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男子或成首位治愈艾滋病的患者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近日报道称,德国一名男子可能已成功“治愈”艾滋病,这一案例为人类艾滋病病毒(HIV)治疗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自艾滋病爆发至今已有40多年,仅有7人达成此类治疗效果。德国柏林夏里特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将于本月24日在慕尼黑举行的第25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提交相关报告。

这位德国男子在2015年10月接受了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018年9月,他停止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目前仍在病毒缓解状态且未出现反弹。经过多种超灵敏测试,其体内未发现活性HIV。

专家提醒,与之前的HIV“治愈”病例类似,这7名患者的治疗方法可能仅适用于少数人。因为他们均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患上血癌,需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肿瘤。若未经患者本人同意而向HIV感染者提供干细胞移植,将带来极大风险。

在这5例HIV“治愈”病例中,有两位捐赠者的CCR5基因均存在罕见的自然缺陷。这种基因在免疫细胞表面产生CCR5蛋白,绝大多数HIV毒株依赖该蛋白侵入细胞。若无功能性的CCR5蛋白,免疫细胞将对HIV产生抵抗力。

这位德国男子的捐赠者只有一个CCR5基因副本,意味着其免疫细胞很可能含有约一半的正常蛋白质。再加上他自己只有一个基因副本,这两个遗传因素共同提高了他治愈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去年在日内瓦接受治疗的男子也曾宣称HIV“治愈”,但其捐赠者的两个CCR5基因副本都正常。因此,他所移植的免疫细胞对HIV无抵抗力。

这两起欧洲案例引发了广泛关注,或有助于找到帮助人类成功治愈艾滋病的关键因素。虽然HIV在标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下很难根治,但免疫细胞仍然会在停药后数周内病毒反弹。如今,这7名“治愈者”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也为研究人员了解新的免疫系统在患者体内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其如何逐渐消除HIV“病毒库”提供了宝贵数据。

中医妙手回春:魏氏导引操助您远离颈椎病困扰

近日,我国某知名医院的骨科专家指出,颈椎间盘突出已成为年轻人常见的病症。专家提醒,预防颈椎间盘突出需要从生活习惯做起,如避免长期低头、颈部受凉以及颈部外伤等。对于已经患有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针灸治疗、运动调理、推拿按摩等方式进行治疗。

颈椎间盘突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颈椎疾病,多见于长期从事办公工作的年轻人。这类人群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低头看电脑、久坐等,易造成颈椎间盘退化、损伤,进而引发颈椎间盘突出。

据专家介绍,颈椎间盘突出可分为多种类型,如风寒湿痹型、肝肾亏虚型、气滞血瘀型等。不同类型的颈椎间盘突出有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针灸、运动和推拿方式。

专家强调,除了治疗之外,预防颈椎间盘突出同样重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或使用手机。特别是在寒冷季节,要注意颈部保暖,防止颈部受凉。此外,适当进行锻炼,如游泳、放风筝、打羽毛球等,也有助于预防颈椎间盘突出。

莱克西奥基因疗法展现出色效果,助力共济失调患者心脏健康

美国Lexeo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其基因疗法产品LX2006在两项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且没有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LX2006可以递送功能性frataxin基因,有助于恢复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目前,该疗法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16岁以上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患者,且获得了罕见儿科疾病资格、快速通道资格和孤儿药资格。

据Lexeo公司公告,其计划利用峰值VO2(即运动过程中身体能够吸收和使用的最大氧气量,是衡量心肺适能的重要指标)来评估LX2006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尽管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心脏指标,但未来几年市场可能会变得更加竞争。

Voyager Therapeutics、Neurocrine Biosciences和Solid Biosciences等公司均在研究FXN基因疗法,而Prime Medicine和Tune Therapeutics则正在进行基因编辑项目的早期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尚无针对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心肌病的有效药物治疗,但这些新型疗法的研发为这一领域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斑马鱼首领细胞揭示血糖调控机制

研究人员通过光遗传技术研究斑马鱼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揭示了一种对血糖反应至关重要的特殊细胞——“第一反应”细胞。这一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人体内如何控制血糖平衡,并为糖尿病的治疗方法研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人体需要保持适度的血糖水平,当血糖水平过高或过低时,可能引发健康问题。例如,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升高时,胰腺中的β细胞可以通过释放胰岛素来恢复血糖平衡。了解β细胞如何协同应对血糖升高,将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糖尿病治疗方法。

为了探讨胰腺的工作机制,研究人员选择了具有类似人类胰腺功能的斑马鱼进行研究。斑马鱼的透明特性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实时观察鱼体内胰腺的工作状况。研究发现,一小部分β细胞对血糖水平的敏感度高于其他β细胞,它们可以迅速响应葡萄糖的变化,因此被称为“第一反应”细胞。

为了确定“跟随者”细胞是否需要“首领”细胞的引导才能对葡萄糖作出反应,研究人员利用光遗传技术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关闭“第一反应”细胞会降低跟随细胞对血糖的反应;而当“第一反应”细胞被特定激活时,跟随细胞的反应则会得到加强。

通过对比对葡萄糖高度敏感的β细胞与不太敏感的β细胞的基因表达,研究人员发现,“第一反应”细胞参与了维生素B6的合成。当研究人员抑制了斑马鱼和小鼠胰腺中维生素B6的合成时,这两种生物的β细胞对高血糖作出反应的能力均明显减弱。这一发现表明,维生素B6在对葡萄糖的反应过程中可能存在一种进化上的保守作用。

综上所述,研究人员通过光遗传技术揭示了胰腺中的一种关键细胞——“第一反应”细胞,并发现该细胞参与了维生素B6的合成过程。未来研究将继续探索维生素B6在血糖调节中的具体作用,以及如何在人体内利用这一机制来治疗糖尿病等疾病。

自闭症新突破:粪便检测及微生物治疗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然而,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与其疾病状态存在显著关联,为自闭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该项研究由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团队进行,他们对1627名儿童(包括自闭症患者和非自闭症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自闭症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中,古细菌、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功能均与非自闭症患者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团队利用这些差异,建立了一种无创性的自闭症诊断模型。他们发现,通过检测粪便样本中特定微生物的表达情况,可以有效区分自闭症患者和非自闭症患者。这一模型的建立,有望改变目前依赖血液、脑脊液等有创性检查的传统诊断方法。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自闭症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变化与其疾病症状的发展密切相关。例如,一些特定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维生素B1及其相关代谢产物)在自闭症患者中的浓度明显降低,提示这些物质可能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该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可能是自闭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然而,这一领域仍需更多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发现。

青年期幸福感下滑,全球趋势愈发明显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年轻人的幸福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与传统的U型幸福曲线相悖。过去,专家们认为幸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呈U型分布,即在30岁和70岁时达到峰值,50岁左右为最低点。然而,自2020年以来,这一趋势发生了改变。

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卡罗尔·格雷厄姆表示,以往从未预料到青年时期会成为幸福感的低谷期。在这个阶段,人们刚步入社会,理应是最充满活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时光。然而,现实并非如此,这背后存在严重问题。

相关研究表明,自2014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年轻人中因手机和社交媒体使用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例如,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2020年至2022年间,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在过去30天内曾出现过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情况。此外,这一状况在18至25岁的女性群体中尤为明显。

针对这一现象,研究者尚未找到明确原因。布兰奇弗劳尔指出,手机和社交媒体可能是导致年轻人幸福感下降的主要原因。然而,除了手机,他还认为找不到其他能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的因素:自2014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巨大,尤其针对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

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为全球心理健康领域带来挑战。如何帮助年轻人改善心理健康,提高幸福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纳木错国际科考成功,刷新我国湖泊钻探纪录

经过42天的艰苦努力,第二次青藏科考的一个重要任务——纳木错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顺利结束。本次科考共从纳木错湖底成功钻取了七个钻孔,并提取了951.12米长的岩芯。第七个孔的钻探深度达到了510.2米,这一数据再次刷新了我国湖泊钻探的最深纪录。

纳木错位于我国青藏高原腹地,拉萨与那曲两市之间,是我国西藏的第二大湖。此次科考的岩芯将用于多项科学研究,如青藏高原古气候学、湖泊古生态与演化以及三极联动等领域。

参加纳木错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研究机构来自我国、德国、瑞士、英国等多个国家,共有70多名科考队员参与。尽管项目准备过程繁琐且周期较长,但项目主要负责人承担了全流程的设计与实施,为全球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一个月多的钻探过程中,科考队员克服了大风大浪等恶劣天气,有效解决了砂质层、含水层、硬泥层等技术难题,总共完成了超过1400米的钻探深度,取得了近千米的有效岩芯。这些成果将为开展青藏高原过去百万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这次纳木错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圆满成功,也预示着即将全面启动的第二次青藏科考2024年度“一原两湖三江”标志性科考活动的良好开局。

马斯克将旗下大部分企业迁移至得克萨斯州

马斯克计划将 SpaceX 和 X 总部搬迁至得克萨斯州,因对加州法律产生不满

特斯拉 CEO 马斯克近期宣布,鉴于对加州法律的不满,他打算将旗下两家公司 SpaceX 和 X 的总部迁移至得克萨斯州。他表示,加州最近通过的一项性别认同法规成为了他做出这一决定的“最后一根稻草”。

马斯克认为,加州新通过的这项法规严重侵犯了家长的权益,并将可能导致儿童受到永久性的伤害。因此,他决定将 SpaceX 和 X 的总部分别从加州的霍索恩迁至得克萨斯州的 Starbase 和奥斯汀。

SpaceX 目前在加州洛杉矶附近拥有一个庞大的总部,负责研发猎鹰 9 号火箭、龙飞船以及一些星盾卫星等产品。而随着总部的搬迁,SpaceX 的主要办公室将迁至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现有设施,X 将迁至奥斯汀。不过,目前尚不清楚此次搬迁过程中,加州的工作岗位或设施将在何种程度上受到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曾在 2021 年将自己的住所从加州搬至得克萨斯州,因为那里的税收政策对于高收入人群更具吸引力。此外,他认为得克萨斯州在创新方面的环境更为宽松,且具有更少的监管,这有助于公司更快地发展。

尽管马斯克曾多次表达了对加州的不满,但他也表示将继续利用加州的技术人才和硅谷的优势来推动公司的技术创新。

具身智能热潮:人形机器人引领新一代通用机器人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关联及未来发展探讨

近日,在刚刚落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2024 WAIC),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首席科学家季超表示,具身智能将成为下一代技术发展的核心方向,作为连接虚拟空间与真实空间的桥梁,人形机器人将与具身智能紧密相连。

具身智能的概念强调了机器人的智力能力,而人形机器人则关注其本体即身体。将二者结合,便产生了具有极高灵活性和通用性的通用机器人。在具身智能的支持下,人形机器人将具备根据需求执行泛化操作和移动的能力,从而拓展其应用领域。

王鹤教授认为,具身智能将是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人形机器人将实现具身智能与大模型的完美结合,助力其在多品种、少批量的通用泛化场景中发挥巨大商业价值。

然而,在具身智能的应用落地过程中,数据、成本和场景成为了主要挑战。季超指出,要想实现具身智能,首先要突破数据难题,训练出理想的数据以应对关键场景。此外,当前机器人结构的复杂性导致耗电量较高,成本高昂,且易损坏。因此,提高机器人的市场竞争力和耐用性至关重要。

曹巍认为,尽管人形机器人目前在一些特定场景中尚难应用,但其通用能力和场景适应性使其具有巨大潜力。王鹤补充道,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催生更多颠覆性的技术和产品。

总之,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结合将成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趋势,不仅有助于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广泛应用,还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深远影响。

上海加速智慧养老,康复机器人成新宠

上海市积极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需求,上海市近日出台了《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初步建成养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该方案明确了四方面的重点工作:建设养老科技产业园、加强创新产品供给、加强应用示范以及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首先,上海市计划依托闵行“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养老科技产业园,以吸引和培育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创新型企业。该园区将分为创新研发区和产业承载区,前者主要负责养老科技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品展示体验等功能,后者则主要负责产业的实际落地和运营。

其次,上海市计划加大在养老领域的投入力度,支持可穿戴设备柔性传感器的研发与应用,同时资助认证的“银发科技产品”。此外,还将支持研发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和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的建设,推动养老科技产品和服务的迭代升级。

第三,上海市将加快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推进养老服务机构使用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养老科技产品。同时,还将建设养老科技产品展示体验基地,促进养老科技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并深化康复辅具租赁服务试点,探索将康复机器人等高端养老科技产品纳入租赁目录。

最后,上海市将优化产业发展生态,认定一批养老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打造链接社区、机构和家庭的平台型领军企业。同时,还将建设高质量的孵化器和研发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养老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

总的来说,上海市通过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旨在满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我国的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YWHAG成阿尔兹海默病新生物标志物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团队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冯建峰/程炜团队共同研究发现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YWHAG,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的诊断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已在《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发表。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特点。全球约有5500万人患病。然而,目前尚无明确病因,因此被称为“研发黑洞”。近年来,随着生物标记物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逐渐提高。

郁金泰教授团队的研究团队通过对脑脊液蛋白质组学的深入分析,从6361个蛋白质中筛选出四种对阿尔茨海默病生物学诊断最为重要的生物标志物:YWHAG、SMOC1、TMOD2和PIGR蛋白,以及五种对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诊断最为重要的生物标志物:ACHE、YWHAG、PCSK1、MMP10和IRF1蛋白。其中,YWHAG在识别生物学定义的阿尔茨海默病和临床诊断的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时的准确度分别达到96.9%和85.7%,诊断准确性极高。

YWHAG是一种14-3-3蛋白家族成员,也称为14-3-3 gamma。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脊液中,YWHAG表现出显著的表达变化,提示可能与神经元损伤和细胞信号通路改变有关。这一发现有助于早期检测和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同时也为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新解:海洋氧化与生命互馈机制

中国科大团队揭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关键因素:海洋钡离子移除外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卫炜副研究员、董琳慧博士研究生和黄方教授等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揭示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关键因素——海洋钡离子的移除。他们的研究为寒武纪早期海洋氧化与生命大爆发之间的互馈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在过去的几年里,学界一直在关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诱因。虽然传统观点认为海洋的氧化可能与此有关,但相关研究表明,早期动物对氧气的需求量并不高。因此,海洋氧化被认为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结果而非原因。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卫炜等人通过对扬子板块下寒武统富金属页岩的钡同位素数据的研究,发现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海洋逐渐氧化的过程导致了硫酸根浓度的增加,进而使得先前积累的溶解钡离子以重晶石形式大量移除。由于水体中高浓度的钡会抑制水生动物的存活率,因此,对动物有毒害作用的硫化物和钡离子的移除,改善了海洋的宜居性,从而促使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发生。

这一发现已经发表在了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上。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亚洲肺癌:极端天气下的健康挑战

在我国,肺癌已成为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然而,气候变化可能给肺癌带来更大的威胁。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肺癌发病率的增加,并对肺癌的治疗和预防带来挑战。

据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报道,2022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达到了248.1万,占全球癌症新增病例的12.4%。这一数字再次提醒我们,肺癌不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对肺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加剧空气污染上。长期生活在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被认为是患肺癌的已知危险因素。此外,极端天气可能导致肺癌治疗延误,对药物药代动力学造成挑战,导致放射中断,冲击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导致医疗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中断,扰乱医疗保健系统等。

在我国,由于资源不足、癌症治疗能力有限、卫生保健系统支离破碎,这些问题在中低收入国家的高风险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在易受飓风和台风影响的沿海地区,应投入更多资源来改造基础设施,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中肺癌风险的认识,鼓励戒烟、体育活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并制定全面的备灾计划,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肺癌挑战,我们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发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同时,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环保意识,共同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而努力。

纳木错402.2米深度岩芯样本:我国湖泊钻探新突破

纳木错湖泊科考取得重要成果

近日,我国一支多国联合科考队在海拔超过4700米的西藏纳木错中心湖区成功获取了湖泊岩芯,实现了在青藏高原大湖钻探中的重大突破。这是我国首次在纳木错湖泊钻探中成功突破400米深度,对于推动我国湖泊钻探技术和古气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纳木错位于我国青藏高原腹地,是世界上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湖泊中海拔最高的湖泊,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此次纳木错湖泊岩芯钻探项目,是迄今为止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中海拔最高的钻探项目,充分展示了我国在湖泊科学研究领域的实力。

这次成功的湖泊岩芯钻探将为科学家们提供宝贵的数据,有助于揭示纳木错湖泊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这些研究成果将对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TR35中国区榜单:新材料、量子科技、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先锋力量

在近日举行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TR35)中国区发布仪式上,揭晓了第七届 TR35 名单,其中包含35位杰出的年轻科学家。他们代表了我国科技创新的未来力量,将在各自的领域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本次发布的 TR35 名单涵盖了诸多领域,如量子信息、可控核聚变、合成生物学、航空航天等。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纳米修复医学”课题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倪大龙,凭借其跨界的研究背景和创新思维,成功入选亚太区榜单。

此外,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的季力教授荣获发明家称号,他的研究方向是通过将微电子器件与光水解制氢的学科交叉融合,为全球能源短缺和气候危机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季力教授认为,现在比较成熟的制氢技术是电解水,但耗电量较高,且主要能源仍依赖化石燃料,因此,他希望通过光能环保地生产氢气。

其他入选者还包括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封硕副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邓彦翔助理教授,以及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研究员桂淼等。这些年轻科学家们的创新成果不仅推动了各自领域的进步,也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本次公布的 TR35 名单再次证明了我国拥有众多杰出的年轻科学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不断突破自我,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贡献着力量。

诺和诺德与礼来减重药PK:谁更适合您?

近日,美国《JAMA Internal Medicine》杂志公布了一项关于我国两款药物减重疗效的研究对比。研究显示,在我国超重或肥胖的成人人群中,一款名为替尔泊肽的药物在治疗12个月后的平均体重减轻效果优于另一款名为司美格鲁肽的药物。

据悉,礼来的替尔泊肽在我国已获得批准上市,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而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降糖版及减重版则早在2021年和2024年分别进入我国市场。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方面,礼来的Mounjaro和Zepbound(替尔泊肽减重版)达到23亿美元,诺和诺德的Ozempic和Wegovy(司美格鲁肽减重版)超过372亿丹麦克朗(约合54亿美元)。

然而,尽管两款药物均表现出较好的减重效果,但其胃肠道副作用风险并无明显差异,且两种药物的停药率均超过50%。对此,诺和诺德表示,最理想的比较方式应为进行随机的“头对头”临床试验。礼来公司正在开展此类研究,预计将在2024年11月初完成。

此外,研究团队还强调,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两款药物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减重效果,而非作为减肥药物的效果。

儿童生长激素治疗:挑战与机遇

近日,《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儿童生长激素治疗的研究文章。该研究表明,虽然生长激素治疗在身高增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潜在副作用的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生长激素是一种重要的生化信号分子,可以调节多种细胞的代谢过程,从而影响身体的生理机能。自20世纪50年代末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生长激素的治疗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已经成为了更为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

然而,这种治疗方法并非没有风险。文章提到,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可能与癌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尽管有些大规模研究并没有发现明确的证据,但仍需对其安全性进行持续的监测。

对于每一位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的患者,医生都需要仔细考虑其风险和益处,并进行个性化的评估。同时,医生也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明确治疗的目标,并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虽然生长激素治疗在身高增强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其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因此,对于每一位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管理。

辣椒素或成偏头痛新治疗靶点

近日,《科学》杂志公布了一项关于偏头痛新机制的研究。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神经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可能影响偏头痛的关键因素:脑脊液在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研究人员将辣椒素注入小鼠的大脑,结果发现这种分子可以通过物理方式直接作用在三叉神经节上,从而触发神经元的放电。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神经科学家迈肯·尼德加德表示:“我们怀疑在偏头痛发作期间,脑脊液可能以某种方式将脑细胞的信号向三叉神经节传递。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中枢神经系统信息流的新途径。”

研究人员还通过对比出现皮层扩张性抑制的小鼠与未接受脑刺激的小鼠的脑脊液,发现了21种蛋白质浓度的变化,其中包括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CGRP在偏头痛发作时会增加,而这一发现也为治疗偏头痛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然而,研究人员也指出,尽管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一些可能影响偏头痛的因素,但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定这些因素如何产生特定的、选择性的头痛感觉。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释三叉神经节如何管理其他身体部位,使其免受疼痛的影响。

总之,这一新研究发现为偏头痛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也提醒我们对于神经系统的研究还有待深化。

中国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有望在2032年达到163亿元

脉冲电场消融系统获我国批准上市,助力心房颤动治疗

近日,一种新型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在我国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药物难治性、复发性、症状性的阵发性房颤。这是全球首个上市的心脏脉冲电场消融系统,也是第二款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心脏脉冲电场消融系统。这一突破性技术的应用有望为心房颤动的治疗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脉冲电场消融系统作为一种非热能源治疗方法,通过将高强度、短时程的脉冲电场作用于细胞,可引起细胞膜的不可逆电穿孔,从而导致细胞死亡。这种方法具有组织选择性,能够特异性靶向消融心肌细胞,避免周围组织的损伤。相较于传统的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脉冲电场消融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

目前,我国约有1200万房颤患者,但其中约有一半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房颤,因此存在较大的漏诊风险。心房颤动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卒中和心力衰竭风险,还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导管消融已成为治疗房颤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现有的消融方案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提高消融治疗的效率和安全,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求更加先进的消融技术。脉冲电场消融系统正是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据悉,已有多个国内外的临床试验证实了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在治疗心房颤动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未来,随着更多临床试验的开展和技术的普及,脉冲电场消融有望成为心房颤动的首选治疗方法。

此外,我国本土企业在脉冲电场消融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如杭州德诺电生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次性使用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可与国产心脏脉冲电场消融仪配合使用。预计到2025年,我国脉冲电场消融市场规模将达到13亿元;到203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3亿元,占电生理器械整体市场份额的比重将从2025年的8.18%上升至2032年的38.87%。随着我国在心房颤动治疗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未来将有更多的国产脉冲电场消融系统问世。

宁波材料所研制出仿生海豚皮助力船舶节能减排

中海油轮成功安装仿生蒙皮,实现节能减排

近日,我国首次在超大型油轮(VLCC)上成功应用仿生蒙皮技术,通过降低能耗和减少碳排放,实现了绿色航运的目标。这项技术的应用为全球海洋运输业的绿色变革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悉,中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名为仿生蒙皮的人造材料,可以将水流与表皮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同时降低水与表皮之间的剪切力。这种新材料已成功敷设在超大型油轮(VLCC)螺旋桨表面,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数据显示,安装仿生蒙皮后,实船的油耗降低了约2%。据此估算,一艘超大型油轮每年可节省燃油超过300吨,相当于直接增加了100万元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减少了近千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此次成功应用仿生蒙皮技术的超大型油轮是由中海油能源有限公司运营的。该公司表示,计划在未来的几年内向旗下所有100余艘油轮船队推广这项新技术。这将有助于推动整个航运行业的绿色转型,为实现我国的“双碳”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国家出台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伦理指引,促科研健康发展

关于规范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行为的研究指南发布

我国科技伦理委员会医学伦理分委员会为了规范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行为,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已研究并编制了《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伦理指引》。该指引旨在为相关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以保障研究的合法性和伦理性。

这一研究指南详细阐述了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中的道德原则,包括尊重生命、保护隐私、诚信对待科学成果等。同时,还明确了在研究中应当遵循的程序和标准,如确保参与者的知情同意、遵循国际伦理准则等。

该指引要求研究者充分了解和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同时也要关注国际上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此外,它还鼓励研究者积极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的进步。

总的来说,《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伦理指引》为我国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有助于推动研究的规范化与可持续发展。

面壁智能创始人刘知远谈大模型竞争:知识密度成关键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知远在WAIC2024分论坛上分享了关于大模型技术发展的见解。他表示,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一线大模型公司已经达到了GPT3.5的水平,现在已经接近GPT4.0的水平。但是,更值得关注的应该是国外尚未公布的模型。未来,高效大模型的发展关键在于知识密度。模型的知识密度增强将呈现出每8个月提升一倍的规律。OpenAI推出的ChatGPT标志着通用人工智能的开启,其影响力类似于2000年互联网兴起时的水平。在未来5-10年内,大模型和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为整个产业和人类社会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刘知远还指出,大模型技术将会朝着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并且未来大模型的发展主要会在企业端、产业界和高校等领域展开。他还提到了未来大模型竞争的核心将是知识密度的竞争,这意味着每次计算所需的参数规模将越来越小,从而提高模型的效率和准确性。

新发现:开源项目绘制脊髓损伤超清生物学图谱

近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脊髓损伤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利用开源项目Tabulae Paralytica,结合尖端细胞和分子图谱技术以及人工智能(AI),首次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描绘出脊髓损伤后每个细胞中的复杂分子过程。这项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已经在最新的《自然》杂志上发表。

脊髓是人类身体中最复杂的生物系统之一,由不同类型的细胞在机械、化学和电气方面排列而成,能够协调工作,产生和调节多种神经功能,包括人类的自然、优雅的步态。然而,由于细胞复杂性的增加,治疗脊髓损伤仍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传统的成像和绘图方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脊髓损伤的总体视图,但是这些方法的特异性不足,导致各个细胞类型之间的不同作用和反应难以区分,从而阻碍了靶向治疗的发展。

Tabulae Paralytica项目提供的四个细胞图谱,则填补了历史上对该领域的知识空白,为治疗和加速脊髓损伤的康复提供了新的方向。研究人员表示,这是对脊髓复杂细胞动力学的新认识,也将开启相关的靶向基因疗法。

这次的研究成果对于治疗脊髓损伤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揭示了脊髓损伤的关键神经元和基因,也为未来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原子探针揭示新材料奥秘:3D视界洞悉微观结构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自然·材料》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可以解码“材料基因组”。该方法通过使用原子探针断层扫描(APT)技术,能够检测到晶体材料原子级结构的微小变化,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材料的特性和行为的基本起源。这项突破对于开发新型材料具有重大意义,它将推动人们研发用于航空航天业更坚固且更轻的合金、用于电子设备的新型半导体以及用于电动机的改进磁铁等。

研究人员主要针对的是钴-铬-镍高熵合金,这种合金在高级工程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他们通过对复杂的APT成像数据的分析,并结合先进的数据科学技术,实现了以3D形式的可视化原子,进而观察和测量短程阶梯(SRO),并比较在不同加工条件下合金的变化。

这一研究为理解和控制关键材料特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同时也为科学家提供了一双新的“眼睛”,使他们能够看到原子级架构的微小变化,是如何导致材料性能发生巨大变化的。更重要的是,SRO提供了详细的原子级蓝图,大大增强了我们对材料行为的计算模拟、建模和最终预测能力。

基层医院助力,慢性肾脏病患者健康管理新突破

上海九院专家呼吁加强基层医院在慢性肾脏病蛋白质能量消耗筛查诊断中的作用

近日,我国著名医疗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九院”)的一支专业团队在上海市闵行区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了赠书活动,并就慢性肾脏病管理相关知识进行了分享和交流。上海九院肾脏内科副主任医师丁巍表示,慢性肾脏病(CKD)蛋白质能量消耗(PEW)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发现并进行规范化治疗,会增加感染、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

丁巍解释道:“我们发现,许多基层医院的医生在面对类似症状的患者时,可能误将其诊断为营养不良,而忽略了这种潜在的严重疾病。因此,我们决定将这本书带到基层医院,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别和处理这类患者。”

慢性肾脏病肌少症和慢性肾脏病蛋白质能量消耗虽然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机制都是骨骼肌消耗。卢建新认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较高,但患者知情率较低,如果不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会导致预后较差。他呼吁,社区医院应在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丁巍强调,通过基层医院的筛查和诊断,可以更早地发现患者,从而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管理。他表示,运动康复在未来将是慢性病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特别是在三级医院和社区医院之间进行紧密合作的情况下。

大模型价格战:企业如何实现业务匹配

近日,智谱AI的CEO张鹏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表讲话,分享了关于大模型在企业内部应用的看法。他认为,大型企业应关注如何将大模型融入现有业务架构,发挥其在人机协同中的重要作用。

张鹏指出,尽管大模型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但在处理复杂的业务问题时,仍需考虑其适用的场景。举例来说,让大模型计算1+1的结果,它有很高的正确率,但如果让其处理四位数或五位数的数字运算,它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企业在引入大模型时,需要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判断是否真的需要类人的智能解决方案,还是仅需一个简单的计算器即可解决问题。

此外,张鹏还提到,实现AI原生的业务架构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技术和人力,如整合不同的IT系统、开发底层能力等。为此,他建议企业从自身的资源状况和技术栈出发,合理规划大模型在各业务领域的应用,确保其发挥最大价值。

针对当前的大模型价格竞争现象,张鹏强调,降低价格并非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技术进步和优化成本,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然而,价格竞争也可能导致市场失衡,因此,他希望企业能理性看待这一现象,注重价值的传递和创新,以实现可持续的市场发展。

揭秘癌症饮食神话:科学告诉你真相

《科学美国人》杂志揭示癌症饮食神话的误导性

近日,《科学美国人》杂志发表一篇文章,题为《伪科学的癌症饮食危害人类健康,坚持经科学验证的医疗方法》,旨在揭示公众对某些食物能够治愈或预防癌症存在的普遍误解。文章指出,癌症的治疗并非简单的饮食问题,而是涉及多种复杂因素,单一的饮食因素无法解释或治愈癌症。

文章举例说明,有一名患有乳腺癌的妇女因逃避化疗,采用特殊的饮食方案声称治愈了癌症。然而,这位妇女实际上接受了手术。作者强调,对于患者和亲人来说,承诺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治愈或预防癌症是很有吸引力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方法是有效的。相反,这些所谓的方法可能带来潜在的危害。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一些癌症饮食的误区。例如,有人认为糖或碳水化合物会“喂养”癌症,因此主张采用高蛋白生酮饮食或全肉饮食来治疗癌症;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酸性环境有利于癌细胞生长,于是提倡碱性饮食或纯素饮食以预防癌症。然而,这些说法都是基于对癌症生物学的误解。

作者指出,相比于传统的有效治疗方法,转向替代疗法和补充疗法的患者往往面临更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导致更高的死亡风险。他呼吁大家保持对不实信息的怀疑态度,相信经过科学验证的医疗方法,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大模型落地难题:幻觉与泛化及未来技术可能性

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盛会——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近日在上海举行。在大会上,青年科学家们共同探讨了下一代人工智能架构的革新与挑战。他们关注到了一些重要话题,包括模型的幻觉和泛化问题,以及大模型技术架构的发展方向。

有专家指出,虽然目前的模型能力强大,但仍存在幻觉和泛化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人们在关键认知上产生疑虑,从而阻碍大模型的落地。此外,过分关注尺度定律可能导致人力和算力的浪费,挤压创新空间。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模型发展路径。

在讨论大模型技术架构的发展时,一些专家认为,现有的模型主要依赖数据和算力,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如算法设计和优化等。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科学家们需要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如研究人类的认知和学习过程,以便为大模型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同时,专家们也关注到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的结合。通过将大模型应用于具身智能领域,可以为机器人等领域提供更加高效和灵活的决策支持。在这方面,专家们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如利用大模型为具身智能生成训练场景,或者直接输出底层动作层。

总之,本次大会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青年科学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他们将在这个平台上继续探索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

白石崖洞发现丹尼索瓦人遗址:揭秘青藏高原千年生存史

国际研究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成果,揭示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生活策略及生存时间

近日,一支由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成果对于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的生活策略和生存时间进行了深入探讨,刷新了这一领域的历史记录。

研究负责人、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东菊表示,丹尼索瓦人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古人类,最早发现于西伯利亚的丹尼索瓦洞穴,与约43万年至4万年前的欧洲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都有遗传贡献。自2018年以来,张东菊带领团队成员对位于海拔3280米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甘肃省夏河县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白石崖溶洞遗址2018年和2019年发掘出土的2500余件动物骨骼进行系统研究,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形成于距今至少16万年的丹尼索瓦人化石,并将其命名为夏河丹尼索瓦人,简称夏河人。此外,通过对一件丹尼索瓦人肋骨碎片的古蛋白质分析,研究人员确认了其所属物种及化石出土地层年代为距今约4.8万年至3.2万年。

同时,研究人员还对白石崖溶洞遗址发掘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了详细分类,包括食草动物如披毛犀、野牦牛,食肉动物如鬣狗、雪豹、藏狐,以及小型哺乳动物如高原兔、旱獭等。通过对这些动物资源的充分利用,丹尼索瓦人可能在青藏高原上成功生存了至少十几万年。

此次研究成果揭示了丹尼索瓦人的生存策略,表明他们曾在该洞穴进行剥皮、肢解、剔肉等完整的动物资源加工和消费行为,以及尝试利用骨骼制作简易工具等行为。这一发现对于了解丹尼索瓦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认为,该研究成果不仅为白石崖溶洞遗址的晚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活动提供了确凿的人类化石证据,还将丹尼索瓦人最晚的生存时间延伸至距今约4.8万年至3.2万年。这将为丹尼索瓦人的体质和遗传特征、活动历史及其在高海拔环境下的适应机制等研究领域提供宝贵新材料,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探索丹尼索瓦人与早期现代人在东亚地区的共存及其基因和文化交流等问题。

绿源集团控股:数字化电池技术引领行业新潮

近日,我国知名绿色能源公司绿源集团控股(HK:02451)宣布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该公司的自主研发数字化电池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产品中,成为行业内铅酸电池三年质保的首创者。绿源集团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倪捷在发布会上详细阐述了这项技术的优势,指出数字化电池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延长电池寿命,还具备智能预警功能,一旦发现电池异常,系统会立刻发出警报并提供相应处理建议。这一创新性成果预计将覆盖绿源集团超过80%的产品线。

据悉,绿源集团的数字化电池养护系统利用高精度传感器和智能算法对电池内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精确把握电池的电量和温度等重要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进行智能调节和优化,以实现电池性能的最大化。此外,该系统的智能化特点还包括智能化的养护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电池的温度、充电时间、容量等信息,全面了解电池的健康状况。

绿源集团自1997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总部位于浙江金华,并在浙江、山东、广西设有智能化工厂,以及在重庆投资的第四个智能制造基地,计划于2025年投入使用。目前,绿源集团的关键技术涵盖液冷电机、固态电气系统、安全驾驶系统、数字化电池养护系统和智能互联系统等多个领域。

2023年10月,绿源集团控股作为中国电动车专利数量最多的制造商之一,成功登陆香港交易所。2024年4月22日,绿源集团控股公布了2023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期内收入首次突破了50.83亿元大关,创下了历史新高,毛利为6.81亿元,同比增长了21.4%。据倪捷透露,2024年,公司将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探索实践充换电、租赁等业务模式,并紧抓全球电动车市场的增长机遇,进一步扩大在我国和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深度学习助力眼科手术规范化培训:自动识别斜视手术步骤

我国研究人员成功开发深度学习模型,助力斜视手术规范化培训

近期,一项关于深度学习在斜视手术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研究人员来自上海市儿童医院眼科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BMC Ophthalmology》期刊上。该研究表明,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可以有效自动识别斜视手术的主要步骤,有助于提高斜视手术的治疗效果。

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据统计,全球儿童斜视患病率约为0.8%至6.0%。除影响美观外,斜视还可能导致弱视、双眼单视功能丧失以及社会心理问题。因此,斜视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斜视的诊断和治疗仍主要依赖于眼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设备。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团队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开发了一种能够自动识别斜视手术视频中主要手术步骤的模型。他们从上海市儿童医院眼科的手术视频中收集了5位手术者的479个手术步骤片段,将这些步骤划分为8个主要类别,如剪开结膜、钩取眼外肌等。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能够高精度地识别出各个手术步骤。

研究人员指出,这种基于手术视频的深度学习模型在提高斜视手术规范化培训的有效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实时提醒医生下一步操作,并对手术过程中的错误操作进行识别和警告,从而降低手术失误的风险。此外,未来还可以进一步开发这种模型,用于实时监督和客观评估手术过程,提高整体手术疗效。

目前,研究人员团队正计划通过与其他领域的合作,如对比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来拓展深度学习模型的应用范围,使其在眼科手术规范化培训和其他临床环境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

正念冥想:改善压力与创伤后应激障碍

正念冥想或对创伤患者产生积极作用

近年来,正念冥想作为一种起源于佛教的传统修行方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其主张关注当下的内心体验,并通过各种技巧帮助个体实现心理平衡。正念冥想的诸多益处,特别是在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方面的作用,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

2016年,Anthony P King等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针对患有创伤后压力综合征(PTSD)的军人的生活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正念练习后,这些患者在静息状态下控制自身注意力的脑区与负责反刍思维和即时思维的脑区之间的连接得到了加强。这一现象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心理病症。

然而,尽管在神经科学领域,支持正念冥想效果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这些结论尚不足以推广至所有人群和所有情况。正念冥想能否长期改善大脑结构和功能,以及它是否能在不同人群中产生相同的效果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尽管如此,正念冥想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和应用。在应对现代社会中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背景下,正念冥想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月之暗面推出上下文缓存技术,助力大模型降本90%

北京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月之暗面”)近日推出了一项创新性的增效方案,旨在应对当前大模型市场普遍存在的“价格战”。据悉,该公司已经成功研发出一种名为上下文缓存技术(Context Caching)的新技术,该技术有望为开发者提供更高效、低成本的使用长文本大模型的解决方案。

月之暗面方面表示,他们的上下文缓存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开发者使用长文本大模型的成本,最高可降低90%。具体而言,该技术利用系统预先存储可能被频繁请求的大量数据或信息,从而在用户再次请求相同信息时,可以快速提供,无需重新计算或从原始数据源中检索。

月之暗面以销售场景中的一个典型例子进行了说明:假设有一份近9万字的硬件产品说明书,售前支持人员在10分钟内需要回答40次关于产品功能和使用方式的问题,每次问题的字数约为100个字,回答的字数为120个字。在采用了上下文缓存技术之后,这份长达9万字的文档只需要创建并存储一次缓存,而40次问答的费用仅为100字+120字的费用,预计花费为11.88元,相较于之前的141.95元费用降低了90%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月之暗面此次推出的上下文缓存技术有助于提高长文本大模型产品的竞争力,这将对整个大模型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由于OpenAI将从7月9日起对国内开发者断供API,我国多家大模型厂商已纷纷宣布提供免费的迁移方案。有投资界人士指出,这一现象反映出当前市场上大模型厂商的模型能力尚无法形成明显差异,整体竞争格局尚未确立。

中国天眼科学家李菂获世界级荣誉

我国著名科学家李菂荣获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奖

近日,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以及“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荣获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奖(Marcel Grossmann Award),以表彰其在利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探索动态宇宙领域所取得的多项创造性成果。此次奖项是对李菂及其团队在星际磁场精确测量等方面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推动了快速射电暴研究领域的大样本统计研究。

李菂是我国首位凭借在中国国内取得的学术成果摘得马塞尔·格罗斯曼奖的科学家。作为“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带领团队发现了FAST第一颗新脉冲星、第一例新快速射电暴等重要成果。此外,他们还利用FAST获取了世界最大的快速射电暴脉冲样本,为研究宇宙提供了有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李菂及其团队在恒星磁场研究方面的突破也为恒星形成时间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认识。他们发现,星际介质的磁场结构与恒星形成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得恒星形成的可能时间从上千万年缩短至百万年。这一发现对于理解恒星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李菂还带领团队对快速射电暴(FRB)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FRB 121102的活动期。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这一现象的理解,还为绘制宇宙结构和组成图提供了重要信息。

据悉,马塞尔·格罗斯曼奖由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ICRA)设立,每3年颁发一次,旨在奖励在相对论理论及实验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的杰出学者。此前的获奖者还包括杨振宁、李政道、丘成桐等多位杰出的华人和诺贝尔奖得主。

深中通道采用新研材料实现百年耐久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材料,用于深中通道工程的钢筋和钢护筒,以提高其耐久性和抗腐蚀能力。这种材料被称为二维纳米材料增强高耐久性熔融结合环氧涂层钢筋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将使得深中通道工程在遭受各种自然环境的侵蚀时,能够更好地保持其结构和功能完整性。

这种新型材料的主要优势在于其优良的附着力和物理阻隔性能。这使得它能够在钢筋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地防止了腐蚀介质的侵入,从而极大地延长了钢筋的使用寿命。此外,这种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可弯曲性和涂层附着性,使得其在应对各种工程挑战时,都能表现出极高的适应性和耐久性。

这一创新成果的实现,离不开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和深入研究。他们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坚定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他们的研究成果,无疑将为我国的工程建设事业带来重大的推动作用。

在未来,这种新型材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除了在深中通道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外,它还可以被应用于其他各类大型工程项目中,如桥梁、隧道、码头等,以提高这些项目的整体耐久性和安全性。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型双抑制剂Ensifentrine获FDA批准,助力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

Verona Pharma公司宣布,其研制的Ensifentrine(商品名为Ohtuvayre)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可用于治疗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维持治疗。这款药物是一种首次创新药,具有双重作用机制,可选择性地抑制磷酸二酯酶(PDE)3和PDE4,既可调节气道平滑肌,扩张气道,又可参与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炎性细胞活化和迁移,以及降低黏液黏度,改善黏膜纤毛清除。在两项III期临床试验ENHANCE-1和ENHANCE-2中,Ensifentrine在治疗COPD方面展现出显著效果,患者肺功能得到改善,疾病恶化率降低。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白久武表示,COPD是一种长期存在的、不可逆的气道阻塞性疾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磷酸二酯酶4(PDE4)作为治疗炎症性疾病的重要靶点,其抑制剂的研发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努力,直到1993年才有第一款高选择性PDE4抑制剂——罗氟司特的问世。随后的药物研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Ensifentrine作为一种新型选择性磷酸二酯酶(PDE)3和PDE4双重抑制剂,具有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的比例和风险的优势。吸入治疗因其独特的优势受到青睐,如使用方便、起效快、直接作用于气道等。尽管COPD目前尚无治愈方法,但通过药物治疗,尤其是吸入疗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我国许多医疗机构也在积极开展相关临床研究,希望能为COPD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希望。

神经义肢接口:截肢者行走新突破

《自然·医学》杂志近日公布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研究人员成功研发出一款能够完全响应人体神经系统的神经义肢接口。该接口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显著效果,帮助截肢人士实现了“仿生行走”,从而改善了他们的行走控制能力。这一突破意味着,即使只恢复部分神经信号传导,也能实现神经义肢功能的临床相关改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人员对人体的肌肉进行了创新性的利用。他们发现,当肌肉以成对的主动肌-拮抗肌形式发挥作用时,可以产生本体感受信号,并将这些信号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这一过程有助于人体对四肢位置和运动的意识进行判断。然而,由于手术截肢导致的神经-肌肉架构严重受损,使得截肢部位的肌肉被包裹在充足的软组织垫层中,导致自然肌肉动力学和本体感受受到破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团队设计出了一种创新的神经义肢接口。通过手术,他们将成对的主动肌-拮抗肌与感知电极连接起来。这些成对的动态肌肉在残肢内部被构建出来,成为腿部截肢人士的神经义肢控制和本体感受的来源。这款接口能够将患者的神经控制信息传输至外部义肢,同时将义肢的位置和运动感受反馈给使用者,帮助他们恢复自然肌肉动力学及本体感受。

在随后的临床试验中,这款仿生义肢的效果得到了验证。实验共涉及14名单侧膝下截肢的受试者,其中7人使用了神经义肢接口。与未使用接口的截肢人士相比,这些受试者的行走速度提高了41%,表现甚至与未截肢的人群相当。此外,他们在真实世界环境的行走表现也十分出色,涵盖了斜坡、台阶以及被堵塞的小路等多种场景。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可能为未来的重建技术提供指导,这类技术旨在恢复截肢或运动瘫痪人士对人体行动的神经控制。

Soul App CTO谈大模型应用:用户隐私成重点

Soul App首席技术官陶明谈AI社交应用中的大模型挑战与机遇

近日,Soul App首席技术官陶明在接受澎湃科技采访时表示,AI+社交领域的对话形式在大模型技术的推动下引发了市场热潮。然而,如何在众多应用场景中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成为了摆在大模型创业者面前的一大挑战。

陶明表示,大模型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各个行业都在尝试利用其重塑产业。在C端市场,各大企业纷纷布局AI社交,试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然而,陶明认为仅依靠大模型技术并不能确保取得成功。他指出,AI社交应用需要深入场景,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从而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对于大模型技术在AI社交领域的应用,陶明强调需要注重用户隐私保护。他认为,在大模型应用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创作者,不能把创作者的价值无成本地转移至其他创作者身上,否则会削弱创作者的积极性。因此,平台应采取措施确保用户数据的隔离,防止个体数据被滥用。

此外,陶明还分享了一些关于大模型应用的经验教训。他表示,在早期探索阶段,他们曾尝试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各种功能,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来,他们意识到,在大模型应用中,需要先确定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然后再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总之,陶明认为,虽然当前AI社交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有望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而对于大模型创业者而言,关键在于找准方向,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以期在大模型时代获得成功。

元宇宙助力心脏病诊疗,专家齐聚共议未来医学创新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探索更高效、准确的诊断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领导的团队提出了泛血管疾病的概念,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这一创新举措有望实现各类心血管疾病的智能化诊断,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

泛血管疾病是指涉及全身各部位血管系统的疾病,包括内分泌、心血管疾病、肾脏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等。传统的医疗模式往往导致不同科室之间的信息孤立,而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则将这些领域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据葛均波教授介绍,全国已有近500家大型医院建立了这样的中心。

此外,人工智能和元宇宙技术的发展也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例如,葛均波教授利用最新的AR+VR头戴式混合现实设备,可以通过远程连线为患者进行诊断。在未来,借助元宇宙平台,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查看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从而实现精确的病情判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总之,葛均波教授提出的泛血管疾病概念及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和元宇宙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都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将达到非常智能的程度,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

骨髓干细胞助力神经纤维再生:告别退行性疾病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神经科学家们成功培育出一种新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该细胞具有促进神经纤维再生的能力。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自然·免疫学》杂志上,标志着医学领域的一个重大里程碑。这项研究有可能为脊髓、视神经或脑损伤相关的疾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论文的通讯作者、神经病学系的Benjamin Segal医学博士解释说,正常的生理情况下,死亡的神经细胞通常不会被替换,而受损的神经纤维也无法在正常情况下再生,这就可能导致神经出现永久性损伤。然而,他们最新的研究发现,骨髓细胞可以被转化为一种强有力的治疗剂。

在实验室中,研究者们使用特定的分子刺激这些细胞,使其转变为能够促进纤维再生的细胞。这些经过改造的细胞可以帮助受损的神经细胞再生,同时也可以提高它们的存活率。他们在八名人类的骨髓中培养出了这些促再生的细胞。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来自不同捐赠者的促再生细胞都能成功地促使人类神经细胞再生出神经纤维,有些甚至可以将应激神经细胞的存活率提高两倍。

这项研究的结果意味着,这种促再生细胞可以减缓或防止退行性神经疾病的恶化,甚至可以逆转神经损伤并恢复其功能。传统的观念认为,脊髓、视神经或脑损伤,以及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和阿尔茨海默病等退行性神经疾病造成的神经损伤是不可逆的。然而,他们的研究表明,科学家可能很快就能利用患者的自身细胞,安全有效地治疗这些疾病。

研究的下一步将是开发出最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和输送这些细胞,以便启动临床试验。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一种能够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的损伤,从而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英特尔OCI芯粒助力高性能计算,突破光子计算新纪元

英特尔推出光学计算互连(OCI)芯粒,提升数据中心及高性能计算应用性能

近日,英特尔在2024年光纤通信大会上首次公开了其尚处于技术原型阶段的OCI(光学计算互连)芯粒。这一创新性芯粒旨在通过光信号进行数据传输,以解决当前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面临的数据传输挑战。

据英特尔硅光集成解决方案团队产品管理与战略高级总监托马斯·利尔杰伯格介绍,数据中心内的数据传输需求持续增长,而现有的解决方案正逐步逼近电气I/O(即铜线连接)性能的极限。”OCI芯粒将有望改变这种情况,它能有效提高带宽、降低能耗、延长传输距离,从而助力加速机器学习等工作负载。”

据悉,OCI芯粒能够在最长100米的光纤上单向支持64个32Gbps通道,理论上可以实现CPU和GPU集群之间的连接。然而,受限于传输延迟,其实际应用距离或在数十米之内。

英特尔方面表示,OCI芯粒的推出标志着从使用载重和里程有限的马车跨越到使用载重多、里程远的汽车和卡车的转变,同样地,OCI芯粒也将有助于从电气I/O转向光学I/O进行数据传输。

尽管OCI芯粒目前仍处于技术原型阶段,但其展现出强大的潜力,有望为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领域带来全新的突破。

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突破:RNA引航实现单步重排

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对基因组的精确控制

近期,《自然·通讯》和《自然》杂志公布了两项关于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性研究。这两项研究分别由美国和日本的科研团队完成,揭示了利用RNA作为引导的新型基因组编辑技术,能够在用户指定的基因组位点进行精确的插入、倒置或删除长DNA序列,实现了对基本DNA的单步重排,从而成为一种更为便捷的基因组编辑方法。

这项技术解决了当前基因组编辑方法面临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例如,现有的重组酶和转座酶等方法需要依赖复杂的蛋白质-DNA结合位点,而新的RNA引导技术可以通过程序设计直接靶向特定位点,提高编辑效率。此外,由于RNA具有高度可塑性,这一技术可以实现对遗传物质的广泛修改,为基因组设计和改造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然而,科研人员也提醒说,虽然RNA引导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仍需对其在不同物种和细胞类型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深入评估,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可靠。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这一新型基因组编辑技术有望引领生物学研究和医学发展的新篇章。

诺和诺德旗下司美格鲁肽获中国上市许可,市场前景广阔

医药市场传来重大喜讯,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近日批准了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生产的诺和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主要用于长期体重管理)在我国的上市申请。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人们纷纷期待这款产品的定价以及是否能够进入医保等关键问题。

据悉,诺和诺德公司的诺和盈在我国上市后,将会立即启动药品供应流程,尽快将这一重要产品引入我国市场。关于定价问题,诺和诺德方面表示,将在产品正式商业上市时公布具体价格。而关于是否会进入医保的问题,虽然诺和诺德并未给出明确答案,但从其先前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纳入医保目录的情况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款新批准的用于体重管理的药物也将有望进入医保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司美格鲁肽在我国市场的竞争压力不容小觑。尽管诺和诺德在GLP-1领域的市场份额领先,但其也面临着礼来的穆峰达(替尔泊肽注射液)以及九源基因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JY29-2)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市场竞争,诺和诺德并未退缩,反而选择加大在美国的制造产能投入,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面世。

全球首款GLP-1受体激动剂:诺和盈在中国获批上市,助力减肥新潮流

诺和诺德宣布其全球大型临床研究STEP系列研究的最终结果,证实了其产品——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诺和盈在我国对应的产品名称)在长期体重管理方面的显著效果。该研究涉及约25,000名超重和肥胖受试者,结果显示,使用者在使用诺和盈后的体重平均降低了17%(即16.8公斤),并能保持这一效果长达16个月。

根据诺和诺德的公告,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了该公司研发生产的诺和盈在我国的上市申请。据悉,诺和盈的使用方式为每周注射一次。

司美格鲁肽是诺和盈的主要活性成分,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这种药物通过与GLP-1受体结合并激活受体来发挥作用。GLP-1受体主要存在于大脑中的几个与食欲调节相关的区域。在肥胖患者体内,司美格鲁肽可以帮助患者减少饥饿感,增加饱腹感,同时降低对食物的渴望,从而帮助患者减少热量的摄入,从而降低体重。

在此之前,诺和诺德完成了一项III期临床试验(STEP 7研究),旨在评估2.4mg司美格鲁肽在以我国人群为主的肥胖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共纳入了375名BMI≥30 kg/m2,或BMI≥27 kg/m2并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的成年超重或肥胖患者,其中我国患者有300名,他们的平均体重为96.4公斤,平均BMI为34.0 kg/m2。结果显示,在第44周时,司美格鲁肽使体重平均减轻12.1%,而安慰剂组仅降低3.6%。司美格鲁肽组中有85.3%的试验参与者体重减轻5%以上,安慰剂组只有31%的试验参与者体重减轻5%以上。司美格鲁肽的降糖适应证于2021年在我国获批上市,商品名为“诺和泰”。

然而,司美格鲁肽作为一种处方药,主要用于治疗我国的肥胖或超重的糖尿病患者。但在巨大的减肥需求和名人效应的影响下,许多人通过各种途径购买该药物,催生了电商平台虚构处方、糖尿病患者代开、消费者之间转售、海外代购等灰色形式。我国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司美格鲁肽减重版的获批,可能有助于缓解这些问题。

请注意,根据诺和诺德的公告,司美格鲁肽只适用于在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的基础上对成人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它的初始适应证是我国的肥胖患者(体重指数(BMI)≥30kg/m2),或BMI≥27kg/m2至<30kg/m2且存在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例如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心血管疾病等。使用司美格鲁肽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恶心、腹泻、腹痛、腹胀、呕吐、便秘、头痛、疲劳、消化不良、头晕、打嗝、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肠胃胀气和胃食管反流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批准Wegovy(司美格鲁肽在国外对应的商品名)上市的公告中特别提到了这些副作用。因此,司美格鲁肽并不适用于有甲状腺髓样癌个人或家族史的患者,或患有罕见的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的患者。

合成致死:新策略助力精准抗肿瘤治疗

近日,我国企业丹擎医药(Danatlas Pharmaceuticals)宣布其自主研发的PARG抑制剂DAT-2645片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据悉,这是我国首个、全球前两名获得FDA批准进入临床的PARG抑制剂。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PARG抑制剂上市。

丹擎医药计划在中国和美国开展多中心、开放标签、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的I期临床试验,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启动患者入组。该试验旨在评估DAT-2645单药治疗携带BRCA1/2功能缺失性突变和/或同源重组缺陷(HRD)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为一款全新结构的、高选择性的口服小分子聚ADP核糖水解酶(PARG)抑制剂,DAT-2645具有潜在的“广谱治疗性”,适用于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子宫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常见癌症。

此外,丹擎医药还致力于开发其他“合成致死”新药,针对DNA损伤修复机制展开研究,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多精准肿瘤靶向疗法。

AFAC2024金融智能创新大赛:挑战组赛题解析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蚂蚁集团等联合举办2024金融智能创新大赛

近日,我国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发起了2024金融智能创新大赛,旨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本次大赛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蚂蚁集团等单位联合主办,以“金融科技、大模型技术、创新创业”为主题,力图通过竞赛方式发掘更多的创新解决方案,助力金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赛分为挑战组、初创组和企业组三个层次,其中挑战组的题目更具挑战性,偏重前沿技术和创新思维。挑战组的成员招募主要针对开发者,他们需基于大赛提供的金融领域真实数据,设计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解决方案。

大赛共设有四个赛题方向:金融工具学习、基于保险条款的问题、AIGC金融多模态研究报告智能生成和金融规则长文本中的矛盾识别与漏洞发现。这些赛题涵盖了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技术,旨在测试选手在大模型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蚂蚁集团智能服务资深算法总监陈鸿表示,相较于其他组别,挑战组更加注重选手的创新能力和方案的实用性。大赛评审团将从创新性、实用性、技术难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审,以确保评选结果的公平性和权威性。

优秀选手有机会加入蚂蚁集团,共同研究AI前沿技术。此外,大赛还为参赛者提供丰厚的奖金和优质的学习资源,助力参赛者迅速提升技能水平。

总体而言,2024金融智能创新大赛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合作盛会,将为金融科技创新和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同时,大赛也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推动跨学科合作,为我国金融产业的持续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干细胞疗法VX-880助力1型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近日,福泰制药(Vertex Pharmaceuticals)公布了其干细胞疗法VX-880的1/2期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这项研究针对1型糖尿病(T1D)患者,旨在通过恢复胰岛细胞功能,从而实现对血糖水平的有效调控。在接受单次全剂量VX-880输注后90天内,所有参与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移植成功以及对葡萄糖反应的胰岛素生成得以实现。在最后一次随访时,12名患者中有11名患者减少或不再依赖外部胰岛素。

VX-880是一种源自干细胞的全分化和胰岛细胞疗法,主要用于治疗伴有低血糖感知受损和严重低血糖的1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这种疗法,有望恢复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包括葡萄糖反应性胰岛素产生,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调节血糖水平。然而,该疗法需要通过肝门静脉输注给药,并且需要长期进行免疫抑制治疗,以防止输入的胰岛细胞受到免疫排斥的影响。

VX-880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再生医学先进疗法(RMAT)认定和快速通道资格。这是对VX-880疗法潜力的认可,也为其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便利。

据《柳叶刀》数据显示,全球现有糖尿病患者已达5.29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13亿。1型糖尿病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长期注射胰岛素并配合血糖监控,但这种方式带来了诸多不便和潜在风险。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实现功能性治愈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福泰制药表示,此次公布的试验结果与之前的阳性结果一致,表明该疗法具有巨大的变革潜力。基于目前的积极数据,福泰制药计划扩大患者人数至约37位,以进一步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能。

干细胞疗法突破!1型糖尿病患者成功脱离胰岛素,实现疾病逆转

我国科研团队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干细胞疗法有望实现功能性治愈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干细胞疗法治疗糖尿病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一项针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干细胞衍生全分化胰岛细胞疗法VX-880的1/2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接受单次全剂量VX-880输注后90天内,所有1型糖尿病(T1D)患者均显示出胰岛细胞移植成功和对葡萄糖反应的胰岛素生成。在最后一次随访时,12名患者中有11名减少或不再使用外源性胰岛素。

VX-880是一种研究性干细胞衍生的全分化胰岛细胞疗法,主要用于治疗伴有低血糖感知受损(impaired hypoglycemic awareness)和严重低血糖的1型糖尿病患者。该疗法通过恢复胰岛细胞功能,包括葡萄糖反应性胰岛素产生,以及恢复机体调节葡萄糖水平的能力。然而,在将药物通过肝门静脉输注给药的过程中,患者需接受长期免疫抑制治疗以保护输入的胰岛细胞免受免疫排斥。

据悉,VX-880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再生医学先进疗法(RMAT)认定和快速通道资格。尽管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T1D)、2型糖尿病(T2D)、妊娠期糖尿病等类型,但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机体无法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因此,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长期注射胰岛素并配合血糖监控是一种艰辛的治疗过程。

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据《柳叶刀》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5.29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13亿。干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有望改变糖尿病治疗的现状,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目前,该项临床试验仍在继续进行,科研团队将继续观察患者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估。如果后续研究结果证实VX-880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未来该疗法或许能为更多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实现功能性治愈。

全球首位脑内植入电子设备控制癫痫发作儿童在英国成功接受手术

在我国,一项创新性的医疗技术使得一名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据悉,英国男孩奥兰·诺尔森成为了全球首位接受颅内植入电子设备来控制癫痫发作频率的患者。

奥兰·诺尔森在3岁时就被确诊出伦诺克斯-加斯托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于学龄前儿童的癫痫性脑病,病症表现多样且频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奥兰·诺尔森每日发作次数不等,少则数十次,多则数百次,可能导致突然跌倒、剧烈颤抖和失去知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此外,他还患有自闭症和多动症,但癫痫的影响最为严重。

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奥兰·诺尔森的母亲贾丝廷参与了由英国多家知名医疗机构共同开展的一项研究计划。去年10月,12岁的奥兰·诺尔森在英国伦敦的一家医院接受了手术。手术团队在他的大脑深处丘脑部位植入了两个电极片,这是神经元信息的重要中继站。电极片通过连接到神经刺激器与脑部相连,从而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

手术后一个月,医生为奥兰·诺尔森的脑内设备开机,发现设备运行时不会给他带来不适。术后,奥兰·诺尔森的癫痫发作频率降低了80%,白天很少再摔倒,夜间发作时间缩短,症状也有所改善。贾丝廷表示,孩子变得快乐,“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此次手术的成功表明,通过植入电子设备来控制癫痫发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探索这一领域,期望能够找到更加先进的技术来帮助像奥兰·诺尔森这样的患者。

大模型如何在金融领域创造价值?

ChatGPT引发的“大模型热”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众多围绕大模型创业的公司纷纷涌现。然而,这些技术要想真正为产业发展带来价值,还需与各行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近期,澎湃科技走进产业一线,对创始人、专家、投资人进行了访谈,探讨大模型如何在各行各业落地生根,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在金融领域,大模型已经成功落地。恒生聚源作为金融、产业数据资讯服务提供商,CEO吴震操表示,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应用场景,并将其与大模型、垂域AI小模型、传统金融工程模型、行业内外部知识库和应用系统融为一体。他认为,数据是大模型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恒生聚源利用生成式大模型快速、高效地处理信息的优势,与现有金融工程模型相结合,开发出智能投研平台WarrenQ。该平台服务于金融行业的研究、投资、交易、风控、合规等多个场景,通过智能产品和服务的运用,助力客户更好地发现所需信息和知识。

然而,吴震操强调,尽管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直接用于投资或交易决策。数据仍是决定大模型效果的关键因素。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落地还需要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例如提高模型的可控性、可靠性、可解释性和可追溯性等。

总之,大模型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技术,有望在各个行业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不断优化和完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发展。