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正全力推进中华文明的复兴。这一复兴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的现代化,更涵盖了精神层面的文明新形态的构建。我们的目标是在国内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文明新形态,同时在国际舞台上,我们将通过外交手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中国式现代化和文明新形态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独特的示范作用。

在“天下”观念和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理论的影响下,我国的外交工作正在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迈进。这一过程中,我们会不断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两者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因为历史、文化、宗教、地理、制度、民族心理以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形态。然而,不同于西方文明中的“文明冲突论”,我们认为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之间应该存在一种和谐共存的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过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以往,我们常常把“西方式现代化”视为唯一的现代化模式,但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和推进,打破了这一“神话”,让其他国家和民族看到了另一种现代化模式的可能性,也增强了他们在本民族和本文明中发展独特现代化模式的信心。

总的来说,中国正以全新的姿态,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全人类共同家园。

中美联手推进战略稳定对话:共筑全球繁荣与和平

国观智库发布中美联合研究报告,建议开展“二轨”对话以推进战略稳定。

近日,我国知名智库机构国观智库发布了中美联合研究课题成果《未来中美战略稳定对话:借鉴与展望》研究报告。报告提出,中美双方有必要就广泛的战略稳定问题展开对话。如果“一轨”战略稳定对话暂时不具备条件,那么开展“二轨”对话则是实际可行的。 “二轨”对话可以为实现未来的“一轨”对话探路,奠定基础。

该报告由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朱俊玮、耶鲁大学讲师戴维·艾利森、耶鲁大学副教授亚历山大·德布斯、耶鲁大学教授文安立共同撰写。在场的中美专家普遍认为,设立战略稳定对话机制,定期就战略稳定相关议题及双方关注的战略问题进行沟通,有助于中美逐步建立互信,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

对于中美之间的危机管控问题,朱俊玮表示,双方需要对话机制来避免误解和危机的发生,以及在危机发生后迅速沟通,稳定局势。他提到,中美双方都意识到,确保战略稳定已经不再局限于核武器的讨论,但对于应将哪些更广泛的战略议题纳入战略稳定对话仍存在分歧。

报告中,中美双方对地区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强调需要就影响战略稳定的地区热点问题交换看法,澄清误解,寻找合作点。朱俊玮认为,中美可以从合作应对具有共同利益的周边问题开始,逐渐推进到更为复杂的国际问题。

最后,报告强调了中美加强战略稳定的重要性,认为这将使两国乃至全世界受益。双方应本着相互尊重和善意的态度进行对话,努力克服文化差异的影响,推动对话顺利进行。

中俄关系稳固发展:两国元首会晤达成新共识

在北京举行的会谈中,我国外交部长王毅与俄罗斯副外长鲁登科深入交流了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情况。王毅强调,中俄两国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其关系的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强大的内在动力,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也不会针对任何第三方,更不会被第三方的干扰所影响。

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领导下,中俄两国的关系始终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这种发展趋势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也为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最近,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喀山举行了会晤,这次会晤推动了金砖机制的积极发展,促进了全球南方的联合自强,对于世界的和平稳定起到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俄两国元首也在喀山举行了年内第三次会晤,并达成了新的重要共识。

双方一致认为,应该共同努力,统筹协调好各个领域的合作,将两国元首的共识真正落实到位。我国已经接替俄罗斯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主席国,愿意与俄罗斯密切沟通协作,共同推动上合组织的发展。

此外,鲁登科还表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75周年,同时也是中俄建交的75周年。他指出,中俄两国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元首间的外交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双方还就乌克兰危机等问题进行了交换意见,表达了各自的看法和立场,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中欧贸易战:电动汽车关税生效,商务部呼吁对话合作

针对欧盟即将实施的针对我国电动汽车的高关税问题,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昨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欧盟机构的这一举动属于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将会对中欧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造成损害,同时也会影响到欧洲消费者的利益,以及欧盟自身的绿色转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林剑进一步指出,中欧之间的经贸合作应以对话合作为主调,互利共赢为本质。双方应基于相互尊重的原则,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这不仅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也得到了双方的企业和民众的普遍期待。

对于欧盟对我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举措,林剑敦促欧盟方面以建设性的态度与我方继续推进磋商,展现出诚意和灵活性,以期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避免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

中印实控线脱接触:双方一线部队推进落实

中印双方已就边境问题达成解决方案,一线部队正有序实施军事脱离接触。

据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0月3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透露,中印两国已就边境相关问题达成共识,目前双方的一线部队正在积极推进落实工作。这意味着,中印实控线沿线的军事脱离接触进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关于印度媒体之前报道的中印军事脱离接触顺利进行的消息,林剑并未予以否认。但他在回答时强调,双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保持克制与理智,确保一线部队能够安全、有序地推进工作。

对于未来中印实控线沿线的军事脱离接触进程,林剑表示将视实际情况而定,没有确切的时间表。他呼吁各方保持耐心与信心,共同维护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拟访华:加强全面合作

外交部发言人就印尼总统访华一事表示积极态度

近日,据印尼媒体报道,该国总统普拉博沃计划在11月8日出访我国,并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晤。此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对此表示欢迎。他表示,在中印尼两国元首的战略指导下,双边关系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林剑强调,我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在普拉博沃总统就职典礼上作为习近平主席的代表出席,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新政府的大力支持。他进一步表示,我国愿意与印尼加强沟通与合作,深化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共同推进中印尼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为两国人民的福祉做出更大贡献。

对于有关普拉博沃总统访华的具体安排,林剑表示,我国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公布相关信息。

中国经济升温:国际社会好评如潮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自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展现出韧性和活力。前三个季度,我国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量均实现增长,创下了进出口总额的新高,同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并未改变。

林剑指出,近期我国政府多个部门联合推出了大力度的增量政策,旨在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激发消费和投资热情,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国际金融机构如高盛集团、摩根大通、瑞士银行等也纷纷提高了我国今年经济增速的预期。此外,一份针对瑞士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企业决策者对在我国的业务持乐观态度,近半数受访者将我国视为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这些数据和反馈都表明,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的积极态势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稳定性。

展望未来,林剑强调,随着这一揽子政策的共同推动,我国经济活力将进一步外溢。我国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回应国际社会对我国发展的信心和各国企业对我国市场的热情,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新机遇。

中欧对话:共商解决贸易摩擦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最近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欧之间保持着正常的各层级往来,对话合作是中欧关系的主基调,互利共赢是中欧经贸合作的本质。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来妥善处理经贸摩擦,符合中欧的共同利益,也是双方企业和民众的普遍期待。林剑强调,他希望欧方能以建设性的态度与中国继续推进磋商,展现诚意和灵活性,寻求解决方案,避免贸易摩擦扩大升级。

以色列空袭伊朗航天基地:卫星影像揭示战争真相

以色列于10月26日对伊朗发起报复性袭击,据最新卫星图像显示,此次袭击可能导致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重要航天基地遭受破坏。此前,央视新闻报道称,以色列袭击破坏了伊朗位于德黑兰附近的大型军事基地帕尔钦(Parchin)和导弹生产基地科吉尔(Khojir),以及与生产弹道导弹固体燃料相关的设施。此外,据美联社10月30日报道,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东北约370公里的沙赫鲁德航天中心也受到破坏。沙赫鲁德航天中心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制造导弹和火箭的基地,被视为伊朗太空计划的关键部门。

伊朗方面表示,该太空计划仅用于民用目的。然而,此次基地遭受以色列打击后,伊朗制造固体燃料弹道导弹的能力将受到限制。尽管伊朗革命卫队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但以色列袭击已导致4名伊朗军人丧生。

以色列禁用UNRWA 或致加沙人道主义危机

近日,以色列议会在通过的两项法案中,决定断绝与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简称近东救济工程处,UNRWA)的关系,并禁止该机构在以色列及东耶路撒冷从事相关工作。这一举动引起了联合国多个机构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工作无法被替代,禁止其活动可能会导致加沙地带人道主义系统的崩溃。

针对以色列的禁令,挪威外交部已提出一项联合国大会决议,请求国际法院对以色列的义务进行审议。日内瓦大学国际法教授、国际法学家委员会(ICJ)委员、国际人道法领域专家萨索利指出,虽然国际法院的判决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在实际的国际政治环境中,有无约束力的区别并不明显。他进一步提到,安理会可以对以色列及其他违反国际法的国家采取具有约束力的制裁,但由于常任理事国(如美国)的否决,这些制裁措施往往难以实施。

近东救济工程处成立于1949年,其主要任务是为生活在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以及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巴勒斯坦注册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救助、教育和医疗等服务。此外,该机构还在试图为巴勒斯坦人民提供就业机会、小额信贷计划和支持。近东救济工程处下设的医疗中心每年接待约850万名患者,为巴勒斯坦卫生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加沙战争爆发以来,近东救济工程处一直致力于帮助受影响的人们。然而,自今年1月以来,该机构已有9名工作人员因涉及可能的恐怖活动指控而被解雇。尽管如此,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瑞典和日本等国家仍选择恢复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资助。

联合国秘书古特雷斯明确表示,以色列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禁令一旦实施,将违反国际法、联合国宪章和1946年通过的联合国公约。他还呼吁近东救济工程处继续开展行动,同时对以色列未能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行为表示关切。

欧盟对华电动车征高关税:如何破解非地缘政治竞争困局

上海欧洲学会与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外交学人”合作推出“欧洲观察室”专栏第51篇。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高关税措施落地,对我国电动车出口产生冲击,可能影响中欧经贸关系未来发展。欧盟似乎从地缘政治竞争角度处理对华经贸竞争关系。我国需以非地缘政治竞争方式化解,尽力使中欧经贸关系和整体关系回到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

自2024年10月29日起,欧盟发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后采取的最终措施,即对华电动车征收额外进口高关税。这一举措将对中国电动车出口造成冲击,并可能深刻影响中欧经贸关系未来发展。总体而言,这一举措反映出欧盟正从地缘政治竞争角度处理对华经贸竞争关系。

对我国而言,面对欧盟地缘政治竞争攻势,需以非地缘政治竞争方式化解,尽力使中欧经贸关系和整体关系回到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高关税措施是欧盟地缘政治竞争战略的一部分。欧盟似乎是从技术和法律层面来处理中欧电动车关税争端一事,貌似是在世贸组织等多边规则允许范围内的“正常”操作。但实际上,欧盟处理方式已超越市场和多边规则范围,成为欧盟对华开展地缘政治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因在于:第一,欧盟措施出于不恰当的内部市场保护,并具有打压中国电动车发展的客观效果。考虑到目前中美博弈和欧盟强调地缘政治转型的背景,欧委会此次对华电动车反补贴调查及最终征收高关税的目的并非单纯为了恢复欧盟统一市场的公平竞争。

其次,欧盟采取的措施正让中欧经贸整体关系陷入某种非良性发展轨迹,而不仅仅冲击双方汽车行业,这具有政治后果。虽然中欧经贸关系依然较为紧密,但欧盟正实施对华“去风险”政策,并围绕内部统一市场推出了诸多针对外部的政策法规,如碳边境调节税、投资审查机制和供应链法案等,这些措施对中欧经贸交流会产生消极影响。

在后拜登时代的欧盟对华经贸政策前瞻中,欧美关系将具有持续性和相对可预见性,故欧美在协调对华经贸立场上的意愿和相对较高的机制化程度也能继续保持。欧美也可能在“印太”区域采取更多共同行动。同时,针对“一带一路”倡议,欧美会继续加强与第三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在俄乌冲突方面会继续共同向中国施加政治压力。然而,若美国民主党政府继续秉持“民主-威权”理念来划分世界不同“阵营”,欧洲会受到美国的压力,要求其更明确“站队”,共同“应对”中国。而欧洲并不想为了完全附和美国诉求,对中国施加更多政治乃至安全压力,并因此破坏应有的中欧经贸合作。因此美国民主党政府日益增多的压力会使欧洲象征性参与美国主导的针对中国的政治与安全行动,但不会变成欧洲对中国的实质性挑衅。

如果共和党执政,鉴于特朗普在前一任期的表现,欧美关系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会更为复杂。特朗普在对外政策包括对华政策上惯于采用单边主义,缺乏与盟友进行协调的意愿。即使跨大西洋贸易和技术理事会(TTC)依然运作,也可能不会像拜登政府时期那样发挥多大作用。在安全领域,特朗普政府大概会弱化与欧洲进行协调以应对中国的频率和程度。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应以非地缘政治竞争方式应对欧盟的地缘政治竞争攻势,力求使中欧经贸关系和整体关系回归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

亚美尼亚欲购印度普拉雷导弹,提升对阿塞拜疆防御能力?

印度同意向亚美尼亚出口最新研发的“普拉雷”战术弹道导弹。据预测,亚美尼亚和印度将在不久的将来签署“普拉雷”战术弹道导弹的出口协议。对于印度军方和军工企业,以及亚美尼亚军方,这笔军贸交易的意义重大。亚美尼亚希望采购“普拉雷”战术弹道导弹,以提升其陆基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从而应对来自阿塞拜疆的威胁。然而,亚美尼亚军方现有的战术弹道导弹要么过于老旧,要么数量不足。例如,“飞毛腿”B型导弹采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已经超过使用期限,且存在较大的命中误差。因此,亚美尼亚军方希望能够购买新型号的导弹,以提高其军事能力。

朝鲜洲际导弹已就绪,或本月发射

我国政府一直关注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并对朝鲜半岛和平稳定保持高度关注。针对朝鲜近日传言洲际弹道导弹新型移动式导弹发射架已准备部署完毕的消息,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但目前没有得到朝鲜方面的证实。如果该消息属实,我们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涉贪腐案一审定谳

马来西亚吉隆坡高等法院裁定,该国前总理纳吉布涉及“一个马来西亚发展公司”(一马公司)洗黑钱和滥权的25项罪名成立。纳吉布曾于2009年至2018年间担任马来西亚总理,并在其任内设立了名为“一马公司”的主权投资基金。2020年7月,吉隆坡高等法院认定,纳吉布在“一马公司”前子公司SRC国际公司案件中涉及的7项罪名成立,包括挪用公款和洗钱等,判处其12年监禁并罚款2.1亿林吉特。纳吉布随后对该判决提出上诉,但在2021年12月的二审中被驳回。最终,马来西亚联邦法院在2022年8月23日的终审判决中维持了原判,使得纳吉布成为了马来西亚历史上首位因贪腐行为而被投入监狱的前总理。

以色列称黎巴嫩真主党新领导卡西姆任期短暂

在我国媒体的一项最新报道中,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动态,声称黎巴嫩真主党新领导人卡西姆的任期“不会太长”。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了关注。

根据法新社的报道,加兰特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张卡西姆的照片,并配文道:“临时任命,任期不会太长。”此外,他在另一篇帖子中以希伯来语写道:“倒计时已经开始。”此举无疑让人猜测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冲突可能进一步升级。

在此之前,9月底,真主党前领导人纳斯鲁拉在以色列的空袭中不幸丧生。10月29日,真主党正式宣布,纳伊姆·卡西姆接替纳斯鲁拉成为该组织的新任领导人。然而,卡西姆的上任并未给局势带来和平,反而让紧张局势更加加剧。

对于以色列方面而言,他们对真主党的敌意从未减弱,尤其是在纳斯鲁拉去世后,这种情绪更是有增无减。而如今加兰特的这番言论,似乎在暗示着以色列可能会采取更激烈的行动来打击真主党。

至于卡西姆的任期究竟有多长,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冲突,短时间内很难得到解决。

南希佩洛西丈夫遭终身监禁

在美国旧金山,一名男子因涉嫌于今年6月袭击前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的丈夫保罗·佩洛西而被判终身监禁。该男子名叫戴维·德帕普,他在2022年10月28日的冲突中使用锤子袭击了保罗·佩洛西。据德帕普称,他的这一行为旨在结束他所认为的政府腐败现象。然而,法院并未对他的这一主张表示支持,裁定他犯有非法监禁老年人、入室盗窃、威胁公职人员家属以及严重绑架等罪名。目前,德帕普已被关押在监狱中,未来将面临终身监禁的惩罚,且无法获得假释的机会。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水资源危机威胁南亚国家生计

在青藏高原冰川地带,杨勇研究员感受到的“热”逐年加剧。他指出,近年来,即使是夏天在野外考察时,白天只需穿短袖短裤即可,而上世纪80年代需要穿上外衣甚至防寒服。然而,在许多冰川周围的湿地、草地或开始荒漠化的沙地上,地表最高温度已达到30多摄氏度甚至40多摄氏度。这一现象已经成为高原的常态。

杨勇是我国最早深入长江和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调查流域地质环境与河流水文的地质学者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他就开始了对青藏高原的考察研究。2005年以来,他又花了近10年的时间探访了青藏高原上的主要河流。至今,即使已经65岁高龄,他每年仍需投入近10个月的时间在野外进行水系与地质考察。

在高海拔地区行走时,杨勇经常能听到冰川下的水流和石头相撞的声音。他表示,几十年来,物种、植被和人类活动都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但在水文方面,最大的改变却是最明显的。杨勇担忧地说:“青藏高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气候变化,其冰川融化和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对南亚地区乃至全球的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平衡构成了严峻挑战。”

被誉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拥有超过10万亿立方米的总水量,涵盖了51条冰川、96个湖泊和13条亚洲大河。然而,这片在全球78个水塔单元中占据16个单元的重要水土,也是最脆弱、风险最大的地区。根据中国科学院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第二次青藏科考报告》,青藏高原是全球变暖最剧烈的地区之一。1980至2018年间,每十年升温0.42摄氏度,是全球平均升温速率的两倍。

气候变化使得青藏高原的气温升高,主要影响了“三融”:冰川加速消融、冻土层解冻和降水量增加。这导致了地表水补给量的增加,进而改变了水系格局,如湖泊数量的增加、湖泊面积的扩大和湖岸溃决等。

然而,杨勇警告说,从更广泛的空间和时间维度来看,湖泊数量和面积的增加并不一定是好事,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河流水系演变和不可预测的灾变”。同时,“三融”过程也不是简单的等量转化,而是伴随着“水塔”自身水资源供应能力的折损,对人类社会构成威胁。

近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印度尼泊尔等地也频繁发生类似冰川和地质灾害的事件。此外,南亚是全球人口密度最大、最贫困、抵御灾害能力最低的区域之一,气候变化对南亚各国在气候变化进程中的角色、处境和诉求有着重要影响。

以色列卡车冲撞公交站致1死数十伤,警方认定恐怖袭击

在本月27日发生的卡车冲撞公交站事件中,以色列警方认定这是一起恐怖袭击。当时,一辆卡车以极快的速度冲向以色列国防军格利洛特基地外的公交车站,导致一名老年乘客不幸丧生,数十人受伤。据现场附近的一名警察回忆,袭击发生后,他立刻跳入卡车驾驶室试图制止袭击者,然而却遭到卡车司机的攻击。这名警察在反抗过程中从驾驶室摔落,随后向空中开枪。

经过警方调查,士兵们确认了事件的经过,并及时将卡车司机制服并击毙。据调查,卡车在驶向公交车站时并未减速,反而加速行驶,给无辜的市民带来了严重的伤害。这一悲剧再次提醒我们,要警惕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世界结核病新纪录:820万人患病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24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新确诊结核病患者达820万人,创历史新高,较2022年增长明显。尽管相关死亡率有所降低,但患病人数却呈上升趋势。尽管全球抗结核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资金短缺等问题依然严峻。到2023年底,全球仅筹集到结核病防治年度筹资目标的约五分之一。

俄罗斯军演展示核力量 洲际导弹成功发射

俄罗斯军队进行了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据俄罗斯国防部表示,此次试射的导弹型号为“亚尔斯”(Yars)和“布拉瓦”(Burevestnik)。

这次试射是俄罗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具有更远的射程和更高的精度,可以应对现代战争环境中的各种挑战。

“亚尔斯”和“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发工作始于2014年,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进行了首次试射。这两款导弹都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未来,俄罗斯军队将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提高军事实力,确保国家安全。

俄罗斯永久禁止澳新两国140名公民入境

俄罗斯外交部发布声明,决定永久禁止131名澳大利亚公民和9名新西兰公民入境。此次举措是对澳大利亚及新西兰政府长期实施的反俄政策做出的回应。被禁止入境俄罗斯的澳大利亚公民主要分布在军工综合体、媒体和公共活动等领域;而新西兰方面,禁令涉及9名军方人员,包括新西兰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和新西兰海军司令等。

中芬共建绿色未来:低碳发展行动计划

中芬联合工作计划:聚焦低碳发展、卫生、食品、林业和水等领域

近日,中国与芬兰发布了一份联合工作计划,旨在深化两国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实现清洁、低碳和可持续增长。该工作计划涵盖了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增长、卫生和福利、食品、林业和水、科技、教育和体育,以及文化和旅游等多个领域。

作为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石,中芬双方致力于增进相互了解,以确保双边关系的健康稳定。在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双方将持续加强在各个领域的合作。

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增长方面,中芬双方认为这是双边合作的首要议题之一。双方将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原则和规则,积极寻求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此外,两国还将通过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采取切实行动推动可持续增长。

在卫生和福利领域,双方将加强在公共卫生、医疗保健、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同时,两国还将在教育、文化和体育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促进民间交流,加深相互理解。

在食品、林业和水领域,双方将加强政策对话和技术交流,鼓励创新,推动在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两国还将探讨在环保、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科技、教育和体育领域将成为中芬合作的新亮点。双方将在科研、人才培养、青少年体育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教育改革。

文化和旅游领域是两国传统友谊的纽带,双方将在文化旅游、艺术表演、电影制作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文化交流和民间友好。

总的来说,这份联合工作计划为中芬两国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有利于双方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积极作用。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为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

欧盟与北约加强战略合作:应对朝鲜增援俄乌危机

近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北约秘书长吕特举行了会晤,重点讨论了欧盟与北约之间建立紧密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此次会晤是吕特担任北约秘书长以来的首次双边会面。双方一致认为,朝鲜向俄罗斯派遣增援部队反映了俄乌冲突的严重升级。为加强现有欧盟与北约的合作,冯德莱恩和吕特决定成立一个高级别的工作组。该工作组首次会议的筹备工作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启动。

美国散布中国间谍威胁谣言

针对近期部分西方媒体和美西方情报机构炒作所谓“中国间谍威胁”虚假 narrative,污蔑“中国黑客入侵美国电信网络”等事件,本文旨在揭示其中的真相和复杂战略企图。

据《国际锐评》评论员查阅有关文章后发现,涉事媒体至少有七八家美西方主流媒体,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尽管这些媒体宣称自身报道“客观公正”,但实际并未提供任何真实可靠的证据,其“真实性”不言而喻。

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指出,这些媒体发布此类报道的目的在于激化美国政治社会层面对华不信任的氛围,进一步巩固对华竞争对抗的所谓舆论共识,并为下届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定下更强硬的基调。

事实上,这不是美方第一次给中国安上“间谍威胁”的罪名。特别是在2018年,美国司法部启动“中国行动计划”,通过“钓鱼执法”等手段抓捕多位华裔专家学者,炮制多起所谓“中国间谍案”,严重破坏了中美交流合作。尽管没有找到证据且遭到美国学术界强烈反对,美国司法部2022年不得不宣布终止该计划。

然而,今年9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由得克萨斯州共和党籍众议员兰斯·古登发起的法案,宣称要遏制对美国知识产权和学术机构的“间谍活动”,试图复活“中国行动计划”。这些行径表明,美国一些政客已经将反华当成政治“赌注”,捏造虚假罪名不断在国内营造敌视中国的氛围,令无辜人士沦为政治牺牲品。

在各种政治闹剧背后,谁是真正的“黑客帝国”?谁在全球搞“间谍”活动?人们早就一清二楚。长期以来,美情报机构在全球广泛设置情报网络,大肆策反他国人员,窃取别国机密,干涉他国内政,颠覆他国政权,早就不是秘密。2013年,美国中情局前雇员斯诺登在披露“棱镜”系统时就指出,美国正事实上尝试对全球网络空间进行全方位监控。

根据相关调查,美国牢牢把控着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底光缆等全球“关键节点”,还建立了 7 个国家级全流量监听站,并与其他国家合作,对光缆中的数据进行解析和窃取。其中,中国是美国“网络窃密”的主要目标与受害者。近年来,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市地震监测中心等多家中国机构多次遭受境外黑客组织攻击。经中方调查发现,发起者均与美国安全部门有关。

针对美国中情局成立所谓“中国任务中心”并发布中文版网络投靠操作指南一事,中国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等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联邦政府、情报机构和“五眼联盟”国家长期对全球电信和互联网用户实施无差别监听及窃密,还实施“伏特台风”虚假信息行动,合谋欺诈美国国会议员和纳税人,以获取相关法律庇护和经费支持。

此外,美国专门研发了隐身“工具包”,在网络武器代码中插入中文等字符串,试图误导调查人员。由此,又一场美国政府自编自导自演的政治闹剧被揭穿。

综上所述,美方的种种行径不仅无法抹黑我国,反而暴露了其自身的恶劣行径。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揭露美方的谎言,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稳定。

乌克兰议通过科斯廷辞去总检察长职务

近日,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通过了解除总检察长安德烈·科斯廷职务的决定。在此之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经向最高拉达提交了一份同意解除科斯廷职务的决议草案。

根据相关报道,科斯廷在担任总检察长期间表现出了不称职的行为,这导致了他的职务被解除。此次决定旨在加强乌克兰司法体系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确保国家法律得到有效执行。

对于科斯廷的离职,各方反应不一。一些人士认为这是乌克兰司法体系向前迈进的一步,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政治干预司法的表现。无论如何,这次事件再次强调了乌克兰司法体系需要保持独立性和透明度的重要性。

俄罗斯举行战略核力量大秀肌肉

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出席俄军战略核力量演习,并表示核武器是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工具。普京强调,“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为俄罗斯主权和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而俄罗斯并未参与军备竞赛,但仍将保持必要的核力量水平。此外,普京还透露,演习期间将对新型导弹进行试射。

库尔斯克之战:生死决战倒计时

根据央视新闻的报道,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在库尔斯克州被俄军包围的乌克兰军队已失去指挥,许多乌军人员甚至都不知道他们已被俄军包围。此前一天,普京表示,俄军在接触线所有地段向前推进,约2000名乌克兰军人被包围在库尔斯克州。自8月6日以来,乌克兰对俄罗斯控制的上千平方公里土地展开跨境袭击后,俄乌双方在库尔斯克地区已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激烈交战。目前战局如何?如果真的有外国军队参战,会对库尔斯克战局产生何种影响?

根据8月6日的行动,乌克兰依靠无人机侦察和北约情报支援,对库尔斯克州进行了详细侦察,并部署了本国近9个旅(包括先遣部队、主力部队和后备部队)及一定数量的雇佣军。然而,由于俄军准备不足,驻守库尔斯克州的军队主要是边防部队,缺乏重武器的边防部队难以抵挡乌军的重装部队。不到十天,乌克兰军队便控制了库尔斯克州82个定居点,面积达1150平方公里,纵深达35公里。

尽管如此,随着增援部队的到来,俄军逐渐拥有了兵力优势。美国评估认为,俄罗斯需要至少20个旅(约5万人)才能将乌克兰军队彻底赶出库尔斯克。然而,迄今俄军的反攻行动相对较弱,主要目的是延缓乌军的进攻势头和兵力集结,为后续反攻做好准备。真正的反攻行动始于9月中旬。

至今,经过一个多月的反攻,俄罗斯军队已收复了近一半领土的控制权。乌克兰军队正竭尽全力阻止俄军进攻,战场局势依然紧张。尽管乌克兰高层已做出战略调整,决定将部分兵力从其他地区转移到库尔斯克方向,但双方仍将在该地区展开激烈的消耗战和阵地战。

如果真的有外国军队参战,可能会对库尔斯克战局产生重大影响。这不仅意味着外国势力介入乌克兰内战,还可能加剧地区的军事紧张局势,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和平解决俄乌冲突的压力将增大,各方需共同努力,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全球树木濒危情况加剧:红色名录新增16425种濒危树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全球树木评估报告:38%树木面临灭绝风险

近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更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中公布了首次全球树木评估报告。报告显示,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树木正面临灭绝威胁,在接受评估的47,282种树种中,有超过16,000种濒临灭绝,这几乎是所有濒临灭绝的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数量的总和。

树木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百万人的生活和生计都依赖于它们。然而,如今每三个树种中就有一个以上濒临灭绝。IUCN总干事格雷特尔·阿吉拉尔博士表示:“树木是生命的晴雨表。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我们肩负着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树木的使命。”

树木在碳循环、水循环和养分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还是土壤形成和气候调节的重要参与者,对于众多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此外,人类的生活生产也离不开树木,许多树木被用于建筑、药物、食物和燃料等领域。

根据美国农业部林务局的数据,每100棵树每年可吸收约54吨二氧化碳和430磅(约195千克)其他空气污染物。在2021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100多位世界各国领导人承诺,到2030年将停止森林砍伐。然而,《2024年森林宣言评估》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永久性丧失的森林面积已达637万公顷,远超2030年之前的预期目标。

尽管面临巨大挑战,IUCN仍呼吁各国共同努力,拯救濒临灭绝的树木,确保人类和地球的未来。

习近平欢迎芬兰总统访华,两国关系迈向新高峰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的隆重的欢迎仪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热情地接待了来访的芬兰总统斯图布。在友好热烈的气氛中,两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应我国国家领导人的诚挚邀请,芬兰总统斯图布于近日起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旨在深化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加强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并为中欧关系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访问期间,双方领导人将举行会谈,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包括全球治理、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同时,两国还将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此外,访问还将涉及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两国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斯图布总统此次访华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新的阶段,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总之,斯图布总统此次访华将对两国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为中欧关系的未来指明了方向。我们期待着此次访问的成功,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将不断迈向新的高峰。

中赞建交六十载:共筑命运共同体

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于近日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六十周年。习近平强调,自建交以来,中赞关系经历了国际风云的考验,始终保持着真诚友好的态度,共同前进。近年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持续加深,双方在务实合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涉及到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两国互相支持,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福祉。

希奇莱马总统在今年9月来华参加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就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做出了重要的战略指导。习近平表示,他非常重视中赞关系的发展,愿意与希奇莱马总统一起努力,以两国建交六十周年的为契机,弘扬传统的友好关系,坚定的相互支持,加强全方位的合作。

希奇莱马总统也表示,建交六十周年是赞中关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两国建立的基于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基础上的伙伴关系,为各自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例如,坦赞铁路和下凯富峡水电站等项目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希奇莱马总统也表达了赞比亚将继续支持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倡议,同中国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愿。他表示,愿意与中国主席一起,共创美好的未来,推动赞中全天候的友谊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得更大的发展。

李希将出访意肯南 三国共谋友好

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官方声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将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接受意大利参议院、肯尼亚联合民主同盟以及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的邀请,于本月30日至11月8日对这三个国家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此次访问旨在深化双边关系,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地区和平与繁荣发展。

中泰文化交流:佛牙舍利将赴泰供奉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0月2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确认了泰国政府将迎请我国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赴泰供奉的消息。为庆祝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六循(72岁)寿辰和2025年中泰建交50周年,我国已同意安排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期间赴泰国曼谷供奉73天。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曾先后六次被迎请出国供奉,这在佛教信众中引起了广泛的欢迎。此次佛牙舍利赴泰供奉,将进一步促进中泰两国佛教界的交流,丰富了中泰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情感联系。

以色列空袭加沙:已致62死数十失踪

据我方了解,以色列军队在10月29日对加沙地带的北部地区发动了一次袭击,目标为一栋位于拜特拉希耶的建筑。此次袭击导致62人死亡,另有数十人失踪。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全力救治失踪人员,同时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我国政府对此表示关注,并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升级冲突,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全球温室气体创新高,气温持续攀升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3年温室气体公报:二氧化碳浓度创历史新高,全球气温预计在未来数年将继续上升

据世界气象组织(WMO)最近发布的《2024年温室气体公报》,2023年全球温室气体水平再次刷新纪录,表明地球温度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升高。该公报数据显示,自2022年至2023年期间,全球地表大气中的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2.3 ppm,这意味着该数据已连续十二年增长超过2 ppm。此外,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累积速度超过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且在全球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20ppm,甲烷浓度达到1934ppb,氧化亚氮达到336.9 ppb,分别相当于工业化前水平的151%、265%和125%。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塞莱斯特·索洛强调:“这是又一次警示,我们应该立即采取行动。我们已经明显偏离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道路。”报告指出,人类过度燃烧化石燃料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公报》警告称,由于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可能成为更大的温室气体来源。海洋升温可能导致二氧化碳吸收减少,野火事件则可能导致更多碳排放。

尽管如此,即使碳排放量迅速降低至净零,根据观察到的数据,地球上的温度仍然会在几十年内持续上升。这种现象上一次出现在300-500万年前,当时地球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出2-3摄氏度,海平面也比现在高出10-20米。

这两份报告分别为即将于11月12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 29)提供最新的气候数据和科学依据。

中方回应朝鲜向俄派兵:希望各方推动缓和局势

在10月2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回应了有关朝鲜向俄罗斯派兵的报道。他表示,我国一直坚定地支持通过政治手段化解乌克兰危机,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针对有关朝鲜在俄罗斯部署军队的消息,林剑表示,我国注意到这一动向,但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证实此事。若属实,这将加剧地区的紧张局势。我国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导致紧张升级的行动。同时,我们将继续为推动地区和平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柬命运共同体迈向新时代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0月2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就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登基20周年进行了回应。他表示,我国对西哈莫尼国王登基2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国家主席习近平已经向西哈莫尼国王致贺电。自西哈莫尼国王继位以来,他为柬埔寨的和平稳定、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做出了重要贡献。林剑强调,西哈莫尼国王全面继承了其父西哈努克太皇的遗志,长期致力于深化中柬传统友谊。在他的领导下,中柬命运共同体进入了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新阶段,双方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林剑表示,我国高度重视与柬埔寨的关系,珍视与柬王室的传统友谊,愿意与柬方共同努力,继续传承传统友谊,深化互利合作,加强人文交流,推动中柬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中方强烈反对美台军事合作:已对美企实施制裁

关于台湾“国防部”与美国企业签署无人机采购协议一事,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0月2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谓的“国防部”。中方一直坚决反对美台之间的军事联系。针对美国企业及其主要高管因参与此次无人机交易而被中方制裁的情况,林剑表示,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

中方祝贺梦想党当选,愿助格鲁吉亚实现稳定繁荣

关于格鲁吉亚议会选举结果的评论

近日,媒体报道了关于格鲁吉亚新一届议会选举的情况。根据报道,该次选举已经顺利完成。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林剑表示,我国注意到格鲁吉亚的选举过程顺利。一直以来,我国尊重并支持格鲁吉亚人民自主做出的选择。我们真诚地期待着格鲁吉亚能够保持稳定和繁荣,同时也愿意与格鲁吉亚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发展。

莫桑比克选举风波:解阵党争议中大胜,新旧政府过渡受阻

近日,非洲东南部国家莫桑比克举行了总统、国家及省级议会选举。根据莫全国选举委员会于10月24日发布的计票结果,左翼执政党“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FRELIMO,简称“解阵党”)总统候选人丹尼尔·查波成功当选总统,同时解阵党也在国家议会和各省议会选举中取得了压倒性胜利。这使得作为老牌执政党的解阵党将继续保持自1975年该国独立以来的长期执政地位。然而,本次选举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争议,如反对派对执政党“选举舞弊”的指责,以及选后的抗议示威和暴力事件,预示着选后该国政局可能不会平静。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选举也见证了一个新兴政党的崛起,那就是莫桑比克发展乐观党(PODEMOS)。这个全新政党成功地集合了传统两大党的出走成员,首次参选便一举成为最大反对党,这显示出莫公众对于当前政治现状的不满和寻求变革的需求。

莫桑比克的选举结果虽然看似解阵党再次取得胜利,但实际上,外界对该党胜选成绩的质疑声从未断过。近年来,莫桑比克每逢选举,都会有声音指控该党利用执政资源、操纵选举舞弊。例如,去年10月举行的地方选举,就在投票日前就被莫警方逮捕了反对派人士。投票结束后,全国范围内的抗议和警民冲突导致了至少三人死亡,一些地方的法院甚至承认存在投票违规现象。尽管宪法法院后来公布了最终结果,但是四个原本由解阵党获胜的城市最终被改判为最大反对党、中右翼“莫桑比克全国抵抗运动”(Renamo)胜选。

除此之外,本次选举还有一些疑点,比如莫桑比克官方公布的注册选民数量约为1710万人,但根据非政府组织“公共诚信中心”的说法,部分省份的注册选民数量比实际成年选民数量多了近88万人,这可能意味着存在大量的“幽灵选民”和“人头选票”。此外,在投票期间,有一些投票站拒绝让记者和观察员进入现场,这也引起了民间组织“和平屋”的关注。反对党阵营的三名总统候选人指责,在投票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些投票箱提前启封,而且有代表被剥夺了监督投票过程的权利和资格。

对于这些疑点和争议,国际社会也给出了不同的反应。一些国家和组织,如美国智库国际共和研究所(IRI)、欧盟和美国都对本次选举的结果表示了质疑,并要求莫桑比克全国选举委员会公布各投票站的投票明细。但是,莫桑比克全国选举委员会拒绝了这一要求。

总的来说,本次莫桑比克的大选充满了争议和疑点,不仅引发了民间的抗议和罢工,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这对于新的莫桑比克政府和解阵党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他们需要尽快解决选举争议,恢复政治稳定,以便能够顺利进行权力交接和新政府的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