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否决停火决议,哈马斯指责美共谋罪责

11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一项要求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立即实现无条件永久停火的决议草案进行了表决。然而,美国作为常任理事国,行使了否决权,致使该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

据媒体报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表决当晚发表声明,对美国的立场表示强烈谴责。哈马斯在声明中表示,美国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负有“直接责任”,指责美国是“侵略者”的合作伙伴,并称美国在加沙地带的所作所为如同罪犯一般,导致无辜的儿童和妇女丧生,平民生活遭受重创。

该决议草案由安理会10个非常任理事国提出,旨在呼吁各方立即实现停火并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在15个安理会成员国中,14国投了赞成票,而美国则投了否决票。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导致超过4万巴勒斯坦人丧生。

尽管国际社会普遍呼吁在加沙地带实现立即停火,但美国多次阻挠安理会通过相关决议草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批评。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国际社会在处理巴以冲突问题上的分歧与挑战。

乌军导弹库存告急,美军远程武器支援在即

近期,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披露,乌克兰现存的美国制造陆军战术导弹数量可能不到50枚。据报道称,乌克兰在2023年底及今年3月分别接收了两批此类导弹,总计数量不足50枚。在过去一年中,乌克兰军队已多次使用这些导弹发起袭击,且每次袭击往往使用一枚或更多。

报道还提到,尽管美国政府依然有权批准向乌克兰提供包括陆军战术导弹在内的更多武器,但美国国内的陆军战术导弹库存也相当有限。通常情况下,美国政府会优先确保自身的武器供应。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官网对陆军战术导弹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该系统是一款地对地远程制导导弹。它可以通过“海马斯”多管火箭炮和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发射,射程最远可达300公里。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消息,美国总统拜登在2月秘密批准向乌克兰提供远程版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美国政府本月在媒体报告中确认,乌克兰被允许使用包括陆军战术导弹在内的远程武器系统,对俄罗斯境内纵深目标进行打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于19日确认了这一报道。

同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称,布良斯克州在凌晨遭到乌克兰军队使用美制陆军战术导弹发起的6次袭击。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对美国武器的依赖。

匈牙利总理预警:俄乌冲突风险陡增

在20日,鉴于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的最新动态以及局势升级的风险加剧,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当天上午紧急召集国防委员会进行会议。在会议上,对美方批准利用西方远程武器对俄罗斯境内目标实施打击后的冲突局势进行了评估。

会议结束后,欧尔班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强调匈牙利正密切关注俄乌冲突一线的最新消息。他指出,“当前正处于冲突最为危险的两个月”,局势升级的风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同时,欧尔班表示,匈牙利将一如既往地坚定支持实现停火以及和平谈判的努力。

美核武表态引争议,中方强调核裁军责任

在11月21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美战略司令部高级代表布坎南近期表态,有记者提问。布坎南曾表示,美国不希望核战争爆发,但若出现核冲突,美方希望保留部分核武库以威慑未来潜在对手。对此,发言人林剑回应指出,美方官员的表态体现了其试图维护霸权和追求绝对战略优势的陈旧观念。

林剑强调,近年来,美国持续加强“三位一体”核力量,提高核武器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并与盟国深化核共享和“延伸威慑”合作,推动中导和反导系统前沿部署。这些做法严重破坏了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加剧了军事竞争与对抗,提高了核战争风险。

林剑呼吁美方切实履行核裁军特殊和优先责任,进一步大幅度实质性削减核武器。他强调,此举将为最终实现全面彻底的核裁军创造条件,有助于降低战略风险,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加沙80%区域高危,人道援助严重受阻

11月21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Works Agency for Palestine Refugees in the Near East,简称UNRWA)主任菲利普·拉扎里尼在社交媒体上发声,指出目前加沙地带约80%的区域处于高风险状态,民众被迫四处流离失所,生活陷入困境。拉扎里尼表示,加沙北部的居民仍处于以色列军队的围困之中,已超过40天未得到人道主义援助。

在加沙全域,援助物资的准入受到严格限制,仅有少量物资得以进入。由于运输路线的不安全,局势更加复杂,加沙民众的生活面临严重挑战。

拉扎里尼在社交媒体上呼吁各方关注加沙地带的严峻形势,强调人道主义援助的重要性。他表示,被困于高风险区的民众急需安全的环境和基本生活保障,呼吁国际社会共同采取措施,帮助加沙地带的民众渡过难关。

俄斥波兰美反导基地为挑衅,战略风险升级入黑名单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日前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近期美国在波兰设立反导基地,是美方采取的一系列挑衅行动中的又一例。这一举措不仅加剧了战略风险的上升,也使得波兰境内的美国反导设施成为了俄罗斯武装力量潜在的打击目标。对此,扎哈罗娃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扎哈罗娃强调,美国此举严重违反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不利于地区乃至全球的战略稳定。她指出,波兰境内的美国反导基地自建立以来,已被列入俄罗斯军事行动的潜在打击目标名单。这一情况表明,美国在欧洲地区的军事部署正日益成为地区安全的不确定因素。

对于美国在波兰设立反导基地,扎哈罗娃呼吁有关方面保持克制,避免采取可能导致局势恶化的行动。她强调,各国应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同时,扎哈罗娃表示,俄罗斯将继续关注美国在欧洲地区的军事动向,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自身安全利益。

俄乌冲突新进展:首次使用洲际弹道导弹

据当地媒体报道,乌克兰空军在21日宣布,俄罗斯当天向乌克兰境内发射了一枚洲际弹道导弹。路透社和德国之声均指出,这是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首次使用如此强大的远程武器。乌克兰空军表示,该枚导弹的攻击目标位于第聂伯罗地区,针对的是当地的企业和重要基础设施。据悉,发射地点位于俄罗斯西南部的阿斯特拉罕地区。截至目前,俄罗斯国防部尚未对乌克兰空军的说法做出回应。

普京再访顿巴斯可能性存,关注重建进展

俄罗斯总统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表示,未来不排除总统普京再次访问顿巴斯的可能。针对记者的提问,佩斯科夫回应称:“当然,我并不排除普京总统将再次踏足顿巴斯的可能。”

据塔斯社等俄罗斯媒体报道,普京总统在2023年3月曾访问顿巴斯的马里乌波尔市。在此次访问中,他详细了解了当地重建工作的进展情况。

快速号核潜艇拆解启航,环保拆解新示范

据悉,英国已启动其退役“快速”号核潜艇的拆解工作,此项工作由英国巴布科克集团承担。巴布科克集团宣布,他们已与威立雅环境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并采用创新技术对“快速”号核潜艇进行拆解,预计近90%的组件能够被回收利用。

在前期准备工作方面,巴布科克集团投入了大量努力,包括设计并建造了专业的码头设施、移除核潜艇的反应堆系统和低放射性核废料、利用可持续的废料处理设施进行妥善处理,并确保这些废料被安全运输出站。在完成全面的辐射检测后,反应堆仓周围的压力壳将开始被拆卸。

“快速”号核潜艇的拆解项目不仅是一次重要的尝试,也将作为示范项目,成为英国首艘实现全面拆解和处理的退役核潜艇。根据计划,这一过程预计将在2026年前完成。

退役核潜艇的处置问题一直是英国海军面临的一大难题。许多退役核潜艇长期被封存在废弃的军港中,其封存时间甚至超过了服役时间。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政府就曾制定过退役核潜艇的处置计划和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计划一直未能顺利实施。此次“快速”号核潜艇的拆解项目能否顺利进行,仍需进一步观察。

俄反击美乌,拜登面临三重危机!

近日,乌克兰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使用美国提供的导弹对俄罗斯本土进行了攻击,引发国际关注。这一行动被视为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同时也为特朗普即将回归白宫埋下了隐忧。

当前,俄罗斯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面对乌克兰和美国的挑衅,俄罗斯是否应采取大规模报复措施;另一方面,随着特朗普重返政治舞台,俄罗斯需要权衡如何应对可能的新局势。

令人愤慨的是,美国不仅没有对此作出回应,反而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包括“海马斯”火箭炮、地雷等武器。俄罗斯分析认为,这将加剧乌克兰危机,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

据俄罗斯情报部门透露,乌克兰可能会继续使用英法提供的远程导弹攻击俄罗斯纵深。这一行动将进一步激化局势,引发国际社会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角色逐渐凸显。一方面,美国通过军事援助支持乌克兰;另一方面,美国在尼日尔军事基地遭遇俄罗斯进攻时,却选择保持克制。

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方面,支持乌克兰将加剧与俄罗斯的对抗;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彻底激怒俄罗斯,美国需要谨慎行事。

此外,俄罗斯在核政策方面也作出强硬表态。普京签署新版俄罗斯核政策基本政策,表示若乌克兰使用西方导弹袭击俄罗斯本土,俄罗斯将不惜使用核武器反击。

与此同时,美国在中东的军事行动也遭遇挫折。胡塞武装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了美军航母“林肯”号及两艘驱逐舰。此举引发国际社会对中东局势的关注。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暗示,美国若能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俄罗斯也可以为反美势力提供武器。这一言论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

在特朗普即将回归白宫之际,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增加。在特朗普重返政治舞台之前,谁也不知道未来的局势将如何发展。

英德防务深度合作,欧洲安全格局再掀波澜

近日,英国与德国在伦敦签署了一份名为《三一之家》的双边防务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达到新高度。此举被视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双方表示这将加强两国军事力量之间的联系,并提升欧洲的整体防卫能力。

根据协议,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将设立分支机构于英国,预计于2027年底之前完成。该分支机构的设立旨在为英国的“挑战者”-3主战坦克和德国的“拳击手”装甲车生产火炮炮管。此外,两国还将共同研发新型远程打击武器,其射程和精度预计将超过现役的“风暴阴影”和“金牛座”导弹。

在联合军事部署方面,英德两国同意增加兵力,特别是在北约东翼地区,以增强对俄罗斯边境地区的监控和应对能力。德国将派遣其P-8巡逻机进驻英国洛西茅斯基地,与英国的同型号飞机协同部署,共同提升北大西洋海域的监视能力。

协议中还提到,英国将为德国援助乌克兰的“海王”直升机提供反舰导弹系统翻新,并与德国、波兰一同向乌克兰提供装甲车辆。同时,德国将与英国和拉脱维亚合作,向乌克兰提供无人机。

此次防务合作协议的签署,反映了英国在军事建设资金不足和军工产能方面的迫切需求。英国希望通过与德国的合作,提高武器生产和采购效率,同时扩大国防工业的优势。而德国则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弥补其在国防工业方面的短板,提升其在欧盟中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然而,这一合作协议的签署也引发了地缘安全风险的关注。有分析认为,英德两国深化防务合作可能会加剧欧洲与俄罗斯的地缘对抗,推高军备竞赛风险。同时,该协议的签署也可能对欧盟内部力量平衡造成冲击,影响传统上法国在政治军事领域的主导地位和德国在经贸领域的领导地位。

尽管如此,英德两国均表示,所有合作项目均将向其他欧洲国家开放,为未来可能的跨多边合作预留空间。这一举措有望推动欧洲防务一体化进程,增强欧洲本土的自卫能力。

英德携手,强化军事合作应对地缘挑战

10月23日,在英国首都伦敦,英国国防大臣希利与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共同签署了一项历史性的军事合作协议。这一举措标志着英国与德国在国防领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合作。

根据新签署的名为“三一之家”的协议,两国军队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包括英德战机共同巡逻北大西洋,以及军工企业联手研发多种先进武器,如远程导弹等。此举旨在提升两国的国防实力,并实现军事建设的共同进步。

在“三一之家”协议中,英德两国特别强调将加强空军联合作战。预计从明年开始,德国现有的8架P-8反潜巡逻机将进驻苏格兰的洛西茅斯空军基地,与英国的9架同型号飞机一同部署。这些飞机的主要任务是搜索和跟踪北大西洋的水面和水下目标,尤其是针对俄罗斯核潜艇的监控。此举将增强北约对北大西洋海域的监控能力,特别是对格陵兰-冰岛-英国(GIUK)一线的防御。

在军备研发方面,英德两国宣布将共同研发新型远程巡航导弹,其射程将超过目前两国的现有导弹,预计将达到3000公里左右。这一举措被视为对俄罗斯在德国部署中程导弹的回应,同时也表明了欧洲对美国战略利益的重视。

此外,在防空反导方面,英德两国将整合现有防空能力,并与“未公开的合作伙伴”协同工作,以更好地保护欧洲领空,抵御远程导弹的威胁。

在军工合作方面,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将在英国设立分支机构,专门生产火炮身管,这是英国近20年来首次重建此类产能。新工厂将为英国“挑战者”3主战坦克和德国“拳击手”自行火炮提供火炮设备。同时,两国还将共同规划“拳击手”系列步兵战车项目的中远期发展。

在无人机领域,英德两国也在寻求合作。英国计划试飞一款名为“Proteus”的无人驾驶直升机,主要用于反潜作战,而德国则考虑引进空中客车公司的“忠诚僚机”无人机。此外,两国还将在无人地面战斗车辆领域进行探讨。

值得注意的是,英德两国的这一系列合作,背景仍然是俄乌冲突的长期化。英国与德国加强军事合作,不仅是为了提升自身国防能力,也是为了支持乌克兰。

俄挫败外佣破坏小组,美游骑兵遭击毙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近日揭露,在布良斯克州边境成功挫败了一起境外破坏分子的渗透企图。据悉,一名被击毙的武装分子身上被发现了与美国陆军第75游骑兵团相关的纹身图案。俄罗斯车臣共和国领导人卡德罗夫于19日透露,俄罗斯安全部队在10月底的行动中,击毙了计划在俄境内进行破坏活动的外籍分子小组。其中,一名被击中的嫌疑人被认为是去年美国总统拜登与某秘密部队成员在以色列会面时一同出现的人。当时,白宫试图掩盖这一照片的传播。卡德罗夫指出,这名美军“游骑兵”在与俄边防部队的冲突中丧生。同时,俄军还缴获了一挺完好的M249机枪。

此前,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于10月27日宣布,在布良斯克州边境地区击毙了4名企图入境的外国雇佣兵。在一名遇难武装分子身上,俄联邦安全局执法人员发现了与美军第75游骑兵团相关的标识。此外,这些外籍雇佣兵身上携带了由外国制造的各种武器装备和通讯设备。

特朗普再启严打移民,驱逐百万计划引关注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胜选后,正在积极构建其执政团队,并陆续公布其未来政策方向。据英国《卫报》报道,特朗普已经确认,将部署军队进行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的行动,以兑现其竞选承诺。

移民问题在此次总统选举中占据了核心位置,特朗普的这一计划预计将影响大约2000万人。此前,美国保守派组织“司法观察”主席汤姆·菲顿曾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下一届美国政府可能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计划利用军事力量实施大规模驱逐计划,以应对所谓的“拜登入侵”。特朗普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其政府将全力以赴解决非法移民问题,确保边境安全。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边境管理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估计有1100万人非法居住在美国。在墨西哥加强执法和拜登政府采取行动后,2022年和2023年,美国边境的移民数量达到创纪录水平,但在2024年迅速下降。

特朗普曾声称移民正在“入侵”美国,并对美国人构成威胁。《卫报》指出,特朗普曾承诺将驱逐至少1500万至2000万非法居住在美国的人,但这一数字尚未得到证实。美国福克斯新闻报道称,特朗普团队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表示,美国人民再次选举特朗普为总统,赋予他履行竞选承诺的权力。

特朗普暗示,他将利用紧急状态下的权力、军队以及州和地方领导人的支持来实施驱逐计划。然而,这一规模庞大的行动很可能面临法律挑战和民主党的反对。一些民主党领导人已表示,他们不会支持特朗普的驱逐计划。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特朗普已组建了一个以强硬对待移民为特点的内阁。他任命了前移民和海关执法局代理局长汤姆·霍曼为“边境沙皇”,负责边境事务。霍曼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将“负责将所有非法移民遣返回原籍国”。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亚利桑那州民主党籍州长凯蒂·霍布斯表示,她愿意与特朗普新政府合作解决边境安全问题,但不会参与可能损害家庭利益的行动。

《卫报》指出,特朗普的大规模驱逐行动将面临法律和后勤挑战,其成本也相当高昂。美国难民与移民委员会估计,如果每年驱逐100万人,未来十年政府将为此花费超过9600亿美元。尽管霍曼承诺执行“这个国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驱逐行动”,但他也承认,行动的规模将取决于国会提供的资金。由于共和党将控制众议院和参议院,特朗普的新政府将在行动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

以色列称空袭摧毁伊朗核计划关键部分

11月18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议会上发表演讲时透露,以色列军队在10月26日凌晨针对伊朗进行的空袭中,成功击中了伊朗核计划的一个关键部分。内塔尼亚胡强调,此次打击有效削弱了伊朗的防御能力和导弹制造能力。

对于以色列的这一言论,伊朗方面目前尚未作出正式回应。据悉,在10月26日凌晨,以色列军队对伊朗的军事目标发起了精确打击,造成4名伊朗军事人员死亡。而伊朗方面表示,袭击造成的损失微乎其微,并表示将在适当时机保留采取合法反击的权利。

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当天发表声明,指出伊朗的核设施在此次以色列的袭击中并未受到任何影响。

俄朝军事合作升级,库尔斯克战局紧张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乌克兰情报机构评估指出,朝鲜已向俄罗斯输送了包括50门170毫米M1989“谷山”自行榴弹炮和20门升级版240毫米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在内的军事装备。这些系统具备发射标准火箭和制导火箭的能力。据悉,部分远程火箭和火炮已被调往库尔斯克地区,以协助朝鲜士兵在战场上对乌克兰军队发起攻势。

朝鲜向俄罗斯提供的是其自主研发的170毫米自行榴弹炮“主体炮”(170mm 주체포),北约将其称为M-1989“谷山”大炮。该型火炮最初研发于两伊战争时期,曾出口至伊朗和阿联酋,并在实战中有所应用。该火炮的最大射程超过54公里,但中东地区用户曾反映其精度不足。近期,俄罗斯社交媒体上出现了朝鲜“天马”底盘的170毫米榴弹炮照片,拍摄地位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目前,库尔斯克地区局势紧张。美国和乌克兰官员透露,俄罗斯军方已集结约5万名士兵,其中包括朝鲜军队,准备发动反攻,夺回在库尔斯克地区被乌克兰占领的领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引述两名美国官员的话称,美国总统拜登已批准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武器,这些武器主要针对库尔斯克地区的战事。美方希望乌克兰能尽可能长时间地守住库尔斯克,视为可能的谈判筹码。同时,拜登及其幕僚对俄罗斯可能发动的攻势表示担忧,担心这可能导致俄乌冲突进入更加危险的新阶段。

俄罗斯和朝鲜方面尚未对上述情况作出正式回应。不过,央视总台记者日前了解到,朝鲜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于11月11日发布政令,批准了2024年6月19日在平壤签订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此外,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于11月6日投票通过了该条约,而该条约在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已于10月24日获得通过。

以色列黎巴嫩冲突中白磷弹争议发酵

当地时间11月19日,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拉克鲁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色列在黎巴嫩境内的军事行动中使用了白磷弹。他指出,尽管白磷弹未被明确列为禁止使用的武器,但他明确指出,包括集束炸弹在内的某些武器不应在平民居住区和民用设施附近使用。

白磷弹,也被称为白磷燃烧弹,是一种具有攻击性的燃烧武器,其内部填充有白磷。白磷具有极高的燃点,并带有强烈的刺激性,一旦接触人体,极难消除。白磷弹爆炸后,会导致皮肤被穿透并深入骨骼,同时释放出对眼睛和鼻腔极具刺激性的烟雾。

白磷弹的爆炸会产生强烈的光效应和四处飞溅的燃烧碎片,给伤员带来极大的痛苦。其造成的创伤惨不忍睹,并具有强烈的心理震慑作用。因此,在白磷弹的使用上存在广泛的争议。

最初,白磷弹仅作为制造烟雾的武器使用,但由于其卓越的燃烧效果,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具有攻击性的军用燃烧武器。1980年,在日内瓦会议上,国际社会通过了《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被认为具有过分伤害力或滥杀滥伤作用的常规武器公约》,旨在规范和限制此类武器的使用。

伊朗外长强硬表态:将以行动回应挑衅

在19日的一次公开表态中,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强调,伊朗已向以色列当局及其任何试图对伊朗构成威胁的势力展示了其坚定的战略立场。他明确指出,任何侵犯伊朗领土的侵略行为都将遭到伊朗的坚决反击。针对以色列近期对伊朗采取的侵略性行为,阿拉格齐强调,伊朗有权利进行反击,这本身就是伊朗国防政策的一部分。

阿拉格齐部长还提到,伊朗在作出决策时始终秉持明智的原则,既不急于行动也不拖延时间,避免情绪化的决策。他表示,伊朗将在适当的时候作出回应。

此外,阿拉格齐就美国对伊朗的政策发表看法,认为美国对伊朗实施的极限施压政策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伊朗已展现出强大的抵抗能力,而美国官员也承认,他们的政策未能成功。对此,阿拉格齐建议,美国应采取更加理性的策略,而非持续的极限施压,这或许能够带来不同的结果。

俄乌冲突1000日:战火持续与政局波折并存

2024年11月19日,距离俄乌冲突爆发已过去1000天。回顾过去的一年,战火纷飞,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关系持续升级。

2022年2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为独立国家。这一举动标志着俄乌冲突进一步恶化。随后,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战争由此爆发。

战局发展错综复杂。初期,俄军兵分四路,企图快速占领乌克兰主要地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局陷入僵持。尽管俄军在4月和7月分别宣布控制马里乌波尔市和卢甘斯克,但在6月却撤出了蛇岛。乌克兰方面则在哈尔科夫、赫尔松等地展开反攻,并逐步夺回控制权。

进入2023年,俄军加大了对乌东攻势,于5月20日宣布夺取巴赫穆特,结束了这场持续200多天的血腥战役。同时,地面战斗开始蔓延至俄边境,俄布良斯克州、别尔哥罗德州等地遭遇反俄武装袭击。无人机袭击事件也一度蔓延至莫斯科乃至克里姆林宫。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于2024年2月举行纪念冲突爆发一周年的仪式。进入2023年,乌克兰政局出现波动,包括武装部队总司令在内的多名高级将领被解职。乌陆军司令瑟尔斯基接任总司令。今年5月,泽连斯基完成五年总统任期,但乌在戒严令下无法举行大选,其合法性受到质疑。

在乌克兰局势动荡之际,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支持态度也发生了变化。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制裁,并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经济、军事援助。然而,西方国家在援助乌克兰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难,如援助速度缓慢、武器装备交付进展迟缓等。

2024年,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俄在乌东取得进展,乌军对库尔斯克越境突袭未引发俄强烈报复,西方国家在援乌问题上的表态日益频繁。7月,北约宣布将继续支持乌克兰全面融入欧洲-大西洋安全体系,包括加入北约。

战火仍在继续,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向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俄核政策调整引关注,美国回应称无意外调整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对于俄罗斯近日宣布调整核政策,美国方面并不感到惊讶。发言人指出,鉴于目前尚未观察到俄罗斯核态势的实质性变化,美国无需调整自身的核态势或战略以应对俄罗斯的最新声明。

据最新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于19日签署法令,正式批准了新版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该法令自签署之日起生效。新版政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俄罗斯实施核威慑的范围,包括更多的国家和军事联盟。根据政策内容,任何无核国家在核国家参与或支持下对俄罗斯发起的侵略行为,都将被视为对俄国的“联合攻击”。

此外,当俄罗斯收到关于空天攻击武器集中发射并越过俄罗斯边界的可靠信息时,俄罗斯将考虑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这一政策调整表明,俄罗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将采取更为果断的措施。

韩F-15K实战演习,试射远程导弹应对朝鲜威胁

美国国防部于11月19日宣布,美国国务院已批准一项价值62亿美元的军事合作协议,旨在为韩国空军升级F-15K战斗机机群,以此加强美韩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F-15K战斗机是韩国空军的关键空中攻击力量。近期,韩国F-15K战斗机成功发射了德国制造的“金牛座”KEPD 350空射巡航导弹,进行了实弹演习。

此次演习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对400公里外的陆地目标实施打击,其次模拟了应对朝鲜发射巡航导弹的防御场景。在防御演练中,韩国空军的E-737“和平之眼”预警指挥机、F-35A战斗机和KF-16战斗机紧急起飞,模拟击落来袭的“金牛座”KEPD 350导弹。

此次演习是韩国空军F-15K战斗机与“金牛座”导弹的首次联合演习,这两款装备以往很少在官方宣传中出现。韩国电视台发布的视频展示了演习的地表打击部分,导弹以近乎垂直的姿态击中目标。视频还显示,在西海上空进行的空地打击演习中,F-35A、KF-16和E-737参与了对巡航导弹的模拟拦截演练。

自2016年起,韩国空军开始部署“金牛座”导弹。此外,视频报道提到,韩国在2017年曾发布过KEPD 350实弹演习的视频,以回应朝鲜第六次核试验的挑战。

德国武器出口许可创新高,议员批政府角色

据报道,德国政府今年颁发的武器和军事装备出口许可证数量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似乎将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对乌克兰的武器出口增加。面对来自左翼民粹主义政党的议员塞维姆·达代伦的质疑,德国相关部门回应称,截至10月15日,已发放了4163份出口许可证,总价值达到约109亿欧元。其中,约三分之二,即72亿欧元,用于武器出口。

早先发布的资料显示,德国今年上半年的对乌武器出口额达到了49亿欧元,这表明军事出口的增长与乌克兰冲突有着密切关系。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当时执政的中左翼联盟曾承诺限制武器出口,并为此制定了相关法律。然而,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去年德国的武器出口数量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议员达代伦对德国武器出口持续增长的现象表示了强烈的批评,他指责德国政府在推动本国军备工业发展的同时,未能取得其他方面的实质性成就。

美韩签署62亿军援协议,升级韩F-15K机群强化战略同盟

11月19日,美国国防部透露,我国国务院已经同意了一项高达62亿美元的军售协议,旨在为韩国提升其F-15K战斗机机群,以进一步巩固两国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这一军售协议的签署,展现了美韩两国在军事领域的紧密合作与相互支持。据悉,该协议将用于升级韩国现有的F-15K战斗机机群,提高其战斗力和作战效率。

此次升级将有助于韩国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提升两国在军事技术和战略层面的互信。此举无疑将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对韩国在此次升级项目上的决心表示赞赏,并期待双方在今后能够继续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地区安全挑战。

美军援乌1亿军援,聚焦装备翻新与物流支持

据五角大楼最新发布的信息显示,11月19日,美国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一项价值1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及服务供应协议,旨在支持乌克兰在车辆翻新、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出版资料以及相关物流和项目支援等方面的工作。

该声明强调,此次批准的军事装备和服务,将有助于乌克兰提升其军事装备的性能和作战能力,并确保其在面对复杂局势时能够得到有效支持。具体包括为乌克兰提供必要的设备,以实现车辆翻新和技术升级,同时提供专业培训,确保乌克兰军方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术和装备。

此外,协议中还涵盖了各类出版资料的供应,以及为乌克兰军方提供的物流和项目支持服务。这些服务的提供,将有助于乌克兰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此次军事装备及服务的供应,充分体现了美国对乌克兰国家安全的重视,以及对乌克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支持。美国将继续与乌克兰保持紧密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

丹麦加速向乌克兰交付F-16战机

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丹麦政府已向乌克兰交付首批6架F-16战斗机,并计划分两批次完成剩余战斗机的交付工作。她强调,乌克兰将总共获得19架F-16战斗机。此外,自去年夏天起,丹麦便积极着手对乌克兰F-16战斗机飞行员进行培训。

拜登批准援乌反步兵雷,承诺不部署人密集区

据可靠消息来源,当地时间11月19日,美国政府官员透露,美国总统拜登已批准向乌克兰提供反步兵地雷,旨在增强乌克兰的国防实力。此举得到了乌克兰决策层的明确承诺,他们将遵守不将此类地雷部署在人口密集区的规定。

反步兵地雷,也被称作防步兵地雷或杀伤人员地雷,其设计原理是在人员出现、接近或接触时触发爆炸,造成一名或多名人员丧失行动能力、受伤甚至死亡。然而,这种地雷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对平民的潜在伤害尤为严重,因此引起了军控专家的广泛关注。

有专家指出,反步兵地雷在战争中确实具备一定的防御作用,但其使用应严格遵循国际人道法规定,避免对平民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此次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此类地雷,体现了对乌克兰国防安全的关注和支持。乌克兰方面表示,将严格遵守相关承诺,确保此类地雷不会对平民造成伤害。

北欧三国更新战时应急指南,民众备战升级

近期,瑞典、挪威和芬兰等国家发布了应对战争和突发危机的新指南,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瑞典政府于近日向全国民众发放了《如果危机或战争来临》的新版应急手册。这本手册自二战时期首次推出,并在冷战时期进行过更新。瑞典民防大臣博林指出,随着全球局势的演变,政府有必要更新瑞典家庭的应急信息。手册强调,若瑞典遭受攻击,国家将坚决抵抗,任何关于投降的消息都是虚假的。

与此同时,挪威政府也向民众发布了名为《如何为挪威的应急准备贡献力量》的小册子。该手册旨在指导民众如何在极端天气、战争和其他危机情况下做好个人应对准备。BBC报道称,这一手册的早期版本于2018年发布,此次更新后,建议民众储备的食物和水从原本的3天增加至一周。手册中列出的应急物资包括瓶装水、食品、蜡烛、收音机、现金,以及应对核事故的碘片等。挪威民防局局长伊丽莎白表示,这一调整与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等因素引起的不确定性有关,反映出国家面临的安全风险有所上升。她坦言:“六年前,我们还能在手册发布时保持笑容,而现在,我们必须正视现实,笑容已不再。”

鉴于印制纸质版成本较高,芬兰政府决定提供数字化应急指南,以便于及时更新内容。该指南详细阐述了政府在武装冲突中的应对措施,并强调公民在冬季极寒条件下应对长时间停电的能力。BBC指出,瑞典在过去减少了一些国防基础设施,近年来逐步增加,而芬兰则一直保持较高的防御水平。

中巴勇士-8反恐演习11月开演

据中国国防部网站19日报道,按照年度计划以及中巴两国军队的共识,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将派出精锐部队赴巴基斯坦,参与“勇士-8”反恐联合演习。此次演习以“联合反恐清剿打击行动”为主题,双方军队将进行多层级、多专业混编联合训练,按照实战节奏,组织联军进行战略规划与实兵演练。

这是中巴两军第八次举办此类系列演习,旨在进一步深化两国军队之间的务实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检验并提高双方联合反恐作战的能力。

此次演习,不仅是对双方军队实战能力的锻炼,更是展现中巴两国在反恐领域合作成果的窗口。双方通过不断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为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俄首批量产立方体-M移动掩体,应对核威胁

根据最新报道,俄罗斯全俄民防和紧急情况问题科研所近日宣布,我国正式开始批量生产一种名为“立方体-M”的模块化移动掩体。该掩体能够有效抵御核爆炸引发的光辐射和放射性污染等威胁,为民众提供安全庇护。

据悉,该掩体的生产工作已在下诺夫哥罗德州捷尔任斯克地区展开。据相关人士介绍,“立方体-M”的基础配置包括一个可容纳54人的庇护区以及一个技术区。通过加装额外模块,该掩体的容纳能力可进一步提升。

与以往民防设施相比,“立方体-M”具有更强的机动性,可借助公路或铁路运输,便于灵活部署。这一新型掩体的问世,将为我国民防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欧盟内部分歧:美制远程武器引发俄乌危机

近日,欧盟理事会外交事务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会议讨论了美国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制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的议题。会上,欧盟各国代表就此事表达了各自的立场,呈现出明显分歧。

现任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会议中主持了本次讨论,这也是他担任此职务期间的最后一次欧盟外长会议。博雷利在会议开始前指出,过去五年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欧盟在应对这些变化时,仍需花费较长时间才能达成共识。

在此次会议议程中,欧盟27个成员国外长就美国允许乌克兰使用远程武器一事展开了讨论。德国总理朔尔茨本月13日曾明确表示,德国不会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远程巡航导弹,并强调要确保战事不升级。然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在会议开始前表示,美国总统拜登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制远程武器的决定具有重要意义,并不代表美国政策转向。

英国和法国此前表示,在允许乌克兰使用英法武器攻击俄目标的前提下,美国必须先行允许。随着美国决定的披露,英法的立场也变得更为复杂。法国外长巴罗在会议期间重申了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的立场,并提到法国正在考虑是否允许乌克兰使用远程武器对俄目标进行打击。

意大利外长塔亚尼重申了意大利政府的立场,明确表示这些武器“只能在乌克兰境内使用”,意大利政府对乌克兰使用武器的立场没有改变。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外长的态度则更为强硬,他们认为允许使用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目标是一种绝望的举动,极具危险性,并警告俄乌冲突扩大化的风险。

荷兰知名政治学者奥弗贝克对美国的做法表示了质疑。他认为,美国授权乌克兰使用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完全出于政治动机,可能在为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挖坑”。奥弗贝克指出,在俄乌冲突双方表达和谈意愿的背景下,拜登政府推动使用远程武器的动机令人费解。他进一步认为,此举可能导致俄方对美国和西方国家援乌补给线发动攻击,引发局势进一步升级。奥弗贝克强调,这一决定违反了过去两年半来俄美之间的一种隐性共识,即美国不会允许乌克兰深入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俄罗斯也不会攻击向乌克兰运送西方武器的补给线。

德拒援乌金牛座,避免俄德直接冲突风险

德国政府在最近的一次发言中强调,美国媒体关于美国批准乌克兰使用美制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的报道并不影响德国在该问题上的立场。德国政府表示,将不会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

乌克兰方面一直寻求德国支持,希望获得射程达到500公里的“金牛座”巡航导弹,以提高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然而,德国总理朔尔茨已经多次明确表示,拒绝提供此类武器。他认为,这样的行动可能会导致德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直接冲突。

据美国多家媒体报道,美国政府已解除对乌克兰使用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的限制,并首次允许乌克兰利用这些武器攻击俄罗斯领土。截至目前,美国白宫对此尚未作出官方回应。

乌克兰冲突周年:战火重燃,和平曙光何时到来?

11月19日,乌克兰危机迈入第1000天,战火依然未歇。基辅CBA倡议中心分析师比列斯科夫指出,当前局势似乎重现了战争初期的一幕。在这场漫长的冲突中,各方的心态发生了微妙变化,和平的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近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遭受了自危机升级以来规模最大的袭击,俄军发射约120枚导弹和90架无人机,其中包括新型导弹,乌防空系统成功摧毁140多个目标。袭击导致乌克兰西部多地关键基础设施受损,东南部部分地区遭遇停电。

俄国防部表示,俄军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等目标进行了大规模打击,所有目标均被击中。近三年来,俄乌在战场上互有胜负,目前在前线形成了僵持局面。乌军在巴赫穆特受挫后,俄乌在长达1000公里的前线陷入对峙。尽管乌军在2024年夺回阿夫迪夫卡,但随后在俄库尔斯克州的反攻行动中遭遇挑战,双方在该地区冲突不断。

比列斯科夫指出,目前局势仿佛回到了危机初期。虽然乌军占领库尔斯克州可能成为谈判的重要筹码,但这并未阻止俄罗斯进一步进攻乌东地区,反而增强了俄罗斯在士气上的优势。

与此同时,乌克兰方面对美国支持的高度依赖引发担忧。据报道,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超过64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近日,七国集团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重申将坚定支持乌克兰。然而,美国总统选举的前景令西方多国紧张。特朗普誓言能在24小时内解决乌克兰危机,这一言论引发国际关注。

美国国防部表示,美国政府正努力在拜登总统任期结束前向乌克兰提供71亿美元军事支持。此外,《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称,拜登已批准乌克兰使用美制武器袭击俄罗斯纵深,这一决定引发俄方强烈回应。

在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的同时,国际社会对和平谈判的呼声越来越高。德国总理朔尔茨时隔近两年首次与普京通话,呼吁双方进行谈判,实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表示,他可能在适当时机与普京举行会谈。土耳其表示,可能在G20峰会上提出停火倡议,建议乌克兰在至少10年内不再寻求加入北约,并在部分地区设立非军事区。

尽管各方呼吁和平谈判,但在恢复和谈的条件上,俄乌立场迥异,双方重新坐回谈判桌的过程依然漫长。普京强调,谈判应考虑俄罗斯在安全领域的利益,不应基于基辅方面的要求,而应基于现实情况和此前达成的协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希望能在2025年通过外交手段结束与俄罗斯的战争。然而,在恢复和谈的具体问题上,俄乌双方仍需进一步协商。

普京批准新核威慑政策:强化反击能力

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签署命令,批准了新版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据总统新闻秘书、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介绍,这一政策旨在强化俄罗斯的核威慑力量,并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佩斯科夫强调,俄罗斯一直将核武器视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威慑敌对势力的关键手段。在极端情况下,核武器的使用将被视为最后的防御手段,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新版政策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首先,受俄罗斯核威慑的国家和军事联盟的范围得到了扩大,这进一步增强了俄罗斯在全球战略平衡中的地位。其次,政策中明确指出,若乌克兰方面在冲突中使用西方提供的非核导弹攻击俄罗斯,可能会引发俄罗斯的核反击。

普京签署该命令后,新版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自当日生效。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向国际社会传递俄罗斯坚决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同时也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乌军首用ATACMS击俄布州设施,俄乌未表态

据报道,11月19日,乌克兰军方在战斗中首次运用了美国陆军提供的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对俄罗斯布良斯克州的一处目标实施了打击。截至目前,乌克兰及俄罗斯官方对此事件均未作出任何官方回应。

在此次行动中,乌克兰军方针对敌方设施实施了精准打击,此举标志着乌克兰在战术层面上取得了一项新的突破。据相关消息人士透露,此次打击行动充分展现了乌克兰军队在运用先进武器系统方面的能力。然而,鉴于目前局势的敏感性,双方尚未就此事作出进一步表态。

苏-57E首合同签署,俄五代机出口前景引关注

近日,俄罗斯苏霍伊公司宣布,已与外国客户签署了首批苏-57E战斗机的出口合同,这是俄罗斯官方首次确认其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获得国际客户的认可。然而,具体买家信息尚未公开,引发外界广泛猜测。

在近日举行的珠海航展上,俄罗斯展示了两架苏-57战斗机,其中一架进行飞行展示,另一架进行静态展示。据悉,展示的静态展示机为苏-57E出口型,但据观察,该机不具备飞行能力,可能是用于展示的全尺寸模型。

苏-57战斗机是俄罗斯空天军装备的首款隐身战机,其原型机T-50在2010年首飞成功。苏-57原计划于2015年正式服役,但由于技术、经费等多方面的原因,服役时间一再推迟。目前,俄空天军已列装20余架苏-57战机。

为了适应出口市场,苏霍伊公司在苏-57基础上推出了出口型苏-57E。相比自用产品,苏-57E在性能上进行了适当调整。据悉,苏-57E的最大起飞重量为34吨,最大飞行速度达2马赫,载弹量7.5吨,最大转场航程4000公里,可携带多种导弹和炸弹。

据苏霍伊公司公布的信息,苏-57E的雷达、光电系统等电子设备尚未公开。苏-57配备了NIIP Sh-121模块化多波段雷达系统,具有优异的探测能力。

苏-57E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何?有分析认为,俄罗斯传统军火出口国在五代机方面的选择有限,如伊朗、印度、越南、朝鲜、哈萨克斯坦等,它们都是苏-57E的潜在客户。例如,印度曾是苏-57项目的合作伙伴,但后来因技术共享和资金等问题与俄罗斯分道扬镳。目前,印度重点转向国产五代机项目AMCA,但短期内难以实现。在周边国家五代机压力下,印度是否会再次选择苏-57,值得期待。

俄罗斯苏霍伊公司总经理亚历山大·米赫耶夫表示,苏-57E具有很高的性能,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虽然具体买家信息尚未公开,但阿尔及利亚、伊朗等国家有望成为首批购买苏-57E的国家。

黎巴嫩议长与美国特使会谈,黎以冲突解决方案近在咫尺

11月19日,黎巴嫩议会议长纳比·贝里在贝鲁特与到访的美国总统特使阿莫斯·霍克斯坦举行了一场时长近两个小时的会晤。双方就当前地区形势进行了深入交流。会晤结束后,霍克斯坦表示,此次与贝里的会谈富有建设性,黎以冲突的解决已进入尾声,有望达成解决方案。

在此次会谈中,纳比·贝里与美国总统特使就地区局势及双边关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霍克斯坦对贝里表示,美黎双方应共同努力,为结束黎以冲突创造有利条件。贝里对此表示赞同,并强调黎巴嫩将继续致力于地区和平与稳定。

霍克斯坦在会谈后对媒体表示,此次与贝里的会晤非常积极,双方就解决黎以冲突的方案已取得显著进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双方将达成一致。他同时表示,美国将继续支持黎巴嫩政府和人民,为地区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此次会谈表明,在解决黎以冲突问题上,国际社会正形成共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黎以冲突有望早日得到妥善解决。

印度成功试射国产高超音速导弹

据路透社报道,印度政府在近日宣布,成功进行了一枚国产远程高超音速导弹的测试,这使得印度成为少数掌握这一先进技术的国家之一。目前,高超音速导弹在印度尚未达到可以迅速投入实战的水平。

该导弹是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以及相关行业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能够将有效载荷精确送达1500公里以外的目标。测试结果显示,导弹在末段飞行阶段实现了精准的机动和高精度打击。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在社交媒体上对此次试验表示高度赞扬,称其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

《印度快报》报道称,高超音速导弹需要具备音速5倍以上的飞行速度以及极高的机动性能,与传统的弹道导弹形成鲜明对比。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高超音速武器主要分为两种技术路径: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HGV)和高超音速巡航导弹(HCM)。俄罗斯、中国和美国在这项技术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且美国正在进行积极的研发项目。

高超音速武器因其强大的突防能力,被视为未来导弹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前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约翰·海滕上将曾指出,在传统远程打击手段受限的情况下,高超音速武器能够对远距离、严密防护或具有时效性的目标进行快速打击。

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中国专家表示,从印度媒体公布的现场照片来看,印度国产高超音速导弹的外形设计较为独特。在现有的高超音速导弹中,HGV技术难度相对较低,成为大多数国家研发的首选方向。HGV通常采用双锥体弹头或更先进的乘波体弹头。而印度此次试射的高超音速导弹则采用了具有大尺寸弹翼的常规布局,而非传统的双锥体或乘波体弹头。HCM则需要掌握极具挑战性的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这与印度导弹的外形特征并不相符。

日澳新合作引担忧:历史阴影下的安全新局

在纪念日本对澳大利亚达尔文市轰炸82周年之际,澳大利亚国防部长马尔斯宣布,日本自卫队将从明年开始在达尔文进行定期部署。这一消息是在澳北领地首府达尔文举行的由美日澳三国防长参加的会谈中透露的。

马尔斯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此举是澳、美两国军事合作的延伸,日本自卫队将定期向澳大利亚部署两栖快速反应旅。日本共同社报道指出,美日澳已就日本陆上自卫队水陆机动团明年起参加美澳联合训练达成一致。马尔斯认为,这一合作是前瞻性的机会,有助于澳大利亚国防力的提升。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援引2011年澳美签署的为期25年的协议指出,美国每年4月至10月向澳大利亚北部派遣约2000名海军陆战队人员,作为“达尔文海军陆战队轮换部队(MRF-D)”的成员。明年,日本自卫队也将加入这一行动,在澳北部开展三边军事合作。

华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日本和澳大利亚作为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支持者,其军事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美国遏制中国。同时,日澳之间的互惠准入协定使得两国能够相互部署军事人员和装备。

据悉,明年开始,预计将有约600名日本自卫队人员加入“MRF-D”行动。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将澳大利亚视为“准盟友”,并指出印太地区的安全环境严峻复杂。

辽宁大学美国与东亚研究院院长吕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亚太地区并不存在西方国家所谓的安全问题。他认为,美日澳加强军事合作,人为渲染“中国威胁”,可能会增加地区军事安全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曾在1942年2月19日对达尔文市发动轰炸,造成重大损失。根据澳大利亚国防部的声明,这次袭击被称为“澳大利亚的珍珠港事件”。陈弘认为,这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前车之鉴。然而,近年来日本不断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试图进行军事扩张,而美国则利用这一点来实现其“印太战略”的目标。陈弘指出,对于澳大利亚而言,与日本和美国军事捆绑可能导致其实际处于不利位置,增加军事安全风险,同时也可能对地区和平稳定造成影响。

马科斯新任海军司令,菲南海政策或无大变?

近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宣布任命海军少将埃斯佩莱塔为菲律宾海军新任司令。在马科斯总统主持的海军司令指挥权交接仪式上,他对前任司令阿达奇中将的履职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期望埃斯佩莱塔能够继承和发扬前任的优良传统。

在谈到新司令的任命对菲律宾在南海的行事风格可能产生的影响时,军事专家张军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埃斯佩莱塔上任后,菲律宾在南海的行事风格预计不会出现重大变化。菲律宾的国防政策和南海政策由总统决策,海军司令作为执行者,其行为很可能继续体现对中国大陆的挑衅性姿态。

据了解,菲律宾武装力量由正规军、预备役部队和准军事部队构成,其中正规军总兵力约为12.7万人,海军兵力约为2.3万人,下辖北吕宋、南吕宋、西部、中部、东棉兰老、西棉兰老等海军部队。

另据菲律宾军方透露,菲国海军已经成功向位于仁爱礁的“坐滩”军舰运送补给物资,此次行动是在菲中两国于7月就补给问题达成协议后,菲方第三次顺利完成的补给任务。

针对此次补给行动,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强调,在菲方获得中方允许的情况下,一艘民船被允许前往仁爱礁为其非法“坐滩”军舰运送生活物资,中国海警对此船只进行了询问确认并全程监管。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丁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在菲律宾总统签署所谓的“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试图以国内立法形式固化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的背景下,菲方依照中菲就仁爱礁问题达成的协议为非法“坐滩”船只补给,显示出尽管菲方有多种企图,但中菲在南海争议问题的管控分歧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丁铎表示,菲律宾能够感受到,每次挑衅行为都会面临中国方面的针对性反制。对于未来的行动,菲方必然已经进行了评估和权衡,包括是否能够承担违反菲中在仁爱礁达成的临时协议的后果。

丁铎还提到,中国方面一直保持开放的态度,并始终致力于回到对话轨道。同时,对于菲方的挑衅行为,中国将坚决予以回击,并采取多种手段。

泽连斯基叹军事援乌不足,担忧特朗普政策调整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西方持续军事援助的强烈呼吁,同时对美国承诺的援助到位情况表示担忧。泽连斯基强调,乌克兰在与俄罗斯谈判时,必须保持自身的力量和独立性,否则谈判将无从谈起。

泽连斯基透露,尽管美国国会已经批准了高达1750亿至177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但实际上乌克兰尚未收到其中的一半。他特别指出,这半数指的是军事援助,并不包括人道主义援助和财政援助等。泽连斯基表示:“每一笔援助都至关重要,我们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但我们必须诚实地面对现实,这就是我们目前所得到的。”

美国国防部副发言人萨布丽娜·辛格在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将继续履行承诺,在拜登总统任期结束前,向乌克兰提供总计71亿美元的军事支持。辛格强调,五角大楼正在积极补充库存,每周都会向乌克兰运送物资。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国会已累计通过五项法案,向乌克兰提供了总计1750亿美元的各类援助。其中,约1060亿美元直接用于支持乌克兰政府,包括预算支持、军事援助和人道主义支持,其中军事援助部分价值约698亿美元。

然而,据分析指出,这些援助资金中,只有一小部分直接从美军库存中调拨,以快速补充乌军战场需求。大部分资金实际上通过向美国军工企业采购的方式进行,目的是提升美国国防工业的现代化能力,导致武器的实际交付时间被显著推迟。而且,乌克兰接收到的许多美国武器都是过时装备,五角大楼疑似借此机会“清库存”。

尽管如此,泽连斯基承认美国通过援助乌克兰更新了武器库存、增强了军队能力,并积累了现代战争的经验。他表示:“在很多方面,美国从我们这里得到了答案。通过另一个国家(乌克兰)的经验,他们为自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以色列北部拉响停火呼声,战火下的海法居民盼安宁

在海法,这个位于以色列北部的城市,最近遭受了频繁的冲突影响。随着以色列国防军加强攻势,黎巴嫩真主党也不断以火箭弹和无人机进行反击。这导致海法的防空警报系统频繁响起,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60岁的居民赞巴格对目前的局势感到非常担忧。16日,当海法拉响起防空警报时,她的女儿和女婿因附近缺乏避难所,不得不紧急躲入楼梯间。不久后,一声爆炸震动四周,冲击波甚至震碎了窗户玻璃。在电话那头,女儿情绪失控,泣不成声。赞巴格表示,她们对持续的不安和恐慌已感到厌倦,迫切希望能够尽快实现停火。

“我希望能实现停火,我希望所有人,无论在以色列还是世界各地,都能远离战火。”赞巴格说。她不确定停火是否能成真,但她对生活在以色列的普通民众来说,已经感到疲惫不堪。

海法当地的公共机构负责人也表达了对停火的渴望。阿尔农说:“我非常希望停火能够最终实现,这样北部的民众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中。但现实似乎并不乐观。”另一位服务机构负责人基佩尔曼也表示:“我们迫切希望尽快停火,因为当前的局势对海法和所有以色列民众来说都非常困难。”

欧盟新情报机构:剑指大国对抗,欧盟自保之路?

欧盟委员会近期公布了“欧盟战争与危机准备全面评估”报告,强调欧盟需提升自身防御能力,并提议建立一个全面功能的情报机构。此举被视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继任后对欧盟机构进行重大改革的关键步骤。

欧洲情报分析中心的内部顾问尼尼斯托指出,该新情报机构旨在从成员国国家级情报部门收集信息,以便满足欧盟在政策规划和战略决策方面的需求,并帮助成员国更有效地应对威胁。该机构计划设立在布鲁塞尔,其职能将不仅限于信息收集和分析,还包括反间谍活动,以进一步强化欧盟在情报领域的整体能力。目前,欧盟的情报体系主要由欧洲情报中心和欧洲情报分析中心构成。前者位于巴黎,有21个成员国签署了参与意向书,但其管理相对较为松散;后者则位于布鲁塞尔,隶属于欧盟外交事务委员会,成员国派遣专职联络官负责分析情报并将结论传递给欧盟相关机构。

有分析指出,新情报机构的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相似。该机构将吸收欧洲情报分析中心的人员,组建一个直接对欧盟委员会主席负责的“情报委员会”或“情报中心”。其架构将包括战略和战术情报两个分支,涵盖人力、联络、筹划和组织等多个要素。该机构将延续成员国情报联络官进驻的机制,并对知情权限和范围进行明确规定。在机制运作方面,新情报机构可能借鉴“五眼联盟”的模式,实现成员国情报资源的统筹调度,开展情报分析和防渗透工作。

对于欧盟委员会提出的新情报机构组建计划,各成员国意见不一。法国和德国,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动力引擎”,当前都承受着执政压力,面对特朗普可能的重新执政带来的国际政治不确定性,两国对组建新情报机构的兴趣并不浓厚。而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等国家则对该提议表示支持。然而,这些国家的情报机构人员也承认,欧盟成员国在政策、文化和法律等方面存在众多差异,这给情报收集和共享带来了协调上的挑战。持中立立场的希腊、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家对统一情报机构的成立表达了担忧,担心此举可能导致美国将欧盟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从而加剧美欧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

有评论指出,尽管欧盟组建新情报机构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核心安全,但在与美国合作的过程中,该机构可能会像其他欧盟机构一样,处于从属地位。未来,美国中情局可能会以“情报共享”为名,获取欧洲的核心情报,使得欧盟情报机构有可能变成中情局的“欧洲分局”。

土印尼军工合作再升级,携手打造区域防务新力量

标题:土耳其与印尼军工合作深化,联合研制装甲输送车与快速攻击艇

随着国际防务合作的不断加强,土耳其与印度尼西亚在军工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两国不仅在陆战装备如坦克和装甲车方面展开合作,还共同参与了海战装备如快速攻击艇的研制。近日,双方的合作项目取得了显著进展,一系列先进装备即将亮相。

近日,土耳其FNSS公司与印尼Pindad公司共同公布了“卡普兰”装甲输送车的概念设计。这是继“卡普兰MT”中型坦克之后的又一重要合作成果。根据双方计划,该装甲输送车的原型车将于2025年开始制造,并将在土耳其和印尼两国进行性能测试。首批装甲车预计将在2026年底交付给印尼陆军。

“卡普兰”装甲输送车采用了先进的悬挂系统和开放架构电子系统,车内配置3名车组成员,最多可容纳10人。该车能够安装多型有人或无人炮塔,并配备30毫米机炮、35毫米机炮、120毫米迫击炮和反坦克导弹。FNSS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该装甲输送车最高时速可达70公里,并配备了自动灭火系统、三防系统和空调,以增强车组成员的生存能力。

除了陆战装备,土耳其和印尼还积极拓展海战装备的合作。10月30日,印尼海军订购的FACM-70快速攻击艇在土耳其联合国际造船厂举行了钢板切割仪式,标志着该艇正式进入建造阶段。FACM-70快速攻击艇长70米,宽11.8米,排水量850吨,可容纳43名艇员,最大航程2963公里。该艇配备了燃气轮机和柴油机,最高航速70公里/小时,装备有76毫米舰炮、12.7毫米机枪和反舰导弹发射系统。

在空军领域,印尼空军订购了土耳其的“安卡”无人机,共计12架,其中6架在土耳其生产,其余6架将在印尼本土组装。

今年8月,土耳其与印尼签署了战略协议,涉及军工项目的转让等内容。根据协议,土耳其将向印尼转让SARP遥控武器站、CENK雷达系统、CAKIR巡航导弹和SUNGUR防空导弹系统。此举进一步深化了两国在防务领域的合作。

分析人士认为,土耳其与印尼的军工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土耳其军工企业的国际销售业绩,扩大其在地区的影响力,但也面临着来自多个国家的激烈竞争。印尼军队的武器装备来源广泛,土耳其若想提高其在印尼市场的军工产品份额,需在技术创新和合作模式上继续努力。

美军核潜艇停靠釜山引朝方谴责

据韩国媒体报道,美国海军“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哥伦比亚”号于近日抵达韩国釜山作战基地。据悉,该潜艇的官兵将在基地内短暂休整,并补充必要的军用物资。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美国核潜艇首次停靠釜山港。今年9月,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佛蒙特”号也曾访问过釜山作战基地。

然而,对于美国核潜艇停靠韩国釜山港的行为,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于本月24日发表谈话,对此次事件表示强烈谴责。

美授乌克兰远程导弹,俄乌冲突升级引关注

2023年,据美国《纽约时报》及CNN等多家媒体报道,美国政府官员透露,拜登政府已批准乌克兰首次使用美国提供的远程武器系统——陆军战术导弹系统,针对俄罗斯境内目标进行打击。目前,美国官方尚未对此作出公开回应。据悉,乌克兰计划在未来数日内进行此次远程打击。

关于远程武器使用范围,不同媒体报道存在差异。《纽约时报》援引官员说法称,这些武器可能首先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部署。而美国Axios新闻网则报道称,这些陆军战术导弹系统仅获授权在库尔斯克州使用。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数月以来一直呼吁美国允许其使用美国武器打击远离边境的俄罗斯境内军事目标。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国内对于是否向乌克兰提供远程陆军战术导弹意见不一。部分国防部官员担心,此举可能导致俄乌冲突进一步扩大。

2023年9月26日,《纽约时报》曾报道,美国情报机构评估,如允许乌克兰使用远程武器打击俄本土,可能引发俄罗斯对美国及其盟友的强烈报复,甚至不排除“致命袭击”的可能。同时,远程武器难以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

目前,乌克兰拥有美英法提供的多种远程武器,包括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和英法联合研制的“风暴之影”巡航导弹等。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于17日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就西方可能授权乌克兰使用远程武器打击俄本土一事表达过明确立场。普京曾表示,利用远程导弹打击俄境内目标,需要卫星情报和设置导弹飞行路径程序,这些只能由北约军事人员完成。普京强调,在没有西方国家帮助的情况下,乌克兰无法独立完成对俄罗斯境内纵深目标的打击。普京指出,一旦决定放宽相关武器使用限制,将意味着北约国家直接参与俄乌冲突,这将明显改变冲突的本质,俄罗斯将根据所面临威胁作出适当决定。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扎巴罗夫在采访中表示,美国授权乌克兰使用美制导弹对俄罗斯进行纵深打击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举措,俄方将对此作出迅速回应。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表示,使用美制导弹对俄罗斯地区纵深的打击必将导致冲突升级,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北约在芬首举大规模炮兵演习

2023年4月4日,芬兰正式加入北约,成为该组织第31个成员国。近日,北约在芬兰境内成功举办了大规模的炮兵实弹射击演习,这是芬兰成为北约成员国以来,北约首次在其国土上举行的此类演习。本次演习作为北约“动态前线25”演习的一部分,吸引了来自芬兰、美国、瑞典、英国、法国等北约成员国的3600名士兵参加。

芬兰北部的拉普兰地区,被誉为欧洲最大的军事演练场,名为罗瓦耶米(Rovajarvi)的射击场和训练区迎来了众多士兵。据芬兰上校、演习负责人麦基塔洛介绍,罗瓦耶米区域地形复杂多变,为士兵们提供了进行多方位野战炮兵战术交火的良好条件。此次演习不仅考验了士兵们的实战技能,还提升了他们应对北极地区严峻条件的应变能力。

此次演习是北约加强与芬兰军事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举措。在芬兰加入北约后,北约与芬兰的合作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未来,北约将进一步加强与芬兰及其他成员国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安全挑战。

俄S-400应对西方远程武器:无惧挑战,力保国家安全

11月1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明确表示,乌克兰获准使用西方武器攻击俄罗斯境内并不会对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进程产生任何影响。他强调,俄罗斯防空系统对各种类型的西方远程武器都具备高效防御能力。

当日,俄罗斯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乌里扬诺夫针对《费加罗报》报道法国和英国授权乌克兰使用远程导弹打击俄罗斯腹地的消息发表评论。乌里扬诺夫指出,如果法国和英国真正关注欧洲安全,他们还有机会重新审视自身立场。在此背景下,已无继续进行“低级政治游戏”的空间。

欧盟谋建情报机构,应对美国挑战?

欧盟委员会近期发布了“欧盟战争与危机准备情况全面评估”报告,强调提升欧盟自身的军事准备能力,并提议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情报机构。这一举措被视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成功连任后,对欧盟内部进行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步。

根据欧盟特别顾问尼尼斯托的介绍,该情报机构将整合成员国国家级情报部门的信息,旨在满足欧盟层面的政策规划和战略决策需求,帮助成员国更好地应对安全威胁。该机构计划设立在布鲁塞尔,除了负责信息搜集和分析研判外,还将承担反间谍任务,全面加强欧盟情报领域的工作。

目前,欧盟的情报体系主要由欧洲情报中心和欧洲情报分析中心构成。欧洲情报中心位于巴黎,已有21个成员国签署了参与意向书,但其管理相对较为松散;欧洲情报分析中心位于布鲁塞尔,隶属于欧盟外交事务委员会,成员国派遣专职联络官,负责分析情报信息,并将分析结果传递给欧盟的相关机构。

外媒分析认为,欧盟新情报机构的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相似。该机构将吸收欧洲情报分析中心的人员,建立一个“情报委员会”或“情报中心”,直接对欧盟委员会主席负责。其组织架构将包括战略和战术情报两个分支,涵盖人力资源、联络、筹划和组织等多个要素,并继续沿用成员国情报联络官入驻的做法,对知情权限和范围进行细化。

在运作机制上,欧盟新情报机构可能会效仿“五眼联盟”的模式,即统一调度各成员国的情报资源,进行情报分析和防范渗透。

然而,对于欧盟委员会提出的新情报机构组建计划,各成员国的态度不尽相同。法国和德国作为欧洲的传统动力,目前都面临着执政压力,面对美国政局的不确定性,两国对组建新情报机构的热情不高。相比之下,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等国对此提议表示支持。但这些国家的情报机构人员也坦言,成员国在政策、文化和法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为情报收集和共享带来了协调上的挑战。

一些持中立立场的国家,如希腊、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对欧盟成立统一情报机构表达了担忧,认为这可能会使欧盟成为美国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手,进而加剧美欧之间的竞争。有评论指出,虽然欧盟组建新情报机构的初衷是为了确保核心安全自主,但在与美国合作的过程中,欧盟可能仍处于从属地位。未来,美国中情局可能会以“情报共享”为名,获取欧洲的核心情报,使得欧盟的情报机构可能成为中情局的“欧洲分局”。

乌克兰公布‘复原计划’,提振国内士气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日提出了针对国内重建的“复原计划”,意在提振民众士气,并解决国家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

据悉,该计划并非针对外部伙伴的提议,而是专注于国内经济恢复和民众情绪稳定。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表示,“复原计划”将包括投资工业、保障能源供应以及强化文化主权等方面。

具体来看,计划将着重于工业投资,以确保在严寒季节能源部门能正常运作。同时,计划还将涵盖文化主权,包括乌克兰文化遗产、现代文化和文化外交等领域的建设。波多利亚克强调,这一举措旨在推动“乌克兰内容的制作”和“乌克兰文化社区的有效统一”。

此外,泽连斯基政府还计划增加武器生产,降低对西方武器的依赖。同时,政府希望在每个村庄安装动态导弹防御系统,并建立安全避难所。

值得注意的是,与之前的“胜利计划”一样,“复原计划”可能仅包含10个要点,但每个要点背后都有更多细节。据悉,乌政府正在协商更新该计划,以迎合特朗普的“商业直觉”,通过阐述“投资”保卫乌克兰的好处来吸引投资。

一份专家文件指出,保护乌克兰自然资源,尤其是锂矿资源,对美国技术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若这些资源落入俄罗斯手中,可能会被伊朗等俄盟友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自工党上台以来,英国未再向乌克兰提供“风暴阴影”导弹。英国国防消息人士表示,这可能是由于英国库存已降至军方高层认为的“底限”,需要保留一定数量的储备以保护英国自身的利益。此外,还有人认为,英国国防部担心在尚未决定是否允许俄罗斯使用“风暴阴影”的情况下,提前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此类武器,可能影响其使用效率。

泽连斯基硬气发言,马斯克点赞却带笑哭表情

据媒体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最近一次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乌克兰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并强调美国不能强迫乌克兰在和平谈判中接受不平等的条件。这一立场受到了美国科技企业家埃隆·马斯克的关注。

在泽连斯基谈及是否感受到美国总统拜登及其前任特朗普的压力时,他表示:“我们是一个独立的乌克兰。”他还补充道,在与包括特朗普、拜登在内的国际领导人会面时,乌克兰已经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即不会在压力下被迫参与谈判。

对此,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转发了一段泽连斯基采访的视频,并评论道:“他的幽默感令人叹为观止。”在马斯克的评论下,还附有链接指向一篇提及泽连斯基从政前作为喜剧演员经历的BBC文章。

目前,泽连斯基及其政府尚未对马斯克的评论作出回应。此前,泽连斯基在接受乌克兰电台采访时也提到了乌克兰对于和平解决冲突的立场,他强调,乌克兰愿意通过外交途径在明年结束与俄罗斯的冲突。但他也表示,只有在乌克兰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并且在谈判桌上拥有强有力的立场时,才可能实现和平。

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德国总理朔尔茨进行了电话交谈,双方讨论了包括乌克兰局势在内的多个议题。普京表示,俄罗斯从未拒绝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俄乌冲突,并且对重启谈判持开放态度。普京强调,任何可能的协议都应该尊重俄罗斯的安全利益,并考虑“新的领土现实”,以及消除冲突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