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知沪志
方志上海《繁花》在众人期盼中开播了。早在一年前的该剧预告片中,黄河路便是一个重要的“符号”。“八十年代,上海人聪明,新开小饭店,挖地三尺,店面多一层,阁楼延伸。这个阶段,乍浦路黄河路等等,常见这类两层结构,进贤路也是一样……”这是金老师开篇“引子”中的一段。小说起首的三段文字,看似与正文无关,实则烘托出一种上海味道,阁楼、老虎窗、霓虹灯光、拥挤空间的莺声燕语……像是一种集体记忆的回归。这短短一句话,浓缩了上海个体餐饮店成长发展史。这种“挖地三尺”外加阁楼的小饭店,笔者2021年在宁波路上也曾吃过一爿,老板娘的本帮菜味道相当赞,可惜现已拆迁。《繁花》的背景年代横跨20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那正是这座城市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无论是面貌还是内在。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的餐饮企业大多是国有的,在餐位、菜式和服务上已不能满足市民的需要。许多人节假日出去就餐找不到位子,就站在桌子旁等别人吃完,这种经历颇为尴尬。另一方面也说明餐饮业的市场需求空间巨大。198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发展城乡零售商业、服务业的指示,提出要发挥国营商业、服务业的指导作用,同时要积极发展集体、个体企业,多种经济成分,要共同发展,以适应改革开放和满足城乡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个体民营餐饮企业大量涌现的政策条件也已具备。乍浦路、黄河路等美食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
现今的黄河路上,最闹忙的地方一定是国际饭店边门旁的西饼屋。本埠市民和全国各地的游客都热衷在这里排个队,买上几包传说中的“蝴蝶酥”,这俨然已成为一处“网红打卡地”。事实上,黄河路早期路名和国际饭店英文名称都是“PARK”。黄河路位于人民广场北缘,南起南京西路(原静安寺路)北迄南苏州路,全长不足800米。筑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初名东台路。光绪三十年(1904年)因紧邻跑马厅而改称派克路(Park Road),1943年10月改现名。国际饭店就位于黄河路的最南端,1934年6月竣工时,资方原本想把英文名称定为与中文名称相同的“Global” 和“International”。后采纳一位外方经理的建议,将饭店英文名定为“Park Hotel”,来源就是门前的派克路。
1981年,黄河路街景两幅。长江剧场招牌清晰可见图片摄影 | Ron Hartman。这条小马路上,除了国际饭店,还有旧上海与大光明齐名的卡尔登大戏院,上海解放后改名长江剧场,现已是老凤祥银楼大厦,2018年,长江剧场又得以恢复。旁边还有一处功德林素食,历史也颇为悠久。在凤阳路口的西侧有著名的长江公寓,原名卡尔登公寓,建于20世纪30年代,作家张爱玲曾经在此居住。东侧原是建于1924年的九福制药厂(解放后改黄河制药厂),20世纪90年代迁址他处,现在这里是黄河路上知名品牌——苔圣园酒家。《申报》1927年10月7日刊发的派克路白克路口(现今黄河路凤阳路口)粤东楼酒菜广告《申报》1930年8月30日刊发的功德林迁址派克路消息。
卡尔登公寓设计图图片来源 | 《建筑月刊》1934年第2卷第11、12期。卡尔登公寓位于黄河路的南端,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滩的一道风景线。该公寓的设计师是当时著名的建筑师杨杏佛,他巧妙地将现代主义与传统中式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一个具有东方特色的建筑。公寓内部装饰华丽,设施齐全,是当时的富人区。如今,卡尔登公寓已经不再年轻,但它仍然屹立在黄河路上,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20世纪80年代,黄河路街景两幅。长江剧场招牌清晰可见图片摄影 | Ron Hartman。这条小马路上,除了国际饭店,还有旧上海与大光明齐名的卡尔登大戏院,上海解放后改名长江剧场,现已是老凤祥银楼大厦,2018年,长江剧场又得以恢复。旁边还有一处功德林素食,历史也颇为悠久。在凤阳路口的西侧有著名的长江公寓,原名卡尔登公寓,建于20世纪30年代,作家张爱玲曾经在此居住。东侧原是建于1924年的九福制药厂(解放后改黄河制药厂),20世纪90年代迁址他处,现在这里是黄河路上知名品牌——苔圣园酒家。《申报》1927年10月7日刊发的派克路白克路口(现今黄河路凤阳路口)粤东楼酒菜广告《申报》1930年8月30日刊发的功德林迁址派克路消息。
卡尔登公寓设计图图片来源 | 《建筑月刊》1934年第2卷第11、12期。卡尔登公寓位于黄河路的南端,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滩的一道风景线。该公寓的设计师是当时著名的建筑师杨杏佛,他巧妙地将现代主义与传统中式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一个具有东方特色的建筑。公寓内部装饰华丽,设施齐全,是当时的富人区。如今,卡尔登公寓已经不再年轻,但它仍然屹立在黄河路上,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黄河路美食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餐饮业开始蓬勃发展。然而,当时的餐饮市场主要被国有企业占据,它们提供的餐位、菜式和服务并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因此,许多市民节假日外出就餐时常常面临找不到位子的尴尬情况。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餐饮业的市场需求空间巨大。
198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发展城乡零售商业、服务业的指示,提出要发挥国营商业、服务业的指导作用,同时要积极发展集体、个体企业,多种经济成分,要共同发展,以适应改革开放和满足城乡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个体民营餐饮企业大量涌现的政策条件也已具备。乍浦路、黄河路等美食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黄河路美食街的兴起,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推动。1992年2月,黄浦区人民政府收到一封来沪出差干部的来信,信中说南京路旁“僧多粥少”,建议可否在南京路旁增设一些饭店。此信引起区政府的重视。随后,黄浦区开始着手改造黄河路,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新型商业街区。
经过几年的努力,黄河路美食街逐渐崛起。当时的黄河路美食街不仅拥有众多本地特色小吃,还汇集了各地的美食佳肴。经营面积也从最初的约2800平方米猛增至1998年的5万平方米。经营品种也从起初单一的面食、上海本帮菜、大众家常,发展至各地风味千余种。此外,黄河路美食街还吸引了大量外资餐饮企业的入驻,使得这里的餐饮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然而,任何事物的繁荣都有其保质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黄河路美食街正处于巅峰时期。那时的黄河路美食街,每天都能看到络绎不绝的食客。他们人手一只甲鱼或大闸蟹,开销过万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一天下来,营业额十几万的不在少数,有的主厨月薪过万,这与上海当时人均工资不足千元的标准相比,简直是天文数字。
然而,好景不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给黄河路美食街带来了第一个“寒冬”。随着金融风暴的蔓延,黄河路美食街的餐饮业开始受到重创。许多商家因为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关门大吉。与此同时,当街拉客的现象也开始出现,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就餐体验。商家之间的恶性竞争,如大额折扣,也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利润空间。尽管如此,仍有部分商家坚守在这条街上,期待着市场的回暖。
尽管如此,黄河路美食街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在经历了世纪初的沉寂之后,黄河路美食街似乎又重新焕发了活力。今天的黄河路,已经成为了一条具有浓厚上海风情的美食街。这里汇聚了各种本地特色小吃,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佳肴。虽然现在的黄河路美食街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辉煌,但它依然承载着一代上海人的美食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