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新篇章:专家解读中国航天商业化发展前景

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期间,我国著名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卫星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法睿(Farid Gamgami)接受澎湃科技的采访时表示,我国航天产业应抓住商业航天的历史机遇,适时推动技术创新与改革,这将给我国航天产业带来更多发展契机与希望。

高法睿博士是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硕士和海德堡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曾从事空间运输、探索和地球观测等领域的工作。他曾在一家柏林太空中小型企业任首席战略官,负责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该经历使他在面对小型卫星研发的挑战时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认为,中国是首批航天商业化的国家之一,具有很好的战略布局。如果能把握住商业航天的发展机遇,将有助于推动我国航天产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高法睿博士认为,我国商业航天企业尽管面临激烈竞争,但仍具有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详尽的商业计划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些因素将推动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的创新,使其更具活力。今年6月,高法睿博士加入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担任卫星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表示,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且正逐步崛起成为全球领导者,因此我国在全球太空探索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法睿博士表示,实验室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设计方法、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进行卫星设计与开发。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有效降低卫星运营成本,提高研发效率。然而,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也应注意避免过度依赖计算,以保证卫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谈及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高法睿博士表示,他已经学习中文两个月,并渴望深入了解我国的文化。他表示,除了上海市,他还想去其他省份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他对中国的兴趣日益浓厚。

合成生物学引领未来医学革命:专家探讨五大关键突破

在2024年9月8日的国际合成生物学创新论坛上,专家们就制药业在过去100年的发展以及合成生物学对未来制药业的贡献进行了深入探讨。美国康奈尔大学史密斯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学院教授Matthew DeLisa指出,合成生物学的核心在于精确控制生物过程,这对于疾病的精准治疗有着重要意义。这一变革不仅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发生,也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领域广泛应用,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华大学药学院拜耳特聘教授、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主任丁胜认为,过去一个世纪里,制药行业的主导范式是识别目标,然后发现相应的分子,进而研制成药物。然而,在这种模式下,相同的目标和机制只能产生几种药物,许多制药公司倾向于改进现有药物。然而,在过去的三年或五年中,制药行业已经预见到一种发展趋势,即通用细胞可以被开发、设计和制造,用于治疗疾病。

为了推进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专家们提出了几个关键领域:首先,化学和生物之间的接力和仿生合成;其次,化学和生物的融合仿生合成;最后,大规模创制和工程化制备生命健康分子技术。

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实现更高效和环保的物质生产,而且可以通过利用合成生物学的原理和技术,在化学合成过程中减少污染和能耗,同时提高产品和生产效率的质量。然而,要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还需要政策支持和公众关注。

2024浦江创新论坛:新技术经理人服务平台上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我国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发布《科技成果评估规范》国家标准。该标准由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负责研制,旨在构建出“五元价值”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评估指标框架,包括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和文化价值以及转化推广潜力。此外,该标准还明确了评估方法和流程,推动了科技成果评估的规范化、有序化。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3年间,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金额增长了1倍多,达到2054.4亿元。同时,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的研发机构、转移机构和转化服务平台数量达到了19574家,这些机构和平台吸纳了大量的资源和专业知识,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供需对接。

从科技成果转化的领域来看,以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的科技成果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和“农、林、牧、渔业”,合计占比达73.7%。从地域分布来看,约有60%的科技成果是通过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的方式在本地区实现了转化。

张荻团队破解金属基复合材料难题,助力航天及碳中和进程

在我国科技进步的道路上,新型材料的精细化学调控始终是核心课题。由于其在航天航空等高科技战略领域的巨大贡献,以及对于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新型材料引起了全球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为了推动新型材料研究的深入发展,上海市闵行区“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于9月8日举办了“2024年浦江创新论坛——未来材料:交叉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

本次论坛汇聚了政府、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领域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共同研讨未来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五位来自我国、德国和土耳其的材料科学领域顶级专家在论坛上发表了主旨演讲,涵盖了纳米机械催化、微型折叠机器人、仿生材料、制氢催化组件等多个主题,展现了新型材料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应用场景。

在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荻提出了将自然生物构型应用于材料设计的理念。他带领团队通过仿生学方法改进了金属基复合材料,开发出了一种砖砌结构的纳米尺寸复合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强度高,而且韧性良好,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新典范。

此外,针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调控困难、加工成形困难、复合效应不明等问题,张荻团队还建立了多元体系相热力学与粘着功理论模型,成功研制出了高性能碳化硅/铝复合材料。这些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中国“问天”和“梦天”太空实验舱的太阳翼展开机构以及“嫦娥”月球车的钩爪机构等。

同时,新型材料在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跃指出,低碳炼钢是我国钢铁工业碳减排的主要战场。他领导的团队对电极材料进行了精准调控,成功研制出了新型纳米催化组件,使制氢电耗降低了13%。

总之,新型材料在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研究和应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繁荣。

实验室制成功能干细胞,或为白血病等患者带来希望

我国科研人员取得重要进展,实验室培育出类似人体造血干细胞的细胞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出了与人体组织极为相似的造血干细胞,这一成果有望为白血病和骨髓衰竭患者带来个性化治疗方案。这是澳大利亚默多克儿童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实验室中实现的。此前,虽然已经成功开发出能移植到动物模型中,并能产生健康血细胞的人类血液干细胞,但这些干细胞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限制。

研究人员通过一种创新的工作流程,成功地将人类血液或皮肤细胞转化为类似于人体胚胎中的血液干细胞的多能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根据临床需求进行大规模和纯度的培养,具有极高的转化效率和实用性。

通过将多能干细胞进一步转化为血液干细胞,研究人员已成功制造出数千个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细胞球,每个球中都包含有数百个细胞。经过约两周的时间,这些干细胞可以分化成血管细胞,并最终产生数百万个血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其中50%的血细胞成功地变成了功能性骨髓,其功能与健康人类的骨髓所产生的细胞相同。

造血干细胞对于血液病患者来说,如同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然而,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成功配型。这种新方法允许研究人员利用患者自身的任何细胞,通过“重编程”技术转化为干细胞,再将这些干细胞转化为特定的血液细胞用于移植。这一突破性技术将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深远的影响。

尽管这项研究在实验室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研究人员表示,在将其应用于临床之前,仍需在人类身上进行大量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我国血液性癌症治疗方法研发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为未来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世春分享投资新逻辑:耐心资本与硬科技

在2024 WeStart全球创业投资大会上,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分享了关于“耐心资本”与“硬科技”投资的观点。他表示,当前新的投资周期带来了全新的环境,创业者最核心的能力是自我进化的能力,只有不断进化,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此外,他认为现代科技如具身智能等项目,五年后可能也会变成过剩的产能,因此,投资逻辑必须以退出为导向,提前判断五到八年的退出机会至关重要。

针对早期投资者的忠告,吴世春建议敢于走在未来的无人区,在非共识领域独行,因为很多时候,他所投资的项目在早期并未受到广泛关注,甚至不被看好,但这是成功的机会所在。同时,他也提醒投资者,如果无法下定决心投资,最好不要投,因为过多的情感因素可能会扭曲投资本身的判断。此外,他强调不要加杠杆,避免过度负债,因为许多高杠杆的项目,尤其是“短贷长投”,最终可能导致耐心资本难以支撑。

最后,吴世春认为,投资的本质在于投资项目的终局、赔率和规律,对于中国的投资人来说,未来的机会依然在中国的市场中。因此,中国投资人必须扎根中国市场,深入研究并发掘潜在的商业机会。

推动科学与文化双向奔赴:一场关于创新的大讨论

在2023年的浦江创新论坛分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9位嘉宾围绕“格物穷理 推动文化与科技双向奔赴”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次论坛由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王元主持。

科技日报社社长张碧涌指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文化与科技的交融互进始终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他强调,创新的价值在于可以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而这个需求不能仅依靠企业,有时是需要富有远见的政府相关部门提前引导市场从而创造出需求。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正是得益于政府早期的鼓励与引导,企业才陆续进入市场不断创新。

世界工业技术研究组织协会秘书长保罗·博若思认为,创新是人的天性,创新无处不在,创新应该允许并鼓励充满好奇心的年轻人不断提出问题。面对未来一系列的全球性挑战,如疫情、老龄化和全球变暖等,只有通过跨文化的交流及跨文化边界的合作,群策群力形成共识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强调,在当今讨论创新文化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和生态,其中包括科技发展自身的变量,以及对人所带来的全方位影响。他表示,我们需要把科技进步控制在合理的边界内,这是今天谈论科学文化、创新文化必须秉持的一种原则。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教授汤姆·斯塔福德在报告中探讨了如何改变改善机制,支持并激励科研人员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他指出,当前英国科研领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过度竞争和过重的工作量、不恰当的评价标准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田杰棠分享了关于未来产业创新文化的观点。他表示,未来产业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将由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催生,目前尚处于技术突破关键期或者商业化的探索导入期的产业,未来10年可能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和较强的战略性。

清华大学教授李正风在报告中认为,随着科学的进化,学科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大学已经设置有14个大的学科门类,包括112个一级学科,以及740个具体的专业方向。他强调,科学研究不仅要有新的发现,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研究能力,这样才能提高社会创新的成功率。

李正风还提到,科学文化和创新文化之间也存在冲突。如何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需要构建一种平衡机制,以确保科学的发展既符合社会需求,又能保障人类的福祉。

总之,本次论坛旨在深入探讨创新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科技快速迭代的当下,构建新时代的创新文化。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能够激发人们对创新文化的思考,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科技伦理挑战:人才与行动

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机遇与风险引发了对科技创新与伦理责任之间平衡的关注。9月8日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科技伦理论坛圆桌环节,专家们就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实现科技创新与伦理责任平衡的最大挑战在于人才素质的培养。具备强烈伦理意识及创新能力的人才,有利于实现负责任的创新。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认为,当前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培养兼具伦理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协-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王国豫指出,面对多元价值观的时代,我们需要在包容多元的同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达成共识,这涉及到责任问题。实现负责任的创新,但在实际操作中落实责任行为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一大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科技哲学研究室主任段伟文表示,科技已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社会变成了一个伦理实验室。然而,不确定的风险是无法逆转的。如果人类缺乏预见性和科技伦理风险的感知和认知能力,风险可能演变为无法控制的事件。因此,我们需要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预防,其中重要一点便是加强对科技风险的研究和认知。

今年7月,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医学伦理分委员会发布了首份伦理规范——《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伦理指引》。这份指引明确了不同科研活动中面临的伦理挑战,并针对体外实验室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应用、体细胞研究和生殖细胞研究等不同阶段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该指引的特点是将伦理考量作为事实评估,以适应科技和社交价值的快速变化。

投贷联动助力科技金融发展:困境与对策

在2024 WeStart全球创业投资大会上,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强调了投贷联动机制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他认为,虽然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有所增长,但占比仍较低,且科创企业的股权融资相对较弱,这使得科技创新企业在获得金融支持方面面临困难。

屠光绍指出,投贷联动机制有助于将大量银行资源引导至科技领域,有效推动创新创业,并发挥金融体系的整合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投贷联动机制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力。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该机制。

为实现投贷联动机制的有效运行,屠光绍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应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尤其是风险投资,以扩大科技投资规模,提升科技投资能力,并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引导更多长期资金注入科技创新企业。其次,应健全投贷联动的模式和机制,从外部和内部推进投贷联动,发展混合投贷,促进银行与投资机构的合作,鼓励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形成多层次的资金支持体系。

屠光绍还呼吁,政府、市场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协同,从市场机制、监管政策、政府资源三个方面优化投贷联动的发展生态,共同推动科技金融体系的发展。同时,政府的引导基金也对科技金融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耐心资本推动科创发展:国字号巨头如何发挥重要作用

在2024 WeStart全球创业投资大会上,我国知名企业家、上海国有资本有限公司总裁戴敏敏发表了一场主题为《引导耐心资本,助力科创发展》的主旨演讲。戴敏敏强调,科技创新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这种资金被称为“耐心资本”。

戴敏敏认为,耐心资本具有三个重要特点:首先,它需要坚持价值投资;其次,它的投资周期很长;最后,它能够在经济周期的低谷期布局。耐心资本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支持企业在研发、创新和市场培育等方面的长期投入,从而稳定金融市场和投资环境,提高投资环境的可预见性,吸引更多的长期投资者进入市场,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据统计,到2023年,我国各级政府已经积极布局各类基金,包括种子、天使、科技成果转化、创投、产业等,总数量超过2000只,目标规模约为12万亿元,已认缴规模约为7万亿元,新设立的基金中,国有资本出资的比例已经超过了80%。国有资本已成为我国耐心资本的重要支撑。

戴敏敏还表示,上海国有资本有限公司将继续发挥国有资本的功能性作用,全面覆盖科创主体,并与国内众多一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级实验室、产业链龙头企业展开实质性合作,通过专业化的平台和市场化的机制,努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公司还将积极搭建科创投资孵化平台,借鉴国际先进的模式,如“Flagship”和“Angel List”,打造面向未来的科创投资孵化平台。

胡德:系统生物学之父,倡导’科学驱动的全面健康时代’

在2024年9月7日的浦江创新论坛(第十七届)上,我国科学技术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一场名为“国际人类表型组:表型组与精准医学”的专题论坛。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医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四院院士及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勒罗伊·胡德(Leroy Hood,曾用中文译名莱诺·伊·胡德)发表讲话,阐述了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新医疗模式。

胡德被誉为“系统生物学之父”,他是自动DNA测序技术的领军人物之一。1986年,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DNA自动测序仪,这一重大突破为人类基因组测序奠定了基础,引领了基因时代。他还开发了一系列突破性科学仪器,如第一台气相蛋白质测序仪(1982年)、DNA合成仪(1983年)、肽合成仪(1984年)等。在免疫多样性方面,他的研究成果荣获了被称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

胡德认为,表型组研究能带来大数据驱动的健康,实现早期预防和个性化治疗的目标。为此,他与同事共同提出了“P4医学”概念,即预测性(predictive)、预防性(preventive)、个性化(personalized)和参与性(participatory)的医学。他将这种全新的医学模式视为对当前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的颠覆性变革。

尽管实现这一愿景面临着诸多挑战,胡德坚信未来15-20年内将取得关键进展。他强调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认为健康应是普罗大众的权利,各国政府应共同努力,促进健康领域的科研合作,以期加速数据驱动的医疗健康革命。

非洲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医疗企业联影医疗全球布局策略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影医疗”)近日对外表示,在全球化业务拓展的关键时刻,非洲市场正成为公司重点关注的领域。联影医疗已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全球主要市场展开布局,并将目光投向了非洲及新兴市场国家。

作为一位在出海业务上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兵,联影医疗海外业务部副总裁黄兆麟认为,非洲市场的投资是一种长期的价值投资。他指出,尽管非洲市场面临诸多挑战,如货币贬值、疾病流行和治安问题,但其经济和医疗市场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市场潜力巨大。

黄兆麟还提到,中国医疗企业在非洲市场的拓展需要关注几个关键点。首先,要组建起当地的团队和地区子公司,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环境。其次,与当地医疗机构、行业协会和专业人才建立合作关系,提高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第三,搭建系统性的服务培训中心,为用户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和专业培训。第四,积极参加当地主流的行业展会和交流活动,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后,做好长期的本土化布局,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以来,联影医疗与埃塞俄比亚华盛顿医院(WHC)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将继续为其二期医院的建设提供支持。这一举措标志着公司在非洲市场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总之,面对全球化业务的挑战,联影医疗正通过不断优化产品技术和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拓展非洲市场。在此过程中,注重本土化战略、培养本地人才以及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整体服务方案将成为公司成功拓展非洲市场的重要保障。

月球喷发活动追溯至1.2亿年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与国际合作伙伴利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成功揭示了月球上的火山活动可追溯至1.2亿年前。这一研究结果对于了解月球的地质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团队从约3克的嫦娥五号月壤中挑选出了约3000颗玻璃珠进行深入研究。他们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硫同位素特征可以作为区分玻璃珠成因的关键因素,从而成功识别出三颗火山玻璃珠,并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三颗火山玻璃珠的形成时间约为1.2亿年前。

尽管在月球上并未观察到大规模的晚期岩浆活动,但科研团队推测,局部升温可能导致小规模的火山喷发。这一研究成果对于重塑月球的热力学模型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为研究其他小行星的火山活动演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首获FDA批准!我国患儿专属心脏支架诞生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最近批准了首个专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设计的心脏支架——Minima Stent System,该支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张以适应婴幼儿的血管生长。这款新型支架由美国Renata Medical公司生产,FDA表示该支架可用于治疗至少1.5公斤重的患儿,如肺动脉狭窄和主动脉缩窄。

目前,针对儿童患者的治疗选择有限,仅限于心脏手术。然而,Minima支架的推出为这些患儿带来了更小侵入性的治疗方法。 Minima支架是一种通过导管输送的金属合金植入物,最初包装的直径仅为2毫米。当患者的血管增大时,他们可以在医院进行一次可能为期一天的治疗,以进一步扩大支架至24毫米。

FDA的批准是基于GROWTHPivotal临床试验的结果。在这项研究中,97.6%的患者在植入Minima支架后,血管狭窄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而在植入后的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需额外手术干预。此外,该支架的安全性良好,所有患者在6个月内都没有发生与设备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约占所有先天性畸形的28%。尽管如此,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新生儿、婴儿和幼儿设计的心脏支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傅松龄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儿童心脏疾患主要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且因为血管特性、生长发育特点及疾病谱等原因,通常不需使用心脏支架。对于需要使用小型心脏支架的患者来说,由于支架无法随患者成长而变大,他们的一生中将需要经历多次支架更换,才能确保安全成长。

Illumina TSO Comprehensive Test Kit: First FDA Approved Pan-Cancer Genomic Profiling Diagnostic Solution in the US Market

美国基因测序巨头 Illumina 宣布,其体外诊断产品 TruSight Oncology Comprehensive 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的批准,可作为多种癌症的伴随诊断方法。这一突破标志着首个获得 FDA 批准的泛癌伴随诊断基因组体外诊断试剂盒诞生。

据悉,TruSight Oncology Comprehensive 是一种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从患有实体恶性肿瘤的癌症患者的 FFPE 肿瘤组织样本中提取核酸,并利用新一代测序方法检测近 30 种实体肿瘤类型的 517 种癌症相关基因的变异。这款检测产品可以支持 NTRK 和 RET 融合这两种关键基因变化的检测。

目前,全球已有多种针对特定癌症类型的靶向治疗药物得到了 FDA 的批准,但伴随诊断方法却往往需要单独申请并获得监管部门批准。此次 TruSight Oncology Comprehensive 获得了广泛的适应证,有望为各类实体瘤患者带来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检测产品在中国台湾地区已经成功纳入全民健保体系,成为亚洲范围内进入健康保险体系伴随诊断解决方案的“先行者”。未来几年,随着伴随诊断市场的不断扩大,TruSight Oncology Comprehensive 或许将成为推动癌症精准治疗的重要工具。

总之,Illumina 此举不仅彰显了其在癌症基因测序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伴随诊断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在当前全球对抗癌症的大背景下,这款创新产品的推出无疑为提高癌症治疗效果和降低用药风险带来了希望。

中国五矿创新研发:超高纯石墨产品实现国际领先

王炯辉科研团队成功研发超高纯石墨产品,实现石墨纯度达99.99995%以上

近日,我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王炯辉科研团队宣布,他们成功攻克了石墨高温纯化的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发出了纯度达到99.99995%以上的超高纯石墨产品。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地位。

据悉,超高纯石墨是指含碳量达到99.99%以上的石墨,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如自润滑性好、导电性好、耐腐蚀耐高温、化学稳定性优良等。然而,由于其制备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昂,一直以来并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王炯辉科研团队突破行业传统设计,联合业内领先装备制造企业,共同研制出了一种连续式石墨纯化工艺及配套装备。该工艺采用了物理化学提纯、低温高温连续提纯、超高真空提纯等多种技术,实现了石墨纯度的有效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该工艺在保证产品纯度的同时,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优势。

五矿集团拥有全球最大的鹤岗云山石墨矿,已经建设了年产能20万吨的石墨选厂和深加工产业链。在超高纯石墨产品的应用方面,王炯辉团队正加速研发高端负极材料、核级石墨、以及半导体用石墨等碳基材料产品,未来将在这些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中国三处地质遗产入选全球第二批百大地质遗产

近日,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四川省自贡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三个地质遗产地成功入选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公布的第二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这标志着这些地区在全球地质遗产领域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独特地位。

据悉,第二批中国入选的地质遗产地分别为:《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内蒙古)、《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四川)和《桂林喀斯特》(广西)。这三个地质遗产地涵盖了古生物学、地貌和地质活动过程等领域,展现了地球上46亿年演化历史的珍贵资料。

在我国第二批入选的地质遗产地中,《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拥有独特的火山灰保存下的精美热带成煤沼泽森林,为了解地史时期群落生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则是目前为止,全球最密集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遗址,为研究恐龙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桂林喀斯特》则展示了我国壮观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对于地质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地质遗产地的发现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地球历史和演化过程,还对推动地质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地质遗产的保护力度,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和了解这些宝贵的地质资源。

大模型热潮: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应用正逐渐受到重视。尽管其技术发展迅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据创新工场联合CEO汪华在AGI Playground 2024演讲中指出,许多人对大模型应用的快速发展感到焦虑,担心投入大量资金却没有显著收益。大模型技术的确具有强大潜力,但要实现商业价值仍需克服一系列难题。

大模型应用需要巨额投入,包括训练成本、推理成本及人力成本。由于训练成本过高,企业很难通过现有的ToB项目来分摊这些成本,因此大部分企业选择部署私有模型。然而,大规模投入对于尚未实现盈利的企业来说犹如一场冒险。一些企业,如达观数据有限公司,已在智能文本机器人领域进行了技术迭代,以抓住大模型的发展趋势。

海通证券正在与商汤合作,利用商汤的日日新大模型构建证券垂直领域的大模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还需解决数据质量问题。目前,行业语料难以共享,导致大模型在部署私有模型时受限。此外,如何将大模型应用于主营业务并使其简单实用,仍是企业面临的挑战。

汪华认为,大模型应用的发展取决于模型成熟度和应用生态的构建。他认为,未来两三年内,大模型成本将大幅降低。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大模型将逐步实现智能化。对于大模型应用的未来前景,陈运文持乐观态度,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模型将引领智能时代。

双足人形机器人NEO Beta:智能生活新选择

近日,我国一家名为1X Technologies的挪威初创企业发布了一款名为NEO Beta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原型,专为家庭环境设计。这款机器人身高1.65米,体重仅29.9公斤,拥有4.02公里每小时的步行速度,可承受20公斤重量,续航时间为2-4小时。在安全性方面,NEO采用了一种类似于人体肌腱的柔性驱动技术,减少机器人在发生碰撞时的冲击能量。

为了更好地适应家庭生活场景,1X公司对机器人的外形和硬件规格进行了特别设计。此外,NEO的运动更加流畅,且能耗较低。然而,该机器人的运行时间仅有2小时。未来,1X公司计划通过具身技术和数据多样性来解决机器人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并将其潜在应用拓展至心理学、人工智能等领域。

据悉,1X公司与我国知名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展开合作,结合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以推动具身学习的发展。近年来,1X公司发展迅速,2022年获得了OpenAI创业基金的2350万美元投资,今年1月又成功筹集了1亿美元的B轮融资。

预计最快在今年内,这款名为NEO Beta的机器人将在部分家庭中投入应用,为研究和开发提供支持。据1X公司CEO兼创始人Bernt Børnich透露,到2027年,NEO有望变得更加智能化,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全球首对非人灵长类克隆猴诞生,助力生命科学研究

在我国科学家们的努力下,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研究人员完成的非人灵长类模式动物构建研究,获得了2022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研究人员利用克隆技术成功地培育出全球首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领域的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一直以来,全球科学家都在努力攻克非人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的难题。然而,传统的克隆技术存在着许多困难,如胚胎细胞数量有限、克隆成功率较低等。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在我国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下,终于实现了这一历史性突破。

克隆猴不仅有助于解决药物研发和疾病研究中的问题,还能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更为精确的模型。通过克隆猴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生理结构和行为特征,进而揭示生命科学的奥秘。此外,克隆猴技术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平台,推动药物研发、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发展。

尽管当前克隆猴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提高克隆成功率和降低成本等,但在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这些问题终将被克服。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克隆猴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发现。

上海科学家构建首个SpV类器官:为研究人脑提供重要窗口

我国科学家成功构建脊髓三叉神经核团类器官,为研究大脑奥秘提供重要窗口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向阳飞课题组在《细胞-干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成功构建了脊髓三叉神经核团(Spinal trigeminal nucleus, SpV)特异的人脑类器官,并完成了核团相关的脑区间连接体外模型的构建。这是对大脑研究的重要突破,为人脑奥秘的探究提供了新的窗口。

脊髓三叉神经核团(SpV)是位于后脑的最大颅神经核,负责接收并传递外周感觉信息至上行的其他脑区。然而,由于目前尚无相应的人源性SpV模型,对其发育、功能及其病理机制的研究受到了限制。因此,构建SpV类器官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向阳飞课题组在研究中解析了SpV类器官的特征及其细胞谱系发育过程,并发现SpV神经元在长期培养中自发形成轴突束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延伸至脑内其他区域,与其他神经细胞形成连接,从而传递神经信号。这一发现表明SpV神经元在脑类器官中具有模拟其在真实大脑中的连接和功能的潜力。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SpV类器官和丘脑类器官进行了融合培养,以模拟SpV与丘脑之间的连接。研究发现,SpV神经元向丘脑侧投射的能力显著强于丘脑神经元向SpV区域的投射能力,这与体内不同脑区间的连接特征相一致。同时,通过逆行示踪、光遗传、钙成像、电极刺激与记录等多种研究手段,研究人员进一步证实了在融合类器官中,SpV细胞与丘脑细胞之间建立了连接。

向阳飞表示,尽管脑类器官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脑发育、遗传性脑发育疾病、神经退行疾病、脑进化、再生医学、脑肿瘤以及病原体感染等领域,但它并不能替代人脑。脑类器官的目的是尽量在体外培育出能够更好地体现人脑关键特征的培养物,为研究人脑提供一种更便捷和可及的窗口。

展望未来,向阳飞团队将继续开展更多功能研究,以分析SpV-丘脑融合类器官中两种神经组织之间的功能连接以及在发育过程中对彼此的影响。此外,他们将运用SpV类器官及融合类器官模型进行发育与病理机制研究。

不平等加剧全球大脑衰老:大数据揭示惊人发现

科学家研发新型“大脑时钟”能预测大脑衰老速度

我国科学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脑电图(EEG)技术,设计出一款名为“大脑时钟”的工具,可以预测一个人的大脑衰老速度。研究发现,女性、不平等程度较高国家和拉美国家的人们大脑衰老速度较快。研究人员表示,了解大脑衰老的速度和原因,对于投资人民大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参与者的功能连接情况,研究大脑衰老的速度。功能连接是衡量大脑区域相互交互程度的指标,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研究团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类型痴呆患者的“大脑年龄差距”较大,且生活在性别不平等国家的人民,“大脑年龄差距”往往较大。他们认为,结构性社会经济不平等、暴露于空气污染和健康差异等因素可能影响大脑衰老的速度。

大脑年龄差距的大小不仅与年龄有关,还与生活环境、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有关。研究人员表示,了解大脑衰老的速度和原因,可以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例如,改善社会经济不平等、减少污染和提高健康水平等,都有助于延缓大脑衰老。

服务机器人巨头擎朗智能:如何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

近日,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擎朗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通接受了澎湃科技的采访,分享了他带领公司走向国际市场的经历与心得。擎朗智能自2020年开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目前服务机器人已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其海外营收占比超过50%。

擎朗智能专注于服务机器人领域,在李通的带领下,团队通过不断努力,成功开拓了全球市场。然而,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他们曾面临诸多挑战。为了应对不同的市场需求,擎朗智能采用“一国一策”的策略,针对每个国家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市场方案和交易系统。此外,李通强调,海外市场并非遍地黄金,企业需要谨慎选择目标市场,以避免失败。

谈及擎朗智能的优势,李通认为,中国拥有庞大的服务应用场景、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规模化制造工厂、关键零部件和供应链中心等资源,这使得公司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与此同时,擎朗智能的产品力在全球范围内也处于领先地位,这得益于中国丰富的场景资源和持续的技术创新。

在未来的发展中,擎朗智能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打造更加智能化和多功能的具身服务机器人产品。李通表示,他们将首先在商用场景进行测试和推广,然后再逐步拓展到其他应用场景。通过对场景和数据的深入挖掘,擎朗智能将进一步推动产品在各领域的普及。

AFAC2024:大模型时代下的金融创新与应用

近日,我国举办了AFAC2024金融智能创新大赛,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参加。本次大赛共有4882支团队参赛,涵盖了不同技术流派,展示了他们在金融科技、数字生活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据悉,今年的赛事相较于去年有所升级,新增了初创组和企业组两个组别,形成了算法赛、应用赛和创业赛的综合赛制架构。各参赛团队纷纷亮出自己的创新方案,让评委们惊喜不已。

其中,初创组的选手主要针对创业团队或种子企业,围绕金融科技、数字生活等核心领域,利用agentUniverse多智能体框架和大模型技术,提出富有创意的开发及应用方案。例如,智游幻境这款AI驱动的智能伴游工具,为用户提供行程定制、智能伴游、视频游记生成等功能,满足了各种旅行场景的需求。

企业组则面向金融科技行业的中小企业,要求参赛者关注金融科技行业的新兴方向,提交具有亮点和新意的技术、产品落地项目。例如,深擎科技与多家头部券商合作,研发智能投顾助手、个性化内容生成等领域,解决了金融领域大模型幻觉控制、业务数据和知识接入、生成结果合规安全性等问题。

挑战组的成员主要为开发者,他们需基于大赛提供的金融科技领域真实数据设计项目,既要有独创性,还要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在评审过程中,选手们展现出极高的完成度和创新能力,让评委们印象深刻。

专家建议,选手们在解决问题时应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发挥大模型的泛化能力。同时,要深入了解金融数据特点和金融场景技术痛点,结合AI知识,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技术,以解决实际金融问题。

总之,AFAC2024金融智能创新大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希望更多优秀人才能在这一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推动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

抗癌新突破:阻断癌细胞营养供应

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可以剥夺癌细胞的重要营养物质及其备用供应。这种方法在实验中成功地“饿死”了乳腺癌细胞并缩小了肿瘤。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代谢》杂志上。

癌细胞因其强烈的“食欲”而闻名,营养物质是它们生存不可或缺的部分。尽管之前的研究表明,切断癌细胞的食物来源可能有助于遏制肿瘤的生长,但由于癌细胞的强大适应能力,这一策略并未在临床试验中取得显著效果。

最新的研究发现,癌细胞可以通过启动一种代谢通路来应对谷氨酰胺的缺乏。这种通路会产生一种关键的代谢物——α-酮戊二酸,使其能够继续产生能量和构建材料。基于这一发现,科研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在抑制癌细胞代谢途径的同时,针对它们的适应性进行反应。

这种新方法成功地在实验室培养皿中“饿死”了乳腺癌细胞,同时有效地治疗了小鼠的肿瘤。通过联合治疗,肿瘤得到了控制,有些甚至逐渐缩小。

这一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对抗癌细胞的新思路,未来我们或许真的能够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来精准地“饿死”这些讨厌的细胞。

星河动力完成第三次海上发射任务,助力商业航天发展

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支由商业航天企业星河动力航天公司组成的海上发射团队,于8月29日13时22分成功完成了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三)的发射任务。此次任务共将六颗卫星送入535公里高的太阳同步轨道,包括云遥一号15-17星、吉天星A-03星(JTX-A-03星)、苏星一号01星以及天辅高分二号卫星。其中,云遥一号15-17星主要用于气象观测服务,而吉天星A-03星则是“吉天星A”光学遥感卫星星座的首发星,主要用于高分辨率光学遥感技术验证。苏星一号01星和天辅高分二号卫星则分别用于光学遥感成像技术验证和高光谱遥感数据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任务不仅是星河动力航天公司的第三次海上发射任务,同时也是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首次执行中远海发射任务。在此之前,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已经进行了两次海上发射,将四颗卫星送入了不同的轨道。这一系列成功的发射任务,展示了星河动力航天公司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实力和技术水平,也进一步验证了海射型的灵活性和任务适应性。

截至2023,星河动力航天公司已经成功地为23家卫星企业发射了54颗商业卫星。这些卫星不仅涵盖了各种类型的遥感技术,也为我国的科研和商业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SpaceX火箭坠海

近日,SpaceX公司的一款名为猎鹰9号的火箭在进行了一次创纪录的“星链”卫星发射任务后,发生了意外着陆失败事件。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要求,SpaceX必须对此事进行调查,并进行暂停猎鹰9号火箭的飞行。

8月28日凌晨,猎鹰9号火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成功发射,执行的是21颗“星链”卫星的发射任务。然而,火箭一级在完成任务后却无法成功着陆,而是在大西洋上空翻倒后坠入大海。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引发了FAA的调查。

SpaceX公司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们正在积极评估助推器的飞行数据和状态。FAA则表示,他们的调查目标是加强公共安全,找出事件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在调查结束之前,猎鹰9号火箭将继续暂停飞行。

此次火箭的着陆失败可能会影响到SpaceX的一些重要任务。比如,SpaceX原本计划于本月26日利用猎鹰9号火箭发射“北极星黎明”任务,该任务的目的是将四名私人宇航员送入轨道进行为期五天的太空飞行,并实施首次私人太空行走。但由于技术和天气问题,发射日期已经一再推迟。

此外,由于此次着陆失败,FAA还可能调整SpaceX与国际空间站的合作计划。原本计划在今年9月24日发射的龙飞船,其载客量将从最初的四人减少到两人,以确保能够及时为在空间站工作的两名美国宇航员提供返回地球的运输工具。这两名宇航员原本预定在明年初返回地球。

乳腺癌治疗新突破:免疫疗法、ADC及靶向药物

近日,我国一家知名的生物医药企业协和麒麟(Kyowa Kirin)宣布自2024年8月31日起,将停止在美国销售抗乳腺癌靶向药Fareston的60毫克片剂。据悉,Fareston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SERMs),能够阻断雌激素受体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这款药物于1997年在美国获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拥有数十年的历史。

Fareston曾是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然而,随着仿制药和其他治疗方法的普及,Fareston的需求量逐渐降低。此外,公司已将研发重心转向新型抗体技术及细胞和基因疗法。此次调整也体现了公司在追求发现、开发和提供新疗法方面的战略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几年,乳腺癌治疗取得了显著突破。如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乳腺肿瘤中心主任Laney博士曾表示,乳腺癌治疗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乳腺癌免疫疗法的问世,为部分患者带来了革命性的治疗手段;二是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引入,能将高效化疗药物精准地输送到乳腺癌细胞内;三是靶向药物领域的进步,如PARP抑制剂适用于具有生殖系BRCA突变的患者,CDK4/6抑制剂适用于ER阳性乳腺癌患者,PI3K抑制剂适用于PIK3CA突变的乳腺癌患者等。

看电影暴露你的情绪智商

新研究表明,电影偏好揭示大脑的情绪反应模式

一项由德国马丁路德·哈勒维腾贝格大学科学家进行的新研究揭示了不同类型的电影爱好者在大脑中对负面情绪刺激的反应差异。这项研究将电影偏好数据与约260人的大脑活动记录进行了比较,从而揭示出大脑如何处理情绪刺激。

研究人员发现,动作片爱好者和喜剧片爱好者对负面情绪刺激的反应最为强烈。他们的杏仁核和伏隔核的神经元活动显示出强烈的反应。相比之下,喜欢纪录片或犯罪电影、惊悚片的人对情绪刺激的反应明显减弱。

这一研究的结果令人惊讶,因为动作片通常会提供大量的情感刺激,然而动作片爱好者却对此反应强烈。研究人员解释说,这可能是因为动作片爱好者不仅对情感刺激有强烈的反应,而且他们认为这种刺激具有吸引力。

与此相反,喜剧片爱好者的大脑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大脑活动。而犯罪电影、惊悚片和纪录片爱好者的大脑对这些情绪刺激的反应则较小。

这项研究为了解大脑如何处理情绪刺激以及不同类型电影的观众对情感反应的差异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提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国家大学科技园新路径

近日,我国教育部门发布了一项关于优化重塑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议,旨在提高其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的核心功能。根据这一建议,国家大学科技园应当建立成果主动挖掘机制,搭建成果转化概念验证平台,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机制,并打造“投孵联动”的企业孵化模式。

具体来说,国家大学科技园应设立专业的人才服务队伍,通过技术转移业务培训等方式提高人才素质,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以吸引更多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此外,还应加大概念验证中心的资源投入,设立概念验证基金,开展专业化服务,降低市场化风险。

同时,国家大学科技园还需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机制,搭建技术供需信息服务平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信息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此外,还需加强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最后,国家大学科技园还需要打造“投孵联动”的企业孵化模式,对成果转化项目进行“种子投资+孵化服务”,助力其发展壮大。同时,还需构建大学科技园特色的投融资体系,提升资金支持能级,并加强与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总的来说,这一建议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质量,将科技成果从高校的“装饰品”变成落地的新产品,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苹果机器人梦想:未来家庭生活新体验

近日,有报道称,全球科技巨头苹果公司正在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计划进军家用机器人市场。据彭博社8月25日报道,苹果公司正在探索机器人领域,希望为其目前产品生态系统找到“革命性的创新”。据悉,与目前广受讨论的类人形机器人不同,苹果的重点在于开发一款适用于消费者家庭场景的桌面机器人。

苹果的首个机器人测试样品代号为J595,该款桌面机器人将结合大型iPad式的显示屏、摄像头和带有机器人执行器的底座。这款产品的研发主要由苹果公司技术副总裁凯文·林奇(Kevin Lynch)领导,他曾在汽车团队和手表软件工程中担任负责人。硬件工程组也参与了其中,领导苹果HomePod智能音箱开发的高管马特·科斯特洛(Matt Costa)负责监督该项目的硬件方面。

尽管苹果在机器人领域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一个测试样品,但有分析认为,这标志着苹果进军新领域的重要信号。长期关注苹果公司的专家马克·古尔曼表示,苹果对机器人领域的探索是创造新收入来源的途径之一。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的机器人产品普遍昂贵、不够智能且功能单一。对于苹果来说,要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仍有待时日。

我国科研团队打造秒级智能医疗诊断系统

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公司主导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成功举行,以提升我国多发重疾诊断与康复治疗水平。

近日,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影智能”)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天津大学、天津市环湖医院、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山大学、南昌大学、上海大学、联影医疗、上海时钥等多家单位,成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与信息融合”重点专项。该项目旨在协同磁共振成像技术、智能计算、多模态融合等技术,形成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链条,助力我国多发重疾精准检查、诊断、康复全流程。

联影智能联席CEO周翔表示:“通过提高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结构和功能分辨率,以及优化智能算法和辅诊工具,我们可以大幅提高医疗周转效率,缓解大城市医患比例紧张的矛盾,并为提升二级医院和偏远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带来重要意义。”

项目负责人、天津大学医学院范秋筠教授表示,该项目将聚焦磁共振成像的时空分辨能力提升,以开发软硬性技术、智能计算大模型和多模态融合新技术为主线,搭建“感-智-融”一体化的技术体系。

在治疗康复环节,团队着眼未来产业发展,针对脑机交互主动康复的场景需求,开发多模态信息融合技术,推动以脑机接口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转化和应用落地。

联影智能首席科学官薛忠博士表示,他们将联合上海大学共同开发多任务一体化模型,并聚焦我国大脑多发重疾,在缺血性卒中量化分析、脑小血管病量化分析、脑肿瘤区域精细分割上实现 AI 应用性能的突破与临床工具的集成落地。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影像中心李烨团队表示,过去十年联影攻克一系列核心技术,推动高端医疗装备实现中国造。他们期待该项目能够取得国际领先水平的预期成果,为我国多发重疾精准检查、诊断、康复全流程带来革命性变革。

致命芋螺毒液中的新型捕食者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致命芋螺毒液中的新型毒素的研究。研究发现,这种名为“consomatin”的毒素可以通过靶向特定的分子,如生长抑素和胰岛素,发挥其在治疗糖尿病或激素紊乱方面的潜力。

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致命的芋螺毒液中发现了一种新型毒素,这种毒素的特殊而持久的作用有可能帮助科学家设计出更好的药物,以治疗糖尿病或激素紊乱。他们将其命名为“consomatin”。

这种毒素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具有更强的特异性,可以避免与人体生长抑素类药物产生不必要的脱靶效应。同时,consomatin含有一种不寻常的氨基酸,使得它可以长时间存在并持续发挥药效。

研究者们发现,consomatin不仅会影响胰高血糖素的释放,还会与另一种类胰岛素毒素共同作用,使猎物的血糖降低到危险的水平,从而实现捕食。这进一步强调了葡萄糖稳态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consomatin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人员相信他们可以设计出副作用较少的用于调节内分泌紊乱的药物。这项研究的成果对于医学界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有可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

人形机器人技术难题及发展方向

人形机器人研发面临挑战:大模型和灵巧手是当前两大难题

近日,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身智能成为了业内讨论的热点。专家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机器人软件端的通用大模型和垂直专业模型,仍在攻坚阶段;二是灵巧手在技术和成本上的攻克难点。

王田苗,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当前的具身智能热潮主要体现在垂直领域的具身技能。他指出,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强调机器人通过综合感知、推理和自主决策,实现多任务处理和复杂环境中的人机交互,具备广泛的认知能力;而具身技能(Embodied Skills)更聚焦于特定场景下的专业化能力,旨在高效完成特定任务,应用更垂直、商业化更容易。业内认为,具身智能侧重“广而全”的智能化,具身技能则注重“专而精”的能力。

目前,人形机器人成本还没有达到客户的要求,此外量产还涉及到供应链的问题。现阶段,人形机器人主要是在科研平台搭建各类应用,包括对硬件的开放,离我们所说的软件开发应用,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王田苗认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或人形机器人,业界基本停留在对通用领域的探索上。他表示,未来三至五年,机器人很有可能会进入复杂环境,在安全和功能上得到有效检验,通过客户的检验,这是目前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危险环境、工业、家用甚至一些泛商业化的场景中,技术都不停在迭代。

王田苗认为,大模型对人形机器人的核心贡献在于实现类似人类的交互、推理和环境适应能力。然而,目前仍存在理论和技术挑战。人类认知是分层的,有概念逻辑认知、感知、视觉与触觉,还有肢体协调运用,这些不同层次的关系尚未完全理清。此外,大模型在算法选择上,是监督学习、强化学习,还是端到端学习或者模拟学习,这些都在探索中。另外,训练大模型的数据生成方面也存在问题,尤其是实际操作数据的获取。大模型有望在通用机器人和具体操作中发挥作用,但现实中许多任务仍需专和精。

芯片简史:创新与叛逆,共迎未来

芯片简史:我国面临挑战,需加快自主研发与人才培养

资深芯片研究专家、《芯片简史》作者汪波博士在接受澎湃科技采访时表示,芯片作为现代科技的基石,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芯片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光刻机短缺、高端GPU受限、人才短缺等。为此,我国亟需加快自主研发、突破关键技术、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努力。

汪波指出,芯片产业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创新与叛逆。要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正视现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延续摩尔”策略,通过提高晶体管密度等方式,不断提升芯片性能和算力。其次,要积极开展“扩展摩尔”研究,提高芯片的丰富度、拓展用途、集成多种功能,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最后,要勇于尝试“超越摩尔”技术,研究新型晶体管结构,开发具有竞争力的芯片产品。

汪波强调,要想在芯片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必须培养一支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当前,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短板,许多优秀人才流向了互联网行业。因此,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相关产业链条,对于推动我国芯片产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总之,面对全球竞争激烈的芯片市场,我国应勇敢迎接挑战,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以实现芯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月球蓄水池助力太空探索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在月球上获取大量水的新方法,为未来月球科研站及空间站建设提供了重要设计依据。该方法基于高温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对嫦娥五号月壤中不同矿物中的氢含量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水资源原位开采与利用策略。

在实验过程中,科研团队首先利用凹面镜或菲涅尔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到月壤上,使其达到熔点。在此过程中,月壤会与太阳风中的氢发生反应,生成水、单质铁和陶瓷玻璃。随后,产生的水蒸气被冷却并收集,以满足月球上的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饮用水需求。

此外,科研团队还通过电解水的方式获得氧气和氢气。氧气可供人类呼吸,而氢气则可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同时,铁元素可用于制造永磁和软磁材料,也可作为建筑材料。

最后,经过处理的月壤还可以制成具有榫卯结构的砖块,用于建造月球基地建筑。这一策略有望在未来嫦娥探月任务中得到验证,并为月球科研站及未来月球星际旅行的建设提供关键支持。

AFAC2024:金融科技领域的一场盛大对决

上海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和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支持的AFAC2024金融智能创新大赛近日落下帷幕。本次比赛共有4882支团队参赛,其中包括许多连续两年参赛的老队员。他们认为,比赛不仅是展示自己技术能力的平台,还能为自己和团队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AFAC2024金融智能创新大赛的参赛选手来自我国知名高校和企业。例如,选手闫强是中科院计算所网络数据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的核心成员,他在信息检索生成领域有丰富经验。选手马千里曾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现在已成为互联网大厂Shopee公司的算法工程师。他感慨,参加比赛是一种享受,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比赛过程中的收获。

今年的AFAC大赛主题涉及大模型技术,这对选手们提出了更高要求。选手们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备敏锐的问题洞察力和解决方案创新能力。人工智能与金融领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AI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对于选手而言,参加AFAC大赛的意义远不止于获得名次和奖金,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了解金融智能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技术,积累宝贵实践经验。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研究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VX-548新药助力止痛革命:有望终结阿片类药物滥用

美国新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望解决非阿片类急性疼痛问题

近日,美国医药公司Vertex Pharmaceuticals(福泰制药,VRTX.US)宣布,其新型止痛药VX-548在临床实验中取得了显著成果。这款药物有望成为二十年来首款非阿片类急性疼痛治疗药物,为全球数亿患者带来福音。

据悉,VX-548是一种针对电压门控钠通道(NaV)的止痛药物,具有减少疼痛信号传导的作用。在相关临床试验中,VX-548显示出了良好的止痛效果,且没有成瘾风险。这一结果令业界对该药物充满期待,认为它有可能终结阿片类药物的滥用现象。

目前,我国慢性疼痛患者数量庞大,达到了惊人的3亿人之多,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然而,现有的止痛药物尚不足以满足这些患者的治疗需求。VX-548的成功研发,有望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此外,Vertex公司还计划开发新一代NaV1.8止痛药物,包括口服和静脉注射制剂,进一步拓宽药物的应用范围。预计在今年,这些药物将在急性疼痛和周围神经性疼痛领域展开Ⅱ期和Ⅰ期研究。

总之,VX-548的研发成功标志着非阿片类急性疼痛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未来,随着更多的类似药物的出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全球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将会得到显著改善。

反物质新发现:最重反超氢-4诞生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在近期的一项国际合作研究中,成功观测到了一种新的反物质超核——反超氢-4,这是迄今为止实验上发现的最重的反物质超核。这一重要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反物质以及正反物质对称性的奥秘。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仇浩研究员团队主导完成,相关成果已于8月21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根据现有的物理学知识,物质和反物质的性质是对称的,这表明在宇宙诞生之初,正反物质的数量应该是相等的。然而,正反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它们在相遇时相互湮灭抵消,从而使得正反物质的数量产生了微小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大约只有百亿分之一,这也是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物质世界的来源。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现象,研究人员试图在实验室中制造新的反物质,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然而,反物质是非常罕见的,由若干反重子进一步组合形成的反物质原子核和反物质超核更是难以产生。在此之前,科学家们仅发现了6种反物质原子核和反物质超核。

此次,研究人员在美国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开展了对撞实验,成功地观测到了反超氢-4。反超氢-4由一个反质子、两个反中子和一个反Lambda超子组成。由于其中包含了不稳定的反Lambda超子,因此反超氢-4在飞行仅仅几个厘米之后就会发生衰变。

研究人员通过对约66亿个重离子碰撞事件的实验数据的分析,最终确定了约16个反超氢-4的信号。他们对反超氢-4进行了寿命测量,并与对应的正粒子超氢-4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两者的寿命在测量精度范围内没有显著差异,这再次验证了正反物质性质的对称性。

大模型发展遇瓶颈:盈利模式不明朗,市场竞争激烈

大模型创业公司在寻求商业模式方面仍面临困境

尽管资本对AI独角兽公司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大型模型的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无论选择B端(面向企业)市场还是C端(面向消费者)市场,大模型公司都尚未找到明确且可行的商业模式。据云启资本合伙人陈昱透露,尽管今年大模型公司纷纷获得融资,明星创业企业的估值达到二三十亿美元,但这些公司要想实现规模收入和盈利的难题依然突出。

陈昱表示,尽管大家都看好大模型,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如何将大模型应用于自身业务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例如,如何将大模型在企业内部落地、部署,以充分发挥其效用,这需要与大模型公司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沟通。此外,企业在部署私有大模型时,数据处理和模型对齐等问题可能会成为真正的阻碍。

针对C端市场,陈昱指出,目前大模型公司主要通过情感陪伴类对话机器人和生产力工具两大类产品进行应用。然而,由于大企业通常不会为这些产品付费,因此想要通过这些方式获得收入的难度较大。此外,大模型公司还需要应对海外市场的竞争,这也对公司的盈利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陈昱认为,尽管大模型公司目前受到关注,但随着估值的提高,它们需要解决盈利问题。他认为,具有出海业务的企业值得关注,因为海外市场规模更大,客户的付费意愿也可能较高。然而,他也提醒说,大模型公司的出海之路将面临严峻挑战,包括与国外大模型产品的竞争等。

最后,陈昱强调,尽管大模型技术在过去一年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实际应用方面仍有待改进。他表示,目前的水平相当于初中三年级,未来技术迭代将会非常迅速,因此对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全球首例子宫移植成功诞生健康婴儿

全球子宫移植取得显著进展:14例成功移植女性至少生下一个无先天性畸形的活产婴儿

近期,一项关于子宫移植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研究发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子宫移植手术中,有14例成功移植的病例,其中14名女性至少生育了一个无先天性畸形的活产婴儿。这一成果令人振奋,有望为全球众多需要子宫移植治疗的不孕不育女性带来希望。

据悉,子宫移植是一种器官移植技术,主要适用于绝对性子宫性不孕症(简称AUFI)和接受过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这类患者由于先天性原因或者疾病等原因导致子宫无法承受胚胎植入和妊娠维持,从而无法自然怀孕。因此,子宫移植成为她们唯一的生育选择。

全球首次子宫移植手术发生在2000年,当时一位26岁的沙特阿拉伯女性因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而捐赠子宫的是一个患有多发性卵巢囊肿的46岁妇女。自那时起,全球共有70多名通过子宫移植诞生的婴儿。

然而,尽管子宫移植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伦理问题和价格问题上仍然存在争议。一些专家呼吁加强对子宫移植的监管,确保其安全和有效。此外,高昂的治疗费用也使得子宫移植并非所有家庭都能负担得起。

总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子宫移植有望成为全球更多不孕不育患者的生育选择。然而,为了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部门和企业还需继续投入更多资源,加强对其监管和研究。

刘中民:未来干细胞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慢性病治疗与抗衰老领域

中科院院士裴钢在上海同金干细胞前沿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论坛上强调干细胞产品落地重要性

2024年8月20日,上海同金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干细胞临床转化研究院和中国干细胞产业联盟共同主办的的首届“同金干细胞前沿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指出,未来干细胞产品将在慢性病治疗和抗衰老相关产品两个方向发展。他强调,产品是干细胞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只有拥有优质产品,才能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同时,他还呼吁加强干细胞产品的监管,确保干细胞来源的安全性。

裴钢认为,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干细胞认识的加深,干细胞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我国目前在干细胞产品和技术的生产和监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干细胞产业的监管,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标准,以促进干细胞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裴钢还提到,为了防止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卡脖子”问题,干细胞行业应加大对存储设备、试剂培养液等材料国产化的投入。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干细胞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干细胞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总之,裴钢在论坛上强调了干细胞产品落地的重要性,并呼吁加强干细胞产业的监管和技术研发。相信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扶持,我国干细胞产业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千寻位置完成160亿元新一轮战略融资,助力时空智能行业爆发

近日,我国时空智能科技公司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成功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公司整体估值超过160亿元人民币。千寻位置首席执行官陈金培表示,本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提升千寻位置在时空智能全链路产品和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其中包括低空经济、车路云一体化、智能驾驶以及时空芯片等领域的深入布局。此外,公司还将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推动北斗系统和时空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

千寻位置是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创立于2015年8月,经过多次股权调整后,已经吸引了如上海国际、工银投资、国风投、高粱启航、北斗七星投资、莫干山高新领航等国资股东和社会资本的支持。此次融资由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主导,上海数宇鼎元投资基金、北京市东城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青岛中和星耀创业投资基金等机构参与跟投。

凭借北斗卫星系统的定位数据,千寻位置依托全球超过5000个GNSS星基/地基增强站、自主研发的定位算法以及大型互联网服务平台,能够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毫米级的感知能力以及纳秒级的授时服务。目前,千寻位置已累计接入智能设备超过21亿台,每日服务次数超过100亿次,覆盖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周光召:中国科学事业的杰出领导者

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周光召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周光召院士是我国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曾参与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并在核工业部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任职期间,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周光召院士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始终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外界对中国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质疑,他坚决顶住压力,沉着应对,确保了工程按时完成。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两岸学术交流,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周光召院士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成功推动了多个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展,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等,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此外,他还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工作中,为我国科技事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也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音乐记忆:老年人表现不逊色

近年来,关于音乐对于认知能力的提升作用,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无论是在音乐记忆还是认知能力方面,老年人的表现并不逊于年轻人。这一研究结果打破了传统观念,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记忆力等认知能力会逐渐下降。该研究为老年人的音乐康复和音乐训练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项名为《年龄与熟悉感对音乐记忆的影响》的研究,是由来自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和英国林肯大学(University of Lincoln)的五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他们在研究中,通过对139名年龄在20岁至80岁之间的参与者进行实验,探讨了音乐经验、曲目熟悉度等因素对音乐记忆的影响。

研究团队选择了三首乐曲,包括一首广为人知的莫扎特的《小夜曲》(Eine Kleine Nachtmusik),以及两首为研究专门创作的作品。《小夜曲》被用作对照组乐曲,用以帮助参与者理解实验过程。研究团队还设计了两项认知测试和问卷调查,收集参与者的个人信息和听力自我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对音乐记忆的影响并不明显,而音乐曲目熟悉度和曲目本身的难度是影响音乐识别的关键因素。当有对照组存在时,音调熟悉的小夜曲《Eine Kleine Nachtmusik》表现最好。剔除对照组后,不熟悉的曲目——音调作品(《Pirate Waltz》)和无调性作品(《Unexpectedly Absent》)表现较差。

总之,这一研究为我们揭示了音乐训练在提高认知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音乐训练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认知“脚手架”,有助于提高在其他领域的认知能力。

科学家揭示T-ALL新型基因组分类助力个性化治疗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T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全基因组测序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15种不同的亚型。他们按照风险等级对这些亚型进行了分类,以便为不同风险水平的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T-ALL是一种由未成熟的T淋巴细胞在骨髓或淋巴组织中恶性增生引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占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约15%,也是所有儿科癌症中的第五大病因。虽然T-ALL的生存率随着化疗的进步而提高,但是患儿复发率仍然较高,达到了15-20%。

这项研究通过分析1300多名接受相同治疗的T-ALL患儿的肿瘤和缓解样本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结合恶性和正常T淋巴细胞前体的表观基因组和单细胞分析,确定了15种具有不同基因组驱动因素、基因表达模式、发育状态和结果的亚型。其中一些亚型的特征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复发风险,甚至可能增加患者在其他类型癌症的风险。

研究人员建议,根据患者的基因组和亚型的风险等级,可以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高风险患者,可能需要更强的化疗或新的免疫疗法;而对于低风险患者,可能需要更为保守的治疗方法。

尽管全基因组测序的成本较高,但是这项研究表明,这种检测方法在未来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人员呼吁在更多的白血病类型中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以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精确的诊断和治疗。

智元机器人发布五款全新人形机器人,助力交互服务与柔性制造

智元机器人发布五款全新商用人形机器人新品,涵盖交互服务和柔性制造等多个领域

近日,我国科技领域知名人士、“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公司,在“智元远征 商用启航” 2024年度新品发布会上,公布了旗下五款全新的商用人形机器人新品。这些新品分别是:远征A2机器人、远征A2-W、远征A2-Max、灵犀X1以及灵犀X1-W。智元机器人预计2024年总发货量将达到300台,其中双足机器人200台,轮式机器人100台。

在发布会上,彭志辉详细介绍了五款新品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其中,远征A2机器人是一款面向交互服务场景的智能机器人,具备全身超过40个主动自由度的关节和仿人的灵巧双手,能够模拟出丰富和复杂的人类动作;而灵犀X1则是另一款面向柔性制造领域的机器人,具备多模态的感知输入系统,能够通过视觉感知和语音交互与人类进行自然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智元机器人还将重点放在了具有创新性的灵巧手技术上。这款新版的灵巧手在自由度上从11个提升至19个,其中12个为主动自由度,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操作灵活性和精准性。同时,灵巧手还具备多种功能,例如拆快递、倒水、打麻将等,甚至可以在娱乐活动中发挥作用。

智元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多家机构的投资支持,其中包括高瓴、奇绩创坛等地知名投资机构,以及上海临港城投、上海司南园科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地方国资企业。

总体而言,智元机器人凭借其在交互服务和柔性制造领域的全新产品和领先技术,有望在商用市场取得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蛟龙号成功完成第300次深海探索:助力海洋科研再创新高

近日,2024年8月18日13时左右(北京时间8月18日11时左右),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西太平洋首个作业区成功完成了第300次下潜任务。此次潜航任务由首席科学家许学伟以及潜航员齐海滨和张奕共同完成。

自2009年8月3日首次下水以来,“蛟龙号”已经经历了海试、试验性应用和业务化运行等多个阶段。在这期间,“蛟龙号”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共进行了300次下潜任务,累计有900人次参与了这次下潜任务。

此次下潜任务的顺利完成,充分展示了我国在深海探测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为未来深海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马里疟疾疫苗成功保护孕妇及胎儿

马里巴卡大学疟疾研究中心主任呼吁研发新型疟疾疫苗以保护孕妇及胎儿安全

近日,一项针对新型PfSPZ疟疾疫苗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种疫苗由总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市的沙纳瑞亚公司(SANARIA)研发,通过辐射减毒技术制备,具有非复制性全生物疫苗特点。研究人员首次发现,该疫苗能够有效保护孕期女性免受疟疾侵害,且无需额外加强剂量,可维持至少两个传播季节的保护效果。这一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传染病》上。

马里巴卡大学疟疾研究和培训中心主任阿卜杜拉耶·吉姆德教授表示:“我们急需找到更有效的手段来保护孕妇和发育中的胎儿,怀孕期间感染疟疾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据统计,每年约有50,000名非洲孕妇因感染恶性疟原虫(Pf)而死亡,同时还有200,000名新生儿死于疟疾。

PfSPZ疫苗的主要成分来自于恶性疟原虫子孢子,经过辐射处理以降低其活性。沙纳瑞亚公司还采用抗疟药物和基因改造方法,进一步降低疟原虫子孢子的毒性,以研发更多版本的PfSPZ疫苗。

根据相关临床试验结果,PfSPZ疫苗在孕妇群体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在完成三剂疫苗接种后,24周内怀孕的女性中,约三分之一的接种者在加强剂量后可获得65%的有效性,其余约三分之一的接种者可获得86%的有效性。

尽管已有初步成果,但针对出生后婴儿是否能自行抵抗疟疾的能力尚不明确。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婴儿也应接受相应疫苗注射。该疫苗有望在未来三年内实现商业化上市,为全球范围内预防疟疾提供有力支持。

亚洲首制风电运维母船江苏启东交船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打造亚洲首制风电运维母船助力深远海项目

近日,我国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气风电”)在上海振华重工举行了亚洲首制风电运维母船——“至臻100”和“至诚60”的命名暨交船仪式。这两艘先进的运维母船可以在深远海风场进行连续的运维作业,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我国主流海上交通船窗口期短、无法接续作业、往返次数多、效率低、恶劣海况适用性差等问题,为我国的深远海项目运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是电气风电向深远海迈进的重要一步,也是全球范围内解决深远海运维难题的有效方案之一。

“至臻100”的总长为93.4米,型宽18米,型深7.6米,设计服务航速达到12.3节。而“至诚60”的总长为72.76米,型宽17.5米,型深7米,设计服务航速也达到了12节。两艘船只都配备了主动波浪补偿栈桥,这种设备可以有效抵抗波浪引起的船体位移和姿态变化,使得人员和运维备件可以在严苛的海况下高效运转,从而大幅提高了船舶的运维窗口期。这一技术突破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波浪补偿控制算法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