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安全大检查全面启动

近日,北京市教委官方发布消息,为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将全面开展2024年度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此次检查旨在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据悉,此次安全检查将由专家组对高校实验室进行入校现场检查与调研。重点关注近年来发生过安全事故、前期排查中发现重大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工作不到位的高校,并将这些高校列为重点检查对象。各高校需在完成自查整改、分级分类的基础上,上报本校实验室清单,包括实验室所在位置、实验室类别、主要危险源类别、实验室级别等信息。

专家组现场检查的重点内容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实验室消防安全、分级分类落实情况以及重大安全隐患等方面。对存在隐患的高校,将发送书面整改通知书,并在收到高校整改报告后,组织入校进行回头看,重点检查隐患整改落实情况。

此外,专家组还将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考察、发放问卷等方式,深入调研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难点、痛点问题,如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课程建设、经费保障、重要危险源管理、安全培训情况等。

根据时间安排,北京市教委将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2024年)》及实验室清单,组织专家对各高校各级各类实验室安全情况进行抽查。本次检查时间集中于10月至11月,具体入校时间将提前3个工作日通知。通过此次安全检查,北京市教委将进一步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科研环境。

2025年中考报名启动:11月9日起信息采集

近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发布重要通知,明确了2025年初三年级学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安排。报名信息采集工作将于11月9日至11月15日进行,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完成个人信息的录入与核对。

据悉,此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于12月31日前完成报名考生的资格审核。考试科目包括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体育与健康。其中,英语科目将听力口语与笔试分离,采用计算机考试方式,学生将有两次考试机会,以最高成绩计入总分。

英语科目听力口语考试的第一次考试定于12月15日举行,第二次考试预计在2025年3月进行。报名方式方面,北京市初三年级在校生需在其学籍所在初中学校报名,而外省回京考生和往届生则需到户籍所在区的考试中心报名。

针对报考资格,北京市户籍的应届初三年级学生、18周岁以下(2007年9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往届生、积分落户人员随迁子女均可报考高级中等学校。此外,非北京市户籍但符合相关条件的应届初三年级学生也可报考相应学校。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则可报考中等职业学校。

北京教育考试院提醒广大考生,务必关注报名时间和相关要求,确保顺利参加考试。同时,学院将全力以赴为考生提供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北京高中学考1月开考,考生可报考九科目

记者杨菲菲报道:根据北京教育考试院最新消息,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将于1月9日至11日举行。此次考试是学生获得普通高中毕业证书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认定为高中同等学力的重要依据。

报名工作将于2024年11月4日9:00至11月8日12:00开启,考生可通过网络完成报名手续。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外语。其中,语文考试时长为120分钟,满分100分;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每门科目考试时长为60分钟,满分均为100分;外语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包括笔试60分钟(满分75分)和听力考试30分钟(满分25分)。

笔试部分由全市统一组织,听力考试则由各区负责实施。合格性考试的成绩将以“合格/不合格”的形式呈现,60分(含)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则不合格。考生预计可在2025年1月下旬查询到考试结果。

本次考试面向具有北京市户籍或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包括高二、高三年级)、职技类学校在校生以及社会考生。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注册信息将由全市中小学学籍管理云平台(CMIS)统一同步,并由学校进行复核。职技类学校学生则由学校统一注册。社会考生需在指定时间内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注册。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可报考未通过的科目,已合格的科目不得重复报考。考生在报名期间应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确认注册信息无误后选择报考科目。对于首次通过网络注册的考生,需按照注册区考试中心的规定办理报考信息确认手续。

外省考生回京高考,学业水平认证时间公布!

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消息,针对拟于2025年回归北京参加高考的外省学籍考生,将开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会考)成绩认证工作。为确保考生顺利完成认证,以下为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认证时间及方式

1. 认证时间:2024年10月24日9:00至11月4日12:00。

2. 认证方式:考生需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进行“外省回京高考考生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认证”。

二、认证流程

1. 注册:考生需在认证页面进行注册。

2. 成绩认证:登录后,选择原就读省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会考)主管部门盖章的成绩证明,扫描件或照片进行上传。

3. 提交认证:待缩略图显示后,点击“提交认证”。

三、注意事项

1. 多张成绩证明可合并:如有多张成绩证明,可合并到一个文件后再上传,避免成绩缺失。

2. 成绩证明须盖章:成绩证明须有省级主管部门盖章。

3. 审核时间:一般情况下,审核将在72小时内完成,审核结果将以短信形式发送至注册时绑定的手机。

四、特殊情况处理

如遇到信息拥堵等特殊情况,提交认证72小时后仍未收到审核结果短信通知的,可重新登录并进入“外省成绩认证”页面查看审核结果。11月4日12:00截止提交认证后,仍可登录查看审核结果,直至11月7日12:00关闭服务。

五、成绩认定

1. 原省成绩证明中成绩以等第呈现的,按原省划定的及格/合格及以上等第认定为合格。

2. 原省成绩证明中成绩仅以分数呈现的,按原省满分值的60%划定,不低于60%的认定为合格。

3. 原省成绩证明中艺术科目以音乐、美术两个科目呈现,须这两个科目均达到合格标准方可认定为艺术科目合格。

六、无需认证情况

1. 已将学籍转入北京市的考生。

2. 此前参加北京市高考时已做过认证的考生。

3. 在北京市参加过学考合格考或高中会考的往届考生。

请相关考生按照规定时间完成认证,如有疑问,可咨询北京教育考试院。

成都发布民办学校合规指南,严打违规收费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联合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成都市营利性民办学校合规经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规范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保障学生及其家长权益,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指南》明确指出,营利性民办学校在收费管理、招生宣传、服务提供等方面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具体内容包括:

一、收费项目规范:《指南》要求,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收费项目必须符合《四川省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相关规定,不得收取与入学关联的任何费用。学费、住宿费等按学期或学年收费,伙食费等自主消费费用按月或按学期收取,并确保专款专用,定期公布消费情况,禁止从中营利。

二、退费制度健全:学校应依法依规建立退费制度,并在入学协议中明确相关条款。若因虚假招生广告、违规招生等导致学生退学,学校应全额退还学生所缴纳的费用。

三、价格行为规范:《指南》强调,学校不得违反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收取费用,不得存在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服务性收费、代收费应遵循自愿和非营利原则,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提供服务并收费,禁止将服务性收费与学费、住宿费捆绑收取,避免在代收费中获取不合理差价或返还款。

四、广告宣传合规:各类办学主体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真实、合法、健康地表达广告内容,不得含有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教育、培训广告中不得含有对升学、考试、学位学历等作出保证性承诺,或暗示与考试机构等存在关联等内容。

五、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应积极开展师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确保教师行为符合职业规范,遵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同时,学校教职工聘任及试用手续应合法完备,师生比符合规定,学科教师配备满足课程设置需要,严格执行教职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制度。

《指南》的发布,将为成都市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合规经营提供有力保障,助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百年名校166中,校庆校友共回忆

10月19日早晨,北京市东城区同福夹道的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内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来自四面八方的毕业生和离退休教职工汇聚于此,共同庆祝学校建校160周年。此次返校活动吸引了2000余名校友,他们带着满满的情感和对母校的祝福,共同回顾往昔,展望未来。

深秋的校园风景如画,校友们在校园中留下了美好的足迹。学校精心设置了三处打卡点,通过温暖的“家书”和校园文创纪念品,让校友们重温那段青春岁月。在操场上,校友们有序排队,用校庆专属印章兑换心仪的纪念品,现场气氛热烈。

教学楼内,各届校友重返曾经学习的地方,与老同学欢聚一堂,重温昔日同窗情谊。校园里,处处可见老友重逢的温馨问候和追忆往昔的欢声笑语。

今年已经80多岁的朱淑娟女士是1960届“女十二中”的校友。她表示:“今天来学校主要是想看看老同学,学校的面貌变化很大,校舍焕然一新。一进校门,就感受到一股朝气蓬勃的氛围,大家都显得精神矍铄。和老校友们聊天,发现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心情也都很舒畅。”

在操场的主席台上,轻快的音乐演奏为校友返校活动增添了温馨和热烈的气氛。2018届校友、曾任学校金帆管乐团学生团长的姚翊森表示,今天演出的乐手大部分都是学校金帆管乐团的毕业生。他们在学校里培养了音乐爱好,这份情感不会随着毕业而消失。

学校校史馆也向校友开放,多位学生志愿者在这里为校友们讲述百年老校的故事。据了解,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创立于1864年,历经“贝满女中”、“女十二中”和“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三个阶段,培养出了众多杰出校友,如新中国首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著名女作家冰心、中国科学院院士、新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谢希德等。

为了庆祝建校160周年,学校还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包括金帆话剧团排演的校友原创话剧《百合花颂》等。同时,学校也举办了市级跨学科主题学习研讨会和老校长座谈会,共同探讨学校未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教育集团将于2024年8月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学校在新的历史阶段将迈向新的征程。贾喆校长表示,学校将继续发扬传统优势,同时在培养创新人才、科技人才上不断创新育人模式,与社会资源单位展开合作,探索新的教育发展道路。

未来教育论:破解科技赋能下的教育新挑战

在近日举行的学习者大会上,教育界专家学者围绕未来教育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哈佛大学终身教授梁黎明提出,人才并非仅靠培养,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才能和潜力,教育者的使命在于发现并呵护这些闪光点,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和资源。

梁黎明强调,孩子的成长节奏各异,教育者应在关键时期提供适当的资源,以充分激发每个孩子的潜力。同时,帆书创始人及首席内容官樊登从脑科学角度出发,建议教育者和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创造一个有助于大脑健康发展的环境。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指出,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关键在于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方案。樊登则强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为创新搭建平台。

此外,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元卓就技术赋能教育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仍存在局限性,教育工作者应警惕大模型的潜在误导,并在应用中规避其幻觉问题。

启行教育创始人赵蔚在大会致辞中表示,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教育工作者应坚持关注孩子的成长方向、能力培养和路径选择,重点培养他们的感知力、洞察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学习者大会由启行教育主办,多位教育专家的精彩分享为教育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数字化转型和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任,需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两弹一星精神铸就思政金课

近日,正值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六十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隆重开展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第七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的集体备课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两弹一星”事业的亲历者、见证者及家属,历史研究专家学者,以及国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专职教师等共同参与,旨在打造一节思政“金课”。

在集体备课现场,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周琪强调了“两弹一星”精神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他提出,国科大要将重新开放后的纪念馆打造成缅怀科学先辈的精神殿堂,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生动课堂,并将其作为立德树人的鲜活教材。周琪校长还强调,要以“两弹一星”理论体系研究和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教师,将“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内容中。

据悉,此次备课活动主要围绕概论课第七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展开。国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常征介绍,学院高度重视概论课建设,将其作为思政课建设的重中之重。学院每年为大一新生开设这门课程,并成立专题授课团队,集全院之力讲好这门课程。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陈晓东、胡木英、彭洁等“两弹一星”任务的亲历者、见证者及家属分享了父辈们的感人故事和宝贵经验。陈晓东介绍了其父亲陈芳允在无线电技术领域的杰出贡献,胡木英回忆了其母亲谷羽在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局的工作经历,彭洁则分享了其父亲彭士禄在核潜艇动力装置研究工作中的艰辛历程。

通过此次集体备课活动,国科大旨在教育引导学生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国科大的思政课建设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海淀双减严打违规学科培训,三起违规事件被通报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双减”工作专班办公室对违规学科培训行为展开专项行动,连续发现三起涉嫌违规组织线下学科培训的案例,并已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

据悉,海淀区“双减”专班办公室近期对辖区内学科培训进行了密集执法检查,并积极核实问题线索。检查中发现,北京乐享佳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青鸟飞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个人徐某某均存在违规开展线下学科培训的行为。

具体来看,北京乐享佳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110105MA00714M32,注册地址位于海淀区丹棱街6号1幢330、331、332、333,实际经营地址为丹棱街6号1幢909。北京青鸟飞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110112MA01JDJF0L,注册地址在通州区榆西一街1号院4号楼6层602室267号,实际经营地址为海淀区丹棱街6号1幢1018、1019。个人徐某某,身份证号码370686**********16,租赁海淀区永定路88号长银大厦A座10层10A10作为教学场所。

针对上述违规行为,海淀区“双减”专班工作人员已迅速采取行动,立即叫停了相关培训活动,并责令涉事机构退还相关费用,主动拆除教学设施设备,妥善处理后续问题。区市场监管局将依据区教委移交的案件线索,依法依规对涉案个人进行进一步调查和处理。

值得关注的是,《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53号)自2023年10月15日起正式实施,对各类隐形变异和违规培训行为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海淀区将继续秉承“双减”工作要求,强化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规学科培训行为,切实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教育环境。

第25届中国国际教育展:全球教育盛宴启幕

10月17日,北京——备受瞩目的第25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即将拉开帷幕。此次年会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将聚焦教育强国建设,邀请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0余名代表共襄盛举。年会主体活动将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同时,中国国际教育展将同期在广州、上海、成都和北京四地展开巡展。

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教育:为人人,为未知,为未来”。杨军秘书长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年会的筹备情况。作为中国教育外交的重要活动,本届年会将围绕教育强国建设展开深入探讨,通过全体大会、CACIE之夜、平行论坛、合作洽谈、CACIE漫谈、教育展览等多个环节,呈现近百场教育交流活动。

年会特别邀请法国担任主宾国,这是继2004年和2014年之后,法国第三次担任此殊荣。全体大会将展示中国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并有来自中国、法国、澳大利亚、乌兹别克斯坦、美国等国的教育界代表带来致辞和主旨发言,分享他们对未来教育的见解。

年会还将举办40场主题论坛,涉及教育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区域教育合作、教育数字化、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保障、国际化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多个热点议题。500余位中外教育界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将发表演讲,并发布13项国际教育研究相关报告及成果。

此外,年会还推出了专场洽谈和合作洽谈展,并配备了线上洽谈程序,方便中外代表拓展合作机会。观众可通过中国国际教育展官方网站注册,免费参观2024中国国际教育展。

中国国际教育展是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于10月26日至11月2日在广州、上海、成都、北京四地举办。参展院校数量比去年增长25%,北京站的增长尤为显著。本届展会有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380余所院校参展,涵盖各国各地区留学优势,并提供57场留学专场讲座及互动活动,为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权威的留学信息。

作为年会的主宾国,法国国家展团将带来35所知名高校参展,包括巴黎政治大学、巴黎高等商学院等,为我国学生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法国展区也将举办特色互动活动,推广法国文化。

杨军表示,本届年会致力于搭建一个国际教育交流的平台,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出国留学的准备,推动国际教育合作与发展。

百岁伉俪:人教经典插画的传承者

孙全洁,一位98岁高龄的老人,回到了她近一个世纪人生中最重要的地方——人民教育出版社。这里不仅是她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她与丈夫刘承汉共同奉献教育事业的见证。

在出版社图书馆的展厅内,近200件珍贵的照片、手稿和旧物构成了一个充满怀旧气息的美术世界。这些展品不仅见证了孙全洁与刘承汉的艺术生涯,也见证了新中国教材发展的历程。

孙全洁与刘承汉是新中国最早一代教材插画工作者。上世纪50年代,他们从南京大学美术系提前毕业,随后进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绘图科,开始了他们心系教育、情注教材的生涯。几十年来,孙全洁为教材绘制了不下万幅插画,同时成为我国教科书最早外文手写体书写者;刘承汉则是国内出版界唯一一枚中国驰名商标“人教绿芽”的设计者,以及近40年人教著名品牌《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封面设计者。

今年9月27日,孙全洁亲自来到了《百岁伉俪 艺术人生——刘承汉、孙全洁与他们从事的教科书美术设计工作》专题展现场。尽管年事已高,但她精神矍铄,坐在轮椅上,戴着助听器,专注地观看展品,听人讲解。

1949年,刘承汉与孙全洁考入国立南京大学。读完三年级时,中央决定从华东地区抽调3000名大学生支援中央建设,两人提前毕业,开始了与首都北京和教材事业的一生。

当时,人教社绘图科设在教育部院内“小红楼”上的一间小房间内,设备简陋,全科只有五个人。为了满足中小学急需新的课本的迫切需求,绘图科的成员们加班加点,熬夜赶工,甚至“坐月子”时也在赶工。

孙全洁提到,他们刚来的时候,像白丁似的什么都不会。出版社提供了很多机会和条件,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她还回忆说,当时的老社长叶圣陶特别为他们配备了照相机,便于他们到学校调研。

孙全洁和刘承汉的插图作品深受师生喜爱。其中,孙全洁为《入队》课文创作的插图,被选入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至今仍被许多人怀念。

孙全洁和刘承汉的作品展现了他们精湛的艺术技艺和深厚的人文情怀。他们的作品不仅美化了教材,也丰富了我国教育文化事业。

京源小学巧融阅读,打造学科阅读新模态

10月16日,北京市京源学校小学部举办了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现场会暨北京市青少年阅读促进联盟倡议发布仪式。活动期间,该校展示了如何将读书行动巧妙融入各学科教学,并发布了北京市中小学生阅读指数体系。

在活动现场,京源学校小学部通过多节课例展示了阅读如何与不同学科相结合。例如,在美术课上,学生通过研究齐白石的画作,将阅读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们通过“剧本杀”游戏,锻炼了阅读理解与信息处理能力。

京源学校小学部的学生们还展示了他们在阅读《昆虫记》后的成果,制作了栩栩如生的昆虫模型,并在数学科目学习中,以“莫比乌斯带”为主题,通过制作立体书等方式展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京源学校小学部德育主任崔红艳介绍,学校构建了包括经典阅读、主题化全学科阅读和综合性文献阅读在内的阅读课程体系,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素养。

大会期间,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熙发布了北京市中小学生阅读指数体系。该体系包含学生阅读指数和阅读支持指数两个一级指标,旨在全面反映学生的阅读现状和阅读环境。试测结果显示,学生的阅读指数与其学业成绩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58。

北京市教委于2023年10月发布的《北京市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分级指南(试行)》为构建阅读指数体系奠定了基础。张熙表示,构建的指数体系坚持学生主体阅读与阅读支持相统一的原则。

此外,会上还总结了北京市中小学一年来在落实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方面的工作情况。其中,“阅见未来”阅读指导活动吸引了超过90万人次参与,覆盖学校1172所,参与人数超过11万人。

第五批八省新高考2025年落地,报名政策陆续揭晓

近日,山西、内蒙古等第五批八个省份的新高考政策正式出炉,定于2025年全面实施。其中,内蒙古、四川、河南三省已陆续公布高考报名政策,报名工作即将启动。

据悉,自2014年以来,全国已有29个省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前四批21个省份的新高考已顺利落地。此次第五批八个省份包括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它们的新高考将于2025年正式实行。

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我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高考报名的具体内容和相关安排。2025年四川省普通高考实行“3+1+2”模式,不再分文理科。考生网上报名时间安排在2024年10月24日至11月6日,每日9:00—22:00。

根据四川省要求,所有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普通高考报名系统,完成高考报名信息填报与确认、缴纳报名考试费,逾期不再受理。艺术体育类专业统考报名与普通高考报名同时进行。

内蒙古自治区招生考试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做好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显示,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考报名工作于2024年10月21日9:00开始,11月1日18:00结束。申请报名参加2025年内蒙古普通高考的所有人员须在10月21日至11月1日,完成网上预报名、报名资格审核、网上缴费和现场确认等手续,逾期不予受理。

河南省2025年普通高招报名网上信息采集分两个阶段进行,艺术类为2024年10月28日9:00至11月1日17:00,非艺术类为2024年11月4日9:00至11月16日17:00。报名实行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办法,包括网上信息采集、现场信息采集、报名信息确认、签订考生诚信承诺书、报名信息公示等环节,报名资格审核贯穿全程。

“3+1+2”模式下,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需在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四门科目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

清华两弹一星元勋展:以身许国,壮志豪情

202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六十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清华大学校史馆举办了“愿以身许国——‘两弹一星’元勋中的清华人”展览开幕式暨新书首发式。此次展览通过丰富的展板、图片、档案史料和实物,生动展示了14位曾在清华大学学习或工作过的“两弹一星”元勋的生平事迹。

展览以39块展板、126张珍贵历史图片为基础,辅以60余件档案史料和实物档案,详细介绍了王淦昌、赵九章、钱学森、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郭永怀、屠守锷、杨嘉墀、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等14位元勋的奋斗历程。展览内容中,赵九章向周恩来总理致信阐述人造卫星的重要性,钱三强与梅贻琦校长的书信往来,钱学森归国途中的珍贵照片,以及“863计划”四位倡议人的合影等,均为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展柜中,王淦昌化名“王京”的笔记本和使用过的座钟尤为引人注目。讲解员讲述了王淦昌在苏联撤走专家后,毅然决然投身原子弹研究的感人事迹。在当时的关键时期,王淦昌回答“愿以身许国”,此后化名“王京”,成为我国核武器研究实验工作的开拓者和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

此次展览中,还首次集中展示了清华大学档案馆珍藏的12位元勋的学籍卡,以及钱三强捐赠的档案史料。钱学森的留美志愿书和保证书、邓稼先的《量子场论》手稿、郭永怀在西南联大的留影、赵九章的手表、陈芳允的聘书等,均为难得一见的珍贵藏品。

同期,新书《以身许国——“两弹一星”元勋中的清华人》举行了首发仪式。此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校史馆、档案馆共同策划编写,选取14位清华校友为叙述对象,通过鲜活的人物事例和生动图片,展现了我国科学家在艰苦环境中研制“两弹一星”的壮丽历程。

活动现场,陈芳允的孙女陈晶晶分享了关于她爷爷的故事,表达了对爷爷的敬仰之情。受爷爷的影响,陈晶晶也投身国防军工领域工作。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李一兵向元勋亲属赠送了《以身许国图》复制纪念品。该作品为2001年清华90周年校庆时由中央美术学院教师毕建勋绘制,现收藏于清华大学档案馆。《以身许国图》以长城和祖国河山为背景,生动刻画了14位“两弹一星”元勋的豪情壮志。

2025届毕业就业季启动,北京双选会聚焦求职新动向

10月16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在京正式启动2025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活动,并在北京工业大学成功举办了校企对接会和大型双选会。活动当日,全市14所高校同步开展了校园专场双选会,共同助力就业服务季的盛大开幕。

据悉,为全面服务2025届毕业生,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精心策划了超过120场双选会,并预计在明年暑假前举办300余场就业服务活动。这些活动主题涵盖了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旨在为毕业生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就业岗位。

活动现场,学生们在就业形势的严峻背景下,不断调整求职预期,将稳定性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来自天津的北京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范同学表示,他更倾向于国企和央企的职位,如中石油、中石化旗下企业,认为稳定性比薪资和地点更为关键。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研三学生康同学也表示,他心仪的单位是航天军工类的研究院,并得到了一位航天院所师兄的就业建议。此外,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李同学表示,他更倾向于选择央企、国企,尤其是稳定性较好的市属国企,并对其薪资待遇和晋升通道表示满意。

本次双选会吸引了近200家优质用人单位参与,提供了10653个岗位,涉及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多个行业。其中,央企国企占比69%,民营企业占比28%。北京市国资委组织了首钢集团、北京公交控股等67家市管企业参会,温州人社局携4家重点单位赴京招才引智。

企业对毕业生的招聘需求主要集中在研发人员和市场人员,其中计算机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方向的招聘需求较为突出。远江盛邦(北京)网络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任高锋表示,公司今年招聘人数有所下降,但更注重本科生在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方面的表现。北方华创科技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苏晓峰提到,集团2024届校园招聘应届生超过450人,2025届计划招聘人数超过1700名。

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双选会现场设置了就业咨询专区,为毕业生提供征兵咨询、政策咨询、简历诊断等服务。北京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丽梅表示,企业对校园招聘的态度更加积极,许多企业通过展示真实工作场景和校友现身说法等方式吸引学生。同时,她还指出,现在到校招聘的企业更倾向于招聘硕博士高学历毕业生,具体岗位集中在计算机类、信息类、制造类等领域。

两弹一星纪念馆重塑辉煌,传承科技先贤精神

在庆祝“两弹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及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的历史时刻,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于10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举行了重新开放仪式。此次改造升级,全面展示了中国科学院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的杰出贡献,旨在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助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加速建设科技强国。

在半年的精心改造后,新馆以现代化的落地玻璃幕墙和具有年代感的红砖建筑相结合的风格,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雁栖湖校区深处,与周边青山相映成趣。60年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彰显了国家的尊严。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周琪表示,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自2013年建设以来,已对外开放,并在今年启动了全面修复工作,同时征集了大量史料文物。

为确保维修期间展览不间断,学校设立了临时展览,并成功接待了超过3.3万人次。经过紧张有序的四个月改造,纪念馆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各界嘉宾和“两弹一星”事业的亲历者、参与者及家属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在致辞中强调,“两弹一星”的研制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伟大成就。在研制过程中,众多优秀科研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展现了“两弹一星”精神的伟大力量。他呼吁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坚持自主创新,为国家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侯洵,作为“两弹一星”研制亲历者,分享了当年中国科学院人在艰苦条件下的奋斗历程。他表示,新一代科研工作者要继续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攻克关键技术,为新时代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一学生王一博表示,参观“两弹一星”纪念馆让他深受启发。他认为,“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是国科大学子的精神底色,希望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此次改造升级,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深入挖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和文物,包括“两弹一星”元勋的手稿、重要历史场合的服装以及研制过程中的科研仪器设备图纸和模型等。同时,校区内保留的“两弹一星”旧址遗迹也得到了细致的发掘和标识,让这些历史遗迹拥有了独特的“身份证”。

新建序厅外,旧时的发射架依然屹立,见证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

两弹一星精神照亮少年科学梦

近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曰武受邀走进史家实验学校,为全校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两弹一星”精神讲座。讲座通过网络和现场同步进行,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

刘曰武研究员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了“两弹一星”的基本知识,并详细阐述了科学家精神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学们在刘教授的引导下,不仅了解了原子弹和氢弹的原理,还对导弹的射程和卫星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讲座中,刘曰武提问:“原子弹和氢弹有多重?导弹能打多远?”史家实验学校的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展现出对科学知识的极大兴趣。在讲解原子弹的爆炸原理时,学生们通过大屏幕上的示意图,准确地描述了核裂变反应的过程,赢得了刘教授的赞赏。

谈到中国为何要研制“两弹一星”,刘曰武讲述了1951年,法国核科学家杨承宗传递给毛泽东主席的一封口信,强调了拥有核武器对保卫世界和平的重要性。随后,他分享了钱学森等“两弹一星”元勋们的奋斗历程,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针对“如何传承科学家精神”这一问题,刘曰武提到了“钱学森之问”,并鼓励同学们在探索中寻找答案。他认为,传承科学家精神需要在社会各个领域进行努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讲座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五年级的陈卓然表示:“通过这次讲座,我了解到许多科学家精神,特别是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让我更加坚定了追求科学的决心。”

刘曰武表示,举办“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他还指出,科普工作需要具备科研实践经验和科学教学能力的人士共同参与,以确保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史家实验学校一直重视学生的科学教育,并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科技人才。今年10月13日,学校联合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开展主题队日活动,希望通过“科学家精神”的引领,激励少先队员们成为爱国奋进、勇于创新的新时代好少年。

据悉,“精神之光照亮未来 科学家精神宣讲”系列活动将走进北京30余所学校,为更多青少年播种科学家精神的种子。

2025高考报名全攻略:报名流程及科目选择

北京教育考试院近日发布了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的相关安排。报名工作将于2024年10月至11月进行,具体流程包括网上提交报名申请、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以及现场确认三个阶段。

首先,考生需在2024年10月25日至28日间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提交个人信息并选择报名单位。应届毕业生原则上由学籍所在学校作为报名单位,而往届生和京外就读的应届生则由户籍所在区的招生办或街道办理。10月25日起,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在线提交报名申请。

第二阶段,通过资格初审的考生需在2024年11月1日至4日登录官网,选报考试科目、填写个人简历并完成缴费。报名成功后,考生需在2024年11月11日前,按照报名单位安排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现场资格确认。

现场确认环节,考生需携带相关证件原件,包括居民户口簿、身份证件以及往届生和京外就读应届生还需提供相应的毕业证明或就读证明,在职职工还需提供单位介绍信。

北京教育考试院强调,完成所有报名步骤并通过资格现场确认的考生方可参加2025年的高考。对于因特殊情况需要补报名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报名单位或区招生办提出申请。

在报名信息方面,考生须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因为这是考生电子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高校招生录取及学籍注册。此外,考生在信息确认后至新生入学报到前,不得更改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

关于考试类型,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只能选择全国统考,其他考生则可自由选择统考或单独招生考试。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本科录取考生还需从六门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选择三门。高职(专科)录取则采用“统考+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式。

单考的科目设置采用“3+X”模式,即三科公共文化课加一科或两科综合专业课。考生如只参加高职自主招生,可选择不参加公共文化课考试。

外语考试分为六个语种,考生可任选其一。英语听说考试与笔试分离,一年进行两次考试,取最高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其他外语语种的考试则使用全国卷,听力考试同样一年两考。

北京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在选报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时,所选科目必须已通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对于未通过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参加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合格后可申请补报或调整选考科目。

北京全面推动学校美育创新,赋能学生艺术素养

北京市教委近日发布了《北京市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工作方案》,旨在推动全市学校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五育并举、融通互育的美育模式。方案明确了到2027年的美育发展目标,包括课程体系的完善、常态化展演机制的建立、教师培训的全面开展以及美育评价体系的初步形成。

根据方案,北京市将着力打造一批融入北京特色的美育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同时,鼓励高校将美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体系,并优化教学方式,加强美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学前教育阶段将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而高中阶段则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核心素养。

为提升教师的美育素养,北京市将开展全员美育浸润,强化教师的美育意识,并建立多层级、常态化的美育浸润培训机制。此外,还将实施乡村美育师资培训,并通过支教计划助力乡村教师提升美育能力。

北京市还将依托少年宫建立市级艺术拔尖人才学院,探索艺术人才培养的长链条、贯通式培养机制。同时,优化艺术特色学校和高水平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和布局,评选认定示范区和示范校,并利用五年时间建设260个高水平学生艺术社团。

在美育评价方面,方案提出优化艺术素养评价方案,实施全员艺术素质测评,并将美育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此外,还将打通教育与文旅部门的资源协同共享渠道,为学校提供优质美育资源,并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等研发美育实践活动课程。

北京市将充分发挥美育资源优势,构建“启蒙—探索—创新”的美育实践模式,并鼓励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展演展示活动,搭建常态化展示平台。通过这些举措,北京市致力于将美育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艺术素养的新一代人才。

长沙严正声明:警惕冒充官方诈骗活动

近日,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长沙市教育局联合发出严正声明,旨在提醒广大市民和家长警惕冒充官方工作人员的不法行为。近期,有不法分子假扮市场监管和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以推动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为名,诱使长沙市部分学校的师生及家长登录不明网站或点击不明链接参与活动。

声明中指出,长沙市市场监管局和教育部门并未下发任何文件,也未曾委托任何第三方在长沙市学校开展“食品安全伴我在校园·快乐成长每一天”等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同时,长沙市相关职能部门在全市范围内举办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专题培训等重大活动,其信息发布渠道仅限于长沙市市场监管局官网、长沙市教育局官网,“长沙市场监管”和“长沙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以及由官方授权的主流媒体。

为保障市民和家长的财产安全,两部门呼吁广大师生和家长提高警惕,切勿轻信来历不明的信息和人员。若发现任何涉嫌诈骗的违法行为,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教育部门将依法严厉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

2025考研报名正式开启,注意事项全解析

随着考研季的临近,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于今日正式开放。报名将持续至10月28日,每日开放时间为9:00至22:00。报名流程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具体网上确认时间将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并对外公布。

根据《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考生在规定的网报时间内需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按照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及招生单位的公告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逾期将无法补办报名手续。

规定明确指出,每名考生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志愿。在网报期间,考生可以自行修改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将不再允许修改或重新填报。

为了确保报名顺利,考生应合理安排个人网上报名时间,尽量避免在报名初期或末期高峰时段进行。报名结束后,考生需密切关注网上确认的相关安排,未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将无法参加考试。

在考点选择上,考生应遵循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安排。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的报考点。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则可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的报考点。

研招网提醒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务必认真填写信息,并确保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应如实、准确地填写高中毕业后所受奖惩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在各类国家教育考试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以及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受到的各类处分等。对于弄虚作假的行为,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考生可以在网上报名期间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为了确保校验过程顺利进行,建议考生提前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此外,考生在完成网上确认时,应积极配合报考点的核验工作,提交相关补充材料,并配合采集个人图像等电子信息。报名信息一旦确认,不得修改。

根据日程安排,考生在考前约十天左右,可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考生在参加初试和复试时,需携带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为初试时间,时长为6小时的考试科目将在12月23日举行。

国考招录创新高,近4万岗位瞄准应届生

据新京报记者冯琪报道,10月14日,国家公务员局正式发布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公告显示,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3.97万人,创历史新高,其中2.67万个岗位专门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生。

本次招录共涉及39721个职位,较去年增加160人。报考者的年龄要求一般为18至35周岁(1988年10月至2006年10月出生),而对于2025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年龄放宽至40周岁以下(1983年10月以后出生)。

公告中指出,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主要面向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招录,而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则主要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为响应国家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部署,本次国考设置了2.67万个专门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占总招录人数的约67%,略高于去年。

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规模逐年上升,已连续七年实现“扩招”。据统计,2025年国考中,不限制工作经历的职位有34041人,17559个岗位,分别占总人数的85.70%和总职位数的84.38%。此外,部分职位限定为2025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并将择业期延长至2年,允许2024、2023年毕业的大学生参加2025年国考。

从招录职位领域来看,税务系统是2025年国考招录的主力军,计划招录23014人,占总招录人数的61%。铁路公安、海关等执法机构招录人数也相当可观,尤其是金融监管部门的“扩招”力度显著,较去年增加780人。

在地域分布上,2025年国考在31个省(市、区)均有招录计划,其中广东、山东和辽宁招录人数位列前三,北京位列第四。四川地区“扩招”力度最大,比去年多招录245人。

据悉,考生可于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通过“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进行网上报名。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2月1日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及部分城市同步举行。

2025高考报名启动:多地时间汇总,注意事项盘点

近日,2025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工作在各地陆续启动。本次报名采用网上报名、资格审核与信息确认、网上付费等便捷方式,为广大考生提供便利。

据了解,高考报名通常在每年的10月中旬至11月进行。截至目前,包括湖南、安徽等在内的多个省份已公布2025年普通高考报名政策。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信息采集、建立电子档案、生成考生号等环节。

上海市网上报名时间为10月14日至10月17日(每天8:00-21:00)及10月18日(8:00-16:00)。本市学籍应届高中阶段毕业生将于10月24日至26日由所在学校统一组织资格审核和信息确认。其他省份的报名时间也有所不同,如湖南省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16日至31日,安徽省报名时段为2024年10月18日10:00至10月22日17:00等。

为保障高考报名顺利进行,各地招生考试机构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关注本省报名方式和时间安排,及时了解信息采集、条件申报、资格审核等环节相关信息。此外,考生需提前核实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学籍或学历证明材料等重要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考生如错过集中报名时间,可关注本省是否有补报名相关信息。但很多地区逾期不再受理,如湖南省从2025年起取消高考补报名。

在报名类型方面,各省一般包括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高职分类考试等。考生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类别,并认真阅读相关规定,按要求填报相应选项。例如,报考艺术类、体育类的考生需注意是否需要在同一时间进行统考报名、缴费,以及各种类型之间是否可以兼报等。

以新疆为例,2025年报考艺术类院校(专业)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系统填报“艺术加试”并选择加试科类。湖南省则要求报考艺术类(含对口招生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的考生进行艺术类、体育类统考报名和缴费,时间为2024年11月1日至8日。

各地招生考试机构提醒考生,务必按时完成报名手续,确保顺利参加高考。如有疑问,可咨询当地招生考试机构。

798园区:青春探索艺术与科技的交融之旅

10月12日,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的近百名大学生,在市委宣传部和市委教育工委的指导下,参加了“‘京’彩文化·青春绽放”2024年“园区行”主题活动,这是活动的第七站。学生们以“园区体验官”的身份,深入北京798·751艺术区,探寻老厂区与“前卫”艺术的完美融合。

798·751艺术区原为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原718联合厂),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时期的重要工程,也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援助中国的重大合作项目。园区内,包豪斯风格建筑群成为亚洲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落,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

园区内,超过600家机构入驻,涵盖了艺术、设计、影视戏剧、文化传媒、科技、服装、汽车、建筑家居、音乐娱乐、文创餐饮等多个业态。每年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超过4000场,202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1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占比30%。

学生们首先参观了位于798CUBE的艺术家金允哲个展——“两极椭圆:情动的粒子及玄秘的流溢”。金允哲以其独特的视角,将科学实验中产生的视觉美感放大,呈现出色彩艳丽、结构新奇的艺术作品。艺术家亲自演绎的作品《接地》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教师孙佳森表示,这次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将所学专业与艺术园区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学生们在参观过程中,对艺术作品与互动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颂艺术中心,学生们观看了孙逊的油彩动画短片《马戏团枭雄》,该作品色彩光怪陆离,跳脱的叙事风格引人入胜。孙逊通过动画展现了生命的源头与尽头,引发观众对真实与虚幻的思考。

参观过程中,学生们还前往时尚回廊、751图书馆等地,了解了园区内其他艺术机构和业态的分布情况。北京外国语大学创业中心助理教师解岳松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欣赏了文化艺术作品,还让他们了解到文化艺术产业的运行模式,为未来的创业之路积累实践经验。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设计专业学生林子文在参观过程中,对展厅布置和游览路线设计格外关注,这正好与她的作业主题相契合。她表示,这次参观让她受益匪浅,对未来的设计作品有了更多启发。

北京服装学院65周年盛启时尚✖建筑融合盛宴

10月12日,北京服装学院迎来建校65周年庆典,之际,学院携手北京时装周,于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隆重举办建校65周年系列活动——“科学·艺术·时尚”节开幕式及“时尚之城”学术论坛:服装✖建筑活动。此次盛会旨在展示学院办学成就,深化艺术与工业融合特色,并促进学术交流。

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军在开幕式上强调,此次“科学·艺术·时尚”节是对北京服装学院办学成果和学术成就的集中展示,也是深化艺术与工业融合特色、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学术文化活动。论坛以“时尚与建筑的交融”为主题,探讨服装设计与建筑艺术的深度联系,关注时尚多元发展,助力时尚领域前沿创新人才培养和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

周志军介绍,北京服装学院自建校以来,始终积极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参与了多届奥运会、冬运会以及重要庆典活动的服装设计任务,赢得了广泛认可。此次在通州张家湾设计小镇举办活动,正是学院发挥办学优势、服务时尚产业、推动区域发展的具体实践。

通州区相关部门负责人林正航表示,通州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张家湾设计小镇正成为北京文化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北京服装学院的设计人才和创意资源将有力推动小镇时尚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车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服装与建筑在起源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在设计、材料、结构、社会功能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车飞认为,服装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中国服装产业正从传统手工向自动化转型,学院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推动服装学交叉学科与更多产业的融合。

本届“科学·艺术·时尚”节围绕“时尚+未来”主题,将开展“秀”“展”“论”“赛”“沙龙”“集市”等多个板块50余场活动。文化节期间还将举办首都大学生创意市集、北服校友品牌创意市集、北京数字时尚产业发展论坛、设计赋能城市更新论坛等活动,活动将持续至12月。

第60届京中运会:青春风采,科技启航

10月12日,北京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景山学校京西实验学校盛大开幕,第60届赛事正式启幕。本届运动会汇聚了全市16个区的师生及裁判,共计3000余人,共同在自然环境中感受运动的乐趣。

开幕式上,2000名师生通过精彩的表演,向外界展示了北京青少年校园体育的风采。表演内容涵盖了鼓舞太平、猴子与大象、高山与大川、阳光与万物等多个主题,充分展现了北京市学校体育的成果。

本届运动会的主题为“以体育人,向阳而生”,旨在集中展示北京市学校体育的成就,体现中考体育改革的成果,同时也是推进高水平比赛与普及性运动的一次创新实践。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首次创新性地加入了山地运动项目。这一举措不仅融合了门头沟区的地理文化和红色革命传统,也为学生们带来了独特的运动体验。在接下来的两天中,学生们将参与登山、露营、虚拟自行车、山地自行车、皮划艇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魅力。

此外,本届运动会还融入了科技元素。组委会专门设立了AI体育导师应用平台体验区,学生们可以在AI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AI导师将实时评价、纠错、反馈,并通过运动手环监测运动强度,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同时,还将展示虚拟新型体育项目,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0月还将举办60年主题论坛活动,旨在围绕中运会的历程与未来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为体育教育搭建一个思想碰撞与智慧交流的平台。

首师校庆启未来教师学院,共育卓越教师梦

10月12日,首都师范大学迎来了建校70周年的重要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学校举办了高质量发展大会,多位校友从各地回到母校共襄盛举。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缪劲翔在大会上向校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未来的教育事业充满期待。

在大会上,首都师范大学未来教师学院正式揭牌成立。为支持这一重要举措,学校设立了首都师范大学未来教育英才奖助学金、人文社科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基金。未来教师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通过重构职前职后一体化、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机制,全面实施“卓越教师计划”“国优计划”“未来教师实验班”“教师教育微专业计划”等项目,预计明年开始招生。

北京市副市长孙硕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首都师范大学的历史和贡献。他指出,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始终把师范教育作为核心任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教师和人才。70年来,学校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成为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培养的领军者,并在首都教育、科研、文化管理等领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孙硕副市长希望首都师范大学继续发挥师范教育的优势,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回顾了学校70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他表示,学校将继续发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作用,突出学科专业优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首都师范大学将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为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在大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校友代表纷纷发言,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和感谢。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马景林回忆起当年在母校的经历,对老师们扎实的学识和仁爱之心表示敬意。他还表示,母校给予了他创新和科技支持,助力他在教育道路上走得更远。

首都师大京疆学院首批学员、新疆和田市吐沙拉镇中心小学校长牙生江·阿布都艾尼也感谢母校的培养,并特别提到了母校党委书记张雪,对她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善举表示感谢。

未来教师学院的成立标志着首都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领域迈出了新步伐。该学院将依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更多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未来教师。据了解,未来教师学院计划明年开始招收新生。此外,学校的人工智能学院也在筹备之中。

2024国大学生创新大赛,上海交大10月燃启!

近日,教育部传来消息,备受瞩目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将于10月12日至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隆重举行。自今年4月大赛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的5406所高校的514万个项目及2083.6万名学生热情参与。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联合12个部门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上海交通大学和闵行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大赛旨在推动职业教育、产业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致力于培养一批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青年人才。

来自国外149个国家和地区的1993所高校,共计12063个项目及39380名学生参与本次大赛。其中,包括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等152所世界百强高校,为各国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平台。

经过五个月的激烈角逐,1410个项目脱颖而出,进入总决赛。参赛项目将角逐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和萌芽赛道的各项荣誉。

总决赛期间,还将举办三项同期活动。包括世界大学生创新论坛暨世界大学生创新联盟成立仪式、大赛优秀项目资源对接会以及大学生创新成果展等,为参赛者提供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大赛的吉祥物“沪闯闯”也已正式亮相。其设计灵感源于“海派绅士”,礼帽、西装等服装元素彰显出浓厚的海派文化特色。吉祥物胸前佩戴的白玉兰胸针,凸显了上海的地域特色。整体色调以蓝色和白色为主,服装面料融入智能制造、集成电路、信息等科技元素,展现出浓厚的创新氛围。

广州市首推心理促进条例,11月1日起施行

广州首部心理健康促进条例将于11月1日起施行,全面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广州市首部心理健康促进条例——《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4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以立法形式全面回应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发现、诊治以及健康促进工作的保障问题。

《条例》共设7章35条,涵盖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责任,明确各级主体在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其中,政府及相关部门、学校、家庭的责任占比超过70%,体现了全方位呵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决心。

根据《条例》,市、区人民政府需建立心理健康促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将相关工作纳入履职评价范畴。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设立并公告二十四小时中小学生心理援助服务热线电话,协同市卫生健康部门建立全市统一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为有需要的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健康教育、筛查、咨询与辅导等服务。

为减少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条例》规定学校可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学校或在校园内使用,对允许带入的设备也应进行统一管理,严禁带入课堂。同时,中小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严格限制被监护人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规范使用场所、时段、时长、频率、内容、功能、权限等事项,并配合学校禁止或限制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

针对校园欺凌问题,《条例》强调学校应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的制度,设置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对收到学生欺凌报告的,应立即进行调查,并及时提交学生欺凌治理组织认定和处置。学校还应每学期对全体学生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专项调查并评估成效,对实施、参与学生欺凌或其他侵害未成年学生犯罪的学生进行教育惩戒或纪律处分。

《条例》还要求学校为每位中小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健全心理问题发现和干预处置机制,每学年对全体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和测评,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予以干预。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表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医院、社区、人民团体等各方面协同参与、共同努力。相信《条例》的施行将为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熊四皓履新教育部副部长,聚焦高校科技创新

近日,根据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的决定,熊四皓同志被任命为教育部副部长。熊四皓,男,汉族,1969年3月出生,拥有管理学硕士学位,是中共党员。目前,他担任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职务。

熊四皓同志出生于江西省高安市,自1993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教育和国信领域深耕。他于199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清华大学获得现代应用物理专业理学学士学位。在复旦大学/挪威管理学院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后,他取得了信息通信管理专业和公共行政与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

熊四皓同志的职业生涯始于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他曾任该所有线电信传输研究室副主任。2000年6月起,他担任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有线电信传输研究室主任,2001年2月则晋升为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发展规划处副处长。从2002年6月起,他先后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网络与信息安全组担任副处长、处长和副组长。2008年7月,他调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保障局任副局长。2013年1月,熊四皓同志成为湖南省通信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2015年4月,他升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局级)。2019年12月,他被任命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

在今年的开学季,熊四皓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的身份,向2024级本科新生讲授了开学第一课。他强调,与中学阶段相比,大学教育更加注重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们的成长路径也更加多元化。他鼓励学生们以国家的需求为导向,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在各自热爱的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谈及高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熊四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高校应聚焦“真问题”,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基准,既要解决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也要关注科技强国建设的长远需求。他提出,要预测并研究影响国家长治久安和人类和平发展的重大科技课题。同时,高校还应紧跟世界科技前沿,主动预测新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的颠覆式发展路径,从科学发展规律出发,进行科研重心的前瞻性布局和科研范式的变革引领。此外,高校还需以重大工程为基础,集中力量进行工程科技攻关,深入挖掘底层科学逻辑,提炼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缪晨霞编辑,赵琳校对

常进接棒中国科大校长,引领空间科学新篇章

近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迎来重要人事调整。经中央批准,常进同志正式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接替包信和同志的职务。常进同志,1966年5月出生,理学博士,中共党员,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此前,常进同志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常进同志于1992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6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在学术生涯中,他曾任国家天文台台长、中科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和空间天文实验室首席科学家。2019年,常进同志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常进同志在空间伽玛射线、高能带电粒子,特别是电子的探测技术方法及科学实验研究方面有着深厚造诣,是我国空间天文学领域的重要学术带头人。他创新发展了一种高能宇宙线电子探测的新技术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美国南极长周期气球探测ATIC实验。基于此技术方法,常进同志作为首席科学家领导实施了“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专项的首发星)项目。2015年12月17日,“悟空”号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天文卫星零的突破,在电子宇宙线与质子宇宙线的能谱测量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常进同志带领团队积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神舟二号、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等任务成功研制了伽玛射线谱仪。在科研工作中,他屡获殊荣,包括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人)、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独立完成人)、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第四十完成人)、2017年全国创新争先奖、2018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天文学奖)、2018年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2018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8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9年首届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2019科技江苏年度科技人物等。

此次调整,标志着常进同志将带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贡献力量。

老年教育新风尚:共筑乐学新天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让他们拥有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96亿,预计到2035年前后这一数字将突破4亿,本世纪中叶将达到约5亿。为此,发展老年教育,让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成为提升他们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国家老年大学自2023年3月挂牌成立以来,全国已成立40家老年大学分部、3000个老年学习中心、5.5万个老年学习点,形成了覆盖广泛、结构完善的老年教育网络。据悉,我国老年大学的办学性质主要包括政府办学、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和社会办学。其中,政府办学占主导地位,约占总数的70%以上。

在老年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公立老年大学这一主要载体外,许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民间资本也积极参与,形成了多样化的办学模式。例如,北京依托全市社区教育体系,建立了以北京老年开放大学为龙头,以各区老年开放大学分校为骨干,以街(乡)老年学校、社(村)办学点为基础的社区老年教育体系,将服务延伸到基层。

此外,部分公办老年大学也开始寻求破局之道,通过共享发展来提高办学效益。例如,北京老年开放大学与北京老年科技大学等公益单位合作,共享优质师资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同时,一些老年大学还向下延伸,打通“老有所学”的最后一公里。贵州老年大学就与当地街道办联学共建,通过送学上门等方式,让更多老年人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老年大学还与企业开展合作,以“服务外包”或合作办学等方式,提供师资、课程等方面的支持。北京幸福颐养老年大学就是其中的代表,该校通过中标国家体育总局老年大学项目、与石景山区老年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在创新办学模式方面,一些老年大学与旅游机构、养老机构等合作,不断扩展老年教育的外延。如山东青岛李沧区老年大学自2015年起与山东国旅合作,开展国内游学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总之,随着老年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未来,我国老年教育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教育服务。

烟卡泛滥引关注,公益诉讼呼吁禁售

近期,众多家长和教师反映,儿童沉迷于一种名为“烟卡”的玩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海口、三亚、北京等城市已着手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尽管线下整治取得一定成效,但电商平台上的“烟卡”销售现象依然存在。

据悉,北京互联网法院已受理了首例关于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烟卡”危害的公益诉讼案件。本案由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公益法律中心执行主任李恩泽以家长身份提起,起诉的对象包括电商平台及销售“烟卡”的商家,要求依法判令被告展示、销售的“烟卡”全部下架。

李恩泽表示,他关注“烟卡”问题始于今年3月,当时有多位家长和教师向他反映孩子沉迷“烟卡”的情况。他认为,“烟卡”不仅侵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规定。

经过调研,李恩泽发现“烟卡”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包括:形成儿童间的攀比,影响学业;过早接触卷烟;因收集“烟卡”出现掏垃圾桶、偷香烟、变相赌博等次生危害。

目前,电商平台上的“烟卡”销售情况不容乐观。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烟卡”时发现,部分销量已高达10万+。一些商家以“有烟味”等噱头吸引消费者,甚至以“稀有卡”“外国绝版”“中华(香烟品牌)”等作为卖点进行宣传。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已于今年5月印发了《关于开展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烟草专卖局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校园周边便利店、超市、文体用品店等向未成年人售卖烟盒、“烟卡”等物品的行为进行劝阻,并要求互联网企业自主清理电子烟、“烟卡”等商品信息,关停非法销售店铺。

然而,李恩泽发现,线上销售“烟卡”的现象依然严重,其中一家大型电商平台上销售“烟卡”的店铺就达7000余家。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诉讼,由法院依法确认网络销售“烟卡”的行为是违法的,并明确各方责任,促使电商平台主动下架危害青少年的“烟卡”,引起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视。

中外合作办学评估:高校反思教学难点与改进措施

近日,北京市教委宣布,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北京共有7所高校参与本年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工作。这7所高校分别为中国农业大学与巴西圣保罗大学联合学院、北京交通大学与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合作举办的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与创业)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北京化工大学与意大利热那亚大学合作举办的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北京联合大学与俄罗斯交通大学联合交通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与法国克莱蒙高等商学院合作举办的商业智能与分析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北方工业大学与伦敦布鲁内尔学院合作的项目,以及清华大学与新加坡管理大学合作举办的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

据悉,参与评估的高校均已对外公示了各自在办学特色、培养质量、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时公布了自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相应的整改措施。

评估过程中,多所高校发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教师工作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例如,北京交通大学指出,美方选派的教师在无法按计划授课时,往往需要调整教学计划,这给课程安排带来了一定难度;同时,部分美方授课教师即将退休。北方工业大学也提到,部分英方教师因工作压力和远离家乡等因素,工作稳定性不足。对此,两校均表示将通过推动课程组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中外教师科研合作,并加大中方合作教师的支持力度。

在教学运行方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面临课程衔接不畅等问题。北京化工大学表示,中外方课程在内容、大纲执行等方面存在不顺畅情况,与培养目标存在差距。未来,学校将加强国内外专业教师的研讨,优化课程内容,避免重复,减少遗漏,精简课程数量,并加强项目式教学改革。

清华大学也强调,中外教师共同开发和授课的课程,内容衔接是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难点。为此,学校将拓展教师交流合作平台,定期举办座谈和学术会议,加强师生反馈机制,不断进行教学评估和改进,引进先进教育理念,确保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此外,部分学校还提到项目时间短导致学生实践时间不足的问题。北京交通大学表示,由于项目学制为一年,课程安排非常紧凑,导致实践教学次数较少。为解决这一问题,2024年起,学校将启动“创业导师队伍创建计划”,预计组建一个包含30位企业家在内的创业导师队伍。在培养过程中,每门课程至少邀请一位企业家进入课堂,结合课程内容分享实际案例。同时,学校还将积极联络孵化园、加速器及创业导师所在企业,确保每届学生有3至5次实地参观与调研的机会。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巨擘逝世,享年94岁

10月10日凌晨,我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先达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陈先达先生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传播,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陈先达先生1930年出生于江西鄱阳,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已近70年。在他漫长的一生中,陈先生始终坚持“姓马”更要“信马”,“言马”更要“用马”,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陈先达先生主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优秀教材,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被誉为“经师”与“人师”统一的“大先生”。他在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等方面有精深的研究和著述,主持了多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出版《陈先达文集(十四卷)》《走向历史的深处》等著作,发表文章200余篇,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2017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年已87岁高龄的陈先达先生在大会上发表讲话,回顾了自己在哲学院从事教学研究的经历,并对哲学院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期望。陈先生认为,中国哲学院(系)的本质特征及根本任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类型多样的哲学人才。

陈先达先生的逝世,是我国哲学界和教育界的巨大损失。他的学术成就和精神风貌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激励着广大哲学工作者继续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非遗保护专业蓬勃发展,高校人才培养助力文化传承

近年来,非遗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全国多所高校纷纷响应国家号召,设立非遗保护相关专业。文化和旅游部于10月1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已有21所本科院校正式设立了非遗保护专业。

其中,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等知名高校均开设了该专业。2021年,教育部正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标志着该专业建设进入规范化、系统化的新阶段。

据悉,全国共有20余家院校启动了非遗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科建设试点工作。多所高校设立了非遗学院和研究中心,并开设了相关保护专业课程。根据最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非遗保护专业的代码为130103T,隶属于“艺术学理论类”门类,修业年限为四年。

西安音乐学院作为全国首家获批设立非遗保护专业的高校,已于2023年迎来了首届本科生。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理论知识和丰富的艺术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参与民间音乐艺术的表演、调查与保护、文化遗产管理实践体验,学生将具备一定的非遗保护、传承能力。

非遗保护专业是国家急需人才的培养项目,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从事政府文化与旅游部门、非遗保护部门工作,或在高校从事非遗保护专业教学和研究。此外,各级各类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与传媒集团、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等与非遗保护相关的单位,以及融媒体及文化产业策划、演出与管理等技术岗位,都是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教育部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10所高校第二批设立了非遗保护专业,包括河北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安徽艺术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凯里学院、贵阳人文科技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兰州文理学院等。2022年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晋中学院、山西传媒学院、大连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高校也设立了该专业。2023年,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新疆艺术学院加入行列,共同推动非遗保护专业的发展。

随迁子女高职招生网上申请启动

近日,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的相关政策正式实施。从10月10日起,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考生可以开始在线提交申请信息。

为确保申请流程的顺利进行,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系统完成申请。具体时间为:10月10日上午9点至10月11日下午5点,考生需在此时间段内提交申请信息。11月1日上午9点至11月4日下午5点,通过初步审核的考生将可以登录系统,填写个人信息并进行缴费。

在申请过程中,系统将提供两个入口供考生选择:一是“首次填写信息”,二是“已有信息考生登录”。首次申请的考生应点击“首次填写信息”,系统将显示所需满足的条件,例如进城务工人员需持有有效的北京市居住证、居住登记卡或工作居住证,并在京有稳定的住所等。完成条件确认后,考生可以填写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等必要信息。

根据规定,应届考生的报名单位应为学籍所在学校,而往届考生则需通过原学籍所在区的高招办进行报名。社会保险缴纳情况、学籍信息等相关证明材料无需考生自行提交书面材料,相关部门将根据网上提交的申请信息进行审核。

审核工作由相关部门协同完成。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证、居住登记卡审核由市公安局负责,工作居住证审核由市人才局负责,而京内连续缴纳社保情况的审核则由市社保中心和市医保中心共同负责。随迁子女的学籍审核由市教委和市人力社保局负责。所有审核结果将在11月1日前通知到考生及家长。

此次政策调整旨在简化考生申请流程,提高审核效率,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能够顺利参加高考,进一步保障教育公平。

中国高校排名持续攀升,清华领跑世界大学榜单

10月9日,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揭晓,中国内地高校表现突出,整体排名持续上升。清华大学再次夺得中国内地高校冠军,排名全球第12位,已连续第七年位居榜首。此次排名共有全球2092所高校上榜,覆盖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增至115个,较上年增长9.7%,创五年来最大增幅。

在全球排名前200的高校中,中国内地高校的身影更加多样化,上榜国家和地区数量达到30个。牛津大学在历史上首次连续多年位居榜首,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以出色的表现位列全球第二,哈佛大学紧随其后,排名第三。

具体来看,清华大学在本次排名中稳居世界第12位,北京大学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3位。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表现优异,分别跃升至世界第36名和第47名,其中复旦大学位列中国内地第三,浙江大学首次进入全球前50名。排名中国内地前100的高校共有7所,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大学。

中国内地共有94所高校上榜,较上年度增加8所。其中,26所高校排名上升,整体排名提升21%。两所高校进入前20名,四所高校进入前50名,七所高校进入前100名,十三所高校进入前200名。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内地高校在过去五年中进步显著,总分为43.8分,较2020年的33.0分有大幅提升。

在中国香港地区,香港大学排名全球第35位,保持香港地区最高排名。香港中文大学排名提升至全球第44位,首次进入世界前50强。澳门大学表现亮眼,排名从去年的第193位上升至并列第180位。台湾大学依旧稳居中国台湾地区榜首,位列全球并列第172位。

在全球排名前200的高校中,中国内地高校数量位居第五,美国以174所高校占据首位,日本和英国并列第二,各有119所高校上榜。在本次排名中,中国内地和日本是唯一两个在前200名高校数量上有所增加的地区,分别增加了6所和3所,目前中国内地共有13所,日本有5所。

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全球事务官菲尔·巴蒂表示,大多数中国内地高校在本次排名中取得了显著进步。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包括教学、研究环境、研究质量、国际展望和产业五个方面的绩效指标。

北工大科技节:学子创新成果展风采

近日,北京工业大学第十四届科技节开幕式在逸夫图书馆南广场隆重举行,为期三个月的科技盛会正式拉开序幕。本次活动旨在展示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激发师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推动校园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

在开幕式上,校方表彰了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创业工作中贡献突出的优秀指导教师,并为他们颁发了首批“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创业专家库”聘书。其中,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张文学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心得,鼓励学生们以严谨的态度投入科研工作,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本届科技节将举办70件学生科技成果展,展出的作品涵盖机械、电子、信息技术、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在科技成果展中,学生们展示了国家级非遗“儋州调声”木偶的机构设计与研制技术,以及莴笋自动收割装置等创新成果。

在项目路演环节,四位学生代表分别展示了他们的优秀项目。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研三学生毛顿带来的项目《最快的刀——高功率高能量飞秒激光器重塑材料精密加工业未来》引起广泛关注。该项目成功突破国外技术限制,为我国材料精密加工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艺术设计学院研二学生吴嘉诚带领团队开发的《红韵京城——数实融合焕新红色文创,设计创新助力美育传承》项目,将数字化文创产品与红色文化相结合,为美育传承注入新活力。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高文彬展示的《畅视护卫——无溅水式雾化雨刮整机系统技术开发》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雨刮器的高效清洁,提升了驾驶安全。

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陈树君教授在现场与学生们亲切交流,对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产品成本、实用性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他表示,科研成果的落地应注重实用性,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科技节的举办,充分展示了北京工业大学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展示、学习的平台。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北京工业大学将继续致力于科技创新,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2025人大硕士招生启动,多校区培养学子约4300名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将于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举行,网上预报名工作将于10月9日启动。该校于10月8日发布了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计划招生人数约为4300名。

简章中提到,中国人民大学将坚持“全面从严、按需招生、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招生,并强调实际招生规模将根据学校的实际发展需求和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最终确定。学校共有66个学术学位专业和33个专业学位类别接受硕士研究生申请,非全日制学生招生名额约为1000人。

招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由全国统一组织,考试形式包括全国统一考试、单独考试和推荐免试;复试则由中国人民大学自行组织。学校提醒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人大研招网”和“教育部研招网”查阅报考须知,并按照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和中国人民大学的网上公告要求进行报名和缴纳报考费。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卷,也不指定参考书目,提醒考生提高警惕,理性对待,避免上当受骗,保障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在招生简章中,中国人民大学明确了学校办学地点包括中关村校区、通州校区和苏州校区。国际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智慧治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地点设在苏州校区。此外,学校还宣布,哲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院等12个学院将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硕博直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编辑:缪晨霞
校对:刘军

2025考研报名倒计时,早填信息提升效率!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已确定,将于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举行。为了方便考生报名,网上预报名已于10月9日开启,并将持续至10月28日22:00。据悉,考生信息填写功能已于10月8日开通,为考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准备报名材料。

根据《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本次研招统考网上报名时间为10月15日至10月28日,每天9:00至22:00。预报名时间则从10月9日开始,至10月12日结束。考生可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平台”进行在线报名。

研招网表示,考生信息填写功能将在10月28日22:00正式报名结束前持续开放,考生无需急于在预报名首日完成信息填写,以免在高峰期遇到系统拥堵。在信息填写阶段,考生可以将个人信息提前整理好,存放在Word或Excel表格中,随后按照系统提示进行填写。

值得注意的是,填写报考信息功能仅限于预报名和正式报名期间使用,非报名期间该功能将显示为灰色,无法操作。此外,考生可利用微信绑定学信网账号,接收重要消息提醒。学历(学籍)校验结果、交费情况、确认结果及各相关单位发送的消息提醒等,最终以系统显示为准。

研招网提醒考生,务必牢记学信网的用户名和密码(建议设置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以备后续填写报考信息、下载准考证、查询初试成绩及参加调剂之用。同时,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报名结束后,考生应点击页面右上角“退出”按钮退出系统,并关闭所有相关浏览器。

在信息填写过程中,考生应仔细阅读页面提示文字,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如需更改信息,可退出系统后重新登录报名系统进行修改。根据管理规定,网报结束后,所有信息将无法修改。考生在进行网上确认时,应按照报考点要求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2025年考研新规发布:选拔标准与流程详解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旨在规范研究生招生流程,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

新规定明确了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基本原则,即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并强调要推进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选拔。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其中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

报名工作将于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进行,网上报名时间为每日9:00至22:00。网上确认时间将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排并公布。初试定于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举行,6小时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在12月23日。

所有考生必须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并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考生若因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导致无法参加考试或录取,责任自负。在报考点选择方面,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则可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规定强调,试题需考查考生是否具备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能力和专业素质,且应具有适当的区分度,难易程度适中,避免政治性错误和学术争议问题。同时,鼓励招生单位丰富自命题科目的试题题型,优先选用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试卷或联合命题。

招生单位需根据教育部规定制定复试录取办法及各院系实施细则,提前向社会公布并严格执行。复试工作一般应在录取当年的4月底前完成。对于复试,规定要求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由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并提前公布。进入复试的考生人数一般不少于各学科专业已公布招生计划的120%。若合格生源比例不足,则按实际合格生源数组织复试。在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时,招生单位可开展调剂工作,并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接受考生调剂申请,严禁通过其他渠道接受调剂。

招生单位在确定拟录取名单前,必须进行全面录取检查,对不符合报考资格、录取条件、录取程序等规定者不予录取。教育部对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规范,旨在保障考生权益,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海淀八年级体质测试:全新认证方式,健康达标攻略来袭

近日,随着国庆长假的结束,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学生迎来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统测。海淀区教委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海淀教育”公布,此次测试将于10月10日至23日在海淀区稻香湖学校举行。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测试在证件使用上有所创新。考生不再需要学籍卡,而是通过持有“成绩备查单”刷二维码并接受AI人脸识别系统验证后入场参加测试。

根据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四、六、八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将被纳入过程性考核,每次测试计10分,作为中考体育成绩的一部分。本次八年级学生的测试项目包括肺活量、50米跑、身高体重指数(BMI)、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等。

海淀区对各个测试项目均发布了详细的注意事项。例如,在肺活量测试时,考生需听从仪器指示,深吸一口气后,将吹嘴紧贴面部对准出气口,不间断用力吹气。在身高体重测试时,考生需双脚踩在指定区域,背靠身高计立柱,保持身体各部位尽量贴合直线上,两眼平视前方。

海淀区建议学生们“轻装上阵”,避免携带沉重背包,只携带普通瓶装饮用水、衣物和鞋子等必备物品。同时,测试现场为学生配备了卫生间、医疗室、救护车等设施。遇到特殊天气情况时,考试工作组将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中止考试,并及时通知学校。

为确保测试顺利进行,海淀区教委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测试。

10月9日起!北京教师资格认定网报启动!速来报名→

10月8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正式发布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网上报名的初步时间安排。此次报名活动将在10月9日上午9点正式开启,至10月15日下午4点结束,符合申请资格的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北京市政务服务网完成报名流程。

具体报名时间为:10月9日9:00至10月15日16:00。申请者需登录指定网站,填写个人信息并完成报名手续。

此外,教师资格认定的体检时间定于2024年4月1日至10月14日。体检结果合格的证明,将在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中有效。体检证明将由体检机构统一出具。

有关教师资格认定的报名条件、申请流程、网上报名的具体时间安排以及申请人所需提交的材料等详细信息,将以每次网上报名开始前,在北京市教委官方网站、北京市教师资格网以及“北京市教师发展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公告或通知为准。

请广大申请者密切关注相关信息,确保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报名,以顺利获得教师资格。

青春快闪贺华诞,北航艺团燃机场国庆情

10月1日清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3号航站楼内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欢快的音乐、动人的歌声和富有青春活力的舞蹈交织成一幅美妙的画卷,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

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的洒落,悠扬的旋律在机场大厅内回荡。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艺术团的青年学生们以“快闪”的形式,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向伟大的祖国献上最真挚的祝福。

活动现场,学生们依次呈现了《万疆》、《如愿》等大合唱曲目,以及充满激情的《南泥湾》铜管五重奏和充满喜庆氛围的《欢庆》小序曲。尤其是男生们整齐划一的踢踏舞,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当《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的歌声响起,现场旅客们纷纷加入其中,共同放声歌唱。一位旅客激动地说:“能在起飞前欣赏到这样的演出,让国庆的气氛更加浓厚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艺术团由合唱团、舞蹈团、交响乐团等十一个分团组成,成员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500余人。他们曾多次受国家部委委派赴世界各地演出,展示了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

“希望我们的演出能在每个人的心中留下温暖的印记,让大家在国庆的欢乐氛围中感受到家的温馨和祖国的强大。”北航学生艺术团的成员们满怀信心地表示。

全国成考启动在即,严防作弊、规范管理保障公平

根据教育部最新通知,2024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定于10月19日至20日举行。为确保考试公平公正,教育部对考生报考资格审查提出严格要求,严厉打击中介机构违规组织异地报考行为。

为保障试卷安全,教育部要求各地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工作要求,从制卷、运送、保管、分发、施考、回收、评卷等全过程加强试卷安全管理。同时,各考点需制定相应措施,禁止考生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并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工作规范,严防替考和作弊。

为进一步规范考试环境,教育部强调各地要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实现智能安检门全配备、考点考场无线电信号有效屏蔽,并积极推进考场实时智能巡查和保密室实时智能巡检工作。

在考生报考资格审查方面,教育部要求各地加强对报考专升本考生的前置学历资格审查,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确保报名信息准确无误。对于异地报考考生,各地要进一步细化报考要求,严格把关,防止中介机构组织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异地报考。

教育部还要求各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成人高等教育需求进行预测和分析,优化招生专业结构,科学合理安排高校招生计划。对于培养质量不高、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过剩的专业,要适当调减招生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5年秋季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不再使用“函授”“业余”的名称,统一改为“非脱产”。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有关高校提前做好相关工作衔接。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安排,今年8月至9月,各地各部门将组织所属高校编制招生专业目录,组织考生报名并进行资格审核,确定所属高校招生规模。10月,各地将组织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高校安排分专业招生计划。11月,各地将组织阅卷、划定高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组织考生确认志愿。12月,各地将组织实施成人高校招生录取工作。

上海高考报名启动,春季补报两阶段进行

据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上海高考报名工作将于10月14日8时正式开启,报名截止时间为10月18日16时。为确保报名工作的顺利进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已公布《202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实施办法》。

根据实施办法,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上海招考热线”网站进行网上报名,并严格按照网站提示和要求填写个人报名信息。报名范围涵盖春季考试、1月份外语考试、专科自主招生考试、三校生高考(含中本贯通转段)、中高职贯通转段、五年一贯制转入、秋季统一高考等所有类别,以及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保送生等其他特殊类别考生。

考试时间安排方面,春季考试、1月份外语考试定于1月上旬;专科自主招生考试定于3月下旬;三校生高考定于5月中旬;秋季统一高考定于6月上旬。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和体育类专业统一考试考生需在报名时勾选相应选项,其中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六个类别之间不得兼报。艺术类专业校考考生需取得相应艺术类专业统考合格,方可勾选校考选项,具体校考报名详情请关注招生院校艺术类招生简章。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学籍应届高中阶段毕业生将在10月24日至26日由所在学校统一组织进行高考报名资格审核和信息确认。非上海市应届高中阶段毕业生(包括往届生、非上海市学籍应届生等)将于10月25日至26日,由各区考试招生机构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资格审核和信息确认。

为解决部分考生因各种原因未能按时报名的问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将于2025年安排两次高考补报名。第一次补报名时间为2月底,第二次补报名时间为4月中旬,具体时间以各区考试招生机构安排为准。

此外,根据考试项目安排,2025年网上付费将采取分段付费方式。具体付费时间段如下:第一次针对春季考试、单报1月份外语考试、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的考生;第二次针对参加体育类专业统一考试的考生;第三次针对参加专科自主招生的考生;第四次针对参加秋季统一高考的考生;第五次针对参加三校生高考的考生。

北农学子鼓声献礼,庆祝国庆科技丰收

近日,北京农学院校园内洋溢着浓厚的国庆节氛围。在这片欢庆的海洋中,一场由75位鼓手与12位旗手组成的鼓乐队正在操场上激情演绎,以热烈的鼓点与鲜明的旗帜,共同祝福新中国75周年华诞。

随着指挥的号角,鼓声激荡,歌声嘹亮,《有我》这首歌曲在校园上空回响,感染着每一位在场师生。董雨萌同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本科生,激动地表示:“雷鸣般的鼓声让我感受到了团结一心的强大力量,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在心中涌动,这是我校园生活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此外,为了迎接国庆节的到来,北京农学院于9月27日举办了“喜迎国庆,礼赞丰收”尚农丰收节。活动中,北农师生展示了科技与智慧在助力农民丰收方面的成果。校园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丰收果实,包括竹荪、佛见喜梨、北寨红杏、冰栗、延庆甜瓜、爆裂玉米、水果番茄、黄瓜等。师生们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水果和蔬菜,一边聆听老师们讲解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佛见喜梨作为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在学校的植保团队通过科技服务提升梨果品质后,口感更加脆嫩多汁;板栗科技创新团队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培育的新品种“北农冰栗”,其粉糯甜美的口感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此外,还有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创桃、3D打印巧克力、针对不同人群健康需求的多口味益生菌含片等科技含量高、味道鲜美的产品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

值得一提的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天安门广场、长安街沿线等地进行了以“筑梦现代化,共绘新图景”为主题的花卉布置。其中,北京农学院科研团队培育的一串红“彩铃”系列新品种“彩铃玫红”和“彩铃紫”在国庆花坛中绽放光彩。这是继2022年后,北京农学院一串红新品种再次亮相国庆长安街花坛,展现了北农学子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深圳理工大学: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新篇章

9月29日,光明主校区迎来了一座高等教育的新地标——深圳理工大学。在成立大会上,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发表讲话,强调深圳理工大学是深圳高等教育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承载着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办学模式、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城市创新发展的重大使命。

深圳理工大学自2024年5月由中国教育部批准设立,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成为一所本硕博一体培养的公办高校。该校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学校聚焦“新工科”“新医科”等前沿领域,目前已设立生命健康学院、合成生物学院等7个学院,首批开设神经科学、生物技术等6个普通本科专业。首批本科生已开启2024秋季学期的课程学习之旅。

学校在大一阶段对本科生进行通识教育,涵盖科学基础、大学英语、思想政治品德等基础必修课,并重点学习《计算机科学导论》和《生命科学导论》等专业必修课。此外,学校实行每周4天上课、1天进实验室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大一期间就能接触到合成生物、脑科学、药学、材料能源、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等六大方向的实验室观摩轮转。

进入大二,学生将根据个人兴趣和志向选择专业方向。大三时,学生可选择“学术轨、工程轨、创业轨”中的任一进行分轨培养。大四阶段,学生将参与科研实践、产业实习、创新创业等活动,以期在个性化课程体系中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具备实战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深圳理工大学的成立,不仅标志着深圳高等教育的又一重要进展,更将为我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助力国家战略需求和城市创新发展。

丰台科学节盛大启幕,科技盛宴点亮校园生活

2024年9月29日,丰台区首届中小学“科学节”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正式拉开序幕。本次活动由丰台区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创新人才发展中心承办,旨在通过丰富的科技项目和实践活动,激发中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在启动仪式上,丰台一小团队带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成为一大亮点。这款机器人由学校自主研发,在创新中心的指导和孵化下,不仅具备与人交流的能力,还能进行拥抱和握手,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这一机器人是丰台区第一小学团队对中轴线课程成果的智能化展示,充分体现了科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的同学们也展示了他们在人工智能无人机课程上的成果。这款无人机系统能够在靠近文物时进行识别监测,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展示了科技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应用。

科学节期间,学生们在“科学探秘”板块中体验了众多科技项目。在北京十中展区,学生们亲手组装电子元器件,动手操作循迹小车、万年历等作品,深入了解科技背后的原理,培养专注力和科学兴趣。

此外,丰台区还引入了中国科技馆、国家海洋博物馆等优质外部资源,开发出一系列特色课程,将这些资源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在微讲座环节,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强调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科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官经验、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为创新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中心主任孙震表示,此次科学节不仅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科学素养,还旨在探索区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科学教育的创新发展。

科学节还将举办“家校社共育嘉年华”等活动,邀请更多家长参与,共同支持学生参与科学活动,促进家校社共同助力科学教育的发展。

通过此次科学节,丰台区中小学生将有机会在趣味盎然的科技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为未来的创新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