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扩建助力科研,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正在推进一项名为“FAST核心阵”的计划,以提升我国在射电望远镜领域的研究能力。这一计划旨在充分利用我国已有的“中国天眼”(FAST)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其在灵敏度和成像方面的表现。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姜鹏表示:“我们不仅要把‘中国天眼’视为一个望远镜,更要视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工具。只有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在世界科技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根据该计划,未来将在“中国天眼”周围5公里范围内建设24台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与“中国天眼”共同组成FAST核心阵。这将显著提高“中国天眼”的观测能力和研究深度。

姜鹏解释道:“‘中国天眼’在灵敏度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在分辨率方面还存在一些局限。当全球其他射电望远镜阵列投入使用后,‘中国天眼’可能会失去这一优势。因此,建设FAST核心阵是为了弥补这一短板,确保我们在射电望远镜领域的领先地位。”

FAST核心阵的建设项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仙辉的支持。他表示:“我们需要抓住科技发展的机遇,加强基础研究,争取在原始创新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FAST核心阵的规划正是我们对这一目标的回应。”

总之,FAST核心阵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在射电望远镜领域的科技创新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天文学等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射电望远镜技术的发展,并为解决当前天文学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南大科研团队发现抗HIV纳米抗体,有望破解新药研发难题

南京大学科研团队成功从羊驼体内提取出一种抗体,该抗体可以与艾滋病病毒受体结合,抑制病毒复制,有效率达到99%以上,具有广谱性和抗病毒活性。该研究成果已发布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为艾滋病新药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据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吴稚伟介绍,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来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虽然效果显著,但是会导致病毒产生耐药性,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本研究的思路是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入手,重点研究病毒利用CD4受体的过程。

吴稚伟教授领导的团队从羊驼体内分离出一千多个CD4的纳米抗体,并对这些抗体进行了筛选和评估。经过一系列实验,他们发现Nb457抗体具有抑制艾滋病病毒的潜力。通过构建假病毒和真病毒测试,研究人员发现Nb457抗体可以有效抑制116种病毒株的感染,显示出良好的广谱性和抗病毒活性。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Nb457工程化改造后的三聚体纳米抗体可以在真病毒测试中对艾滋病病毒实现强效抑制,并且在小鼠实验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新型抗体并不直接针对病毒本身,而是通过干扰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来实现抑制作用,因此不会导致病毒产生耐药性,对艾滋病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徐汇:工业上楼引领新型工业化

上海市徐汇区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打造人工智能千亿产业集群

近日,上海市徐汇区透露,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该区在今年上半年的机构改革过程中,组建了区新型工业化推进办公室(简称新工办),这也是目前全国首个新工办。尽管徐汇区地处上海中心城区,但其工业领域优势显著,拥有丰富的工业用地资源和先进的制造业。

近年来,徐汇区紧抓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兴机遇,成功打造上海人工智能集聚发展标杆区域。新工办将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底层技术、具身智能、智能终端等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推动“工业上楼”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进而形成产业集群。

在徐汇区的漕河泾开发区内,很多先进的新兴制造业正是得益于与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产业的结合,如医疗机器人等。此外,徐汇区还加快存量低效用地盘活再开发,完善“工业上楼”常态化工作机制,向集约要空间,加速吸引上下游制造业回归和产业集聚发展。

据悉,新工办将实施“一企一策”策略,针对企业特点制定个性化方案,助力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同时,徐汇区正加大力度推动“工业上楼”项目,解决企业在搬迁过程中的难题,推动产业迈向更高端、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大模型来袭!编程界将迎35岁危机,美感设计师成稀缺资源

在基础模型层面,底层模型正经历剧烈演化,朝向空间模型、机器人模型、序列模型等方向发展。数据基础设施也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的数据库转向操作系统大模型化,数据层面向大模型,同时出现了向量RAG(检索增强生成)和数据质量管理等新技术。大模型已具备API能力,但在实际运用中,除了数据链的支持外,还需依赖工具链,因此开发者的工具链正在经历巨大变革。

在AI编程领域,高阶程序员因具备创造力而有更大前途。随着AI工具的出现,代码生成量大幅提升,相当于从手动拉黄包车升级为驾驶汽车,极大地降低了工作量,推动了数字化进程。大模型的普及将使开发者数量增加,未来只要具备基本对话和计算思维能力,任何人都能编写应用程序,成为开发者。

然而,仅会手写代码和翻译代码的程序员将面临工作危机,因为AI工具将逐步替代他们。而设计界面程序员或将消失,美感设计师将成为稀缺人才,这将为大模型下的工具厂商岗位创造需求。

今年以来,国内大模型市场经历了降价潮。大模型投入巨大,但回报也十分可观,它打破了软件订阅付费模式,引发了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革命。中国开源生态需要解决的两大核心问题是商业化和市场化。一旦成功实现商业化,程序员将发挥规模和数据的优势。同时,开源模型和闭源模型将共同发展。闭源模型凭借现有用户和数据,将在未来形成1-2家厂商竞争的局面,并通过提供服务来获得收入。开源模型则可以通过小投入撬动外部开发能力,并不断逼近闭源模型。

为提高CSDN平台上中国开发者智能应用底座的比例,CSDN联合华为云推出了GitCode AI模型社区,打造中国开源底座。当前,英文开源社区平台Hugging Face已成为最大的模型聚集地。

北斗信使·灵犀版:户外生存必备神器

近日,我国时空智能科技公司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发布了国民级北斗卫星通信终端产品——“北斗信使·灵犀版”。该产品的“身材”仅为一般手机的1/3大小,却独立集成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能够在无网络环境下实现快速定位,并在外部环境通信。这一特性在自然灾害和户外活动中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些情况下,移动通信网络往往无法正常运行。

千寻位置网络是我国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方,他们利用自主研发的全链路高精度长效星历预报和卫星消息双向通信技术,解决了无网络地区的快速定位和通信收发成功率等问题,推出了“北斗信使”。用户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手机等智能设备,使用“千寻信使”App,即使在没有移动通信网络的环境下,也可以一键求救和一键报平安。

“北斗信使”内置了3年的免费北斗卫星通信服务,可以发送和接收1500条信息。在收发性能上,它在模拟户外环境的测试中,成功率达到95%以上。此外,通过使用原始卫星海量观测数据研发的预报算法模型,千寻位置网络还生成了长效星历,即使在无网络环境下,也能提供长达28天的精确预报,从而进一步缩短了初始定位时间,提高了定位效率。

千寻位置网络的CEO陈金培表示,他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手机和汽车都能够借助“北斗信使”实现卫星通信。而副总裁年劲飞则透露,他们计划在救援平台上接入“北斗信使”,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FAST 核心阵建设启动

我国在射电望远镜领域的最新进展:FAST核心阵试验样机建设启动

在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建成八周年之际,我国科研团队近日宣布启动了FAST核心阵试验样机的建设,这将为进一步提升FAST望远镜的天文观测能力带来可能。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介绍,为了进一步提高FAST的科学观测能力,保持我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低成本、可快速实施的射电望远镜阵列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了FAST周边5公里内的优良电磁环境优势,计划建设24台40米口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并与FAST组成综合孔径阵,即FAST核心阵。

然而,这一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两个关键技术难题。首先是如何研制高性能的常温接收机,这是团队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挑战;其次是如何解决综合孔径的数据处理技术问题,特别是不同孔径望远镜配在一起的数据处理技术,这在我国目前的经验还非常有限。

一旦成功解决这两个难题,FAST核心阵将显著提升其观测分辨率和成像能力,为我国天体物理学研究和深空探测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

大模型时代来临:我国智算网络生态加速发展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阿里云近日宣布成立“高通量以太网联盟”(ETH+ Consortium),旨在构建我国智算网络生态。该联盟汇集了包括北京大学、平头哥、盛科、腾讯、字节跳动、中兴、新华三、云合智网、壁仞在内的40余家机构和企业,旨在基于开源开放的技术理念,为智算网络研发及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底座。

高通量以太网联盟共同主席、阿里云研发副总裁、基础设施网络负责人蔡德忠表示:“联盟集结了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旨在构建开放以太网生态,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据了解,该联盟将促进国内芯片公司间的合作与交流,加速技术研发和产品落地。

目前,已有多家芯片公司基于ETH+协议实现了相关产品的研发和落地。其中,基于国产网络芯片的集群预计将于明年初面世。ETH+以太网的语义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数据传输效率提高了74%,通过深度支持链路层和物理层的重传技术,有效载荷比提升了74%。同时,基于RDMA在网计算技术的通信性能也提升了30%以上。

汪品先:上海应打造文化中心,推动东方文化与现代科学融合

中国科学家呼吁关注创新文化源头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在新书发布会上表达了对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困境的思考。他认为,我国虽然拥有世界领先的论文数量,但在源头创新方面仍有待提高。他质疑,是否是因为科学家们自身缺乏创新能力,还是因为社会文化环境不利于创新?

汪品先认为,创新文化的缺失是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重要障碍。他指出,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观念可能会阻碍科学创新。同时,现行的社会文化氛围也可能对创新造成负面影响,如过分追求领导意见或权威观点。

为解决这一问题,汪品先提倡将东方文化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以促进科学创新。他还建议,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应当发挥其海派文化特色,打造文化中心,推动科技创新。

在研讨会期间,多位院士和专家重申了这一观点,并建议上海进一步发展海派文化,打造文化中心,以此促进科技创新。他们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源于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的区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这种差异日益明显。因此,我国需要探索一种海陆兼顾的新型文明,以推动科技创新。

深海一号助力蛟龙号完成首趟国际航次,开启全球海洋科研新篇章

我了解到,“深海一号”船和“蛟龙”号在2024年西太平洋国际航次中完成了多次深潜和常规调查任务,取得了丰富的生物样品和数据。这是“蛟龙号”首次搭载外籍科学家进行下潜作业,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5600米,揭示了西太平洋海山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并为深海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此次航次由我国大洋事务管理局牵头,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组织实施,吸引了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的60名队员共同参与。这次航行不仅是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举措,也展现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变结构计算:迈向绿色、智能与安全的未来

在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上,我国著名工程院院士邬江兴指出,当前计算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计算架构单一性与多样化算力需求的矛盾。他认为,智能时代的计算必然是绿色、智能和安全的多模态计算。然而,现有的计算性能增长速度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且传统的计算模式已经无法继续发展。

邬江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变结构计算。这种计算方式能够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和计算环境,自动调整计算结构和资源分配,从而实现高效、绿色的计算。他在多年前就开始从事这一领域的研发,并于2013年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拟态计算机原理样机。

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邬江兴强调,我们需要开发大规模、高密度的晶圆级变结构计算技术,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同时,他还呼吁业界抓住数字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积极研究和应用绿色、智能、安全的变结构计算技术,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蒋耀:工业机器人具身智能成未来方向

上海捷勃特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蒋耀: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近日,上海捷勃特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蒋耀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工业机器人行业应致力于软硬结合、以软为主,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推动智能化发展,以应对市场竞争压力。他认为,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成为未来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蒋耀认为,当前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应用瓶颈主要集中在智能化程度不足和实施成本过高两个方面。为解决这一问题,捷勃特重点研发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该类型的机器人具有自适应、自学习和免编程示教等优点,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工业环境,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和柔性。

他指出,相较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将与工业机器人形成互补关系,共同推动工业领域的智能化进程。同时,他还强调,人工智能模型的建立和完善将是实现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关键因素,这将为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针对当前磁驱输送系统在市场上的高昂售价,蒋耀表示,捷勃特正努力降低磁驱输送系统的成本,以满足市场需求。他强调,提高性价比将是磁驱输送系统在工业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关键,而这也将助力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长足发展。

总之,蒋耀认为,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将在未来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智能制造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他还呼吁工业机器人企业加大在软硬件方面的投入,以促进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智能新时代:奥特曼展望未来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近期在其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发表了一篇名为《智能时代》的长篇文章,引发了数百万次点击。在这篇文章中,奥特曼阐述了他对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进步将催生全球繁荣美好未来的展望。他认为,超级人工智能或许将在未来十年内问世。他将当前的时代称为“智能时代”的曙光期,深度学习算法的成功是这个新时代的催化剂,随着规模的扩大,它的性能将越来越好,人类可能在短短的几千天内实现超级智能。然而,他也警告说,AI技术也存在缺陷,“将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显著影响(好坏参半)”,因此我们需要从现在开始努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同时尽量减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奥特曼预测,人工智能将在未来使教育、医疗、软件开发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每个人都将拥有一支自己的人工智能团队,其中包含各领域内的虚拟专家,他们将共同协作创造出几乎无法想象的成果。他还表示,孩子们将拥有能够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指导的虚拟导师,他们可以涵盖任何科目、任何语言,并以任何速度进行学习。他甚至设想了类似的概念,用于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开发任何人类可以想象的软件等。

虽然奥特曼对未来持乐观态度,但他也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风险。他表示,我们必须谨慎而果断地采取行动,以确保人工智能的最大利益和最小损害。例如,我们预计这项技术将在未来几年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确保公平竞争和就业机会。此外,我们也需要关注人工智能的道德和社会影响,并采取措施避免其潜在的滥用和不道德行为。

小巧高效的基因编辑剪刀诞生

科学家们通过蛋白质工程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出一种名为TnpB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比现有的CRISPR-Cas9等工具更小巧、更高效。这一突破性发现有望改变基因编辑领域的研究方向,开启全新的基因治疗和疾病治疗可能性。

瑞士苏黎世大学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方法》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TnpB蛋白的研究论文。他们通过对TnpB蛋白进行改良,成功使其在编辑哺乳动物细胞DNA方面比原始蛋白提高了4.4倍的效率,使其成为一种紧凑且高效的基因编辑新工具。

传统上,CRISPR-Cas9系统由蛋白质和RNA组成,主要用于抵抗外来病毒的入侵。然而,由于其大尺寸,难以直接用于体内的目标细胞。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更小的进化祖细胞作为基因编辑工具,如TnpB蛋白。

TnpB蛋白存在于多种细菌和古细菌中,此次研究团队对其进行了优化,使其能够更有效地编辑哺乳动物细胞的DNA。通过两种方式的改进,一是使其更易于进入细胞核,二是使其具有针对替代基因组序列的能力。此外,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模型,可以预测任何给定目标位点的TnpB编辑效率,大大简化了基因编辑实验的设计。

在新的人工智能模型的帮助下,研究团队在小鼠肝脏和小鼠大脑中分别实现了高达75.3%和65.9%的编辑效率。同时,他们还成功地利用临床上可行的腺相关病毒载体将TnpB基因编辑系统有效地运送到小鼠细胞中。这种基因编辑系统不仅体积小,而且可以包装成一个单独的病毒颗粒,相比CRISPR-Cas9所需的多个病毒颗粒,大大降低了载体剂量。

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了TnpB基因编辑系统的有效性,它可以编辑一个调节胆固醇水平的基因,将实验小鼠的胆固醇水平降低近80%。这一成果标志着基因编辑技术的重大进步,为未来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

中国合肥:稳态强磁场水冷磁体创世界纪录,推动科研新高峰

中国科研团队在强磁场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刷新世界纪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成功创造了42.02万高斯(即42.02特斯拉)的稳态磁场,这一成果打破了2017年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水冷磁体产生的41.4万高斯的世界纪录,成为国际强磁场水冷磁体技术发展的新里程碑。

这起事件不仅是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自2022年混合磁体成功创造45.22万高斯的世界稳态磁场纪录以来,取得的又一重大技术突破,同时也满足了科研用户对快捷调控的稳态强磁场的实际需求,为科学家们探索新现象、揭示新规律提供了强大的实验条件。

这一研究成果为中国乃至世界强磁场水冷磁体技术发展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也为我国建设更高场强的稳态磁体指明了方向。此外,该装置自2010年开始“边建设、边运行”,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运行超过60万个机时,为国内外197家单位提供了实验条件,推动了各领域的前沿研究。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迎接挑战,拥抱机遇

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一场以“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对话会在2024年9月20日顺利举行。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的陈义汉发表演讲,强调了在生物医药领域进行新技术和新方法探究的重要性。同时,他还指出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仍需努力,特别是在新药研发方面,我国尚无太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靶点和新结构药物。

陈义汉强调,我们应该关注医疗器械的国产化问题。尽管目前我国大型医院的医疗设备品质优良,但大部分设备的标识为英文,知识产权和发明创造并未在我国产生。针对这一现状,他表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产替代的局面终将得到改善。

此外,陈义汉还呼吁生物医药领域的从业者要有长期主义精神,坚持学以致用,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他强调,科技工作者如果不去解决现实问题、不去追求价值,那么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便失去了意义。

面对生物医药行业的资本寒冬,复星国际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启宇提醒道,这仅仅是行业周期的一部分,无需过分悲观。他认为,要想度过周期低谷,关键是进行差异化的创新,如布局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副总经理何苗进一步分析了2015年至2021年生物医药资本市场繁荣的原因,并提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如产业分散、热门领域过度投入、缺乏原始创新以及缺乏领军企业等。为此,她透露上海已设立规模达215.01亿元人民币的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以支持该领域的创新发展。

最后,她强调生物医药企业的成长周期较长,投资人需具备长线投资的耐心。在新一轮生物医药产业的资本寒冬中,我们需要保持信心,积极寻求突破和创新。

翁经科:植物天然产物的创新药物研发与青年科学家潜能培养

美国东北大学植物与人类界面研究所所长翁经科近日在上海出席了一场关于科技与创新的活动。在接受采访时,他强调了科学与创造力之间的紧密联系,指出科学突破往往依赖于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翁经科博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然化合物的开发上,旨在探索它们在复杂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在过去的几年里,他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17年,他创立了一家名为DoubleRainbow Biosciences的公司,专注于开发基于植物天然产物的新型保健品原料和药品。

翁经科博士在谈到植物代谢进化的研究时表示,他最期待发现的是那些能够针对复杂疾病提供新疗法的天然产物。这些化合物往往具备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可以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多个蛋白质相互作用,从而展现更广泛的治疗潜力。

此外,翁经科博士还对植物次生代谢中的重要天然产物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这些化合物不仅能揭示植物与生物及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其进化产生的机理也可能为新药物的研发提供宝贵的启示。在抗病毒领域,他特别提到了槲皮素(isoquercetin)在治疗人类流感病毒方面的显著效果,并参与了一项关于红景天苷(Salidroside)的临床试验。

翁经科博士认为,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核心动力。他指出,伟大的科学家不仅要验证假设,还要敢于质疑现有理论,而不确定性正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他强调,青年科学家的创新潜力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思维能力、自由探索的机会以及有效的沟通能力来判断。

翁经科博士建议,年轻科学家在创新道路上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在应对学术压力的同时保持长期创新的需求。他鼓励他们在保持好奇心的同时,敢于探索未知领域,并加强沟通能力,以便更好地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传达给公众和决策者。

创新X卫星:一国一星,百载辉煌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成功研制“创新X”系列科学试验卫星首发星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简称“卫星创新院”)成功研制出“创新X”系列科学试验卫星的首发星-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该卫星是我国首颗采用“科学航班”式发射模式的卫星,旨在实现从基础研究到国家型号任务快速验证的科研新范式。

“创新X”首发星的成功研制,得益于卫星创新院科研团队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他们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卫星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等工作,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与此同时,该团队还克服了诸多困难,如经费紧张、载荷及产品交付运输受限等,确保了卫星的按时交付。

“创新X”首发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科学卫星领域的又一里程碑。该卫星将在轨验证众多新技术产品,为未来的空间探测任务提供丰富的技术储备。此外,卫星创新院还将继续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瞄准科学无人区,用创新颠覆以往,成为国家航天领域不可替代的战略科技力量。

总之,“创新X”首发星的成功研制和发射,充分体现了我国航天科技的实力和水平,展示了科研团队的创新精神和拼搏精神。相信在未来,卫星创新院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社区打造豫园模式:认知症早期筛查与综合照护

近日,我国上海市黄浦区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了一项创新举措,设立了上海第一家三甲医院专家“下沉”的社区记忆门诊,旨在实现认知症的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这一模式被称为认知症防治的“豫园模式”。

豫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李扬表示,该门诊主要针对认知功能衰退的患者,通过一系列常规的量表、血液化验、脑CT、脑电图等检测手段进行初步筛查。一旦发现异常,将根据病情轻重转介至相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认知症是一种或多种认知功能衰退的症状,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学习能力下降、语言理解困难等问题。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认知症患者约有1507万,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2220万,2050年将达到2898万。然而,现有的认知症照护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

尽管社区医院在发现早期认知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开具最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等方面,仍有待提高。为此,豫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寻求与三级医院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护服务。

尽管如此,患者及其家属在接受认知症照护方面的意愿仍有待提高。据受访者透露,很多人认为社区医院的照护质量不如专业机构,且照护费用相对较高,因此更倾向于在家中接受照护。豫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继续努力改进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量子计算革命:Oxford Ionics携手政府打造未来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英国量子计算初创公司Oxford Ionics的联合创始人Chris Ballance和Tom Harty揭示了他们对于量子计算未来发展的看法。他们预测,在未来18个月至两年内,量子计算将进入一个类似于“ChatGPT时刻”的新阶段。

成立于2019年的Oxford Ionics,其总部设在英国牛津郡,主要研究方向是通过独特的离子阱技术来构建精确可靠的量子系统。该公司已经展示出了世界上性能最高的量子芯片,该芯片可以在标准半导体制造厂进行大规模生产。

此外,Oxford Ionics赢得了价值600万英镑的政府合同,将为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NQCC)交付一台量子计算机。这一突破性的成果将有望帮助金融行业等众多领域实现颠覆性的创新。

同时,Chris Ballance也透露,Oxford Ionics正在与美国的科技巨头进行激烈的竞争,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他明确表示,他们的目标是比谷歌、微软和亚马逊更具吸引力。

脑机接口:瘫痪男子用意念下棋,未来或助人类重获站立

诺兰·阿布是埃隆·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脑机接口芯片的第一位植入者。八年前的一次事故使他从肩部以下瘫痪,今年进行了手术后,他来到巴黎参加了一场重要的国际象棋比赛。最近,他向欧洲新闻电视台分享了自己术后生活的改变和对未来的期待。

阿布在22岁那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夏令营工作期间发生了一次事故,他在湖中游泳时被意外撞倒,导致身体瘫痪。接下来的几年里,他频繁进出医院,直到他决定加入Neuralink的实验。然而,他对这种大脑手术还是有些担忧。”作为四肢瘫痪者,我的大脑是我最宝贵的财富。在我发生事故之后,我非常感激自己还能保持思维能力,这是我身份的一部分。”阿布说,”让其他人对我的大脑进行手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认为利大于弊。我明白,如果有朝一日,我能为这一领域做出贡献。”

今年1月,阿布接受了Neuralink的大脑芯片植入。这个硬币大小的装置通过手术植入到他的头骨中,并与大脑的超细线相连,形成脑机接口。植入物可以检测大脑的活动,并通过蓝牙将信号传输到电脑等设备。然而,仅仅一个月后,阿布就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很多连接大脑的细线从植入物中脱落,导致能够测量大脑信号的电极数量急剧减少,使得”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感觉就像一个残酷的玩笑,那段时间真的很难熬”。

几天后,阿布重新振作起来,”我当时的想法是,即使出现了问题,我也知道这将有助于改进。” Neuralink的第二位患者在今年8月也接受了植入,目前看来,植入物已经运作良好。今年3月,马斯克发布了一段阿布用意念控制鼠标光标的视频。在手术之前,阿布需要借助口棒等辅助设备来移动鼠标。而在手术后的八个月,他出现在了巴黎,参加了一场国际象棋比赛。

阿布表示,在拥有Neuralink之前,下棋对他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只能采取特定的姿势,持续的时间也有限。而现在,他可以随意躺下,连续下好几个小时的棋。除此之外,他还利用这项技术学习法语和日语。”许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像《黑客帝国》,可以直接将知识下载到大脑中。”但是阿布表示,实际上”它帮助我更高效地与电脑互动,从而学习新知识”。在拥有脑芯片之前,他只能通过观看YouTube视频来学习,互动性较差,还需要他人的帮助。而现在,他可以通过意念操作鼠标,自主写作、浏览报纸、播放有声读物等。

谈及未来,阿布希望能够深造。”我一直都想进入法学院,这仍然是我的目标,而且我相信这是有可能的。”他还表示,参与Neuralink的实验让他对神经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未来的方向还没有完全确定。对于脑机接口的未来,阿布充满了期待。他认为有一天这些技术能够让瘫痪的人重新站立起来,”我相信这是可能的,而且我认为它将在我有生之年实现。”

黑洞喷流:探索宇宙的新奥秘

近日,一国际天文学研究团队宣布,他们在一项全新的研究中观测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黑洞喷流系统。这一系统的总长度达到惊人的2300万光年,约为银河系直径的220倍,刷新了黑洞喷流的最大尺寸纪录。

这个黑洞喷流系统位于星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它的强大引力使周围的物质不断旋转并落入黑洞,形成一个圆盘状的吸积盘。同时,两个强大的喷流从吸积盘的上方和下方喷出,将大量的物质和能量释放到星系间的宇宙空间。

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们通过在荷兰等地的低频射电望远镜阵列收集的数据,以及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其他观测设备,确定了这个黑洞喷流的来源。他们发现,这个喷流来自一个距离地球75亿光年外的星系中心黑洞,当时宇宙的年龄约为63亿岁,远早于我们现在的宇宙年龄的一半。

为了维持这样的巨大喷流系统,研究人员估算,黑洞需要连续吞噬相当于一个太阳的质量,以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且,在喷流传播的过程中,必须避免受到重大的干扰。然而,随着宇宙的膨胀,”波尔费里翁”诞生时的宇宙还相对较小且结构紧密,因此喷流可能更容易遇到“交通事故”,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喷流系统能够维持如此之久且稳定。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他们的低频射电望远镜阵列只能覆盖15%的天空,但他们相信,这可能只是众多未被发现的大型黑洞喷流中的冰山一角。这些喷流对宇宙演化的影响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

华人科学家陈志坚获拉斯克奖基础医学奖,GLP-1研究先驱共享临床医学奖

华裔科学家陈志坚荣获2024年拉斯克奖基础医学研究奖

近日,美国生物医学领域的年度盛事——2024年拉斯克奖(The Lasker Awards)揭晓,其中基础医学研究奖花落我国杰出科学家陈志坚教授。这是继李卓皓、李敏求、简悦威、屠呦呦和卢煜明之后,第六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陈志坚教授现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教授,他的获奖成果在于发现并解析了感知自身及外源DNA的cGAS酶。这一突破性的发现,揭示了DNA如何引发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奥秘,为多种疾病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此外,cGAS酶在抗肿瘤免疫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次拉斯克奖基础医学研究奖的评选委员会称赞陈志坚教授拥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一流的研究能力,为解开DNA如何激发免疫和炎症反应之谜作出了卓越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陈志坚教授并非本次唯一获奖的华人科学家。同时,GLP-1研究领域的三位先驱Joel Habener、Lotte Bjerre Knudsen和Svetlana Mojsov也获得了拉斯克奖临床医学研究奖。此外,南非艾滋病研究中心的Quarraisha Abdool Karim和Salim S. Abdool Karim则因揭示异性性传播HIV的主要驱动因素以及防治艾滋病毒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荣膺拉斯克奖公共服务奖。

世界首例全眼移植手术成功:患者恢复部分视力

在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一项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全眼和部分面部移植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患者亚伦·詹姆斯在接受手术一年后,移植的眼睛保持健康,视网膜能够对光线作出反应,部分恢复了视力。虽然视力并未完全恢复,但眼压和血流状态均正常,超出此前动物研究的预期。这一创新性成果已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予以公布。

亚伦·詹姆斯曾在2021年6月遭受电气事故,导致左臂、左眼、下巴和鼻子失去功能。两年过去,他饱受病痛折磨,无法正常进食、品味美食、嗅闻气味以及言语交流。直到2023年5月,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为他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全眼和部分面部移植手术,包括整只左眼、眼窝、鼻子、一块下巴骨以及相关的肌肉、神经和血管。手术耗时约21小时。

据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外科医生丹尼尔·塞拉迪尼介绍,他们原本并未预料到移植的眼睛能部分恢复视力。尽管视神经再生的难度尚待探讨,但此次手术却使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同时,美国斯坦福大学拜尔斯眼科研究所的眼科学教授兼主任杰弗里·戈德堡对手术结果进行了评论。他认为,尽管视力未完全恢复在意料之中,但这一成果已经为通过全眼球移植恢复视力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他指出,手术团队将患者的骨髓干细胞注射到视神经周围组织,这一技术尚未在动物实验中得到验证,存在一定的风险。不过,截至目前,尚未发现任何安全问题。

戈德堡还提到,尽管单个病例的治疗效果令人振奋,但涉及关键感觉器官的复杂移植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此外,如视神经再生可能导致另一只眼睛视力受损的问题也需要密切关注。然而,目前尚无此类并发症的迹象。

总之,这项突破性的全眼和部分面部移植手术为治疗严重面部损伤及通过移植恢复视力提供了新的可能。虽然还存在一些技术和伦理上的挑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全眼移植或许将成为一种常规的医疗手段,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之光。

o1护城河消失?谷歌DeepMind论文曝光:计算优化或成新趋势

在AI大模型领域,我国企业OpenAI的领先地位备受关注。然而,最近有报道称,谷歌DeepMind团队在今年8月发表的一篇论文与OpenAI的o1模型原理非常相似,这使得OpenAI的护城河似乎不再稳固。

谷歌DeepMind团队的这篇论文名为《优化LLM测试时计算比扩大模型参数规模更高效》,主要研究了如何提高大型语言模型(LLM)在测试时的计算效率。研究发现,增加测试时的计算量比扩大模型参数更有效,可以在一些任务上使较小的基础模型超越较大规模的模型。此外,今年1月,谷歌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发表了一篇类似主题的论文,提出了一种名为“思维链”(CoT)的技术,以解决Transformer模型在串行推理方面的局限性。

尽管有人认为,只有拥有强大硬件能力的公司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但OpenAI并未放松对AI大模型的研发。据悉,OpenAI正在加快其首款芯片计划的推进,这款芯片采用台积电最先进的A16级工艺,专门用于加速Sora视频处理。

总之,随着AI领域的竞争加剧,各大企业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32位专家荣获2024年度IEC 1906奖,创历史新高!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近日揭晓了2024年度“IEC 1906奖”的获奖者名单,我国有32名专家荣膺这一全球性荣誉。此次获奖不仅使我国的获奖人数仅次于德国,位居第二,而且刷新了我国在该奖项上的历史新高。

“IEC 1906奖”设立于2004年,旨在表彰为国际电工标准化作出突出贡献的各国专家。每年评选一次,提名和审核均由IEC各技术委员会的主席和秘书完成,最终由IEC秘书处公布获奖名单。

我国在电气运输设备、智慧城市、电能供应系统等领域拥有众多优秀的专家,他们在国际电工标准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我国专家队伍的不断壮大,以及在国际标准制定和发布方面的成果逐年增多,我国专家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

本次我国获奖专家人数达到历史新高,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专家的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我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电工标准化工作,为推动全球电工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全球抗生素耐药性危机:2050年或致191万人丧命

国际研究表明,全球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严重,预计未来数十年将对公共卫生造成巨大影响。据一份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报告指出,从2025年到2050年期间,全球可能会有超过3900万人因抗生素耐药性而死亡。研究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抗生素耐药性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一个重大挑战,需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该研究发现,自1990年以来至2021年期间,全球范围内约有114万人因抗生素耐药性死亡。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91万。此外,研究还预测,到2050年,7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由于抗生素耐药性导致的死亡人数将会显著增加。在所有年龄段中,南亚、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将成为抗生素耐药性所致死亡率最高的地方。

参与研究的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奥蒂亚·格雷博士表示,这些数据显示出,抗生素耐药性对老年人群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考虑到全球人口正快速老龄化,因此预期抗生素耐药性导致的死亡率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上升。研究人员呼吁,必须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威胁,具体措施包括改善药物获取途径、控制药物滥用以及增强感染预防等。

艾滋病治愈曙光初现:干细胞疗法、基因疗法等多管齐下

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通过改变人体的基因来治疗艾滋病。这种方法可能会在未来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改变人体的CCR5基因,可以防止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细胞。他们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在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细胞中删除了一个关键的基因,从而阻止了病毒的进入。

这项研究的结果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成功,一些参与实验的人在没有接受任何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情况下,长时间内没有检测到艾滋病病毒的复发。但是,这种方法目前只对少数人有效,并且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它的长期效果。

研究人员还正在开发其他的治疗方法,包括通过修改人体免疫系统来对抗病毒,以及通过改变人体的储存库来消除病毒。这些方法仍然处于研究阶段,需要经过更多的测试和评估才能确定它们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治愈艾滋病的方法,但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通过继续研究和创新,我们有可能在未来实现这个目标。

老年患者肠癌手术疗效对比:切除术与支持疗法大比拼

为提高老年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国研究人员对比了老年患者接受开腹切除术与支持治疗的术后预后情况。研究发现,两种治疗方法在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研究者首先分析了我国老年患者结直肠癌、肾癌和肺癌等疾病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显示,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如机器人辅助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加速术后康复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此外,研究人员注意到,老年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还需关注血糖控制问题。为此,他们研究了术中血糖异常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患者特点开展针对性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术后护理和管理,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弱碱性矿泉水能生儿子?专家解析真相

近日,一款被传能影响生育后代性别的弱碱性天然矿泉水在市场上引发热议。有传言称,饮用该款矿泉水能帮助父母生出男孩,甚至有人声称自己多年饮用此水,已成功生下三个儿子。然而,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和复旦大学人类精子库男科主治医师朱宏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酸碱体质理论”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伪科学,饮用弱碱性水并不能改变人体的酸碱环境。此外,他认为生男生女主要由受精时精子所携带的性染色体决定,而非外界因素。

朱宏进一步解释,精子活力与性染色体并无直接关系,而是受精过程中精子顶体功能的完整性起关键作用。因此,喝弱碱性水与精子活力和性染色体无关,这种流言纯属误导。同时,他提醒公众,非医学指征的性别筛选是不道德且违法的行为,医学上的胚胎性别检测需严格遵循相关规定。

对于一些流传甚广的生男生女饮食方面的传言,如“酸性环境易生女孩,碱性环境易生男孩”,朱宏表示这些说法均无科学根据。他认为,女性卵泡大小和破裂时间等自然因素决定了排卵和受孕的机会,而非外界干预所能控制。

最后,朱宏强调科学饮食对生殖健康的重要性,他指出合理膳食可以提高精子和卵子的质量,从而促进受孕。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群和个体状况存在差异,饮食调理应因人而异,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矿泉水生男孩?专家驳斥伪科学,揭秘真正影响生育因素

近日,一款被传具有“神奇功效”的弱碱性天然矿泉水在我国市场迅速走红,一些消费者甚至宣称这款矿泉水可以帮助他们生育男孩。然而,这种说法并未得到科学证实。据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复旦大学人类精子库男科主治医师朱宏介绍,“酸碱体质理论”是毫无科学依据的,该理论自2002年由美国医生罗伯特·杨提出以来,便引发了大量争议。

朱宏强调,精子活力与环境无关,而是由其尾部鞭毛摆动所产生的。同时,他认为喝弱碱性水并不能改变人体的酸碱环境,因为无论何种类型的水,一旦进入胃部,都会被胃酸中和。此外,人体的酸碱缓冲系统可以保持身体酸碱度的稳定,不会因喝水而受到影响。

对于生男生女的问题,朱宏指出,胚胎的性别取决于受精精子所携带的性染色体是X还是Y,这个过程完全依赖于自然规律,与饮食习惯无关。他呼吁公众要理性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避免被各种非科学流言误导。

在谈到饮食对生育的影响时,朱宏表示,虽然某些特定的食物可能对生殖健康有所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过特定饮食就能控制孩子的性别。他表示,我国地广物博,食物种类繁多,饮食结构应该以均衡为主,这样才能真正维护生殖健康。

矿泉水助生男孩?专家驳斥:无科学根据

近日,有关一种弱碱性天然矿泉水的传言在网络上流传,称该矿泉水可以帮助人们决定生男生女。对此,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复旦大学人类精子库男科主治医师朱宏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他认为,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精子所携带的性染色体是X还是Y,而非外界因素。此外,他还强调,饮用弱碱性水并不能改变人体的酸碱环境,也不能影响精子的活力。

在谈到生男生女的影响因素时,朱宏解释道,胚胎的性别取决于受精精子所携带的性染色体。从概率学的角度来看,男女性别的比例大致为50:50。他认为,在现有的伦理、法规的框架下,医学上可以通过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技术来检测胚胎染色体,但在我国,PGD技术有着严格的指征,即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夫妇才能接受这项技术。

对于一些流言,如在同房前用食醋冲洗阴道可以更容易生女孩,或在同房当天受孕怀男宝宝的几率更大,朱宏均予以否认。他表示,这些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可能会误导人们对生育知识的正确认识。他提醒公众,要科学理性备孕,避免被各种流言所影响。

李飞飞创立的空间智能初创公司获2.3亿美元融资

李飞飞创立的空间智能初创公司World Labs完成了2.3亿美元巨额融资

近日,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创立的空间智能初创公司World Labs宣布完成2.3亿美元的巨额融资。本次融资的投资方包括硅谷知名投资机构a16z、NEA、加拿大风投公司Radical Ventures,以及英伟达公司的风险投资部门等。众多AI领域的知名人士也参与了此次投资,其中包括谷歌DeepMind首席科学家杰夫·迪恩(Jeff Dean)和前谷歌AI研究员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

World Labs成立于今年1月,由李飞飞、贾斯汀·约翰逊(Justin Johnson)、克里斯托夫·拉斯纳(Christoph Lassner)和本·米尔登霍尔(Ben Mildenhall)共同创立。三人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其中贾斯汀·约翰逊是李飞飞的博士生,现为密歇根大学的助理教授;克里斯托夫·拉斯纳曾在亚马逊、Meta的Reality Labs和Epic Games工作,发明了基于球体的高效可微分渲染器Pulsar;本·米尔登霍尔是神经辐射场(NeRF)技术的发明者,该技术可以将2D图像转换为3D图形。

World Labs的创始团队致力于开发能够利用图像和其他数据对三维世界进行决策的软件,致力于构建“大型世界模型”。他们的目标是通过这种技术,实现人工智能在3D空间和时间中对物体、地点和交互进行建模和推理。李飞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空间智能将是她接下来关注的重点,并将改变AI的发展轨迹。

尽管World Labs的愿景与之前的“元宇宙”概念有些相似,但其创始人强调,他们的工作将填补元宇宙中互动内容的空白。

结直肠癌新分型系统助力精准治疗

人工智能助力结直肠癌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近日,一组研究人员通过对全球最大规模的结直肠癌多组学数据分析,发现了多个与该疾病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结直肠癌类型学。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提高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率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结直肠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多组学技术深入挖掘结直肠癌的病因机制,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研究人员对1063例结直肠癌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了一系列与癌症不同阶段相关的驱动基因,并识别了关键预后因子。基于肿瘤基因表达差异,研究者们将结直肠癌预后分为了包含5个预后亚型的类型系统CRPS(CRC Prognostic Subtypes,结直肠癌预后分型)。与经典的结直肠癌分型CMS(Consensus Molecular Subtypes,共识分子分型)相比,该分类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预后。

本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华大基因智惠医学研究院专项科学家林从表示:“基因与癌症的关系非常密切,癌症的产生发展通常涉及基因的突变、异常表达或调控失常。虽然基因确实在癌症风险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不是所有癌症的风险都是先天决定的。大多数癌症(约90-95%)与后天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可能引发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癌症。”

林从还提到,在AI和大数据时代,整合规模更大、模态更多的数据可以为AI模型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从而对疾病进行更加细致和本质的分类。然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不同模态数据的异质性以及黑箱问题等。尽管如此,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将在疾病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结构解析,开启新药研发新篇章

中科院成功解析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三维结构,为乙肝防治带来新突破

近日,我国科学家们通过长期努力,成功解析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三维结构。这一成果不仅解决了结构生物学和病毒学领域的长期难题,还为疫苗优化、抗体研发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乙肝病毒是一种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的病毒,每年都有近百万人在其影响下丧命。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的病例占全球的84%,且人数超过8000万。然而,由于HBsAg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

本次研究由上海科技大学等多家机构共同完成,科学家们利用先进的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结合创新的软件和算法,解析出了HBsAg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这一结构揭示了许多长期未被解答的问题,包括HBsAg如何形成多种不同的组装形态,以及这些形态的形成机制。

这一成果为乙肝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未来,针对HBsAg的结构设计将有助于开发出更加有效的疫苗和抗体药物,从而提高乙肝患者的治愈率,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同时,这一研究成果也为其他病毒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舱外宇航员测试全新宇航服

我国科学家艾萨克曼成功完成舱外宇航服测试

近日,我国著名科学家艾萨克曼在太空舱外成功完成了对他的新型宇航服的测试。这款宇航服采用了最新的科技材料,具有轻便、抗寒等特点,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艾萨克曼表示:“这款宇航服经过多次测试,已经证明其在极端环境下可以有效保护宇航员的安全,而且操作简便。这是我们科研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我国航天事业迈出的又一步。”

据了解,这款新型宇航服采用了先进的保暖材料,可以在零下5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保持宇航员的体温稳定。同时,宇航服的设计也考虑到了宇航员在太空舱外活动时的需求,使得宇航员在进行各种实验和任务时更加方便灵活。

艾萨克曼表示,他希望通过这次测试,能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款宇航服,为我国未来的太空探索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未来,艾萨克曼和他的团队还将开展更多的研究,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

太空行走:富豪CEO成首位商业宇航员

近日,我国成功实施了人类首次商业太空行走。9月12日,美国亿万富翁贾里德·艾萨克曼(Jared Isaacman)与其他三位私人宇航员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SpaceX载人龙飞船上完成了此次历史性任务。

艾萨克曼、斯科特·“基德”·波提特(Scott“Kidd”Poteet)、萨拉·吉利斯(Sarah Giles)以及安娜·梅农(Anna Menon)四位宇航员搭乘猎鹰9号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了他们的首次任务——“北极星黎明”。此次任务的目的是为了测试太空服的机动性能以及在太空中获取生命支持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SpaceX的太空服并不具备让宇航员在太空中自由漂浮、执行复杂任务的主生命支持系统,因此这四位宇航员需要依靠飞船上连接的长软管来维持生命。此次的任务标志着人类太空探索迈出了新的一步,同时也展现了商业太空旅行的可能性。

龙飞船太空行走:非职业宇航员开启商业太空新篇章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飞船于北京时间9月12日成功进行了太空行走任务,这是首次有非职业宇航员完成该壮举。本次任务的两位宇航员分别是美国富豪贾里德·艾萨克曼和萨拉·吉利斯。他们在完成太空行走的过程中,需始终保持一只手或脚在飞船外壁上的支撑结构上,并与飞船通过一根长3.6米的绳子保持连接,以确保安全。此次太空行走任务预计耗时不超过2小时。

此次任务的背景源于2021年9月,当时艾萨克曼作为SpaceX的“全平民”太空旅行团的一员,成功完成了环绕地球约3天的太空之旅。此次太空行走任务将是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的一大突破,标志着商业太空旅行新时代的来临。

上海国际计算生物学创新大赛揭晓:GeminiMol团队获一等奖

上海举办国际计算生物学创新大赛 助力药物研发加速推进

近日,我国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联合举办了2023上海国际计算生物学创新大赛。此次大赛以“计算生物学赋能生物医药”为主题,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经过激烈角逐,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的GeminiMol团队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本次比赛旨在利用计算生物学方法筛选特定靶点的药物分子。NMDA(N-methyl-Daspartate,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与多种疾病相关,如脑卒中、抑郁症、癫痫、阿尔兹海默病、疼痛等,成为神经疾病的热门药物靶点。然而,关于NMDA受体亚型GluN3A的蛋白结构和小分子调节剂的信息相对匮乏,给药物发现带来了挑战。

在比赛过程中,各参赛团队借助大数据和算法,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GeminiMol团队采用配体分子比对的方式,基于已有活性分子结构进行量化表征,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筛选。尽管受体结构尚不明确,但该方法在实验验证中表现出良好的活性。

本次比赛共有86支团队入围,他们在1800万种化合物中筛选出1023个分子进行验证,并对GluN3A的结构功能进行了探索。同时,计算生物学也为其他生物和医疗领域提供了巨大支持,如离子通道药物研发、心血管疾病miRNA药物研发以及AI医疗产品的应用场景等。

值得一提的是,2024第十七届浦江创新论坛将以“共享创新共塑未来——构建科技创新开放环境”为主题,探讨如何推动科技开放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和引领全球科技治理,同世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环境。

清言视频通话:国产大模型解锁新视野

国产大模型解锁“眼睛”应用:智谱AI发布清言App视频通话功能

近日,我国人工智能公司智谱AI宣布推出了一项突破性的创新应用——清言App的“视频通话”功能。清言App是全球首个面向大众用户开放的大模型视频通话功能,它成功地实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突破。

智谱AI表示,清言App的“视频通话”功能融合了文本、音频和视频三大模态,具备实时推理能力。用户可以通过摄像头与清言进行视频通话,清言不仅可以“看”到用户画面,还能听懂用户的指令并准确执行,即使被频繁打断也能迅速作出回应。此外,清言还可以帮助用户在画面上划重点,理解用户想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清言App的“视频通话”功能不仅具有实时翻译中英文的能力,还可以变身随身英语翻译,为用户提供即时翻译服务。此外,清言App还提供了丰富的使用场景,如在旅游时随时讲解景点故事,为视障人士识别环境等,还可以用于学科作业辅导、面试指导,以及在会议中完成纪要和总结,分析复杂的数据图表,实时解读电脑屏幕的代码等。

智谱AI表示,清言App的“视频通话”功能的推出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在过去,人们主要通过文字与人工智能进行交互,而有了视频通话功能后,用户可以直接与人工智能进行语音交流,这使得人工智能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用户的需求。

未来,智谱AI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创新,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人工智能服务。

太空行走:美国商业乘组抵达1400公里远地点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成功将“北极星黎明”(North Pole Dawn)任务团队送入太空,这是自阿波罗计划结束以来的最远太空旅行。该任务团队的成员由四名非职业宇航员组成,其中包括“Shift4支付”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艾萨克·曼。

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一系列科学研究和实验,如测试飞船与“星链”卫星之间的通信,以及研究太空飞行和太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此外,任务团队还将在距离地球约700公里的高度进行首次商业太空行走,以展示太空旅游的可行性。

“北极星黎明”任务团队于10日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发射场起飞,随后进入一个环绕地球约190公里的轨道。随后,他们进入了近地点约190公里、远地点约1400公里的轨道,并在此轨道上停留了数日。在这段时间里,任务团队充分利用飞船上的科研设备和实验室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验。

随着任务团队的太空之旅进入尾声,他们于11日进行了轨道调整,进入了近地点约190公里、远地点约700公里的轨道,以便进行即将到来的太空行走。同时,为了确保任务团队成员的安全和舒适,飞船内的压力也得到了相应的调整。

据悉,任务团队中的两名成员计划在12日进行首次商业太空行走。他们将身着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特制的舱外活动太空服,在距离地球约700公里的高度进行实验,以评估太空环境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

2024年北斗产业发展迈向高质量:终端设备销量创新高

近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了《2024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综合指数达到1431点,同比增长9.07%。这表明我国北斗产业正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该报告是我国北斗领域唯一关于产业发展指数的研究报告,通过客观、全面、综合、细致的方式展示了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此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出台,为交通、农业、市政等行业的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提供了有力支持。这将有效增加北斗各类型终端设备的销量,进一步扩大北斗应用市场的规模。

据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北斗产业链和供应链保持安全稳定,已实现亿级量产规模。我国各种类型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总量接近2700万台/套,同比增长17.4%,北斗应用渗透率超过50%。目前,北斗系统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2024顶科协奖揭晓:乔恩·克莱因伯格、杰瑞米·内森斯荣膺智能科学或数学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

近日,我国上海世界顶尖科学家发展基金会公布了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的获奖名单。在此次公布的名单中,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讲席教授乔恩·克莱因伯格(Jon Kleinberg)荣获了“智能科学或数学奖”,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和眼科学讲席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杰瑞米·内森斯(Jeremy Nathans)则获得了“生命科学或医学奖”。

克莱因伯格教授因其对社会网络和算法公平性等领域的重要贡献,成为了智能科学领域近三十年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了计算机网络路由、数据挖掘、生物结构比对等多个领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杰瑞米·内森斯教授曾在拉斯克医学奖评选委员会担任成员,其在视觉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他发现了人类颜色视觉的基因、调控和可塑性,以及阐明了导致失明的疾病机制,为视觉科学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如何看世界”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自顶科协奖设立以来,已有三位杰出的科学家获得这一荣誉。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学术成就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他们在各自领域所做贡献的肯定,更是对全球科研工作者们追求创新、勇攀科学高峰的激励。

范斌:钙钛矿光伏引领未来,产业化将成大势所趋

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斌博士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绿色低碳创新论坛上,分享了钙钛矿叠层组件的产业化进展。他表示,钙钛矿是目前唯一能实现光电转换效率突破的材料,具有极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远高于自然光合作用。此外,范斌博士强调,晶体硅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基本达到饱和,而钙钛矿则有望将这一比例提高至35%以上。

范斌博士认为,协鑫光电在钙钛矿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地位,成为了第一梯队的领军企业。他透露,协鑫光电的首条吉瓦级钙钛矿商用组件项目将于2024年底竣工,届时将成为全球产能最高的钙钛矿生产线。

尽管钙钛矿材料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转换效率提升和稳定性待提高等问题,但范斌博士坚信,随着技术的进步,钙钛矿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他强调,建设更多的示范电站,以增加用户对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信任,将是推动钙钛矿产业发展的关键。

DNA微珠调控类器官:新科技揭示生命奥秘

研究人员成功研发新型分子工程技术

近日,一组来自德国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已经成功研发出一种新的分子工程技术。该技术利用特定折叠的DNA制成的微珠,在组织结构内释放生长因子或其他信号分子,从而精确影响类器官的发育。这一成果发表在了最新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类器官是一种微型器官状的组织结构,由干细胞衍生而成,可以用于基础研究,帮助科学家们获得关于人类发育的新见解或者研究疾病的发展。然而,在过去的实验中,科学家们无法从内部控制这些类器官的生长,而新的分子工程技术则可以精准确定在生长组织中何时何地释放关键发育信号。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团队构建了微型DNA珠子,这些珠子可以“装载”蛋白质或其他分子。这些微珠被注入类器官中,用紫外线照射时可释放其装载物,从而可以在发育组织中的任何时间和位置释放生长因子或其他信号分子。

研究人员首次尝试使用这一技术来诱导日本稻鱼青鳉的视网膜类器官中形成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在此之前,虽然可以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Wnt来诱导色素细胞,但这会抑制神经视网膜的发育。通过局部释放信号分子,研究团队成功地实现了更真实的细胞类型混合,这种混合比传统的细胞培养更接近于鱼眼的天然细胞组成。

这一新型分子工程技术为设计更复杂的类器官开辟了新途径,未来有望加速人们对多种疾病的模拟研究,从而带来疗效更好的药物或治疗方式。

超材料:未来信息产业的颠覆性创新

近日,我国在超材料领域的研发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周济预测,超材料已接近大规模产业化的前夕。作为一种独特的人工制造的三维周期性结构复合材料,超材料以其不可预测的物理特性在光电、信息传输等领域展示出巨大应用潜力。

我国在超材料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果。超材料不仅突破了传统材料的物理规律,还引入了全新的可设计和可调控的研究范式。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崔铁军介绍,由于超材料能够实现自然材料无法达到的电磁特性,如负折射率和负磁导率,它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备受关注。

然而,传统的超材料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功能固定和缺乏实时操控能力。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崔铁军及其团队在2014年提出了数字编码超材料的概念。这种新型超材料可以通过编程控制电磁波,实现对电磁波的精准调控和信息处理,从而提供无限的可能性和应用空间。

崔铁军进一步强调,超材料的灵活性使其在无线通信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构建低成本相控阵和改善信号覆盖方面。此外,结合人工智能,超材料可以实现具身智能的未来,同时也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等场景。

总之,我国在超材料领域的研发取得了重要突破,这将为光电转换技术和无线通信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绿色技术创新合作中国(上海)行:迈向碳中和未来

我国上海市虹口区近日举办了2024浦江创新论坛的绿色低碳创新论坛,吸引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关注。本次论坛以“科技创新塑造未来能源产业新格局”为主题,旨在推进绿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上海市虹口区委常委、副区长关也彤在致辞中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和资源不可持续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全人类的共同挑战。我国正在以绿色低碳技术为核心进行技术革命,这是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应对,也是对全人类的庄严承诺。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多场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其中,安徽颍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海事大学签订了“甲醇增程动力船舶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协议”,绿色技术银行(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与多家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推动了绿色技术的发展,也为各国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有助于全球范围内的绿色技术创新与发展。

衰老卵母细胞新突破:微环境改变或助逆转老化

近年来,抗衰老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一项创新性的实验,为抗衰老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他们通过将衰老卵母细胞植入到年轻小鼠的卵泡中,改变衰老卵母细胞所处的微环境,从而提高了老年小鼠卵母细胞的发育潜力。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微环境在衰老中的重要性,还为逆转老化卵母细胞开辟了新途径。

卵母细胞是未成熟的卵细胞,它们在被称为卵泡的体细胞包裹中生长和成熟。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直接接触,为卵母细胞的发育提供重要的营养和支持。然而,在衰老过程中,卵母细胞的数量和质量都会下降。尽管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冷冻保存年轻卵母细胞,但目前尚无临床可行的策略能恢复老龄卵母细胞的发育潜力。

为了研究卵泡微环境对卵母细胞衰老的影响,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名为“三维重组嵌合卵泡”的培养系统。他们将一个衰老的卵母细胞植入到一个来自年轻小鼠的受体卵泡中,发现这些卵母细胞在年轻卵泡中培养后,发育潜力得到了提高。具体表现为,这些年轻卵泡培养的衰老卵母细胞在成熟过程中与体细胞的相互作用增强,线粒体功能改善,染色体分离也更加良好。

这项研究为卵母细胞老化的某些方面提供了可逆转性的概念验证,揭示了提高衰老卵母细胞发育潜力的可能性。这对于治疗年龄相关的不孕症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从老鼠到人类的转化仍需经过一系列研究,但这一发现无疑为抗衰老领域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太空冒险:中国亿万富翁携手SpaceX挑战千米高空

美国亿万富翁贾里德·艾萨克曼(Jared Isaacman)领导的一个私人宇航团队——“北极星黎明”任务,即将在距离地球约1400公里的太空轨道上展开为期5天的太空之旅。这是SpaceX自1966年美国宇航员乘坐双子号太空船以来的最高轨道飞行,也是全球首次由私人宇航员进行的太空行走。

艾萨克曼及其他三名宇航员,包括前空军中校斯科特·“基德”·波提特(Scott“Kidd”Poteet)、SpaceX员工莎拉·吉利斯(Sarah Gillis)和安娜·梅农(Anna Menon),于北京时间9月10日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搭乘SpaceX的载人龙飞船由猎鹰9号火箭发射升空。

此次任务的关键之一就是测试SpaceX的新型宇航服。由于哈勃太空望远镜越来越接近地球,预计到2034年可能会在大气层中烧毁,因此提高其轨道高度变得尤为重要。艾萨克曼领导的“北极星黎明”任务有望为此做出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艾萨克曼还曾表示,此次任务的成功将证明他的团队有能力处理像哈勃望远镜任务这样复杂而危险的任务。然而,尽管如此,专家们也对此次任务的潜在风险表示担忧。

35岁以下科技创新领军者齐聚上海,探讨亚太地区科技发展前景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了2024年度的“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TR35)亚太区入选者名单。本次入选者涵盖了五大类别的杰出人才,包括发明家、先锋者、创业家、人文关怀者和远见者。入选者均表现出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潜力,有望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的时间内引领科技发展方向。

入选的亚太区科技青年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教授钱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翟晶磊、香港大学助理教授赵琦等人。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纳米技术与材料科学、生物技术与医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创新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年轻科学家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常常面临时间压力和学术压力的平衡。如何在短期内取得研究成果以获得科研资助和职业发展,同时又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挖掘和创新,是年轻科学家们需要面对的一大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专家建议年轻科学家首先要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的领域。同时,跨学科合作也是激发创新灵感的有效途径。此外,科学家们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便将科研成果有效地传播出去,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他们的创新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伟大的创新者如爱迪生、乔布斯和马斯克等,除了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外,还擅长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推动创新事业的发展。因此,清晰的科学理念对于保证科学家们在创新道路上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总之,亚太区TR35入选者在各自的领域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创新能力,而实现这一成就的关键在于平衡时间、学术压力和长期创新需求。年轻的科学家们应在保持好奇心和勇敢尝试的同时,注重团队合作和有效沟通,以期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蚂蚁数科CEO赵闻飙:打造数字资产流通网络,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

蚂蚁集团旗下金融科技公司蚂蚁数科近期对外公布了其业务进展和战略布局。据公司首席执行官赵闻飙透露,过去一年,蚂蚁数科客户数量增长了35%,其中,海外市场的发展被视为重要的战略方向之一。赵闻飙进一步表示,他期待在未来,蚂蚁数科的海外业务能为公司的总营收做出1/5的贡献。在此前,蚂蚁数科已经公布了其在2023年的海外业务营收预计将达到300%的增长。

赵闻飙还指出,随着产业数字化进入深入阶段,单纯的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简单结合已经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他认为,产业数字化需要从单点局部转变为全局提效,从单一走向全路径升级。为此,蚂蚁数科已经形成了以云服务(Cloud+)、AI服务(AI+)和区块链服务(Blockchain+)为主的三大学科。

赵闻飙还强调,蚂蚁数科将继续推动产业Web3的发展,为更多的实体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支持。他指出,虽然大模型技术在产业数字化中可能难以成为唯一的解决方案,但蚂蚁数科仍将投入区块链、物联网、隐私计算、AI等多种数字技术创新,以构建数字资产流通网络,释放产业数字化的新红利。

此外,赵闻飙还表示,蚂蚁数科正积极推动技术出海战略,计划通过生态共建等方式,加大对本土化运营的投入,以抓住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数字化转型机遇。据了解,至2023年,蚂蚁数科技的海外营收已实现了300%的增长,其移动开发平台mPaaS、安全科技ZOLOZ、Web3技术服务平台ZAN等服务已经得到了海外数百家合作伙伴的支持,覆盖了电信、金融、政务等多个场景领域。例如,马来西亚最大的独立投资银行肯纳格投资银行就利用了蚂蚁数科提供的mPaaS技术,将金融服务集成到一个APP中,大大方便了用户,并将研发效率提升了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