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高法院被一些学者盛赞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法院”。然而,在这庞大的权威背后,法院系统的不堪重负也逐渐暴露出来。据新华社报道,印度首席大法官T·S·塔库尔曾在2016年向总理莫迪声泪俱下地提出,政府要大幅增加法官数量,否则“堆积如山”的案件无法处理完成。当时,2016年,印度仅在地方法院层面就有超过2000万宗积案,光处理刑事案件就得花30年。2019年,印度各级法院积案共有约3300万件;2021年,这个数字达到4500万件。来到2024年,长期追踪南亚地区新闻报道的记者萨米尔·亚西尔(Sameer Yasir)1月13日在《纽约时报》撰文提到,印度全国范围内的刑事与民事积案超过5000万件,在过去20年内翻了一番。按照目前的速度,要清理完印度积压的案件需要300多年。
印度的司法系统长期以来都饱受诟病。一方面,法院案件数量激增,导致审理时间过长,影响了当事人的权益。另一方面,法院资源有限,法官数量不足,导致审理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公众的需求。这些问题不仅让当事人备受煎熬,也让印度最高法院陷入困境。
面对这一问题,印度政府和法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增加法官数量、改善法院设施、优化审理流程等。然而,这些措施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据印度资深法律记者迪内什·加迪亚(Dinesh Gardia)等人发起的非营利法律网站Law Pedia曾专题撰文发问道:“我们如何应对司法系统中不断增长的案件积压,及时为普通人提供正义?”
印度约77%的嫌犯(prisoner)仍在等待审判,相比之下,全球平均水平约为33%。在超过1100万起积压的民事案件中,近1/4的案件拖延了5年以上。这些积压的民事案件大多涉及土地或其他财产纠纷。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法律纠纷是一宗银行清算案,在72年后终于在2023年得到解决。另外,去年6月,1名90岁的印度男子因为涉及一起42年前的案件被判终身监禁:他在1981年参与了一起对10名达利特(“贱民”种姓)村民的屠杀。印度记者萨米尔·亚西尔在他的报道中还讲述了一位名叫比诺德·帕斯万(Binod Paswan)的“贱民”所遭遇的故事,帕斯万是一起上层种姓地主指使的屠杀事件的亲历者。事件的起因是一些来自印度比哈尔邦的农场工人提出提高工资的主张,却遭到高种姓土地所有者的反制;共有58名“贱民”在事件中被杀,其中7人是帕斯万的家人。帕斯万当时躲在粮仓中,因此幸免于难。他在屠杀事件第二天就向警方报案,调查人员随即展开调查、检察方面提出指控。如今,距离事件发生已过去26年。经过数百次法庭听证会、相互矛盾的判决、一些证人离开人世之后,帕斯万仍未能等到最终裁决。“对我们而言,寻求正义已成为我们一生的噩梦。”45岁的帕斯万说。
身为被告的送奶工马亨德(Mahender)也在“等候发落”。他曾在十多年前被指控销售假冒产品,作为被告出席了几十场庭审。时至今日,该案件仍未得到裁决。甚至乎,为他负责立案的警察已被调离原来的小镇,检察员与证人也已不再出席,马亨德却仍需按时“报到”,参与听证会。即使律师手握被印度社会视为最重要文化资本之一的法律知识,也不一定能在效率低下的司法体系中“速战速决”。1999年,来自马图拉(Mathura)法院的律师查图维迪(Tungnath Chaturvedi)被服务态度恶劣的铁路售票员多收了价值25美分的票款。查图维迪为此提起诉讼,花了23年时间,历经120场庭审才得到判决。查图维迪讲述说,诉讼期间,他每天都要在法院的五层楼上下奔波,参与庭审。当法官最终宣判时,他作为律师已经退休了,甚至因为关节炎无法从家里走到法庭。
印度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包含贫富差距、教派冲突、族群关系等在内的棘手社会问题繁多。司法系统的积案问题作为其中之一,其实由来已久。印度法院之所以不堪重负,最直接的原因可由简明的数字说明:印度平均每100万人中有21名法官,其法官人数与总人口之比在全球排名中长期保持低位。对比之下,美国每100万人中约有150名法官。几十年来,印度的领导人和法院一直试图增加法官人数,希望终有一日能实现平均每100万人中有50名法官的目标。
然而,法官数量的增加并不能完全解决案件积压的问题。在印度最高法院审理的案件中,高达40%的案件积压时间超过5年,相比之下,2004年积压时间超过5年的案件占比为7%。另外,截至2018年11月,印度最高法有8%案件积压时间超过10年。阿帕娜·钱德拉等印度法律学者在2023年11月出版的著作《审判中的法院:印度最高法院的数据库》(Court on Trial)一书中表示,基于他们对最高法院超过100万件案件的数据分析,截至2018年11月,最高法院审理的案件中高达40%的案件积压时间超过5年,相比之下,2004年积压时间超过5年的案件占比为7%。另外,截至2018年11月,印度最高法有8%案件积压时间超过10年。阿帕娜·钱德拉等学者研究发现,一起案件从初审法院诉讼至最高法院,平均审理需要大约13年零6个月的时间。平均而言,税务案件在法庭上需要大约四年的时间才能得出裁决,这使得它们成为对印度国库来说最耗时、影响最大的案件类型。截至2018年11月,负责处理重要法律问题的宪法法庭案件(需要至少5名最高法院法官审理)平均积压时间超过8.5年,最高法中需要7名法官审理的案件的积压时间则在16年以上。
尽管最高法院拥有巨大的权威和权力,但它仍处于危机之中。阿帕娜·钱德拉等印度法学学者如是感慨。政府去哪儿了?来自印度的商人瓦什斯塔(Vashista)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印度社会对法院系统效率低下的问题早有感触。“有关报道体现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本届莫迪政府曾立下类似‘军令状’一般的誓言去改革司法系统,不过我们似乎还没有感受到真的成果。”
印度最高法院在莫迪政府近年积极推进“印度教民族主义”政治议程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某种程度上,这与莫迪政府疏于推进司法体系改革、司法人才队伍扩大的姿态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政治议程上,如无必要,法院有关的议题被置于次要——除非这些议题与政府更为关切的政治议程有关。
尽管如此,印度最高法院仍然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它的判决可以影响到印度的政治和社会生活,甚至能够引发国际关注。例如,在2023年1月,印度最高法院应印度国内部分人士申请作出裁决,维持废除宪法第370条的决定。这意味着最高法院已经认定,总理莫迪政府废除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自治地位”的决定是合法的。
印度法院系统的积压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反映了印度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包括贫富差距、教派冲突、族群关系等。这些问题不仅让当事人备受煎熬,也让印度最高法院陷入困境。因此,解决印度法院系统的积压问题需要从更深层次的社会变革入手。只有当印度社会实现了真正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法院系统才能够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实现公正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