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迅速,eVTOL产业蓄势待发

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我国低空经济领域正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截至今年2月,已有超过5.7万家企业投身于低空经济领域,其中大部分分布在中南和华东地区,尤其是广东、江苏、湖南、浙江、山东等省份。

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规模逐年扩大,预计到2023年底将达到5059.5亿元,同比增长33.8%。在这其中,低空飞行器制造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尤为突出,两者合计贡献了超过五成的低空经济规模。然而,低空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领域的发展潜力仍有待挖掘。

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前沿赛道——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产业方面,2023年市场规模已达到9.8亿元,同比增长77.3%,主要集中在中南和华东地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随着多机型适航认证的加快推进,该产业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95亿元。

为助力低空经济的高速发展,《报告》建议从三个主航道入手:一是推动低空飞行器的技术创新、动力革新和运营体系建设;二是加强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低空智能联网系统和新型起降设施等;三是前瞻性布局新能源航空器能源设施等低空新型基础设施。

总之,我国低空经济正逐步崛起,未来将在多个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智慧养老新时代:首个国家级文件推动银发经济发展

上海浦东新区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模式,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近期,上海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成功举办了一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工作会议暨第六届智慧健康养老科技产业高峰论坛。会议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肖春平分享了他所领导的社区在智慧养老服务方面的经验。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作为一个深度老龄化的纯居住型社区,社区内约有2000名6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面对如此庞大的独居老人群体,社区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以确保这些老人能够安享晚年。

由于大部分独居老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隐私问题以及耗电用网的担忧,他们在安装智能监控设备时持谨慎态度。为了克服这一难题,社区工作人员聚焦高龄、残障、孤老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通过居委社工、志愿者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逐步推广烟感报警器、可燃气报警器等基础设备。同时,街道和运营方也积极引导老人使用智能化设备,如智慧健康社区的長者食堂。

在社区场景中,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通过一卡通系统实现了老人信息管理,方便他们使用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在智慧健康社区长者食堂里,简单的刷脸绑盘就能让老人自助选餐,实时显示菜量和菜价,实现精准供餐、按需分配。截至去年底,堂食人数已达600人,其中80%为老人。

在居家场景中,社区针对独居老人安装了AI外呼系统,一旦发生预警,AI外呼系统会自动拨打家中电话,如无人接听则生成报警事件上报给社区管理人员进行上门巡视。针对存在老年认知障碍风险的高龄老人,社区认知友好忆站已为3453名老人进行了认知障碍风险筛查,并对192人次进行了早期干预,为60户家庭提供了支持。今年,街道还引入声纹+AI检测等新技术手段,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干预的及时性。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银发经济的崛起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此,国务院于2024年1月印发了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该意见强调要聚焦多样化需求,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在此次高峰论坛上,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合作发展联合体正式签约成立,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民政局、市卫健委等相关负责人也为获批2021年、2023年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单位的地区授牌。

同星智能:国产汽车电子软件的全球化之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展示出全新的姿态。这些企业凭借高质量的制造业和先进的科技应用,赢得了全球市场的声誉。然而,如何选择出海目的地,如何顺利出海,出海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出海会遇到哪些在国内难以想象的困难等问题,都成为了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

为此,澎湃科技采访了多家成功出海的优秀企业,为读者提供了他们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例如,上海同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星智能”)的创始人莫莽分享了他的出海经历。他提到,选择出海的目的地的关键因素是看该地区是否拥有强大的汽车工业集群。同星智能专注于国产自主可控汽车电子基础工具链的研发和制造,其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此外,莫莽还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他认为,出海前必须提前做好知识产权规划,避免在国外遭遇知识产权纠纷和法律风险。同星智能在知识产权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在全球多个国家进行了同步布局。

在产品策略上,同星智能也做了许多创新和改进。例如,他们将传统的工业软件进行了升级,实现了软硬件开放架构和解耦,使得合作伙伴和第三方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场景自由搭建系统。此外,他们还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习惯和消费习惯制定了不同的定价策略。

总之,随着我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加快,出海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出海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和挑战。只有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特点和文化,制定合适的战略和策略,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

中国企业全球化:人才与品牌建设的双重挑战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最大挑战:全球化视野与国际化思维的人才

随着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最大的挑战便是人才的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思维。

在近日的一次公开课上,长江商学院战略学及经济学教授、副院长陶志刚指出,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中国企业都需要走出国门,适应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他认为,中国正处于从“国际化1.0”向“国际化2.0”过渡的阶段,即“向上走、向外走”,这要求企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也需要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尽管我国科技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不断提高,但在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人才短缺成为一大难题。许多企业在管理协调、文化融合等方面遇到诸多困难。例如,尽管东南亚的人力成本较低,但中国企业在该地区的组织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

对此,陶志刚强调,企业要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必须在技术上实现突破,并根据当地市场需求调整商业模式。例如,我国的医药企业可以利用在印尼市场的低成本优势,但必须克服药品认证等方面的障碍。

他还建议,我国企业应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找准切入点。以传音手机为例,其在非洲市场的广告策略成功地抓住了当地消费者的痛点。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全球化,不仅需要解决团队协作问题,更需要重视人才培养,提升品牌影响力,让“Made in China”转变为“Made by Chinese”,从而在全球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合成生物学:引领大健康领域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

在2024年3月29日举行的“2024(第二届)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健康大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施国跃指出,合成生物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正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其在疾病的诊断、药物研发和生产以及基因和细胞治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施国跃副校长介绍,合成生物学是对生物体进行再设计与合成的科学。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叶海峰进一步解释说,合成生物学正在为大健康领域带来深刻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疾病的诊断方面,合成生物学构建了能检测疾病标志物的精密生物传感器,为早期诊断和实时监控提供了可能。这种技术能够提高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从而提升病患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其次,在药物开发和生产领域,合成生物学使科学家们能够设计和生产新型生物分子。这些分子不仅可以用作创新药物,还能够优化传统药物的生产过程,实现更高效、低成本的药物制造。此外,通过改造微生物,合成生物学使其成为高效的药物生产工厂,这为生产原本昂贵或复杂的药物提供了新途径。

最后,在基因和细胞治疗领域,合成生物学提供的精准工具允许根据个体的遗传背景定制治疗方案,实现个性化医疗。这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降低了副作用的风险,为治疗遗传病和某些类型的癌症开辟了新路径。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AI)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叶海峰认为,AI为医学合成生物学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处理和分析包括基因序列、蛋白质结构等在内的复杂生物数据。也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预测分子间相互作用,加速药物发展和疾病治疗创新,还能揭示未知生物规律,推进个性化医疗。

然而,将AI应用于医学合成生物学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AI的效果依赖于大量高质量数据,而数据质量和可用性往往存在问题。其次,AI模型的不透明性(即“黑盒”问题)在医学领域尤其引人关注,关系到治疗决策的透明度。此外,处理个人健康信息时的伦理和隐私问题,以及需要跨学科合作的复杂性,都使得应用AI进行医学研究更具挑战性。

超级显微镜启建: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

我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于3月30日在广东东莞正式启动建设。该工程是我国先进的科研设施之一,将为科学家提供一种全新的微观结构探测手段。一期工程自2018年开始建设,经过国家验收后已经投入运行。截至2023,已有超过6000名注册用户参与其中,完成了1500多个课题的研究,在航空航天关键部件、锂离子电池、稀土磁性、新型高温超导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

二期工程的建设周期预计为5年9个月,将进一步扩大中子谱仪的数量,达到20台,并将加速器的打靶束流功率设计指标从100千瓦提高至500千瓦。这将有效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分辨率,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研究更微小的样品和捕捉更快速的运动过程。

散裂中子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研工具,可以为科学家提供有关原子、分子和材料等微观结构的高精度信息。这一领域的创新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严正声明打击假冒行为

近日,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严正声明,对一些机构和个人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不当行为表示强烈谴责。他们发现有机构和个人擅自使用我委的标识和名义,发布未经官方认证的”科学基金消息”。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网络工作秩序,也侵犯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合法权益。

为了保护公众利益和维护我委的权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此郑重声明,我委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然科学基金委”、“自然科学基金会”、“NSFC”等名称的专有权以及我委标识的著作权。我委官方网站为:http://www.nsfc.gov.cn,微信订阅号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在我委的产品或服务宣传中使用这些名称和标识,也不得擅自发布我委尚未公开的信息。

对于上述侵权行为,我委将依法采取措施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同时,我们也呼吁全社会和广大民众提高警惕,防止受骗上当。特此声明。

华大基因产前筛查误判:孩子患重病,父母质疑检测质量

我国推出首个基因筛查类产品,但其并非100%可靠

近期,有关首个基因筛查类产品引发广泛关注。据悉,一对夫妇在产检过程中选择了华大基因的一款遗传病携带者筛查产品,旨在检测妻子是否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然而,检测结果显示155种疾病均为阴性,但孩子在出生两个月后却出现了多种症状,后被诊断为一种遗传性疾病。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基因筛查产品可靠性的质疑。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遗传学系副主任黄昱和复旦大学出生缺陷研究中心副主任马端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尽管单基因遗传病筛查非常重要,但没有任何一项基因检测能够保证100%排除患病风险。

事件的起因在于,这对夫妇选择的基因筛查产品并未涵盖全部致病突变。华大基因的产品只能检测到外显子区域的位点,而对于深内含子区的位点如c.118-308>T则无法检测到。这一突变位点非常罕见,但却有可能导致遗传病的发生。

黄昱指出,即使某些基因筛查产品未检测到特定的位点,也不意味着它们没有价值。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检测策略,有些产品可能专注于更常见的外显子区域,而另一些产品则可能更加全面,涵盖更多的位点。

尽管基因筛查产品并不能完全排除患病风险,但对于预防遗传病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黄昱建议,公众应理性对待基因筛查产品,并在选择时充分了解产品的检测范围和覆盖率。

理性择偶:女性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作出最佳选择

在我国,有一句广为人知的俗语:“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谚语揭示了男女在择偶过程中面临的不同压力。尽管在男权社会背景下,人们普遍认为男人在婚姻中的风险较小,但实际上,女性在婚姻中的影响更为深远。这主要源于女性在亲代投资中的高占比。

父亲的缺席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存率,但其影响远不及母亲的缺席。即使在灵长类近亲中,人类的“费妈”程度也是独一无二的。例如,黑猩猩一出生就能跟随母亲在森林中觅食,而刚出生的孩子甚至连抬头都困难。此外,黑猩猩的孩子在五岁时就能独立生活,而五岁的孩子至少要到十岁左右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女性在选择伴侣时应更加谨慎。

在择偶过程中,女性需要对男性进行全面评估。评估的关键不仅在于男性是否有意愿和能力为后代提供良好的基因,还在于他是否愿意并有能力为双方的未来关系追加投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女性需要遵循苏格拉底的建议:首先对潜在伴侣进行初步评估,确定他们的能力和品质,然后再进一步确认他们的真实情况。

然而,评估男性并非易事。由于男性通常会出于各种目的给出虚假信息,女性很难获取到关于男性的完整信息。此外,男性在择偶过程中的竞争可能导致他们给出劣质信息以提高自己的成功率。这些因素使得女性在择偶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总之,“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话传达了在择偶过程中,男女面临的不同压力和挑战。女性需要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内做出最佳决策,以确保自己在婚姻中的幸福和家庭的稳定。

中国光伏企业全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凭借高品质的制造业和先进的科技应用,我国的科技企业在全球市场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那么,如何选择出海目的地?如何顺利进行出海?出海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出海会遇到哪些在国内难以想象的困难?出海是否可以避免国内市场的内卷?出海后,又该如何赢得市场份额呢?为解答这些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我国科技企业出海的经验分享。

在众多成功出海的科技企业中,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泰新能”)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一家专注于光伏电池与组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正泰新能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份额达到了35%。正泰新能的首席市场营销官张炜在接受采访时多次强调,没有中国的供应链、物流体系和能源结构,现在的光伏产业无法走出国门。因此,我国科技企业出海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我国光伏产业的竞争力。

自2007年起,张炜就开始负责海外销售工作。他发现,虽然光伏产业曾经经历过一段低谷期,但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逐步崛起,企业纷纷出海寻找新的商机。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能成功出海。张炜提醒道,想要成功出海,需要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客户需求、供应商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等信息,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和布局计划。

此外,他还提到,大型企业出海往往有着明确的战略意图和规划,他们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调整,同时也会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信任度的积累。相较之下,小型企业往往容易受到诱惑,盲目扩张,从而导致风险加大。

总的来说,我国科技企业出海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就能在全球市场中取得成功。

中印尼爪哇海沟开启首次联合深潜科考

近日,由我国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牵头组织实施的国际首次爪哇海沟联合深潜科考圆满落幕。该科考由“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和极地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中国科学院国际伙伴计划“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项目、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深海深渊科考与装备海试共享航次”项目共同支持。

自今年2月8日起,深渊科考队从三亚起航,历经50天的努力,顺利完成任务。本次参航队伍涵盖了我国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等11家单位的专家,其中包括了来自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印尼哈鲁奥莱奥大学、印尼恒都大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

在这次科考中,“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了22个潜次任务,其中14次下潜超过6000米水深。值得一提的是,中印双方共同完成的6个潜次任务创造了印度尼西亚深海下潜的新纪录。此次科考共获取了大量大型底栖生物、岩石和沉积物等样品,以及高清视频和照片,其中包含多个深渊新物种。

此次科考的成功不仅为我国-印尼两国的海洋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全球深渊地质生命过程与地球系统演化的认识。这是中国科学院深海所发起的“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的重要环节,对于推动我国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意义。

揭示生物年龄奥秘:探究健康新指标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利用Klemera Doubal法(KDM)和DNA甲基化数据等方法,成功测量了英国生物样本库中341,159名成年人的生物年龄。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从单一心血管代谢疾病发展到多种疾病的风险以及死亡风险也随之增加。相较于传统的时序年龄评估方法,这种基于生物年龄的评估方式在预测疾病风险方面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

生物年龄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个体的身体健康和功能状态,从而更有效地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和预测未来健康风险。与日历年龄相比,生物年龄更能关注个体的生理衰老状态和功能能力,因此两者的数值并不完全相同。研究发现,尽管时序年龄较大的个体往往也具有较高的生物年龄,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存在因果关系。

此外,通过对多种临床及血液标志物的计算,研究人员还开发出了几种“表观遗传时钟”,用以反映生物年龄。尽管目前尚无公认的最准确方法,但这些方法可以为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提供不同方面的信息。

在进一步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关联后,研究人员发现,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体衰老的过程有关。例如,基因组学研究可能涉及与长寿相关的基因变化,而血液标志物可能涉及炎症或代谢相关的生物标志。这些关联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人体衰老的复杂机制和过程。

总之,生物年龄作为一种衡量个体健康程度的新方法,对于预测疾病风险和指导临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在更多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以便为人们提供更准确的健康评估工具。

南京大学团队首次观测到引力子投影:实现两大理论统一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杜灵杰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界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他们首次在凝聚态物质中观察到了引力子的”投影”,这对于推动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引力子是一种神秘的粒子,与引力波对应,后者已被实验证实,而引力子却一直未被直接观察到。凝聚态物质中可能存在一种被称为”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引力子”的粒子,其行为规律与引力子相似,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引力子的”投影”。

在过去五年中,杜灵杰团队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实验设备来验证这个理论。他们最终设计并制造了一套实验装置,这套装置被形容为”一座两层楼高的显微镜”,可以满足实验所需的高低温度和高磁场要求。通过使用这套设备,研究人员在砷化镓半导体量子阱中观察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引力子,并从自旋、动量和能量三个方面确认了相关实验证据。

“这是自引力子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被提出以来的首次实验观察到它的’投影’。”杜灵杰教授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引力子物理世界,期待我们的’显微镜’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量子前沿领域的发现。”

北周武帝古基因组揭秘死因与容貌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金力院士团队、厦门大学王传超团队以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展了一项关于北周武帝宇文邕基因组的挖掘工作。这项研究旨在揭示北周武帝的民族背景以及可能的死因。通过对比北周武帝的基因组与其他鲜卑族样本,研究人员发现北周武帝的血统有一半可以追溯到古代黑龙江流域的东北亚人群,另一半则可以追溯到古代黄河流域的农业人群。这样的研究发现有助于了解北周武帝的种族背景,同时也揭示了鲜卑人在进入中原地区后的遗传混合情况。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北周武帝的面部特征进行了复原。通过对武帝的肢体骨骼样本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武帝可能具有西域胡人的特征,如浅黄色头发、深棕色眼睛和高挺的鼻子。这与历史文献中对武帝外貌的描述相符。同时,研究人员也排除了武帝患有某种疾病的可能性。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最新的提取和建库技术,以应对高度降解的样本。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成功地从武帝的肢体骨骼样本中提取出约10万个基因位点,这对于进一步分析武帝的种族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扩大样本量,以便更好地了解北周武帝以及其他古代民族的遗传关系。他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建立起现代人类与古代人类的联系,从而构建起中华民族的“大家谱”。

中国科技出海:从零到全球累计出货量超10万台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展示出全新的企业形象。凭借高质量的产品制造和先进的科技应用能力,我国的科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那么,如何选择出海的目的地?如何顺利地进行海外拓展?海外扩张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在海外拓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在国内难以想象的困难?海外拓展是否可以避免国内市场的竞争?在海外拓展后,又应该如何赢得市场份额?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本文采访了多家成功开展海外拓展的企业,他们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见解。

例如,一家名为知象光电的公司,自2019年开始进军海外市场。该公司专注于3D扫描技术和相关设备的研发与销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硬件、医疗成像、元宇宙、3D打印、VR/AR等领域。知象光电采用线上预售模式,迅速打开发达国家3D扫描仪和3D相机市场,并通过参加展会、建立当地代理渠道等方式扩大品牌影响力。

知象光电的成功经验表明,依靠核心技术突破和创新,企业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然而,海外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关税、政策、消费习惯和物流成本等因素,这给企业的海外拓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企业需要根据目标国家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市场策略,如针对美国消费者偏好建立跨境电商平台,针对日本消费者喜好布局线下销售渠道等。

尽管海外拓展可能面临诸多困难,但对于那些寻求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品牌知名度的企业来说,海外拓展仍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企业还需要不断优化产品和提升服务质量,以便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

城市宜居,青少年心理健康优先

近年来,关于城市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一项针对全球53个国家超过500名受访者的研究发现,为年轻人提供发展与自我实现的机会和保障是关键所在,同时他们也期望在一个开放、尊重和独立的社会交往环境中生活。

研究人员将城市特征分为六个领域:个人、人际、社区、组织、政策和环境。其中,为年轻人提供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机会和保障被认为是最关键的因素,同时也需要营造一个开放、尊重和独立的社会交往环境。在个人领域,生活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以及隐私和独立的尊重,被视为最重要的城市特征。而在人际领域,相互尊重和独立自尊则是理想的人际关系。

此外,该研究表明,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对城市自身的发展有利,也从根本上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因此,城市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年轻人的心理健康,例如提供适合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创建安全的公共空间,提供开放的社区服务等。

研究呼吁各城市部门和层面共同行动起来,通过召集会议、制定计划等方式,吸引利益相关者共同设计实施策略,以提高年轻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学校、卫生系统、家庭和社区、宗教机构、儿童保护与司法系统、民间团体以及媒体等各个领域都需要发挥作用,共同推动这一进程。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和应对城市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宝贵工具,也提醒我们,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为年轻人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海德利森:压力测试的中东之旅

中国科技企业出海:海外市场潜力巨大,但需注意合规与产品质量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中展示自己的实力。然而,对于首次进军海外市场的企业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出海目的地、如何顺利开展业务以及应对各种挑战都是至关重要的。近日,澎湃科技采访了十余家成功出海的科技企业,共同探讨了这些问题。

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高压流体装备企业,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领先的技术,已在国内建设了140多个加氢站。然而,海德利森的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找到海德利森,希望其在迪拜建设一座加氢站,助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尽管这是一次被动的出海经历,但海德利森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首先,出海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之前,必须充分了解当地的标准和要求,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合规性。此外,还需关注当地的法律法规,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正如海德利森在中东市场的经历所证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否则可能会为企业带来严重的风险。

其次,在海外市场,企业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通过在当地聘用专业人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项目进度。此外,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远程监控和数据处理,也可以降低现场施工的风险,提高工程质量。

最后,出海企业应关注市场需求,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虽然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在海外市场的需求相对较小,但氢能产业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企业应将目光投向更具潜力的市场,如欧洲等地区,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走出国门,拓展全球市场。然而,要想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就必须充分了解当地的市场环境、法规要求,并确保产品质量。通过持续创新和发展,我国科技企业有望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中国企业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日,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井”)副总裁兼公司全球发展负责人孙驰接受了澎湃科技的采访,分享了其公司出海经历和对中国企业出海的看法。

西井成立于2015年,主要以AI和自动驾驶技术为核心,为集装箱大物流场景提供解决方案。2020年开始进军海外市场,已在全球范围内商业交付无人驾驶车辆及系统超过数百套。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已在“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和地区得到落地。

谈及为何选择出海,孙驰表示,起初是由于无人驾驶测试的需要,他们在中国各港口寻找合适的场景,最终与和记港口集团达成合作。在泰国林查班港落地了全球首个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混合运行的项目,该项目的成功运营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海外市场的大门。此后,他们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继续拓展海外市场。

对于中国企业出海的原因,孙驰认为有两个主要因素。首先,许多企业主动寻求海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希望将自己的技术优势输出到海外。其次,随着资本积累,一些企业开始进行资本输出,尝试海外投资。然而,他指出,过去中国企业出海往往难以获得高附加值利润,这与我国产品缺乏高附加值密切相关。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服务和技术才是真正的高附加值,并将之作为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

在被问及如何选择出海目的地时,孙驰强调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和目标明确。他认为,中国企业出海的第一站应该基于企业的业务领域和目标,而非单纯为了出海而出海。同时,他提醒出海企业要做好心理准备,应对可能遇到的困难。

总之,随着中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企业开始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海外市场,中国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当地市场需求,调整竞争策略,发挥自身优势,以适应不同市场的竞争环境。

医疗创新挑战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创新无界,相融共生”论坛探讨医疗科技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近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成功举办了一场名为“创新无界,相融共生”的论坛,吸引了来自学界、医疗界及企业界的众多嘉宾参加。论坛的主题聚焦在医疗科技创新领域,深入剖析了当前医疗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如何平衡市场逻辑与公共利益,推动医疗创新取得突破。

本次论坛上,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过去几十年来的医疗技术进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然而,医疗创新研究往往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这对执着于利润的资本市场产生了矛盾,从而构成了医疗创新的第一个挑战。此外,市场常常是短视的,例如目前的医疗行业投资中常见的“对赌协议”,这也限制了医疗创新的深入推进。

针对上述挑战,与会者们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对医疗创新研究的投入,以确保相关领域的持续发展。其次,政府应当制定更为长期稳定的企业政策,为企业提供更为可靠的制度保障。最后,各国应加强民间联系,共同推进科学创新和市场繁荣。

在此次论坛上,专家学者们还强调了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困难,我们需要提高跨文化沟通技巧,培养国际化人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化环境。

总之,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医疗科技创新的发展,并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与合作机会。

中国企业全球化之路:汤哲辉谈科技出海挑战与机遇

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出海目的地,如何顺利进行海外布局,以及如何应对各种挑战,成为了许多企业家关心的话题。为此,澎湃新闻科技专访了安永华中区审计服务副主管合伙人、硬科技行业主管合伙人汤哲辉,他分享了企业在出海过程中的经验和看法。

汤哲辉认为,当前中国企业出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科技赋能、开拓市场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相较于过去,中国企业已经不再仅仅关注生产成本的降低,而是更加注重运用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搭建合规治理体系,加强合规风险管理,以确保企业能够稳健地进行全球化布局。

针对企业选择出海的目的地,汤哲辉表示,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的方向主要有三个:一是继续扩大在东南亚等地区的市场份额;二是积极开拓欧美市场,尤其是美国、德国等国家;三是加快在全球范围内推进供应链和品牌建设。然而,企业需要明确的是,出海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充满了各种风险。因此,企业家们在决定出海之前,必须充分评估各种可能的风险,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谈及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挑战,汤哲辉认为政治、社会和经济因素是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三大风险。在政治方面,企业需要应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确保业务的稳定运行;在社会方面,企业需要适应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人文环境,避免因劳资纠纷、民族文化差异等问题引发纠纷;在经济方面,企业需要应对全球供应链波动、汇率变动等因素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企业出海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过程。只有具备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以及规模的优质企业,才能够在全球市场中取得成功。因此,企业应积极拥抱科技变革,努力提升自身实力,勇敢地迈向全球舞台。

我国人形机器人发展迅猛,如何打破关键技术难题

人形机器人产业亟待加速发展:专家呼吁加强业内合作与技术创新

近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在一场关于通用人形机器人创新前沿技术讲坛上表示,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面临诸多挑战,如关键技术突破存在的难点,以及制约其实现量产和大规模商用的技术瓶颈。因此,有必要降低人形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并尽早实现千台以上的量产交付目标。

张宏韬强调,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是当前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新风口。然而,目前我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研发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关键技术仍存在技术难点,这些难点阻碍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为此,他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首先,聚焦关键零部件产业布局。围绕人形机器人的电驱动关节、线性执行器、机械臂与灵巧手、高算力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加大产业投入,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利用长三角制造业的优势,以上海浦东为核心,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基地。

其次,构建开放创新的人形机器人生态。通过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打造人形机器人开源平台,开放硬件、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全身动力学控制算法等资源,促进技术创新与应用。

最后,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创新应用。发挥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城市市场的优势,结合工业制造、灾害救援、危险作业、智能物流、安防巡逻、服务娱乐等实际场景,探索人形机器人的创新应用,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总之,张宏韬呼吁业内各方共同参与,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推动大模型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加快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创新与发展。

大模型时代来临:上下文增长迅速,端侧算力崛起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专家林达华谈大模型前沿技术发展趋势

近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军科学家林达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模型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地位日益突出,其在训练数据、模型架构、上下文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引起了广泛关注。林达华指出,当前主流的大模型均基于Transformer架构堆叠,然而这一架构存在计算资源消耗过大的问题。为此,业界正在探索更高效、节省计算资源的模型架构,如宏观结构稀疏化的MoE等,预计未来将逐步应用于产业界。

在训练数据方面,林达华强调高质量数据的重要性。他认为,随着大模型的发展,数据量正以近一个数量级的速度增长,因此大规模生产高质量的数据已成为各大研发机构的竞争焦点。此外,数据多样性对提高模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避免单一数据的负面影响。

针对多模态技术,林达华预测多模态融合将成为未来的重要技术趋势。然而,高分辨率带来的高计算成本使其在实际应用中面临挑战。他透露,如何在保证高分辨率的同时降低计算成本,将是模型架构创新的重要方向。

在智能体方面,GPT-4的突破使智能体成为领域内的新关注点。林达华认为,智能体并非简单的流程化过程,而是需要建立在坚实基础模型上的复杂系统,具备强大的指令跟随、理解、反思和执行能力。

最后,林达华展望了计算环境的发展。他指出,随着芯片进入后摩尔定律时代,算力的增长将主要依赖于体量的扩展。在未来,我们或许能看到越来越庞大的计算中心,支撑着对通用人工智能的持续追求。然而,他也提醒说,电池续航能力将成为制约端侧算力发展的瓶颈。

总之,林达华认为大模型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景广阔,但在数据、模型架构、多模态、智能体以及计算环境等多个方面仍需不断创新和优化,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进步。

结核病隐匿性强,成千上万感染者未被发现

结核病,作为一种古老的、具有极高致死率的传染病,一直备受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我国结核病的负担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然而,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仍面临诸多挑战。

范琳医生,一位来自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的结核科主任医师,她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前来就诊。这些患者中有些人甚至在十岁时就已被诊断为患有肺结核,经过治疗后康复,如今又出现了复发的情况。

结核病的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然而,这种疾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约有40%的病例未被及时诊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控中心主任赵雁林指出,结核病防治面临的主要难题在于如何早期发现。

结核病不仅会导致感染者痛苦,还会对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结核病可能导致耐药性,使得治疗更为困难。在我国,耐药结核病人的治疗费用高昂,且有一部分病人甚至无法得到明确诊断。

尽管如此,许多医务工作者和研究者在努力寻找改善结核病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例如,针对潜伏性结核感染,科学家们正在寻求更加精确的诊断方法,以帮助患者早日发现和治疗结核病。同时,疫苗也被认为是预防结核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为了终止结核病的流行,我们需要加大投入,加速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发。然而,由于结核菌的快速变异和耐药性的加剧,这一任务并不容易实现。

结核感染影响怀孕,及早筛查与治疗刻不容缓

近日,我国著名传染病医学专家阮巧玲博士分享了她在与结核病斗争中的经历和研究成果。阮博士是我国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治医生、副研究员,同时也是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医学教育部副主任。她长期致力于结核病的诊治和研究,已有超过10年的经验。

阮博士表示,她曾遇到一位女性患者,尽管没有任何结核相关症状,但免疫检测结果显示其结核相关指标异常高。经过进一步检查,阮博士发现该患者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为了确保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阮博士为其免费进行了结核分枝杆菌PCR检测。这一检测方法不仅找到了结核感染证据,还为患者提供了针对性治疗。

此外,阮博士还介绍了一起罕见病例。一位正在尝试怀孕的女性患者,在胚胎移植过程中突然出现高热,最终导致胎儿流产。通过胎盘检测发现抗酸杆菌阳性,证实患者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尽管如此,由于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结核病,患者病情恶化,脑部已出现结核病灶。

阮博士强调,终结结核病流行的关键在于加强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意识。她指出,与全国13家医院的不孕中心开展合作,筛查高危因素,有助于实现早诊断。对于可能患有结核病的高危人群,应提前接受预防性抗结核治疗,以降低感染、患病和传播风险。

阮博士认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她呼吁大家关注结核病,积极参与预防和控制工作,共同为实现结核病的终结而努力。

肺结核疫苗研发启动:预防之路艰难探索

近年来,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居高不下。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结核病是全球主要的传染病之一,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结核病。我国上海的肺结核发病率也较高,为21.1/10万。对此,专家呼吁公众提高警惕,积极预防结核病。

尽管肺结核治疗已有较好的效果,但目前尚无针对成年人的肺结核预防疫苗。这是因为结核疫苗的研发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人体免疫应答机制复杂,疫苗如何诱导人体产生持久的免疫记忆仍是一个难题。其次,动物模型的评价疫苗保护力不够成熟,难以准确预测疫苗的实际效果。此外,从结核感染到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病程漫长,需要进行大规模长时间的临床研究验证。

尽管如此,科研团队并未放弃对结核疫苗的研究。2024年3月19日,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医学研究所宣布启动结核病候选疫苗M72/AS01E的Ⅲ期临床试验。该疫苗有望成为第一款为青少年和成人预防最常见肺结核的疫苗。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这一阶段的试验,进一步了解人体的免疫反应,并为后续疫苗的研发提供有益的数据。

对于公众而言,预防结核病同样重要。专家建议,首先要控制传染源,确诊患者尤其是痰菌阳性患者需接受规范治疗,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随地吐痰等。其次,要注意切断传播途径,结核病可通过飞沫、气溶胶传播,因此患者家庭要确保通风,对痰液进行消毒处理。最后,加强自身免疫力,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及避免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

总之,虽然结核病防控面临挑战,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积极预防,相信我们能够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为人们的生活健康创造更好的条件。

大模型时代:机遇与挑战

沈向洋在2024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分享了对大模型的深入思考。他表示,人工智能正在飞速发展,但我们对智能本质的认识仍不清晰。当前深度学习领域尚未形成像物理学那样的统一理论,因此被称为”Theory of Anything”。

沈向洋认为,大模型的兴起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机关系。”我们面临的冲击程度,有多少是由于机器智能的发展,又有多少是由于人机交互的变革带来的呢?”他强调,无论何种技术,其终极目标都应是为了更好地辅助人类使用机器,回归初心。

此外,他还指出,大模型将在各行各业发挥巨大作用。根据模型的参数数量和训练规模,大模型可分为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企业大模型等。”一个通用大模型若不具备足够的计算能力,参数规模太小,就不能称之为通用模型了。而行业大模型通常需要千亿级别的参数和卡数,企业大模型可能只需百亿级别的卡数和参数。有趣的是,个人大模型则可以通过调整个性化参数,结合云端和终端设备,具有很高的实际意义。”

同时,沈向洋强调,算力成为大模型发展的关键。”影响算力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模型的参数数量和数据规模。随着参数的增加,对算力的需求几乎呈几何级增长。”他认为,大模型的普及将对民众、企业、政府和整个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引发伦理问题,如大规模伪造等。

最后,他提出了对大模型时代的一些思考,包括如何理解和掌握智能的本质,以及如何解决大模型所带来的各种挑战。

上海24款大模型备案,多款人形机器人原型发布

上海启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研发 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近日,上海市政府宣布启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研发项目,计划通过降低创新创业团队和中小企业在大模型训练中的门槛,促进大模型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此次研发的重点包括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并将积极探索大模型的新型开源和推广模式。

据悉,上海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已成功开发出“书生·浦语”大模型并将其开源发布,同时已有24款大模型完成备案。此外,多款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即将面世,为人工智能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

上海市政府副市长陈杰在2024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表示,上海将继续加大投入,支持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的融合发展,探索大模型的新型开源和推广模式,以降低创新创业团队和中小企业的训练门槛。他强调,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未来,上海将进一步发挥其超大城市优势,加快建设具有更高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高地。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核心技术突破,打造多元化的智能计算生态;加大开源开放力度,探索大模型的新型开源和推广模式,推出更多具有示范性和标志性的应用场景;以及加快培育创新创业生态,深化载体建设,提升服务能级,完善标准体系、安全准则和伦理规范。

朗信光学全新磁流体抛光机:国产替代,助力中国光学产业升级

朗信光学全新磁流体抛光机问世,助力我国光学产业迈向智能化

近日,我国朗信(苏州)精密光学有限公司成功推出一款全新的磁流体抛光机,标志着我国在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及光学加工自动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该款产品于3月20日在2024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上正式亮相,打破了中国市场上同类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作为一款高端非球面光学元件的关键设备,朗信光学磁流体抛光机采用了独特的磁流体技术,利用特殊设计的磁场使磁流体裹挟微纳米抛光颗粒在工件表面沿切向划擦,从而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表面抛光。与传统抛光方法相比,该技术能够避免深层损伤,且适应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朗信光学总经理张南生在发布会上表示,公司成立之初便专注于高端光学加工应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超高精度、超光滑表面、超高损伤阈值镜片加工装备及工艺支持。他认为,尽管朗信光学的初衷是对标国外高端技术,但如今其加工能力已达到行业国际水平。

在光学加工在线检测方面,朗信光学已取得初步进展,为未来光学加工自动化、智能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推出的磁流体抛光机将极大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推动我国光学产业迈向智能化。

上海加速未来产业发展:打造世界级创新高地

上海积极推动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打造未来产业集群

近日,上海市召开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一周年”新闻通气会,介绍过去一年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据悉,上海市计划通过四个方面持续推动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包括办好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推进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实施未来产业试验场“揭榜挂帅”以及丰富政策工具箱。

据临港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产业规模将于2030年达到1000亿元。在过去一年里,上海已经成立了三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分别是张江、临港和大零号湾。这些区域在AI技术、未来健康、未来能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二级巡视员李宇宏表示,过去一年上海着力编制了未来产业“一业一方案”,发布了多个细分领域的行动方案和白皮书,同时支持各区域制定区级行动方案和专项支持政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将从四个方面推动未来产业率先示范应用。首先,将聚力办好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提升上海在全球未来产业领域的声誉。其次,聚力推进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发挥各区域的产业优势,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第三,聚力实施未来产业试验场“揭榜挂帅”,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最后,丰富政策工具箱,通过编制创新产品推荐目录、推动政府首购订购等措施,引导各类创投基金向未来产业倾斜。

李宇宏还表示,上海将在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新型储能、深海探采、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领域,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和产品,建设一批标志性场景,努力跑出一批“核爆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未来,上海将继续关注AI技术的发展,发挥各未来产业先导区的产业优势,助力我国未来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水平。

16:8间歇性禁食与心脏病死亡风险关系研究

根据本周在美国心脏协会会议上公布的一项新研究,一种被称为“16:8”间歇性禁食法,即每天只在8小时的窗口期内进食,剩余的16小时里禁食,可能与心脏病死亡风险上升相关。研究者通过对约2万名美国成年人的饮食习惯和死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采用这种间歇性禁食法的人群因心脏病死亡的风险比遵循传统饮食模式的人群高出91%。虽然限时进食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心脏代谢健康指标,如血压、血糖和胆固醇水平等,但该研究发现,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并未降低。

研究的主要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系主任钟文泽表示,这一发现对于病患,特别是心脏病或癌症患者来说,了解8小时进食窗口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这项研究暗示了“16:8”间歇性禁食法可能与心脏病死亡风险之间存在关联,但并不意味着限时进食会导致心脏病死亡。

美国心脏协会强调,所有在该协会会议上提交的研究报告,在正式发表在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之前,都应被视为初步研究。同时,该协会呼吁公众在选择饮食模式时,要更加审慎,并采取个性化方式,以确保其符合个人健康状况及最新的科学研究证据。

仙途智能无人驾驶环卫车:革新全球环卫行业

传统环卫行业正面临诸多挑战,如老龄化、人力成本上升、招聘困难以及工作风险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行业亟需引入自动化和无人化设备以应对。无人驾驶技术的出现为环卫作业无人化提供了可能,使得可以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资源用于车辆管理等更宏观的工作,从而改变传统的人工驾驶一辆车的方式。

据仙途智能合伙人、产品及运营副总裁唐彦介绍,未来环卫行业的作业方式将是大规模的人机协同。传统的环卫车辆需要由30名驾驶员分别操作,而未来可能只需要一名驾驶员即可远程管理多辆车辆。这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

唐彦还表示,无人驾驶环卫车在低速场景下的安全性较高,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精确的清扫作业。例如,Autowise V3清扫车在城市公共道路上的作业需要识别各种元素,包括车辆、行人和交通信号灯等,同时还需要识别路面的垃圾、树叶和石块等,并实现精准的边缘清扫。

随着我国环卫行业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仙途智能积极开发适用于各种场景的无人驾驶环卫车。自2017年成立以来,仙途智能已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了近300台无人驾驶环卫车,实现了技术和商业的良性循环。目前,这些无人驾驶环卫车已在包括沙特、阿联酋、美国和英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投入常态化商业化应用。

上海生物制造专委会成立,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上海市设立生物制造专家委员会,助力合成生物产业发展

近日,上海市未来产业生物制造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指导下。该专家委员会旨在推动《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的实施,促进产业创新资源的集聚,打造专业智库平台,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合成生物产业的蓬勃发展。

专家委员会由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组建,汇集了上海合成生物领域的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金融资本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专委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促进产业创新资源的集聚;以促进合作、助力发展为宗旨,推动行业规划研究、加速产业成果转化;推动行业规划研究、加速产业成果转化,为合成生物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此外,上海市未来产业生物制造专家委员会还将致力于解决合成生物企业面临的挑战,搭建专业智库平台,汇聚行业专家资源,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合成生物产业的健康发展。

据悉,自《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发布以来,上海已先后组建了五个未来产业专委会,推出了三大未来产业先导区,并在2023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在未来,生物制造专委会将努力成为未来产业生物制造领域的重要桥梁,共同推进上海生物制造产业的繁荣发展。

鱼油疗法或助中国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延缓病情

近年来,阿尔兹海默病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引起关注。据我国的一项全国横断面研究发现,我国60岁及以上认知障碍患者已达1507万人,其中近千万人是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然而,至今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寻找预防和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一种由鱼油(富含DHA和EPA)、维生素C、E、B族维生素、胆碱、尿苷、叶酸和硒等多种营养素组成的复合营养补充剂,可能有助于延缓轻度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病情发展。研究人员对153名轻度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进行了为期三年的随机双盲试验,结果表明,与服用安慰剂的患者相比,实验组的认知能力恶化得到了缓解。

然而,这项研究主要针对欧洲人群,其营养补充剂配方和剂量是否适用于中国患者,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予以确认。刘军教授表示,功能性营养补剂的使用必须有严格的循证医学依据,患者应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此外,遵循地中海饮食等均衡饮食风格,结合补充有针对性的营养素,可能是预防和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新策略。

总之,尽管目前尚无治愈阿尔兹海默病的方法,但通过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补充营养素,有望延缓疾病的进程。未来,有必要开展更多针对中国人群的研究,以确定最适合的营养补充方案。

基因疗法突破!FDA批准首款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疗法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批准了一种名为Lenmeldy的基因疗法,用于治疗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儿童患者。该疗法是首个被FDA批准的MLD治疗方法,有望为患者带来希望。

MLD是一种由芳基硫酸酯酶-a(ARSA)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会导致大脑和身体其他区域的硫酸盐蓄积,进而损害神经系统,引发严重的运动、行为和认知问题,甚至可能导致死亡。虽然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及时治疗,Lenmeldy能显著降低MLD儿童的严重运动障碍或死亡风险。

据悉,Lenmeldy的治疗原理是通过将编码ARSA酶的转基因导入患者自身的CD34阳性造血干细胞中,以恢复ARSA酶的表达,并将其回输患者体内,实现一次性治疗疾病的目标。根据FDA的公告,Lenmeldy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基于37名患儿的数据进行评估的结果。

尽管 Lenmeldy 仅适用于症状前或症状初现的儿童患者,但其显著的治疗效果仍令人鼓舞。治疗后的患儿有望像普通孩子一样成长,完成学业,甚至参加运动。这无疑为 MLD 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 FDA 对生物疗法的不断审批,未来基因疗法在治疗 MLD 等疾病方面或许会有更多突破。然而,治疗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伴随着更高的期望和责任,如何确保基因疗法的安全、有效以及可负担性等问题仍需引起广泛关注。

全球早发型癌症发病率激增:肥胖、饮食、微生物或成罪魁?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团队揭示了早发型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率增幅最大。肥胖率和过度消费加工食品的饮食习惯被认为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然而,专家表示,这些因素尚不足以完全解释癌症为何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研究人员还在寻找遗传因素方面的线索。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病理学家束基·欧吉诺发现早发型癌症中具有侵袭性的肿瘤特征。例如,这些肿瘤可能会特别擅长抑制身体的免疫反应。但是,研究人员尚未找到早发型癌症和晚发型癌症之间的明确区别。

此外,微生物也被认为是可能导致早发型癌症的因素之一。由于饮食变化或抗生素的影响,微生物组可能受到破坏,从而增加炎症和多种疾病的风险。然而,目前的研究结果仍属初步阶段,长期数据的收集面临诸多困难。

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一问题,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医学中心肿瘤学家凯西·英格正在进行微生物组组成与年轻时期患癌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她的计划是将这项研究与非洲、欧洲和南美洲的合作者们的数据结合在一起。

虽然在一些国家,癌症数据稀缺,难以进行深入研究,但专家们认为,通过扩大研究规模和国际合作,有望找到更多有关早发型癌症的病因。

口服MASH药物获FDA批准,辉瑞新药刷新纪录

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药物Resmetirom,该药物作为全球第一款进入3期临床试验的口服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激动剂,在治疗伴有中度至晚期肝瘢痕形成(纤维化)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由于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过去的十年里,许多大型药企如辉瑞、百时美施贵宝、吉利德、诺华等在该领域都遭遇了挫折。然而,在我国上海第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李俊的接受采访中,他表示,MASH是一种脂肪肝疾病,我国的脂肪肝患病率已经达到30%。目前,Rezdiffra已成为40年来首款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MASH药物。

根据FDA的公告,Rezdiffra是一种甲状腺激素受体激动剂(THR-β),在肝脏中激活该受体可以有效减少肝脏脂肪堆积。FDA基于一项关键3期临床试验MAESTRO-NASH的结果,批准了Rezdiffra的使用。在这项试验中,966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三组接受不同的治疗:一组接受安慰剂,一组接受80毫克的Rezdiffra,另一组接受100毫克的Rezdiffra。结果显示,在52周的治疗后,接受80毫克和100毫克Rezdiffra治疗的患者中,约有三分的人实现了MASH症状消除和肝纤维化未恶化。

尽管Rezdiffra的成功取得了突破,但MASH药物的研发仍然面临挑战。FDA最近拒绝了Inventiva公司的一款名为Lanifibranor的药物上市申请,认为其安全性存在问题。此外,一些其他正在进行的MASH药物临床试验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因此,我们还需要密切关注后续的研发进展。

雪龙号完成南极半岛多领域综合调查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第四十次大洋作业 全面调查南极生态环境

近日,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顺利完成第四次大洋作业,对南极半岛邻近海域、宇航员海、普里兹湾等地的海洋生物、水体环境、沉积环境、大气环境以及海冰环境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本次大洋作业得到了圆满成功。

据悉,“雪龙”号于北京时间3月15日结束本次航次走航观测调查任务。在此之前,“雪龙”2号已于1月22日完成了在大洋地区的综合调查。此次大洋作业覆盖了南极地区多个重要区域,为了解南极洲的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本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任务涵盖了南极半岛、宇航员海、普里兹湾等地区,通过对这些区域的海洋生物、水体环境、沉积环境、大气环境以及海冰环境的调查,为保护南极洲的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推动南极科学研究的发展,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为人类了解南极洲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价值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未来,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南极科学研究的发展。

免疫多细胞支架助力肌腱-骨一体化再生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多细胞支架,用于实现肌腱-骨一体化再生。这种支架采用生物陶瓷和3D打印技术制作,能够模拟肌腱-骨界的独特结构,促进肌腱干/祖细胞(TSP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分化,实现双向成骨和成肌腱的功能。该研究成果已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

肌腱-骨界面的独特结构在人体运动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发生损伤时,由于其生理结构复杂和再生能力差,临床手术治疗往往会导致界面处瘢痕组织形成,增加再次损伤的风险。传统生物材料主要用于增强与肌腱-骨直接相关的生物功能,如成骨分化或肌腱分化,但对于损伤部位的三维微环境和体内免疫细胞引发的炎症反应考虑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免疫多细胞支架。这种支架结合了硅酸锰(MS)纳米颗粒和肌腱/骨相关细胞,具有良好的免疫调控功能。其中,肌腱干/祖细胞(TSP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分层方式分布在支架中,可以模拟肌腱-骨界面的结构和功能。实验结果显示,这种多细胞支架不仅可以实现免疫调节、界面微结构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还能稳定释放锰离子,刺激巨噬细胞分泌PGE2,从而增强多细胞的特异性分化。

这一研究成果为软硬组织界面的一体化再生提供了新策略,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

星舰第三次试飞圆满落幕:迈向载人登月时代

美国得克萨斯州一航天公司SpaceX进行第三次星舰试飞,尝试打破轨道速度记录。然而,在返回过程中,超重助推器失控,星舰未能在大气层内存活,事故原因尚待调查。

SpaceX是一家勇于创新的航天公司,其许多突破性的成果源自过去的失败。此次试飞恰逢该公司成立22周年,预计这将对其未来的太空探索产生深远影响。

SpaceX的星舰是一款巨大的火箭,由一级超重助推器和二级星舰飞船组成,可以重复使用。在此次试飞中,星舰达到了轨道速度,这是其最接近成功的一次。然而,星舰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被摧毁,具体原因尚待确定。

尽管如此,SpaceX仍计划在今年至少进行六次星舰试飞,并得到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支持和监督。

SpaceX以其强大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全球航天领域备受瞩目。然而,每一次的成功背后,都有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这种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正是SpaceX能够在航天领域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

FAA表示,将监督SpaceX牵头的调查,以找出超重助推器和星舰事故的原因。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航天事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需要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技能。

总的来说,虽然此次星舰试飞结果令人遗憾,但SpaceX将继续前行,致力于推动航天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SpaceX星舰展开第三次轨道级试飞,助力火星殖民梦想

SpaceX公司以独特的工程文化在航天领域备受关注。其敢于冒险的精神和不断探索的决心,使公司在火箭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3月14日晚,SpaceX星舰在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进行了第三次轨道级试飞。

尽管SpaceX深知本次试飞可能与前两次类似,面临极高的失败风险,但他们仍然选择挑战自己,积累宝贵的试验数据。这次试飞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优化星舰的设计,使其具备更远的航程、更稳定的飞行性能以及在轨操作能力。

据悉,SpaceX一直秉持着“飞行测试”的原则,通过实际飞行和爆炸事件来不断改进和完善火箭技术。他们坚信,只有经历实战检验,才能更好地了解火箭的优缺点,从而实现更高效、更经济的火箭制造。这一理念已在猎鹰火箭、龙飞船和星链等项目中得到验证。

尽管本次试飞可能再次以失败告终,但对于SpaceX来说,每一次的尝试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一直在追求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期待SpaceX星舰的成功将为我国航天事业带来更多的启示。

ΔTrim-TPD技术助力新疗法研发,有望攻克神经退行性疾病

一种新型靶向蛋白质降解系统ΔTrim-TPD在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得到研发,该技术具有高度精准的可控性和模块化设计,使得靶向蛋白质降解的应用更为灵活和广泛。ΔTrim-TPD技术能实现高达80%的蛋白降解效率,分钟级别的降解速度和灵活的调控方式,有望在生物医学研究和疾病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特异性和选择性问题、药物递送和稳定性问题、监管和伦理考虑等。为应对这些挑战,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提高ΔTrim-TPD技术对靶蛋白的特异性和降解效率,扩大其靶蛋白范围,并探索适用于人体的组织特异性递送系统。未来,ΔTrim-TPD技术将在保持高效降解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控方式,以满足临床需求。

全球癌症防治挑战:缩小收入差距,提升基层医疗保障

在全球范围内,癌症作为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影响程度不容忽视。据《柳叶刀-肿瘤学》杂志的观点文章指出,预计到2030年,四分之三的癌症死亡病例将发生在我国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而目前仅有不到5%的癌症研究关注这些国家的需求。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因为它揭示了我国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癌症防治工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文章分析了全球女性癌症病例的数据,显示每年有多达100多万女性被诊断为患有癌症,其中约60万人死于癌症。在全球范围内,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外阴癌等妇科癌症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包括社会经济障碍、文化禁忌和资源匮乏等,这些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在这些国家的普及程度仍有待提高。

文章强调,癌症的防治工作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我国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些国家的政府和卫生部门需要加大对癌症研究和防治工作的投入,同时国际社会也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援助。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从而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总的来说,癌症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卫生部门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在我国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个问题尤为突出,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和行动。

FDA再次推迟礼来阿尔兹海默病新药Donanemab的上市申请

近日,我国跨国药企礼来(LLY.US)发布公告称,其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新药Donanemab的3期临床试验数据将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召开的药物咨询委员会会议上进行讨论,该药物的上市批准将被推迟至2024年第一季度之后。

礼来神经科学总裁Anne White表示:“我们相信Donanemab的潜力可以为早期症状性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提供非常有意义的益处。得知FDA在审查过程的这个阶段召集咨询委员会是出乎意料的,但我们期待有机会进一步展示TRAILBLAZER-ALZ 2的结果,并将Donanemab的强大疗效置于安全性背景之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FDA的审批程序延迟主要出于对药物安全性的关注。据了解,FDA主要关注Donanema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包括其治疗患者的安全性结果,以及其3期临床试验的独特设计。此外,FDA还关注Donanemab是否会对其他药物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礼来未来阿尔兹海默病药物的研发。

尽管FDA的审批程序有所延迟,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Donanemab仍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礼来最初预计该药物将在2023年底获批,但在2023年11月,礼来宣布FDA要求更多时间审查数据,将批准决定推迟到2024年第一季度。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全球约有5000万人受到影响。因此,开发出有效且安全的阿尔兹海默病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FDA能够尽快批准Donanemab,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可预见的未来:Sora项目暂未发布,仍处于研究阶段

近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OpenAI的一档播客节目中,Sora团队的成员透露了关于Sora项目的最新进展。他们表示,虽然Sora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已经吸引了大量关注。然而,何时将其转化为实际产品,团队暂时并无明确的时间表。他们正在积极收集用户反馈,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这一技术。

Sora项目自启动以来,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潜力,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作为OpenAI的研究项目,Sora旨在为用户提供更高效、便捷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尽管目前尚无明确的时间表,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Sora将成为广大用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法国启动有机机器人项目:探索新一代智能交互机器人

法国多所科研机构近日在南部城市蒙彼利埃共同启动了一项名为“有机机器人”的国家科研项目,这是“法国2030”投资计划的一部分。该项目的目标在于突破现有机器人技术的局限性,开发出可以与人类自然互动、适应社会的新型机器人。

这个由法国替代能源与原子能委员会、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法国国家数字科技研究所主导的项目,将在8年内获得3400万欧元的经费支持。项目初期,它将主要关注医疗健康等领域,预计用于资助的领域包括论文、博士后研究、工程合同和新平台的研发。

据了解,“有机机器人”项目将从机械设计、运动研究、行为决策等多个领域进行研究,探索如何创造一种在原理、行为、性能和用途上都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机器人,同时保持对社会问题复杂性的开放态度。

这项创新性强的科研项目是法国推动科技创新,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这次投资计划的实施,法国期望能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科技创新助力绿色发展:政策扶持、产业升级与国际合作共赢

我国科技工作者成功研发新型节能环保技术

近日,我国科技界传来喜讯,一批科研人员历经数年努力,成功研发出一种具有显著节能环保效果的新型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推动绿色发展。

据悉,这项名为“绿色智慧能源”的技术采用了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结合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生产。通过运用这一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在保证能源供应稳定的同时,实现能源消费的持续降低。

目前,“绿色智慧能源”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未来,随着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新型技术有望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冰桶挑战催生神药,Relyviro上市受挫:昂贵售价引关注

在我国,一款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观察和验证。这对罕见病患者,尤其是那些生命垂危且无药可寻的患者来说,时间非常紧迫。因此,许多国家开始出台相关政策,以便加快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和审批。然而,这也可能导致一些可能存在问题的药物过早地进入市场。

2024年3月8日,美国制药公司Amylyx(AMLX.US)宣布其研制的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症”)的药物Relyvrio在全球3期临床试验中未达到预期效果,这可能意味着该药物将被撤市。

AL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每10万人中仅有6至9人会患上。著名的天文学家霍金、京东前副总裁蔡磊等人都是该病的患者。患者在患病后,大脑、脑干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会受到损伤,导致肌肉逐渐失去力量,直至瘫痪,进而影响患者的日常功能,如说话、吞咽和呼吸等。最后,患者可能因感染或呼吸衰竭而离世。

Relyviro曾被认为可以通过改善细胞内的线粒体和内质网健康状态,从而减缓神经细胞的死亡。这款药物的研发代号是AMX0035,由两种药物苯丁酸钠(Sodium Phenylbutrate)和牛磺酸二醇(Taurursodiol)组成。

尽管在仅有2期临床试验结果的情况下,2022年6月,AMX0035已获加拿大卫生部的有条件批准上市,同年9月又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特批上市,但在2023的全球性3期临床试验中,Relyviro并未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Amylyx公司的联合CEO贾斯汀·克利(Justin Klee)和约书亚·科恩(Joshua Cohen)表示,他们将在接下来的八周内继续与监管机构和ALS社区接触,讨论这一结果。同时,他们也将继续为患者提供Relyviro和Albrioza,但相关推广活动将会停止,并且可能会将该药从市场上撤回。

阿联酋成立科技投资公司MGX,助力AI基础设施建设及核心技术创新

阿联酋成立科技投资公司MGX,助力AI产业快速发展

近日,阿联酋政府正式成立了科技投资公司MGX,致力于加速人工智能和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根据阿布扎比媒体的报道,MGX的主要投资策略集中在AI基础设施、半导体及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等领域。此外,MGX还将与全球技术和投资公司共同部署资本,以推动这些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据悉,阿联酋总统谢赫·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颁布的法律,成立了人工智能和先进技术委员会(AIATC),而MGX就是该委员会下属的技术投资公司。根据AIATC的指导,MGX将进一步发挥阿布扎比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推动部署前沿技术,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MGX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强大的投资平台,管理资产规模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超过1000亿美元。为此,穆巴达拉(Mubadala)和阿布扎比人工智能企业G42将成为该科技投资公司的基础合作伙伴。穆巴达拉在半导体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而G42则在云计算、高级数据中心和专业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拥有显著的优势。

MGX的董事会主席将由阿联酋国家安全顾问、阿布扎比副酋长谢赫·塔努·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担任。他表示,MGX的唯一任务就是在阿布扎比全球人工智能投资战略的指导下,加速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其更好地造福人类。

作为首席执行官,穆巴达拉直接投资平台首席执行官艾哈迈德·亚希亚·艾尔·伊德里斯将带领MGX团队,积极推动新技术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布局,以期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阿联酋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并将此列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战略。近年来,阿联酋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如任命世界首位人工智能部长奥马尔·苏丹·奥拉玛、推出多个AI大模型等。如今,阿联酋正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