新品研发能力、行业市占率等综合表现。若股价持续低迷,说明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经营管理不善、二级市场舆情管理或市值管理不佳等问题。

张翠霞表示,要想在二级市场获得更多融资便利和投资者认可,医药类上市公司不仅要在经营业务上下功夫,还要加强二级市场舆情管理,如定期披露研发进展、资产重组、增持回购等信息,并通过分红派息等方式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好感和认可度。

中国中药此次私有化计划的搁浅,无疑加剧了市场的担忧。未来,公司能否走出低迷,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仍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际口吃日:解码口吃,助力孩子流畅沟通

今天是国际口吃日,今年的主题为“如果你口吃,你并不孤单”,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对口吃者的理解和关爱。在临床上,关于口吃的认识往往存在误解,部分家长误以为孩子口吃是坏习惯,忽视其背后的原因和科学干预的重要性。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刘玉清指出,口吃在儿童中主要分为暂时性口吃、良性口吃和永久性口吃。暂时性口吃多见于2-3岁儿童的语言发育期,通过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多数能够自愈。3-5岁儿童出现的口吃多为良性口吃,家长需要耐心引导,通常半年至一年半的时间,口吃问题会逐渐得到改善。而5-8岁及8岁以上儿童出现的口吃,往往较为顽固,需要专业人士和机构的帮助进行矫正。

刘玉清还强调,家长的过度纠正和同学的嘲笑可能使儿童从良性口吃转为永久性口吃。此外,口吃儿童在症状出现前后,可能会伴有躯体症状,如多动、面部抽动等,甚至情绪不稳定、行为冲突,甚至出现尿床等问题。

关于家长关心的问题,刘玉清进行了详细解答:

Q:孩子口吃的原因有哪些?
A:口吃的成因复杂,可能与儿童癫痫、呼吸道感染、鼻炎等疾病有关。模仿口吃者、心理受惊吓、语言发育不协调等都可能是口吃的诱因。

Q: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正确沟通?
A:针对暂时性口吃儿童,家长应耐心教育孩子避免模仿口吃,转移注意力,鼓励孩子正确表达。对于5岁以上的口吃儿童,家长要与老师保持一致立场,鼓励孩子,避免过度责备。

Q:孩子表达不清时,家长怎么办?
A:家长应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蹲下来平视孩子,关注其眼神,引导孩子表达意愿。如孩子难以表达,家长可帮助表达,避免让孩子产生尴尬或逆反心理。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儿童,家长应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总结来说,家长和教育者应当科学看待口吃,给予口吃儿童足够的关爱和理解,通过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语言困境。

江西三药企生产不合格医疗器械被重罚

江西省药监局近日针对省内三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违规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江西北环实业有限公司、江西海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江西海川药业有限公司因生产不合格医疗器械,分别受到了吊销注册证、罚款、没收非法生产产品及罚款的行政处罚。

根据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江西北环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不符合国家标准,其《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产品注册证》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产品注册证》已被吊销。公司法人邓环因涉及违规生产,被禁止未来10年内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

江西海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江西海川药业有限公司同样因生产不符合注册产品技术要求的医疗器械,分别被处以罚款和没收非法生产产品的行政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江西北环实业有限公司在今年1月24日曾因生产不符合注册技术要求的医疗器械被罚款22万元。10月17日,该公司更名为沪洁森生物科技(江西)有限公司,法人变更为朱芬梅。

此外,江西海川药业有限公司在2022年8月26日因生产的万瑞利婴宝抑菌膏添加国家规定禁用的特比萘芬、灰黄霉素,被吉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处以罚款2万元。

江西省药监局表示,将持续加强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对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切实保障公众健康权益。

药企违规经营遭重罚10万,重庆拓达医药被罚警示行业

近日,重庆市药监局针对重庆拓达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在药品经营中未遵守相关规范的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经调查,该公司存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且在指定期限内未进行整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重庆市药监局对重庆拓达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作出如下处罚:责令该公司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人民币10万元。

重庆市药监局表示,该公司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该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进行处罚。此次行政处罚旨在维护药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此次事件提醒各药品经营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切实加强药品质量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重庆市药监局将继续加强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管力度,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严厉打击。

国家药监局通报:49批次化妆品抽检不合格

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通告,针对2024年国家化妆品抽样检验结果,共有49批次化妆品因不符合规定被查处。这些产品涉及广州协和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全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36家生产企业。

本次抽检不合格的化妆品包括各类防晒喷雾、防晒乳、美白隔离乳、染发膏等,具体包括雪佳漾美白防晒喷雾、润可盈防晒乳、皙世花容防晒乳、PVPV美白防晒隔离乳、韩维妮美白防晒乳、COAROO美白隔离防晒乳、CALMANY清透持妆防晒隔离乳、碧卡维轻透倍护防晒喷雾等。

除此之外,还有 Angeyi美白防晒喷雾、OVC防晒隔离乳、碧素堂防晒霜、迪悦朵防晒乳、琪瑟水润倍护隔离防晒乳、红鑫龙染发膏、维她丽染发膏、威品染发膏、聚生缘焗油染发膏、七味堂芳香染发膏、钰彩染发膏等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产品如诗奈姿染发膏、侨芬洗发水、侨芬沐浴露、诗朗生姜去屑修护洗发露等,虽然标示的企业与实际生产、销售企业不符,但也存在质量问题。

对于上述不合格化妆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要求上海市、广东省、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法对涉及的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等立案调查。同时,要求相关企业立即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并开展自查整改。

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亦已责令相关化妆品经营者立即停止经营上述化妆品,依法调查其进货查验记录等情况,对违法产品进行追根溯源。对于发现违法行为的企业,将依法严肃查处;涉嫌犯罪的,将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在此,国家药监局提醒消费者,购买化妆品时要关注产品合格证明,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切勿购买和使用无标识或标识不清的化妆品,确保自身安全。

化妆品乱象重拳整治,四大案例通报曝光

国家药监局近日通报,针对近期发生的几起化妆品违法案件,相关部门依法进行了查处,对违法企业及相关责任人作出了处罚。

一、安徽宁国假冒化妆品案
2023年5月,宁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消费者投诉,称在淘宝平台购买到的化妆品疑似假冒。经初步调查确认后,案件迅速移交给公安机关,并由药监局、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联合行动。8月,专案组成功捣毁5处生产销售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多名,查扣大量假冒化妆品。2024年4月,宁国市人民法院依据相关法律,对13名犯罪嫌疑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至五年不等,并处以高额罚金。

二、重庆霖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违法生产化妆品案
2023年5月,重庆市九龙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投诉举报线索,对重庆霖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检查。经查,该企业未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擅自生产“养护液”等化妆品。依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相关条款,给予该企业行政处罚。

三、广州市凯秀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不合格化妆品案
2023年6月,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抽样检验发现的问题,对广州市凯秀化妆品有限公司进行调查。经查,该企业生产的“百诗凯小颗粒海藻王面膜”等化妆品不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相关条款,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公司及法定代表人进行了从重从严的行政处罚。

四、上海春静实业有限公司违法经营化妆品案
2023年5月,上海市虹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线索,对上海春静实业有限公司进行调查。经查,该企业销售的化妆品不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且未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依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相关条款,给予该企业行政处罚。

此次案件查处充分体现了国家药监局对化妆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确保自身权益。同时,也警示企业要依法经营,切实保障消费者利益。

川宁生物三季报亮眼,抗生素中间体业务领航增长

10月22日,川宁生物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到44.56亿元,同比增长24.4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0.76亿元,同比增长68.07%。川宁生物的业务涵盖了抗生素中间体业务和合成生物业务两大领域。

在抗生素中间体业务方面,川宁生物的产品线包括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广谱类抗生素的主要中间体,如硫氰酸红霉素、头孢类和青霉素类中间体等,其产量均位居全球前列。得益于疫情形势的放宽,头孢和青霉素类中间体的市场需求迅速回升,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为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川宁生物在2024年半年报中提到,受抗菌药物市场需求的推动,公司主要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均呈现上涨趋势,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在合成生物业务领域,川宁生物于2020年设立了锐康生物(即川宁生物上海研究院),专注于高附加值天然生物医药活性成分、天然保健品及化妆品原料等板块的研究。公司已成功开发出多个高效的底盘菌,并拥有百万条自主知识产权的酶库。目前,多个产品的合成生物制造工艺包已开发完成,相关产品即将在生产基地投入生产。

除了业务的稳健增长,川宁生物还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工作。通过提升产品收率和产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公司有效提升了盈利能力。

四环生物掌门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0月21日晚间,我国知名生物科技公司四环生物发布重要公告。据公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已对四环生物实际控制人陆克平发出《立案告知书》。陆克平因涉嫌违反信息披露相关法规,被监管部门决定正式立案调查。

四环生物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照常进行,并未受到此次立案调查的影响。公司将持续关注案件进展,并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针对此案,四环生物表示,公司高度重视法律法规的遵守,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进行调查,确保公司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公司也将密切关注案件进展,及时向投资者披露相关信息,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科源制药并购宏济堂,拓展中成药新篇章

10月22日,科源制药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公司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力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等39名交易对手所持有的宏济堂99.42%股权,并同时进行配套资金的募集。这一交易构成了公司历史上的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受此影响,科源制药的股票自2024年10月8日起暂停交易,并于次日复牌。

目前,科源制药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及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领域。而此次收购的目标公司宏济堂,则是一家专注于中成药、阿胶制品及麝香酮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知名企业。宏济堂作为我国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成药工业百强品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丰富的销售渠道资源。

科源制药表示,通过此次收购,公司主营业务将拓展至中成药、阿胶制品等市场,实现生产办公设施的集约化利用及采购、销售渠道的协同效应。这将有助于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加强销售和采购渠道的整合,降低运营成本,打造一个规模优势显著、行业知名度高的医药大健康平台,从而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和整体价值。

交易完成后,科源制药将持有宏济堂99.42%的股权,预计将显著提升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最终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艾德生物三季报亮眼,精准医疗营收创新高

10月21日,国内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领域的领军企业艾德生物公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到8.48亿元,同比增长19.8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2.27亿元,同比增长30.82%。在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05亿元,同比增长22.53%,归母净利润达8341.40万元,同比增长77.58%。

据悉,艾德生物自2008年由我国国家特聘专家郑立谋教授回国创办以来,始终专注于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公司秉持“科技惠民”的理念,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合规、高品质的诊断产品和服务。

艾德生物凭借在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深厚积累,不仅持续保持良好的业绩增长,还不断推动我国肿瘤诊断技术的进步。未来,艾德生物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复星医药遭仲裁:与艾力斯合作纠纷背后真相

复星医药近期与艾力斯公司在肺癌药物合作方面出现纠纷,引发市场关注。据悉,复星医药的子公司江苏复星医药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复星”)就与合作方艾力斯在肺癌新药伏美替尼片(以下简称“伏美替尼”)的销售推广权问题上产生分歧,已向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艾力斯支付约2.55亿元人民币。

双方合作始于2022年5月,江苏复星与艾力斯签订《独家推广协议》,约定江苏复星拥有伏美替尼在广阔市场的独家推广权,而艾力斯负责核心市场约1000家医院的推广工作。伏美替尼作为国产第三代EGFR-TKI抑制剂,自2021年3月上市以来,已成为国内抗癌药物的佼佼者,对艾力斯业绩贡献显著。

然而,仅一年多后,艾力斯单方面提出解除协议。2023年11月30日,艾力斯向江苏复星发出《独家推广协议解除通知函》,称江苏复星存在多项违反协议的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复星医药对此表示,艾力斯的解约缺乏正当理由,江苏复星已多次催告并要求继续履行协议,但艾力斯坚持解除。

针对艾力斯的违约行为,复星医药于今年4月24日行使解除权,并向艾力斯发送《告知函》正式解除协议。随后,江苏复星向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艾力斯支付推广服务费、赔偿损失、返还保证金及律师费等共计约2.55亿元人民币。

对于此事,艾力斯曾在今年7月发布公告,表示已收到仲裁通知,但对江苏复星的违约行为未做具体说明。艾力斯已于去年年底计提了部分推广服务费及保证金,合计约1880万元。不过,由于案件尚未审理,最终裁决结果及其对公司利润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

复星医药于10月2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上述仲裁请求金额未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10%,且争议未对公司现阶段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未构成应当披露的重大事项。复星医药表示,将密切关注此次仲裁的进展,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对于业内关于艾力斯单方面解约的猜测,及江苏复星申请仲裁的具体原因,截至发稿时,艾力斯方面尚未作出回应。新京报记者王卡拉、贾宁报道。

直播宣称植物染发?实为化学成分疑云

在近期的一次直播活动中,一款名为高缇雅泡泡染发露的产品被主播大力推荐,其宣称具有植物亲肤、安全无害等特点,并声称可以每周染发一次。多位艺人包括秦海璐、关凌、郝劭文等也参与了产品推广。然而,消费者在购买后却发现产品成分中含有对苯二胺等化学成分,并且产品中植物成分仅为微量。

北京消费者林雨(化名)在观看直播时,被主播对产品的描述和明星推荐所吸引,最终购买了该产品。但林雨在收到产品后发现,其成分表中明确包含了对苯二胺,这与直播间主播宣传的“植物亲肤染发”相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抖音平台上有多家直播间在售卖类似产品,且宣传内容基本一致。

针对产品成分与宣传不符的问题,医药行业资深律师王蒙表示,如果消费者因直播间的宣传内容而购买产品并因此受损,那么这些宣传可能构成虚假宣传。王蒙指出,宣传中的“植物亲肤染发”如果产品主要成分为化学成分而非植物提取物,就夸大了植物成分的作用或误导了消费者。

此外,主播在直播中提到的“温和且安全的东西”也引起了争议。王蒙认为,如果产品并非完全由温和成分组成,或者含有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不适的化学成分,那么“温和且安全”的宣传也可能构成虚假宣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姚雪妍提醒消费者,含有对苯二胺的染发剂不应长期、过量或频繁使用,通常建议每年染发次数不超过四次。长期使用此类产品或在头皮屏障功能受损的情况下使用,可能引发过敏等问题。

国家药监局发布的科普信息也指出,消费者在选择染发产品时,应参考产品标签上的建议和使用说明,结合个人发色需求来决定染发间隔。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染发产品广告宣传的监管,确保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山河药辅员工不幸遇难,事故原因正在调查

10月21日,山河药辅公司对外发布事故通报,确认一起一般安全事故的发生,导致一名员工不幸遇难。事故发生在该公司“新型药用辅料系列生产基地一期项目”(简称“南区”)的交联羧甲纤维素钠车间。

据通报,事故发生于10月19日下午14时许。在清理酒精母液罐罐底浆料的过程中,一名员工不幸遭遇意外,导致窒息,尽管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但最终未能挽回生命。公司对此次事故深感悲痛,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工作。同时,公司迅速成立了事故调查小组,全面开展救治、调查和善后工作,并已按照相关程序向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了报告。

目前,事故的具体原因和造成的损失正在调查确认中。公司表示,将全力配合当地应急管理和相关部门,积极应对后续工作。对于遇难员工,公司表示沉痛哀悼,并向遇难者家属致以诚挚的歉意。

此次事故的车间位于南区的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生产线,其产量在公司总体业务中占比不高。公司已要求该车间进行自查整改,并开展全面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截至通报发布时,事故调查仍在进行中,公司尚无法准确预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

尽管发生意外,但山河药辅整体的生产经营秩序保持正常。初步判断,此次事故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为了深刻吸取此次事故教训,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开展各生产基地的安全生产自查,确保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次反转终确诊,爱康助力癌症早期发现

近期,36岁的王女士(化名)在体检过程中经历了一场关乎生命的“健康大反转”。在短短两个月内,她先是被告知存在患癌风险,而后经过多次国内外知名医院的反复检查,最终确诊为乳腺导管癌。这一系列的经历,不仅凸显了医生的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也展现了体检中心提供的高品质健康管理服务。

在2023年8月,王女士在北京某爱康体检中心进行乳腺超声检查时,发现左右乳腺均存在多个低回声结节,右侧伴有钙化。体检中心郭医生第一时间告知了王女士检查结果,并提出了乳腺导管癌的可能性,建议其进行进一步检查。然而,在随后的北京某三甲医院和英国伦敦的权威医院检查中,结果均为良性。

尽管如此,郭医生凭借多年的诊疗经验和职业责任感,坚持追踪王女士的健康状况。在郭医生的坚持下,王女士最终接受了乳腺钼靶检查,结果显示存在钙化灶,经穿刺确诊为早期乳腺导管原位癌。幸运的是,王女士在癌症的早期阶段得到了确诊和治疗。

王女士对郭医生的坚持和医德表示深深的感激:“如果不是郭医生,我的病可能无法在0期阶段得到确诊。我对郭医生充满感激。”这一事件也反映出,医生的专业判断和对患者健康负责的态度,对于患者来说意义重大。

爱康集团作为国内预防医学领域的先行者,始终坚持“以质取信”的企业理念,将守护健康视为己任。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曾表示:“体检是一份良心事业,品质至关重要,爱康一直在努力。”爱康集团通过科技创新,建立了中国体检行业第一个千万级用户云平台,打造了“爱康AI矩阵”,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高品质健康管理服务。

此外,爱康集团还建立了从“检”到“管”的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成立四大中心,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提供全面支持。凭借对品质的坚守和健康管理的深耕,爱康集团荣获“2023年度责任企业”及《财富》中文版“2023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最后,专家提醒,乳腺检查是评估乳腺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包括乳腺自检、临床乳腺检查、乳腺超声、乳腺钼靶X线检查以及乳腺磁共振成像(MRI)等。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尤其是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或其他高风险因素的女性来说,至关重要。

首款mCRPC双效新药泽倍珂获批,助力前列腺癌治疗迈入新阶段

据国家药监局最新公告,强生旗下药物泽倍珂(尼拉帕利阿比特龙片)获得批准,可用于联合泼尼松或泼尼松龙治疗携带胚系和/或体系BRCA基因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成年患者。这一药物是国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准用于该病种治疗的创新型双效复方制剂。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报告,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达18.61例/10万人,已成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前列腺癌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mCRPC依然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研究数据显示,大约有10%-15%的mCRPC患者存在BRCA1/2基因突变,此类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增加,侵袭性更强,转移率更高,患者的生存预后也更差。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欧洲泌尿学协会(EAU)等国际权威指南均建议,对于mCRPC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以便实现更加精准的治疗决策。泽倍珂作为一款针对BRCA1/2突变mCRPC成年患者的一线靶向治疗方案,其作用机制独特,联合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后,能够针对mCRPC患者的两种主要致癌驱动因素——雄激素受体轴和BRCA1/2突变。

经过临床试验验证,泽倍珂联合泼尼松或泼尼松龙的使用能够显著延长BRCA1/2突变mCRPC患者的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同时,尼拉帕利与安慰剂相比,显示出总体生存(OS)改善的潜力,能够显著延长至症状进展时间(TSP)和至细胞毒性化疗起始时间(TCC),并保持患者的良好生活质量。

分娩镇痛:科学减痛,助力母婴安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王清在采访中指出,分娩镇痛技术旨在减轻分娩过程中的宫缩疼痛,而非完全消除疼痛感。这种技术通常被称为减痛分娩,可以有效缓解产妇在分娩第一产程中的恐惧和疲劳,帮助她们积攒体力,顺利完成自然分娩。

王清强调,目前最安全和最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是硬膜外麻醉。这种麻醉方式使用的药物对产妇和新生儿通常没有影响。麻醉医生会根据产妇的身高、体重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药物的使用既能够减轻疼痛,又能确保母婴安全。尽管存在个体差异,但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出现麻醉并发症。

然而,王清也提到,并非所有产妇都适合进行分娩镇痛。例如,对于那些横位、中央性前置胎盘的产妇,或者本身存在不适合进行麻醉的器质性疾病,如脊柱问题、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感染等情况的产妇,分娩镇痛并不适用。而对于有规律宫缩且适合自然分娩的产妇,医生会根据产程的具体情况,如羊水是否污染、胎心监护是否异常等因素,来评估是否适宜进行分娩镇痛。

部分产妇及家属可能对分娩镇痛持有疑虑,担心出现不良反应。王清建议,应科学理智地看待分娩镇痛,医生会根据每位产妇的具体情况做出判断,不会盲目推荐。

王清还指出,对于分娩镇痛的认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分娩镇痛并不等于完全没有疼痛,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减轻疼痛;
2. 硬膜外麻醉是分娩镇痛中最安全和最常用的方法;
3. 并非所有产妇都适合进行分娩镇痛,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4. 分娩镇痛是科学、合理的分娩辅助手段,不应被过度担忧或过度依赖。

通化金马第三季度利润大增53.84%,业绩逆袭引关注

根据通化金马公布的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了9.69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7.24%。与此同时,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了2392.37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53.84%。具体来看,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19亿元,同比增长1.16%,而归母净利润更是达到了1145.54万元,同比增长139.97%。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通化金马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充分展现了公司的经营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在营业收入略微下滑的情况下,公司能够实现净利润的显著增长,得益于其内部管理优化和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增长幅度远超同期营业收入增长,显示出公司在提高运营效率、优化产品结构以及提升盈利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未来,通化金马将继续秉承稳健发展的经营理念,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乐普医疗高管郭同军短线交易被罚10万

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近期发布行政处罚决定,对乐普医疗高级副总经理郭同军进行处罚。经调查,郭同军因短线交易公司股票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相关规定。

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郭同军自2016年1月起担任乐普医疗高级副总经理,其女儿郭某拥有证券账户。2022年1月4日至3月23日期间,郭某证券账户累计卖出乐普医疗股票368,900股,成交金额高达8,640,106元。同年4月28日,郭同军个人证券账户买入乐普医疗股票49,900股,成交金额809,125元。上述交易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即禁止任何人通过证券账户买卖同一上市公司股票,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再次买入。

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认为,郭同军的行为构成了《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九条所述的违法行为。依据该条款,决定对郭同军给予警告,并处以人民币10万元的罚款。

此次行政处罚旨在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彰显了监管部门对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常山药业股价波动,艾本那肽研发待审评

10月21日,常山药业发布股票交易异动公告。近期,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2024年10月16日、10月17日、10月18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对于市场关注的情况,常山药业进行了全面核实。

经查,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无需要更正或补充之处。近期,未发现有任何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公司目前经营状况稳定,主营业务未发生任何变化,内外部经营环境也未出现重大调整。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均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也不存在未披露的筹划中的重大事项。在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曾进行过公司股票的买卖。

此外,公司正在进行的艾本那肽临床试验及向国家药监局申请的上市许可,均针对治疗2型糖尿病,不涉及肥胖适应症。目前,公司尚未开展艾本那肽针对肥胖或减重的临床试验,且没有涉及减肥功效产品的收入。艾本那肽注射液也尚未上市销售,其药物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目前正处于专业审评阶段。艾本那肽最终能否获批上市及其上市时间,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种类繁多,GLP-1RA只是其中一种。即使艾本那肽能够成功上市,也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盈利情况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艾本那肽的研发注册工作由公司控股子公司常山凯捷健负责,公司持有其51%的股份。常山凯捷健的净利润中,上市公司股东享有的份额为51%,少数股东享有的份额为49%。若常山凯捷健未来实现盈利,公司不能享有其全部净利润。

截至2024年上半年,常山药业营业收入为5.6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690.27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亏损0.05元。

关注体重,强骨骼——世界骨质疏松日健康倡议

在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的联合主办下,10月20日,一场名为“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2024年健康骨骼科普传播大会”的活动成功举办。会上,专家们强调了体重与骨骼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倡导公众关注体重管理,增强骨骼强度,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症和脆性骨折。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灵芝指出,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为“管体重,强骨骼”。这一主题旨在将体重管理与骨质疏松症的防控相结合,并积极响应体重管理年活动的号召。未来,相关机构还将联手推出新版健骨操等实用性工具。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教授提到,无论是体重过低还是过高,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尽管体重增加会导致骨密度相应提升,但过度肥胖(BMI≥30kg/m²)后骨密度增长并不明显,反而骨折风险会显著增加。研究表明,体重指数每提高1kg/m²,骨折风险将增加15%。与“梨型身材”相比,“苹果型身材”的腹型肥胖人群由于腹围更大、内脏脂肪更多、肌肉量更少,骨折风险更高。夏维波教授强调,“管体重、强骨骼”的关键在于管理体成分,减少脂肪、增加肌肉。同时,他建议在管理体重时应注重均衡营养和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在强健骨骼方面,夏维波教授建议公众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负重、抗阻和力量锻炼,通过科学运动来促进骨骼健康。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李梅教授指出,体内脂肪含量过高会导致骨转换失衡,成骨细胞活性下降,破骨细胞活性增加,从而加快骨丢失,增加骨质疏松风险。肥胖人群往往肌肉减少,跌倒风险和骨折风险也随之上升。李梅教授提醒,消瘦同样不容忽视,它也会导致骨转换失衡,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

关于“晒背”对骨骼健康的影响,李梅教授表示,晒太阳能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进而促进钙的吸收。每天晒太阳半小时,可以明显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且晒太阳还能让人感到温暖、舒缓情绪,对骨骼和身心健康有益。

北京医院骨科首席专家薛庆云强调,脆性骨折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他呼吁社会各界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脆性骨折与再发骨折,建议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平衡的膳食模式,适当的户外活动和日照,加强科学锻炼,远离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宋纯理在会上强调:“治疗骨质疏松症,任何时候都不算早;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任何时候都不算晚。”他指出,通过设定明确的治疗目标,采用序贯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长期管理骨质疏松症这一慢性疾病,降低患者骨折风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共情危机:传媒如何唤醒社会关爱

在清华大学第三届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论坛上,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郑志杰发表了关于全球健康与发展挑战的重要观点。他指出,全球正面临多重健康与发展难题,约1.5亿儿童因长期营养不良而发育迟缓,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等疾病也在部分国家重新抬头。这些问题不仅对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构成了挑战,更考验着人类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与共情。

郑志杰强调,媒体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激发人们的共情之心。共情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的苦难和需求,也为社会合作与团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共情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让我们认识到全球性的困境,推动跨国界的合作,而且是实现全球健康与发展目标的动力。

然而,郑志杰也指出,全球范围内的共情能力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科技的过度使用、社交媒体的“信息茧房”现象以及长时间接触负面新闻等因素,都在削弱人们的情感连接能力,导致同理心疲劳现象普遍存在。

郑志杰进一步介绍,研究显示,自1979年以来,年轻人的共情能力下降了约50%,这与日益加剧的社交隔离和自我中心化趋势密切相关。因此,如何重塑共情能力,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他认为,媒体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媒体不仅提供事实信息,还能通过深入的故事、真实的叙述和人文关怀,打破冷漠与麻木,唤醒人们内心的共情,从而推动社会向善。

“讲故事是激发共情的核心手段。”郑志杰说。首先,媒体可以成为催化剂,让那些在健康与发展危机中声音微弱的弱势群体被听见,将遥远而抽象的危机转化为每个人都能感知的现实,拉近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距离,促使社会各界行动起来。其次,讲述故事的方式直接决定了故事的影响力。只有让故事更加生动,并通过多种平台精准触达更多受众,才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让共情不再只是短暂的情感反应,而是成为推动合作行动的持久力量。

2024版肥胖症诊疗指南发布,开启健康新时代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正式发布了《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标志着我国肥胖症诊疗规范化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为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健康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指南》是我国首部由卫生健康部门正式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权威指南,全面梳理和规范了肥胖症的多学科诊疗方案和路径。它历时10个月,由122位来自减重与代谢外科学、内分泌学、临床营养学、心血管内科学等多个学科的权威专家共同编制而成,是我国肥胖症领域最具权威性的临床指南。

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第六大致死致残的主要危险因素。据《指南》指出,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成年人的肥胖症患病率达到16.4%,而在青少年儿童中,这一比例更高。

《指南》强调,肥胖症的治疗应采取多学科协作、多种手段干预的理念,并规范诊疗路径和模式。纪立农教授,指南编写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表示《指南》以患者为中心,精准施策,注重多学科协作,旨在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指南》详细介绍了肥胖症的病因学、流行病学、定义、诊断、评估以及治疗方式,并特别强调了中医药治疗的应用。这使得医务人员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各种干预和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防控重大慢性病的15个专项行动,肥胖症防控位列其中。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联合发布《“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旨在从国家层面积极应对超重与肥胖问题。

《指南》的发布,将为各级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提供临床工作的指导,助力我国肥胖症诊疗水平的提升,为保障国民健康贡献力量。

无痛中国:常见疼痛管理攻略

为提升公众对疼痛的科学认知和防治意识,2024年中国镇痛周期间,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主办的“无痛中国”主题科普传播活动上,多学科专业机构联合发布了《常见疼痛管理联合提示》,倡导公众关注并积极应对常见疼痛问题。

《提示》强调,疼痛不仅是生活中的常见症状,更是一种重要的生命体征,与血压、呼吸、脉搏、体温并列为“五大生命体征”。它不仅会导致患者情绪波动、睡眠障碍、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还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影响疾病的康复进程。长期疼痛刺激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改变,使疼痛慢性化,增加治疗难度。

《提示》指出,对于急性疼痛,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防止其转变为慢性疼痛。慢性疼痛不仅是一种症状,也是一种需要积极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慢性疼痛包括慢性原发性疼痛、慢性癌症相关疼痛、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等多种类型。

对于轻中度疼痛,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非阿片类基础镇痛药物。非药物治疗则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运动疗法等,有助于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重度疼痛,患者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慢性病合并突发疼痛,可能预示病情恶化或并发症发生,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提示》还关注了性别差异对疼痛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慢性疼痛的困扰,且疼痛程度更高。在疼痛管理中,针对不同性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能更为有效。

药物治疗是疼痛治疗的基础。在选用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适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但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阿片类药物适用于治疗严重疼痛,但易产生成瘾性,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提示》最后提醒,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在使用镇痛药物时,应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同时,用药前应注意药物有效期,确保在药品保质期内服用;常规药物应避光、干燥、阴凉、密封储存,特殊药物需按照说明书或医嘱进行储存。

电子处方普及,医保欺诈严打在即

自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实施“双通道”药品电子处方管理,标志着医保药品外配处方的监管进入新阶段。为遏制欺诈行为,国家医保局决定在2024年12月底前对部分高风险药品的处方进行专项检查。

近期,哈尔滨四家药店因涉嫌使用假处方骗保,总金额过亿元,引发社会关注。为加强医保药品管理,国家医保局迅速发布《关于规范医保药品外配处方管理的通知》,强调对处方流转全流程的监管。

《通知》明确指出,自明年1月1日起,配备“双通道”药品的定点零售药店将不再接受纸质处方,全部通过电子处方中心进行处方流转。此举旨在确保处方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减少欺诈行为的发生。

此外,国家医保局要求各地加快电子处方中心的建设,确保电子处方顺畅流转。已上线医保电子处方中心的统筹地区,定点医疗机构需通过电子处方中心提供外配服务;未上线地区,医疗机构开具的纸质处方需加盖专用章并经医保医师签名后生效。

为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国家医保局将集中开展医保外配处方使用专项治理。检查重点包括:纸质处方使用量大的情况、单个处方开药剂量大的情况、同一参保人重复超量开药的情况、单体定点医疗机构纸质处方开方多的情况,以及重点科室医保医师开方数量大的情况。

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国家医保局要求依法依规快速查处,坚决打击医患合谋欺诈。同时,对外配处方量多、金额较大或数据异常波动的定点医药机构,将加强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并定期组织“对账”,发现问题依法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欺诈骗保的参保人员将受到信用评价、医保服务便利度降低等惩戒措施。此外,各地可探索适当调整欺诈骗保参保人的医保待遇,以增强法规的威慑力。

健帆生物三季报亮眼,净利同比增长超八成

健帆生物于10月18日晚公布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21.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76%;净利润为7.9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86.86%。在第三季度中,公司营业收入为7亿元,同比增长47.74%,净利润达到2.39亿元,同比增长63.62%。业绩的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灌流器、吸附器等产品的销售业绩的强劲增长。

根据报告,灌流器和吸附器产品的销售额在第三季度实现显著增长,成为推动公司整体业绩上升的关键因素。健帆生物将继续发挥其产品优势,加大研发投入,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医疗产品的需求,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片仔癀前三季度业绩亮眼,净利润同比增长11.73%

10月18日,知名中成药企业片仔癀公布了其2024年前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87亿元,同比增长11.73%,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同时,营业收入达到84.5亿元,同比增长11.19%,进一步证明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基本每股收益为4.45元,同比增长11.53%,彰显了公司稳健的盈利能力。

根据财务报告,片仔癀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和市场营销策略的成功。在市场需求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片仔癀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公司持续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了盈利水平。在营业收入方面,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实现了业务的稳定增长。

未来,片仔癀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同时,公司将继续深化营销改革,优化销售渠道,努力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体来看,片仔癀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良好,体现了公司战略布局的成效。在新的发展阶段,片仔癀将继续保持信心,积极应对市场挑战,为实现公司长远发展目标努力奋斗。

石四药集团前三季度营业额微降,盈利同步下滑

石四药集团于10月18日在港交所发布业绩公告,透露了今年前九个月的不经审核营业额及股东应占溢利情况。据公告显示,截止至今年9月,集团未经审核营业额约为45.3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7%。在股东应占溢利方面,未经审核数据约为9.19亿港元,同比减少2.8%。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石四药集团这一业绩表现展现了企业在行业内的稳健发展态势。面对市场竞争加剧,集团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盈利能力。未来,石四药集团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以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告中指出,尽管未经审核营业额有所下降,但集团依然在主营业务领域保持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集团将继续深耕细作,加强内部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提升盈利水平。

在股东应占溢利方面,石四药集团通过合理调整战略,优化资源配置,保持了稳定的盈利增长。在今后的发展中,集团将继续关注产品创新,提升品牌影响力,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石四药集团在公告中表示,未来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努力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集团将全力以赴,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广大股东带来更好的回报。

维力医疗前三季度业绩增长显著,净利润同比增长15.85%

10月18日,维力医疗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7亿元,同比增长15.85%。具体到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84亿元,同比增长18.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67.28万元,同比增长17.04%。

在整体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维力医疗也展现了强劲的季度业绩表现。第三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增幅均超过了去年同期,体现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持续发展力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经过深入分析,维力医疗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市场营销策略的调整。公司持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积极拓展市场,加强与客户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未来,维力医疗将继续秉持“创新、品质、服务”的企业理念,不断优化产品线,提升服务质量,以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关注健康】科普巴士全国巡游,助力中老年预防带状疱疹,守护银发健康生活

在中国镇痛周之际,一场以“科普巴士下基层”为主题的活动于10月18日在北京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旨在推广带状疱疹疾病及预防知识,首个科普巴士正式发车,预计将在全国9个省、35个城市进行科普巡游,通过互动体验,提高中老年人对带状疱疹的认识,降低疾病风险。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据统计,超过90%的成人体内存在这种病毒潜伏。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病毒容易再次激活,引发带状疱疹。据估计,大约有1/3的人在一生中会遭遇这种疾病。

北京健康文化促进会执行副会长潘越在活动中强调,科普巴士带状疱疹疾病及预防教育活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健康知识传递到基层,到群众身边,帮助中老年人提升预防意识,深化对疾病及预防方法的正确认识,助力中老年人拥有更加健康的生活。

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主任樊碧发指出,我国每年带状疱疹病例可能超过600万例。年龄是带状疱疹的首要危险因素,尤其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风险和病情严重程度也随之增加。此外,慢性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也是带状疱疹的高风险群体。

樊碧发还提到,带状疱疹治疗费用高昂,每年约13亿元。新发病例每次住院治疗的人均费用高达8116.9元。因此,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为了纠正公众对带状疱疹的误解,科普巴士活动特别设立了“反转健康”互动区,解答了“带状疱疹只长在腰部”等常见问题。同时,还设有“针床体验区”,让观众亲身体验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加深对疾病症状的理解。通过这样的互动形式,希望能够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减少疾病带来的健康威胁。

8家药企产品抽检不合格,上海药监局展开查处

近期,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外发布了2024年第2期药品质量抽检结果,结果显示共有12批药品未能通过抽检,涉及河北金牛原大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盛海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不合格产品包括药用低密度聚乙烯袋、药品包装用复合膜以及多种中药饮片和颗粒剂。

此次不合格产品中,苏州市三诚医药包装有限公司生产的药用低密度聚乙烯袋,以及上海荣明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汕头市汉维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被检出问题。在药品方面,河北金牛原大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锌布颗粒剂(批号分别为04230209、04230208),安徽盛海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胖大海,四川和顺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白芍,上海青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银花、当归等均被列入不合格名单。此外,还有两批次前胡、浮萍因质量问题抽检不合格,但未标示生产企业。

不合格项目涉及氧气透过量、溶剂残留量、乙醛、含量测定、性状、二氧化硫残留量、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汞)、水分等。针对此次抽检不合格的产品,上海市药监局已要求相关企业立即采取停售、停用、召回等风险控制措施,并依法对相关企业进行查处。

为确保药品安全,上海市药监局将持续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对不合格企业进行严肃处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